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麦草画作为民间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文化消费、健康消费的时代趋势,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本文从国内外麦草画工艺发展现状着手分析,重点研究在传承技艺的前提下,以创新作为其经济价值开发的动力,就如何利用其艺术气质提升其文化价值,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适应当今的经济发展进行了有效回答。
关键词:麦草画;民间工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麦草画作为我国古文化艺术的一块瑰宝,源于隋朝,兴盛于唐宋,流行于明清,在我国的许多地方都有其产生、流传、发展的身影,也可以称为麦秆画、麦烫画、熨烫画等。据学术界考证,其发源地大致位于中原地区,已有上千年的发展历程,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独特、系统的民间艺术形式。麦草画以纯天然小麦秸秆为基本材料,将原材料经过熏、蒸、染、刮、绘、贴、烫等三十几道工序,根据原材料的光泽、肌理、内容需要进行剪裁和粘贴,富有立体层次感,散发出自然光泽。并且当代工艺技术实现了产品的形色不变和长期保存,具有很高的民俗人文内涵和极佳的装饰效果。
一、麦草画工艺在国内外发展现状
麦草画艺术以民间传统工艺为基础,借鉴了国画、剪纸、版画、烙画等多种传统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对精选麦秆进行一系列技术处理,形成了一种质朴、典雅、别致的手工艺品。其作品保留了麦秆本身的光泽、质感与纹理,给人们以返璞归真、自然亲近之感,被誉为民间一绝,赢得国内外艺术节的很高评价,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
麦草画所带来的艺术欣赏性和市场经济性,带动麦草画艺术研究朝着产品化设计快速发展,这反过来对艺术研究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领域内知名代表有: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常爱英女士。她在国内首创了立体绘画熨烫工艺技法,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麦草画的
工艺研究及创新工作。其作品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制作工艺和专业绘画技法,构图上也在民间传统题材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艺术构图形式,拓展了麦草画装饰性的发展空间。(2)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汤金明先生。其作品以其独特的制作风格、精美的图案在工艺美术行业独树一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与喜爱。2006年作品《凝香》和《夏风》被人民大会堂收藏,同时另有4副作品被收藏入中南海。(3)汝南一笑堂,业内知名麦草画工艺品研制生产企业。其研制的陶瓷麦草画可谓是麦草画工艺发展历程上的一次重要创新。它主要是以瓷器作为麦草画创作的载体,通过技术处理,使二者完美的融为一体,实现了瓷器和麦草画的完美结合。其代表作品:尽显尊贵的红瓷,彰显高雅的青花瓷,多姿多彩的颜色釉。器物造型考究、形态优美。
通过调查,国外直接用麦草来进行艺术创作的形式并不多见,相近的形式集中于一些实用生活用品的编制。具体来看,如东南亚的草帽、斗笠;日韩等地的草编类物品更是融入了流行设计元素,如时尚女士草编包等很受欢迎;非洲地区由于自然与生产条件的局限,草编类产品更是多见,除了草帽、草鞋等实用物品,还有一些具有浓郁非洲风情的草编小饰品;而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崇尚自然环保的生活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对原生态作品更是有极大的追求。随着现代生产方式的发展,相关产品的制作工艺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为了迎合人们的审美需要,会适当地加入一些其它元素进行点缀,整体而言,都是偏向实用性。因此,像我国麦草画这样在传统手工艺基础上发展成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并不多见,我们应该去加强创新力度和推广程度,使我国的麦草画工艺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汝南罗店麦草画的历史与发展
1993年汝南县创建了我国第一所农民画院,汝南罗店的王桥麦草画作为传统民间美术的一种形式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呈现出勃勃生机。此画院的农民艺术家们积极与国内外知名画家建立联系,并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纷纷获得了世界级大奖,罗店乡也因麦草画方面的杰出成就被国家文化部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成为驻
