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山东德州,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文体用品,正在从“稚嫩”的新兴产业成长为重要支柱产业。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国家新能源火炬计划产业基地、国家粉煤灰综合利用基地等一批产业园区,太阳能、风能、功能糖、新型复合材料、土工布、新型焊丝、橡塑等一批新兴业态,皇明、旭光、泰山、保龄宝、福田药业、禹王集团、谷神生物、晶华集团、金德公司等一批企业迅速崛起,有力推动了德州经济腾飞。
在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德州市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文体用品等四大新兴产业的发展走势却异常抢眼:2009年1-4月份,四大新兴产业占比进一步提高,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8.69亿元,同比增长9.6%,占全市工业的16.7%。
无山、无海、无特殊的政策和资源优势,德州缘何能新长出四根新的经济支柱?中共德州市委书记雷建国认为,在变化中捕捉发展机遇,在劣势中挖掘比较优势,在逆境中聚集积极因素,善于借鉴,敢于突破,勇于超越,是德州市取胜的法宝。
远见卓识带来产业出“新”
德州没有石灰石,而晶华集团大坝有限公司开发出“双掺”粉煤灰水泥技术,成为全国最大的粉煤灰综合利用基地,每年可“吃掉”粉煤灰120万吨:
德州地下能源相对匮乏,而全国最大的太阳能产品生产企业皇明集团,10年间通过推广应用太阳能产品为国家节约标准煤累计达1000多万吨;
德州不产糖类作物,但保龄宝、福田药业、禹王集团等企业却从玉米及玉米芯中提取出木糖醇等产品,成为全球最大的功能性糖生产基地;
德州没有举办过一次省级以上的大型体育赛事,但泰山集团却成为北京奥运体育器材最大供应商,是全国最大的集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型体育器材专业化集团,是中国田径、体操、拳击、武术等10家国家体育协会的定点生产企业
无中生有得益于德州的远见卓识。德州的太阳能产业萌芽于10多年前。当时“煤”、“电”充足,尚无能源危机,况且太阳能还是新生事物, 些人对发展太阳能产业持怀疑态度,刚起步的几家太阳能生产企业厂房靠租赁、工艺技术靠自试、生产设备靠自制,资金和规模小得可怜。但是,德州市领导居安思危,超前谋划太阳能的发展。“石油、煤炭等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并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太阳能清洁可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最佳的替代品。谁先开发利用,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谁就能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有了这种认识,就有了“视太阳能产业为宠儿,待太阳能企业如宝贝,对太阳能企业老板更是高看一眼厚爱一层”行动。德州市采取政策拉动、服务推动、典型带动等举措,始终对太阳能产业保持一种大投入、大产出、大发展的强劲态势。目前德州市的太阳能及相关企业发展到100多家,年销售收入50多亿元,并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递增,被授予“中国太阳城”称号,被定为国家新能源火炬计划产业基地。
同时,德州还加大了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禹城市通裕集团新园热电有限公司利用玉米芯废渣代替煤炭发电,在全省率先建成生物质热电项目——新园热电公司15兆瓦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年发电1.1亿千瓦时,节煤20多万吨。风力发电配套产品生产方面,通裕集团自主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科技成果——“1.5WM以上风力发电机主轴”,成为企业的主导产品之一,出口到德国、西班牙、印度等国家:中国水电十三局风力发电机塔筒年生产能力可达3万吨,合资成立的德州世纪威能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风电叶片、机舱罩、导流罩等风电配套设备,一期投资3亿元,2009年实现批量生产。
有形之手筑牢产业根基
2007年4月,针对宏观调控趋紧和区域竞争激烈态势,面对扩大经济总量和提升发展质量的双重矛盾以及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的两难博弈,刚成立的新一届中共德州市委,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和谐德州”的总体要求,决定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发展前景广淘、适合本土生长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文体用品等四大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加大了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德州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发展的意见》、《关于重点培植十五家大企业的十条规定》、《德州市四大优势产业和四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德州市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确定了生物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文体用品产业等产业的发展规划,使政策、人力、财力向四大新兴产业和骨干企业重点倾斜,领导精力向这些项目和企业倾斜,优质生产要素向这些项目和企业集中,力争三年内培育和建设体育用品产业基地、生物糖醇生产基地、太阳能产品制造基地等多个特色产业基地。
——加大投入,提高产业发展能力。德州推进了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企业研发机构,并重点扶持有条件的企业技术中心,使之成为高水平的行业技术创新基地,作为开发和推广行业共性、关键性、前沿性技术的重要力量。加快形成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或行业研发中心,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据介绍,大部分新兴产业企业建立了企业技术中心和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并与外地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协作关系,这些都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储备和智力支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文化体育用品四大新兴产业2008年在建项目99个,计划总投资107.5亿元,完成投资54.4亿元,占德州完成投资额的20.6%。德州技改投入的加大为发展新兴产业增添了后劲。
