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外阅读这样形容:“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我们的任务,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尝到这种航行的幸福,感到自己是一个敢于独自闯进人类智慧的无际海洋的勇士。”可是,在现阶段,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于课外阅读在做什么,做了什么,现状堪忧!学生普遍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明确的阅读目的,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针对如此现状,我在学生课外阅读上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尝试,效果显著。
【关键词】职高语文;课外阅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在哲学意义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可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所以我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时候,让他们首先热爱课外阅读,然后学会阅读,再在阅读中体会成就感,在阅读量方面上一个新台阶。
首先,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知识的积极性、生命力,——这是它们得以不断发展、深化的决定性条件。学生在阅读前如果对要阅读的内容没有求知欲,那么要想让他去阅读,就不可能有好的效果,这时候,我就用有趣的读书事例引导他们,让他们感受到阅读内容的巨大魅力,激起他们阅读求知的兴趣。记得我给学生讲过毛泽东读书的故事,毛主席一直很忙,可是他总能够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就是书天书地,在卧室的书架上,在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即使在床上也是这样,除一个人躺卧那么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各种书占领了。为了读书,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书本。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毛主席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学生听了这样的故事,都积极地捧起书,如饥似渴地读起来。
身教重于言教,只有热爱读书的老师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老师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带动孩子喜欢阅读。培养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初期,最重要的是要多读文章给学生听,这样不仅可以延长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学生自愿自觉地想去读书。学生的读书兴趣上来了,热情高涨了,渐渐地,他们对读书的态度就从“要我读”变成了“我要读”了。总之,兴趣是课外阅读的起点。有兴趣就有乐趣,反过来乐趣更加能激发出更大的兴趣。在课外阅读中,老师只有把握好课外阅读的有利时机,启发诱导,步步深入,才能够给阅读注入勃勃生机,使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的魅力无穷。
其次,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学生不愿意在课外阅读中投入时间和精力的比较大的原因还有方法不合理,造成的后果是阅讀成为负担,越来越怕读,就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在课外阅读中,我注重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让他们越来越会读,渐渐成为阅读的主人,掌控阅读,效果显著。各种资料文献介绍的读书方法多种多样,各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才会有好的阅读效果。在众多的阅读方法中,泛读就是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精读就是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通读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跳读是遇到疑问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速读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还有略读、再读、写读、序例读、选读等等。学生应该在课外阅读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才能够做到有效阅读,彰显出课外阅读的显著效果。
我们读了一本名著,就必须做出个读书卡片,包括名著题目和时代背景,主要内容概括,作者简介,情节详细介绍,主旨概括,给朋友推荐这部书的推荐语,这部书艺术上的成就和自己的感悟,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等等。这样,如果学生积累了几十甚至几百张读书卡片以后,他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肯定是和阅读之前不可同日而语的。
阅读方法上我还指导学生,不要搞疲劳战,一般一次半小时为宜,时间再久了就可能看了后面忘记了前面,阅读效果就大打折扣了。还有就是记得回顾,每天每周要定期对已经阅读了的部分进行温习处理,这样对阅读内容有一个组合处理的过程,会在整个阅读系统中形成清晰的阅读链,对阅读质量的提升会非常有帮助的。
第三,开展学生课外阅读竞赛。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后就可以组织一些竞赛激励他们,让他们体会成功感,更加激励他们去参与课外阅读。我在班级内举行了一系列的读书竞赛活动,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阅读的巨大魅力,让他们感受阅读的成就感,更加激发他们阅读的激情。比如在“同读一本书”活动结束时,我们举办了讲故事编故事比赛;在月末总结的时候,我们举办了经典名著段落朗诵比赛;在活动课上,我们举办了“我读红色经典”的演讲比赛等等。
课外阅读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必须是在老师的掌控下完成,千里之前的每一步都是量的积累,到达千里的最后一步实现质变。因为,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以,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我们就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突破其范围和限度,积极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编辑:李敏)
【关键词】职高语文;课外阅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在哲学意义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可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所以我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时候,让他们首先热爱课外阅读,然后学会阅读,再在阅读中体会成就感,在阅读量方面上一个新台阶。
首先,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知识的积极性、生命力,——这是它们得以不断发展、深化的决定性条件。学生在阅读前如果对要阅读的内容没有求知欲,那么要想让他去阅读,就不可能有好的效果,这时候,我就用有趣的读书事例引导他们,让他们感受到阅读内容的巨大魅力,激起他们阅读求知的兴趣。记得我给学生讲过毛泽东读书的故事,毛主席一直很忙,可是他总能够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就是书天书地,在卧室的书架上,在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即使在床上也是这样,除一个人躺卧那么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各种书占领了。为了读书,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书本。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毛主席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学生听了这样的故事,都积极地捧起书,如饥似渴地读起来。
身教重于言教,只有热爱读书的老师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老师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带动孩子喜欢阅读。培养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初期,最重要的是要多读文章给学生听,这样不仅可以延长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学生自愿自觉地想去读书。学生的读书兴趣上来了,热情高涨了,渐渐地,他们对读书的态度就从“要我读”变成了“我要读”了。总之,兴趣是课外阅读的起点。有兴趣就有乐趣,反过来乐趣更加能激发出更大的兴趣。在课外阅读中,老师只有把握好课外阅读的有利时机,启发诱导,步步深入,才能够给阅读注入勃勃生机,使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的魅力无穷。
其次,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学生不愿意在课外阅读中投入时间和精力的比较大的原因还有方法不合理,造成的后果是阅讀成为负担,越来越怕读,就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在课外阅读中,我注重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让他们越来越会读,渐渐成为阅读的主人,掌控阅读,效果显著。各种资料文献介绍的读书方法多种多样,各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才会有好的阅读效果。在众多的阅读方法中,泛读就是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精读就是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通读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跳读是遇到疑问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速读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还有略读、再读、写读、序例读、选读等等。学生应该在课外阅读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才能够做到有效阅读,彰显出课外阅读的显著效果。
我们读了一本名著,就必须做出个读书卡片,包括名著题目和时代背景,主要内容概括,作者简介,情节详细介绍,主旨概括,给朋友推荐这部书的推荐语,这部书艺术上的成就和自己的感悟,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等等。这样,如果学生积累了几十甚至几百张读书卡片以后,他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肯定是和阅读之前不可同日而语的。
阅读方法上我还指导学生,不要搞疲劳战,一般一次半小时为宜,时间再久了就可能看了后面忘记了前面,阅读效果就大打折扣了。还有就是记得回顾,每天每周要定期对已经阅读了的部分进行温习处理,这样对阅读内容有一个组合处理的过程,会在整个阅读系统中形成清晰的阅读链,对阅读质量的提升会非常有帮助的。
第三,开展学生课外阅读竞赛。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后就可以组织一些竞赛激励他们,让他们体会成功感,更加激励他们去参与课外阅读。我在班级内举行了一系列的读书竞赛活动,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阅读的巨大魅力,让他们感受阅读的成就感,更加激发他们阅读的激情。比如在“同读一本书”活动结束时,我们举办了讲故事编故事比赛;在月末总结的时候,我们举办了经典名著段落朗诵比赛;在活动课上,我们举办了“我读红色经典”的演讲比赛等等。
课外阅读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必须是在老师的掌控下完成,千里之前的每一步都是量的积累,到达千里的最后一步实现质变。因为,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以,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我们就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突破其范围和限度,积极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