马店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早期的麦草画表现题材为千篇一律的花朵、动物,表现形式也是停留在简单的贴后处理、装裱成画的单一模式,后来经过麦草画艺人们的潜心研究,又将麦草画与瓷瓶结合,技术上的创新使麦草画工艺品成为走亲访友的佳礼。罗店乡麦草画所表现出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表现在其在发展过程中与时俱进的创新。
如麦草画的图案样式,基本都与许多特定的观念相关联,多采用谐音、寓意、符号等手法,如花瓶里插牡丹,表示富贵平安;喜鹊立在梅树枝头,表示喜上眉梢;寓意是将自然中的客观物象赋予特殊的象征意义,有明喻、暗喻、借喻等手法,如莲蓬、石榴、鱼等常被作为多子多孙、生命力旺盛的象征;以喜鹊、蜘蛛象征喜庆;牡丹、孔雀象征富贵;松树、鹤、桃子象征长寿等1。这些有深刻内涵和美好寓意的象征性造型,迎合当时的大众审美心理,具有一定的意义和象征性,这与我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底蕴有着极大的关系。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已经不满足于这些传统的图案形式和题材表现,需要艺人们另辟蹊径,不断创新,创造出更精美独特的作品。因此,罗店民间艺人们需要富自已的创作素材和表现形式,创造出符合自已时代特点的作品。当然,2006年汝南陶瓷麦草画花瓶的成功研制,备受民间艺术界瞩目,为麦草画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创新之举,也为汝南“一笑堂”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展示机会,2013年,由汝南“一笑堂”工艺品有限公司研发的麦草画工艺瓶作为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被展示在世博会的各个场馆,巧夺天工的技艺引来了世人的赞叹。工艺瓶的研制成功,恰恰反映出传统的工艺跟现代装饰艺术的完美结合。可见,麦草画的成就与发展离不开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创新精神,唯有继承和创新,才能使麦草画这个不朽的工艺得以更放异彩。
三、创新是汝南罗店麦草画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
(一)理论研究是创新的基础
目前关于研究麦草画艺术的书籍和论文数量很少,建立在一定理论之上的研究更是稀缺,与现在麦草画工艺发展的态势不相称。关于麦草画工艺在当代的传承和创新研究,在国内进行系统分析的著作尚未出现。可以在中文期刊数据库中查阅的麦草画工艺相关论文40余篇,多为麦草画文化发展和制作工艺的介绍,大多较为浅显。真正从产品工艺、产品理论、产品图案及器形的创新、产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来着手研究的更少。众所周知,理论指导实践并应用于实践,若文人学者在产品的艺术价值、文化底蕴、图案器形上潜心研究,并结合日常应用来增加其兴趣和普及程度,势必会增强市场的竞争力,使古老的技艺散发新的光芒,打响品牌。 (二)高层次文化人才的吸附是创新的关键
传统的技艺需要有优秀的传承人,由于传统麦草画工艺繁琐、收入微薄等条件制约,许多年轻人不愿潜心钻研传统工艺,人才的匮乏制约了麦草画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另外,高层次文化人才的研发参与也阻碍了麦草画这一民间工艺的发展。麦草画作为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匠艺人需要在继承传统民间样式的基础上,将其与现代装饰艺术、先进工艺等结合在一起创造出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符合人们审美趣味的手工艺品,这就需要高层次文化人才的出谋划策,方能在麦草画题材、图案样式、表现手法上进行创新,提升其艺术性和品味性。据调查,目前汝南罗店从事麦草画生产的厂家,大都处于家庭作坊式的零散状态,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限制了销售,使产品的研发、制作、销售等环节严重脱节,竞争力弱,缺乏对高层次文化产业人才的吸附能力,而人才的匮乏又限制了麦草画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另外,汝南罗店麦草画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也缺乏应有的重视,工人基本只是从简单地模仿熟悉就开始进行生产,没有经过相应的系统、专业、定期的培训,虽然可以熟练制作,但向更高层次的创新方向发展,则显得后劲不足,产学研的结合函待加强。因此,省内高校及科研机构应建立相应的研究基地,设立基金作为专项人才的培养经费,将麦草画这一产业对高层次文化人才产生较强的吸附能力,从而建立一支精良的优秀队伍。
(三)产业聚集与品牌推广是创新的能量