——完善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德州制定完善促进项目建设的优惠政策,在项目审批、土地征用、贷款、税费减免、企业上市等方面进一步给予政策扶持。要求有关部门对审批事项、程序和收费标准作出公开承诺,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监督,要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限时办结;并着力提升行政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发挥行政效能投诉中心的作用,健全完善投诉受理、登记交办和调查处理快速反应机制,遏制乱收费、乱检查、乱考核、乱摊派,努力营造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的产业发展环境。
新兴产业助推经济发展
无形之手引导、有形之手培育使四大新兴产业迅速成长壮大,已成为德州经济新的增长极。2008年,德州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文化体育用品四大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利润三项指标增幅均超过30%。
生物技术产业催生“中国功能糖城”。德州先后培育出了保龄宝、福田药业、禹王集团、谷神生物等多家生物技术龙头企业,在以农业生物资源为原料的生物制造和可持续利用方面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低聚木糖生产能力世界第、木糖醇生产能力世界第二、低聚糖生产能力亚洲第一,综合生产能力达80万吨,占全国产能的80%。年产低变性脱脂豆粕18万吨、各类大豆蛋白8万吨,分别占全国产能的60%和30%,成为全国最大的大豆蛋白生产基地。2008年,德州市生物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52亿元,利税21亿元、利润10亿元,分别增长54%、17和30%。德州市被命名为“中国功能糖城”,并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生物产业基地,为今后生物产业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新材料产业迅猛崛起。德州市以晶华集团为代表的浮法玻璃深加工及各种特殊用途的玻璃产品和新型墙材.以金德公司为代表的化学建材,以金光、格瑞德、中南等玻璃钢生产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复合材料;以水兴橡塑、龙祥橡塑等企业为代表的橡塑产品;以索通碳素公司、德州永兴碳素公司为代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以聚力焊接公司为代表的新型焊丝;以华冠阻燃新材料公司为代表的阻燃新材料等在全国都享有很高的声誉。2008年,德州市新材料规模以上企业27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8亿元,实现利税32亿元,实现利润17亿元,分别增长46.8%、33.2%和35.9%。
——文体用品产业诞生明星企业。2008年,德州文体用品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01家,完成年销售收入74亿元,利税9.8亿元,利润5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企业的2.8%,3%,2.9%。其中泰山集团在北京奥运会上打破发达国家的长期垄断,成为奥运体育器材最大供应商,共为北京奥运会八类正式比赛提供数万件体育器材。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德州市充分发挥特色和品牌优势,集中要素做大做强四大新兴产业,力争到2011年销售收入达到1340亿元。新兴产业正逐渐成为德州市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
在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德州市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文体用品等四大新兴产业的发展走势却异常抢眼:2009年1-4月份,四大新兴产业占比进一步提高,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8.69亿元,同比增长9.6%,占全市工业的16.7%。
无山、无海、无特殊的政策和资源优势,德州缘何能新长出四根新的经济支柱?中共德州市委书记雷建国认为,在变化中捕捉发展机遇,在劣势中挖掘比较优势,在逆境中聚集积极因素,善于借鉴,敢于突破,勇于超越,是德州市取胜的法宝。
远见卓识带来产业出“新”
德州没有石灰石,而晶华集团大坝有限公司开发出“双掺”粉煤灰水泥技术,成为全国最大的粉煤灰综合利用基地,每年可“吃掉”粉煤灰120万吨:
德州地下能源相对匮乏,而全国最大的太阳能产品生产企业皇明集团,10年间通过推广应用太阳能产品为国家节约标准煤累计达1000多万吨;
德州不产糖类作物,但保龄宝、福田药业、禹王集团等企业却从玉米及玉米芯中提取出木糖醇等产品,成为全球最大的功能性糖生产基地;
德州没有举办过一次省级以上的大型体育赛事,但泰山集团却成为北京奥运体育器材最大供应商,是全国最大的集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型体育器材专业化集团,是中国田径、体操、拳击、武术等10家国家体育协会的定点生产企业
无中生有得益于德州的远见卓识。德州的太阳能产业萌芽于10多年前。当时“煤”、“电”充足,尚无能源危机,况且太阳能还是新生事物, 些人对发展太阳能产业持怀疑态度,刚起步的几家太阳能生产企业厂房靠租赁、工艺技术靠自试、生产设备靠自制,资金和规模小得可怜。但是,德州市领导居安思危,超前谋划太阳能的发展。“石油、煤炭等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并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太阳能清洁可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最佳的替代品。谁先开发利用,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谁就能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有了这种认识,就有了“视太阳能产业为宠儿,待太阳能企业如宝贝,对太阳能企业老板更是高看一眼厚爱一层”行动。德州市采取政策拉动、服务推动、典型带动等举措,始终对太阳能产业保持一种大投入、大产出、大发展的强劲态势。目前德州市的太阳能及相关企业发展到100多家,年销售收入50多亿元,并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递增,被授予“中国太阳城”称号,被定为国家新能源火炬计划产业基地。
同时,德州还加大了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禹城市通裕集团新园热电有限公司利用玉米芯废渣代替煤炭发电,在全省率先建成生物质热电项目——新园热电公司15兆瓦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年发电1.1亿千瓦时,节煤20多万吨。风力发电配套产品生产方面,通裕集团自主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科技成果——“1.5WM以上风力发电机主轴”,成为企业的主导产品之一,出口到德国、西班牙、印度等国家:中国水电十三局风力发电机塔筒年生产能力可达3万吨,合资成立的德州世纪威能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风电叶片、机舱罩、导流罩等风电配套设备,一期投资3亿元,2009年实现批量生产。
