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腰5椎体完全性前脱位一例及文献复习

来源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ggw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报道1例少见的创伤性Ln 5椎体完全性前脱位病例,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及治疗策略。n 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52岁女性创伤性Ln 5椎体完全性前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及PubMed等数据库中,以“创伤性腰骶椎完全性脱位”“创伤性腰骶椎完全性滑脱”和“traumatic complete lumbosacral dislocation”“traumatic lumbosacral spondyloptosis”为中英文关键词,检索2019年1月前有关Ln 5椎体创伤性完全性前脱位的相关文献,共纳入10篇10例Ln 5椎体创伤性完全性前脱位的英文文献报道。结合本例诊治过程,总结该损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损伤原因及治疗方法。n 结果:本文1例成年女性因交通事故致Ln 5椎体完全性前脱位伴神经损伤,行单纯后路减压、复位及椎间植骨融合术,术后完全复位,随访6个月复位无丢失,内固定物无松动,患者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合文献报道的10例,共11例创伤性Ln 5椎体完全性前脱位,男9例、女2例,年龄18~57岁,多由高能量暴力伤导致腰骶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及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影像学提示Ln 5椎体相对于骶骨椎体前移超过100%,多合并脊柱后方附属结构破坏;治疗多提倡早期手术减压、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以重建腰骶段稳定性及改善神经功能状态。n 结论:急性创伤性Ln 5椎体完全性前脱位临床较为罕见,生物力学极不稳定,且多合并神经损伤。其发生机制尚存争议。早期采取手术减压、复位及融合有助于改善预后。尽管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手术方式,但单纯后路减压复位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处理创伤性Ln 5椎体完全性前脱位的一种安全、有效术式。n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左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左侧髂总静脉受压迫情况,以及左髂总静脉狭窄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9年2月在南通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下肢静
建立了定量核磁共振碳谱13C-qNMR)技术测定食用油中特定位置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方法.使用反转门控去耦技术对食用油中的脂肪酸进行位置特异性分析,针对未完全分离的谱峰,比较
目的:探讨改良微创直接前侧入路(LDA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可靠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行LD
目的:  探讨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技术,检测甲状腺结节杨氏模量最大值(max)、平均值(mean)、最小值(min),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探讨应用SWE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定量参数在预测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6年11月—2018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152例直肠腺癌患者的资料,其
目的:探讨髌骨外侧关节面截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膝前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5年3月—2018年6月528例接受TK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目的:  运用多排螺旋CTA图像后处理技术测量颈动脉分叉角几何学指标并提供正常值参考范围,为临床相关应用研究提供更多数据支持。  方法:  收集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行3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无下肢症状的髂静脉压迫人群的髂静脉压迫特征和分型。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6月—10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在颈动脉重建手术中的应用以及对恶性肿瘤侵犯颈动脉的患者行颈动脉重建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