汝南罗店麦草画虽然远销国外,并在国内外多次获奖,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较高的艺术欣赏性,但从其销售范围多在河南境内来看,就足以说明其在全国范围内并无多大影响,这归根结底在于其品牌的塑造和推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作坊式生产,不利于麦草画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具体表现在行业之间缺少协作,对市场的合作研发能力弱,缺少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造成了门槛较低、开发无序、重复雷同多的粗制滥造现象,大大削弱了品牌在市场的影响力。因此,汝南罗店麦草画品牌打造应该在掌握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进行企业的协同研发,形成不同层次的产业需求,打造产业集聚地,更好的发挥品牌效应。
(四)政府的支持是创新的助推力
汝南罗店麦草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与汝南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密切相关。目前汝南麦草画产业停留在中小企业,作坊式生产居多,政府应出台相应的保护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在麦草画产品设计中开发创新,在发展过程中提供有效的财力和智力支持,使麦草画这一优秀的艺术形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吸取养分,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吸引客商和企业的目光,充分利用旅游文化资源丰富的汝南地区,协调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使两者相互发展,相互促进。
汝南罗店麦草画既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又富有浓厚的装饰性和欣赏性,其艺术魅力源于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也表现在麦草画艺术的不断传承与创新上。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经济水平、欣赏水平的提升,对兼具艺术性、观赏性、实用性及升值潜力的艺术品的认可和需求不断增加,文化消费已成为时代趋势,麦草画作为中国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其独有的文化魅力定能让中国文化深入人心,更能为中国文化经济的发展添上浓墨重彩一笔。
【参考文献】
[1]张文远.汝南县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
[2]钟敬文.话说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
[3]张永刚.把传统工艺做成富民产业[N].农民日报,2007-4-6:006版.
[4]陈克.河南民间美术区域性特色探究[J].装饰,2005(9).
作者简介:刘牧原(1985.12 —),女,汉族,河南省汝南县人,黄淮学院,讲师、艺术设计学硕士,主要从事艺术设计和文化研究。
关键词:麦草画;民间工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麦草画作为我国古文化艺术的一块瑰宝,源于隋朝,兴盛于唐宋,流行于明清,在我国的许多地方都有其产生、流传、发展的身影,也可以称为麦秆画、麦烫画、熨烫画等。据学术界考证,其发源地大致位于中原地区,已有上千年的发展历程,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独特、系统的民间艺术形式。麦草画以纯天然小麦秸秆为基本材料,将原材料经过熏、蒸、染、刮、绘、贴、烫等三十几道工序,根据原材料的光泽、肌理、内容需要进行剪裁和粘贴,富有立体层次感,散发出自然光泽。并且当代工艺技术实现了产品的形色不变和长期保存,具有很高的民俗人文内涵和极佳的装饰效果。
一、麦草画工艺在国内外发展现状
麦草画艺术以民间传统工艺为基础,借鉴了国画、剪纸、版画、烙画等多种传统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对精选麦秆进行一系列技术处理,形成了一种质朴、典雅、别致的手工艺品。其作品保留了麦秆本身的光泽、质感与纹理,给人们以返璞归真、自然亲近之感,被誉为民间一绝,赢得国内外艺术节的很高评价,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
麦草画所带来的艺术欣赏性和市场经济性,带动麦草画艺术研究朝着产品化设计快速发展,这反过来对艺术研究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领域内知名代表有: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常爱英女士。她在国内首创了立体绘画熨烫工艺技法,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麦草画的
工艺研究及创新工作。其作品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制作工艺和专业绘画技法,构图上也在民间传统题材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艺术构图形式,拓展了麦草画装饰性的发展空间。(2)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汤金明先生。其作品以其独特的制作风格、精美的图案在工艺美术行业独树一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与喜爱。2006年作品《凝香》和《夏风》被人民大会堂收藏,同时另有4副作品被收藏入中南海。(3)汝南一笑堂,业内知名麦草画工艺品研制生产企业。其研制的陶瓷麦草画可谓是麦草画工艺发展历程上的一次重要创新。它主要是以瓷器作为麦草画创作的载体,通过技术处理,使二者完美的融为一体,实现了瓷器和麦草画的完美结合。其代表作品:尽显尊贵的红瓷,彰显高雅的青花瓷,多姿多彩的颜色釉。器物造型考究、形态优美。