有形之手筑牢产业根基
2007年4月,针对宏观调控趋紧和区域竞争激烈态势,面对扩大经济总量和提升发展质量的双重矛盾以及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的两难博弈,刚成立的新一届中共德州市委,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和谐德州”的总体要求,决定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发展前景广淘、适合本土生长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文体用品等四大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加大了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德州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发展的意见》、《关于重点培植十五家大企业的十条规定》、《德州市四大优势产业和四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德州市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确定了生物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文体用品产业等产业的发展规划,使政策、人力、财力向四大新兴产业和骨干企业重点倾斜,领导精力向这些项目和企业倾斜,优质生产要素向这些项目和企业集中,力争三年内培育和建设体育用品产业基地、生物糖醇生产基地、太阳能产品制造基地等多个特色产业基地。
——加大投入,提高产业发展能力。德州推进了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企业研发机构,并重点扶持有条件的企业技术中心,使之成为高水平的行业技术创新基地,作为开发和推广行业共性、关键性、前沿性技术的重要力量。加快形成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或行业研发中心,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据介绍,大部分新兴产业企业建立了企业技术中心和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并与外地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协作关系,这些都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储备和智力支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文化体育用品四大新兴产业2008年在建项目99个,计划总投资107.5亿元,完成投资54.4亿元,占德州完成投资额的20.6%。德州技改投入的加大为发展新兴产业增添了后劲。
——完善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德州制定完善促进项目建设的优惠政策,在项目审批、土地征用、贷款、税费减免、企业上市等方面进一步给予政策扶持。要求有关部门对审批事项、程序和收费标准作出公开承诺,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监督,要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限时办结;并着力提升行政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发挥行政效能投诉中心的作用,健全完善投诉受理、登记交办和调查处理快速反应机制,遏制乱收费、乱检查、乱考核、乱摊派,努力营造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的产业发展环境。
新兴产业助推经济发展
无形之手引导、有形之手培育使四大新兴产业迅速成长壮大,已成为德州经济新的增长极。2008年,德州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文化体育用品四大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利润三项指标增幅均超过30%。
生物技术产业催生“中国功能糖城”。德州先后培育出了保龄宝、福田药业、禹王集团、谷神生物等多家生物技术龙头企业,在以农业生物资源为原料的生物制造和可持续利用方面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低聚木糖生产能力世界第、木糖醇生产能力世界第二、低聚糖生产能力亚洲第一,综合生产能力达80万吨,占全国产能的80%。年产低变性脱脂豆粕18万吨、各类大豆蛋白8万吨,分别占全国产能的60%和30%,成为全国最大的大豆蛋白生产基地。2008年,德州市生物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52亿元,利税21亿元、利润10亿元,分别增长54%、17和30%。德州市被命名为“中国功能糖城”,并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生物产业基地,为今后生物产业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新材料产业迅猛崛起。德州市以晶华集团为代表的浮法玻璃深加工及各种特殊用途的玻璃产品和新型墙材.以金德公司为代表的化学建材,以金光、格瑞德、中南等玻璃钢生产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复合材料;以水兴橡塑、龙祥橡塑等企业为代表的橡塑产品;以索通碳素公司、德州永兴碳素公司为代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以聚力焊接公司为代表的新型焊丝;以华冠阻燃新材料公司为代表的阻燃新材料等在全国都享有很高的声誉。2008年,德州市新材料规模以上企业27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8亿元,实现利税32亿元,实现利润17亿元,分别增长46.8%、33.2%和35.9%。
——文体用品产业诞生明星企业。2008年,德州文体用品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01家,完成年销售收入74亿元,利税9.8亿元,利润5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企业的2.8%,3%,2.9%。其中泰山集团在北京奥运会上打破发达国家的长期垄断,成为奥运体育器材最大供应商,共为北京奥运会八类正式比赛提供数万件体育器材。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德州市充分发挥特色和品牌优势,集中要素做大做强四大新兴产业,力争到2011年销售收入达到1340亿元。新兴产业正逐渐成为德州市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