浅析甘肃武威地区抗旱造林主要技术措施及抚育管护要点

来源 :农业灾害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x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生态环境建设尤为重要,而林业建设又是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武威地区干旱少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造林难度大,苗木存活率低。如何有效提高该地区造林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成为相关技术人员和人民群众急盼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该地区气候特征,对林业抗旱造林主要技术措施及抚育管护要点进行了浅析,以便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抗旱造林;技术;抚育管护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3–0158–0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甘肃省武威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保护自然资源环境的同时,还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环境、人口和资源的协调发展。科学实施抗旱造林工程,有助于优化生态环境。但抗旱造林是一项系统化工程,需要因地制宜地加强技术方面的创新与抚育管护方面的探索,从而更好地提高抗旱造林成效[1]。
  1 气候简介
  甘肃武威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8℃,年降水量60~610 mm,蒸发量1 400~3 010 mm,日照时数2 200~3 030 h,无霜期85~165 d,太阳辐射量127~138 kcal/cm2。其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寒夏暑、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且分布不均,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无霜期较短等。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大风、沙尘暴、寒潮、霜冻、雷电、暴雨洪涝和冰雹等。降雨集中在每年的6—8月。
  2 抗旱造林主要技术措施
  2.1 苗木驯化造林技术
  首先,选择抗旱抗寒树种,优先选择有抗旱抗寒能力的乡土树种;其次,提前1~2 a对所需苗木在苗圃地进行有目的的驯化,如严格控水、控氮肥,多施磷、钾肥,有效提高苗木木质化程度,进一步增强苗木抗性[2]。对苗木进行驯化,虽然延长了出圃时间,增加了育苗成本,但可以使栽后苗木更适应干燥气候,提高造林成活率。
  2.2 科学掘苗造林技术
  要科学落实掘苗过程中的各项环节。第一,在挖掘苗木时要确保根系完整、无损伤、无病虫害等;在挖掘大苗时必须带土球,土球的大小要根据苗木根系的大小来定,一般情况下,所带土球大小要确保包裹到苗木三分之二以上根系。第二,要做好苗木掘出后的保湿工作。掘苗宜在上午或阴天进行,以便对掘起的苗木进行保湿操作,如采取对根系喷洒水、套袋和遮阴等措施。第三,做好苗木包装运输工作[3]。在苗木上车运输前,要对苗木进行泥浆蘸根处理,苗木装满车后,用不透风的塑料篷布严密包裹好整车苗木,防止苗木在运输过程中失水过多,确保运输至造林地的苗木鲜活、无失水。
  2.3 储存雨水造林技术
  依据造林规划设计,采取“就地就近”的原则,应提前在造林地附近修建蓄水池,再在其周围修一些引入蓄水池的小沟渠,目的是当雨水来临时,周边雨水经多条小沟渠最终汇聚至蓄水池中,以便用儲存的雨水浇灌苗木,降低了用车拉水浇灌苗木的成本。
  2.4 栽前浸根造林技术
  造林前一天,裸根苗木需浸水12~24 h,使其根系吸足水分后再栽植。对经过假植、长途运输的裸根苗木,若失水较严重,可适当延长浸水时间至2~3 d,以有效补充苗木失去的水分。
  2.5 截干疏枝造林技术
  武威地区造林时间主要选择在春季,由于该地区春季干旱多风,蒸腾量大,大多数苗木梢部木质化程度较低,因此苗木栽后顶端部分极易失水。加之栽后风吹摇摆,使根部土壤透风,根系水分供应不足,导致水分代谢不平衡,致使苗木枯萎死亡[4]。为解决此类问题,在实际生产中,应对苗木进行截干或疏枝,可以有效减少苗木地上部分的蒸腾量和摇摆程度,从而有效提高苗木成活率。针叶树种一般不截干,应选择疏枝的方式,既可以改良树形,又可以减少地上部分蒸腾和摆动。
  3 抗旱造林抚育管护要点
  3.1 树干套袋
  对截干后栽植的苗木,用大于树干直径2~4倍的塑料袋或尼龙筒袋套在苗木根部以上至顶端,顶端余出15 cm左右后下垂,目的是防止套袋向下脱落,根部用土压实套袋边缘。此方法既可以有效减少苗木上半部分水分散失,又可以在套袋内营造高温高湿的环境,促进新芽萌发。根据实验证明,在同等条件下,栽后套袋的苗木比没套袋的苗木,成活率增加35%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当萌发的新芽长至1 cm左右时,要选择傍晚或阴雨天及时将套袋取除,如果套袋取得太迟会导致太阳将新芽烫伤,严重时则会影响整株树木的成活。
  3.2 根部覆膜
  栽后对苗木根部进行覆膜,既可以有效减少苗木根部土壤水分的蒸发,又能提高地表温度。通过根部覆膜能够在造林区域内逐渐形成一个温度较高的小气候环境,从而提高整片树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量。具体操作方法:选用常用的农用地膜,膜的大小根据树木的大小来定,先把膜的一边向中心剪一道缝,栽苗时把穴(树坑)整成浅锅底形,穴边缘略低于地面。栽后覆上地膜,使苗木地茎通过膜中心,用土把膜四周和划破的缝压实,覆土宽及厚约4 cm,苗木根茎与地膜之间覆土略厚,约6 cm,做到覆膜无空隙、无透气孔,形成一个倒伞形,这样可使雨水快速渗入根部土壤,既可以增加土壤水分,又能防止水分蒸发,还能减少杂草丛生,效果明显。
  3.3 人工补水
  可充分利用储存雨水造林技术手段,在雨季截流并储存雨水至蓄水池。期间如果空气降水量明显无法满足树木的成活时,可以采用人工补水的方式,从蓄水池中取水,用水桶提或水泵抽水的方式给树木补给水分,确保树木成活。这样虽然增加了造林成本,但可以通过提高造林成活率,省去反复补植、重造等补救措施,使造林成本大大降低,且立地条件越差,效果越明显。需要注意的是,浇水时必须要选择在早上、傍晚或阴雨天进行,如果在中午太阳正热时浇水,会导致水分大量流失,取得的效果与早晚浇水相差较大。
  3.4 喷洒药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研部门已经研发出许多抗旱保水药剂,在干旱环境中,可以采用给树木喷洒抗旱药剂的方式,提升树木的抗旱性能。
  3.5 防治病虫害
  处在干旱环境中的树木,由于自身的免疫力明显下降,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危害,因此在抗旱造林中,要及时做好预防工作,定期喷洒防止病虫害的药剂,从而使树木能够在恶劣环境中得以良好生长。
  4 结语
  抗旱造林技术和抚育管护在整个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起到关键作用,要想使抗旱造林取得实效,就需要在今后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充分结合该区域气候和林业发展特点,积极推广和应用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和管护要点,既可以节省成本,又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有助于实现林业生态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罗向明.营林生产中抗旱造林技术及实施要点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 38(7):82.