通过调查,国外直接用麦草来进行艺术创作的形式并不多见,相近的形式集中于一些实用生活用品的编制。具体来看,如东南亚的草帽、斗笠;日韩等地的草编类物品更是融入了流行设计元素,如时尚女士草编包等很受欢迎;非洲地区由于自然与生产条件的局限,草编类产品更是多见,除了草帽、草鞋等实用物品,还有一些具有浓郁非洲风情的草编小饰品;而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崇尚自然环保的生活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对原生态作品更是有极大的追求。随着现代生产方式的发展,相关产品的制作工艺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为了迎合人们的审美需要,会适当地加入一些其它元素进行点缀,整体而言,都是偏向实用性。因此,像我国麦草画这样在传统手工艺基础上发展成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并不多见,我们应该去加强创新力度和推广程度,使我国的麦草画工艺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汝南罗店麦草画的历史与发展
1993年汝南县创建了我国第一所农民画院,汝南罗店的王桥麦草画作为传统民间美术的一种形式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呈现出勃勃生机。此画院的农民艺术家们积极与国内外知名画家建立联系,并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纷纷获得了世界级大奖,罗店乡也因麦草画方面的杰出成就被国家文化部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成为驻
马店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早期的麦草画表现题材为千篇一律的花朵、动物,表现形式也是停留在简单的贴后处理、装裱成画的单一模式,后来经过麦草画艺人们的潜心研究,又将麦草画与瓷瓶结合,技术上的创新使麦草画工艺品成为走亲访友的佳礼。罗店乡麦草画所表现出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表现在其在发展过程中与时俱进的创新。
如麦草画的图案样式,基本都与许多特定的观念相关联,多采用谐音、寓意、符号等手法,如花瓶里插牡丹,表示富贵平安;喜鹊立在梅树枝头,表示喜上眉梢;寓意是将自然中的客观物象赋予特殊的象征意义,有明喻、暗喻、借喻等手法,如莲蓬、石榴、鱼等常被作为多子多孙、生命力旺盛的象征;以喜鹊、蜘蛛象征喜庆;牡丹、孔雀象征富贵;松树、鹤、桃子象征长寿等1。这些有深刻内涵和美好寓意的象征性造型,迎合当时的大众审美心理,具有一定的意义和象征性,这与我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底蕴有着极大的关系。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已经不满足于这些传统的图案形式和题材表现,需要艺人们另辟蹊径,不断创新,创造出更精美独特的作品。因此,罗店民间艺人们需要富自已的创作素材和表现形式,创造出符合自已时代特点的作品。当然,2006年汝南陶瓷麦草画花瓶的成功研制,备受民间艺术界瞩目,为麦草画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创新之举,也为汝南“一笑堂”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展示机会,2013年,由汝南“一笑堂”工艺品有限公司研发的麦草画工艺瓶作为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被展示在世博会的各个场馆,巧夺天工的技艺引来了世人的赞叹。工艺瓶的研制成功,恰恰反映出传统的工艺跟现代装饰艺术的完美结合。可见,麦草画的成就与发展离不开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创新精神,唯有继承和创新,才能使麦草画这个不朽的工艺得以更放异彩。
三、创新是汝南罗店麦草画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
(一)理论研究是创新的基础
目前关于研究麦草画艺术的书籍和论文数量很少,建立在一定理论之上的研究更是稀缺,与现在麦草画工艺发展的态势不相称。关于麦草画工艺在当代的传承和创新研究,在国内进行系统分析的著作尚未出现。可以在中文期刊数据库中查阅的麦草画工艺相关论文40余篇,多为麦草画文化发展和制作工艺的介绍,大多较为浅显。真正从产品工艺、产品理论、产品图案及器形的创新、产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来着手研究的更少。众所周知,理论指导实践并应用于实践,若文人学者在产品的艺术价值、文化底蕴、图案器形上潜心研究,并结合日常应用来增加其兴趣和普及程度,势必会增强市场的竞争力,使古老的技艺散发新的光芒,打响品牌。 (二)高层次文化人才的吸附是创新的关键
传统的技艺需要有优秀的传承人,由于传统麦草画工艺繁琐、收入微薄等条件制约,许多年轻人不愿潜心钻研传统工艺,人才的匮乏制约了麦草画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另外,高层次文化人才的研发参与也阻碍了麦草画这一民间工艺的发展。麦草画作为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匠艺人需要在继承传统民间样式的基础上,将其与现代装饰艺术、先进工艺等结合在一起创造出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符合人们审美趣味的手工艺品,这就需要高层次文化人才的出谋划策,方能在麦草画题材、图案样式、表现手法上进行创新,提升其艺术性和品味性。据调查,目前汝南罗店从事麦草画生产的厂家,大都处于家庭作坊式的零散状态,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限制了销售,使产品的研发、制作、销售等环节严重脱节,竞争力弱,缺乏对高层次文化产业人才的吸附能力,而人才的匮乏又限制了麦草画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另外,汝南罗店麦草画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也缺乏应有的重视,工人基本只是从简单地模仿熟悉就开始进行生产,没有经过相应的系统、专业、定期的培训,虽然可以熟练制作,但向更高层次的创新方向发展,则显得后劲不足,产学研的结合函待加强。因此,省内高校及科研机构应建立相应的研究基地,设立基金作为专项人才的培养经费,将麦草画这一产业对高层次文化人才产生较强的吸附能力,从而建立一支精良的优秀队伍。
(三)产业聚集与品牌推广是创新的能量
汝南罗店麦草画虽然远销国外,并在国内外多次获奖,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较高的艺术欣赏性,但从其销售范围多在河南境内来看,就足以说明其在全国范围内并无多大影响,这归根结底在于其品牌的塑造和推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作坊式生产,不利于麦草画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具体表现在行业之间缺少协作,对市场的合作研发能力弱,缺少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造成了门槛较低、开发无序、重复雷同多的粗制滥造现象,大大削弱了品牌在市场的影响力。因此,汝南罗店麦草画品牌打造应该在掌握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进行企业的协同研发,形成不同层次的产业需求,打造产业集聚地,更好的发挥品牌效应。
(四)政府的支持是创新的助推力
汝南罗店麦草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与汝南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密切相关。目前汝南麦草画产业停留在中小企业,作坊式生产居多,政府应出台相应的保护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在麦草画产品设计中开发创新,在发展过程中提供有效的财力和智力支持,使麦草画这一优秀的艺术形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吸取养分,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吸引客商和企业的目光,充分利用旅游文化资源丰富的汝南地区,协调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使两者相互发展,相互促进。
汝南罗店麦草画既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又富有浓厚的装饰性和欣赏性,其艺术魅力源于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也表现在麦草画艺术的不断传承与创新上。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经济水平、欣赏水平的提升,对兼具艺术性、观赏性、实用性及升值潜力的艺术品的认可和需求不断增加,文化消费已成为时代趋势,麦草画作为中国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其独有的文化魅力定能让中国文化深入人心,更能为中国文化经济的发展添上浓墨重彩一笔。
【参考文献】
[1]张文远.汝南县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
[2]钟敬文.话说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
[3]张永刚.把传统工艺做成富民产业[N].农民日报,2007-4-6:006版.
[4]陈克.河南民间美术区域性特色探究[J].装饰,2005(9).
作者简介:刘牧原(1985.12 —),女,汉族,河南省汝南县人,黄淮学院,讲师、艺术设计学硕士,主要从事艺术设计和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