  [2] 郑美丽.探讨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要点[J].农家参谋,2020(14):137.
  [3] 段华路.营林生产中抗旱造林技术及实施要点研究[J].花卉,2018(12):213.
  [4] 陈大勇.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措施分析[J].生态环境与保护,2020,3(8):123
  责任编辑:黄艳飞
其他文献
摘要 水稻是我国关键的谷物物质。在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具备非常大的水稻栽种总面积,水稻的生产量无论是对在我国的粮食生产或是农村经济发展趋势都具备关键的功效,因此要持续提升水稻栽种技术,提升水稻的生产量和品质。文中对水稻栽种技术开展了深层次的科学研究与剖析,并明确提出了一些科学研究的水稻栽种技术,致力于推动在我国水稻农业的发展趋势,持续提升水稻栽种技术,提升水稻栽种的经济收益。  关键词 水稻栽种
摘要 水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之一,但目前人类饮水的安全依然存在很广泛的问题,值得多方面的重视。农村饮水工程作为民生基础工程之一,能够降低许多水源问题导致的传染病的发生概率,保障农村人民生活秩序的稳定进行,并有效推动新农村建设、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与部分乡镇企业的发展。因此,相关人员应就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完善,不断排查并改进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設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升农村饮水安全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台风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有效的灾害预防行为是减轻台风灾害影响最为有效的途径。通过对台风灾害预防行为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系统梳理了公众台风灾害预防行为的内涵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加强公众台风灾害预防行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台风;灾害预防行为;内涵;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3–0118–03  0 引言  
摘要 农户展开水稻种植的过程中往往会使用到很多化肥,以期促进水稻生产,且可以对病虫害的出现展开有效的预防,该种办法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水稻增产,然而农药肥料的大肆使用则是会给土地造成负面的影响,而在水稻里也会存在一定量的农药,致使环境受到污染。所以,在展开水稻种植作业时,必须对技术予以足够的关注,从而促使种植效益得以提升。基于此,本文展开了相关的分析,希望能够带来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水稻
摘要 农业推广在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与建设过程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虽然在农业推广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农业推广的速度仍然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加强我国农业推广技术创新力度,将现代化技术进行有效融入,逐步实现农业推广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完善。首先分析了提高农业推广技术创新能力的积极意义,然后对其提高策略进行了有效探究,希望能够为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摘要 利用Micaps、地面观测等资料,对贵州省铜仁市2007—2016年降雪天气过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铜仁市降雪主要发生在市东部和南部,由东南向西北递减;(2)根据地面冷空气路径将降雪环流类型分为东北回流型和偏北路径型,分别占90%和10%;南支槽、700 hPa低空急流和切变线、地面冷锋是产生降雪的主要天气影响系统;降雪时,中层500 hPa南支槽位于95°~105°E之间,地面上
摘要 人工智能在林业中的应用场景很多,如何精准测报是一大难题。通过建立病虫基本信息库、树木基本信息库、虫害基本信息库,再通过病虫与树木寄主的关系和虫害特征进行层层筛选比对,以达到精准识别。  关键词 人工智能;林业病虫害;精准测报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3–0154–02  林业有害生物对患区当地及周边地区林业生态造成的伤害往往是灾难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已经基本得到保障,但是各行业在飞速发展的阶段中对于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这也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近些年政府逐渐重视对环境的改造并推行植树造林,在这一背景下自然生态环境已经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但是受到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林业当中受到病虫害因素导致树木出现损害的现象非常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林业发展,并给国家的环境与经济都到来负面效应
摘要 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是一直被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工作,尤其是步入新时代以来,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均获得良好的发展,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但一直以来如何把控好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之间的平衡性是困扰林业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本文对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之间的关系作简要分析,重点论述新时期背景下进一步做好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这两项工
摘要 农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不过随着农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过于追求利益而忽视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对水资源进行不加节制的开采和利用,导致地下水位严重下降。为了促进农牧区对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近年来农牧区大力发展了节水灌溉技术,这在节省水资源的同时还满足了生态建设用水的需求,可谓是一举两得。本文主要针对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促进农牧区生态建设的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为农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