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学生作文个性的策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lige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的基础在于个性的凸现,而个性展示是创新教育的源泉。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增添了发展个性和特长的教学新要求,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个性教育问题,体现了人文主义尊重个人价值和自由发展,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气息,开拓了新的领域。因此作文教学中,把克服那种压抑、扭曲甚至抹杀个性的行为放在了批判的对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作文教学要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张扬学生个性,应在教学中对个性的发展持正确的态度,要尊重个性,不压抑学生的个性,积极引导,保护发展。针对学生不同个性特点,诱发中学生作文在个性表现上朝着健康、活泼、生动的方向发展,抒写“唯一”感受,采取如下策略。
  
  加强阅读欣赏,诱导学生作文个性
  
  要提高中学生作文能力,作文水平,应当引导学生多读书,读文学精品,把学生带人优美的文学殿堂,让学生从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中吸取创造的启示。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结合阅读教学训练学生的写作基本功,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均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有经典的名家名作,这些文章有外国的,有中国的;有古代的,有现当代的;同时精选了大量优美的时文。优秀的文学作品有极强生命力,许许多多短小精悍的佳作佳句深深地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读者。通过大量阅读。诱导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定期把一些美文印发给学生,并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所选的具有个性特色作品的妙处所在,可以有效的诱导学生作文的个性。比如阅读赏析朱自清的《匆匆》、贾平凹的《丑石》、俞平伯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汪国真的散文等,或推荐报章杂志上的优美作品,通过欣赏学习,学生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从而起到诱发个性的作用。
  
  用心感受生活,诱发学生作文个性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变化无穷,事物纷杂多样,千姿百态,可供写的材料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只有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才能真正写出有个性的文章。世界文豪巴尔扎克没有对法国社会生活深刻了解,深刻感受,能写出富有个性特色的戏剧、小说吗?为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定期带学生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学生在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后,再学习课本中像郁达夫《故都的秋》那样优美的篇章,师生可以利用活动课,郊游,如果写《家乡的秋韵》一类的抒情文,就会有不凡个性作品的涌现。对某个事物的认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我们换个角度去想可能更有新意,更能体现生活色彩的斑斓。如写“雪”,毛泽东说“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岑参则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还可以说“春雪飘逸,如地毯庇护农田”。充分体现作者的个性化认识,关键在于学生对事物观察时所独有的个性体验和感受。因此只有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抒写对生活的独特体验,才能写出独具个性的作品。
  
  正确选择视角,显现学生作文个性
  
  记得有位钢琴演奏家到某大城市开演奏会,只卖出去一半的票,于是他上台便对听众说:我发现这个城市的人都非常富有,来听演奏的每个人都买了两个以上的座位。他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这位钢琴演奏家幽默的语言,成功在于他选取了一个独到的表达视角,体现了他思维的个性。有鉴于此,对同一个事物的认识,可以根据不同的经验,运用不同的方法作出不同的结论,强求只从一个角度认识并且得出同一结论,这是一种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目前,仍然保留着这样一种作文题型,给一则文字,或漫画材料,要求写作者从一个合适的角度提出一个合适的观点,然后据此写成一篇规定字数的文章。许多时候,材料的分析点、切入点很多,所谓合适角度就可以见仁见智。然而由于教学的“定势”,教师常常只认定一个是最合适的,使得不少学生的选择角度以及据此而提炼出的观点与命题者不完全吻合,常被打人另类。然而世界是多元的,认识问题的角度也应该是多维的。从真理的相对论这个角度讲,凡是根据自身独特的视角和经验得出的哲学命题都有它的相对合理性。在写作时,应该允许写作者以独特的视角,作探索性独立性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写作者的个性,激发出创造才能。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试题,明确提出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展示学生个性和创造才能,因此在设题上,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提出一个思维方式多元性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体验、见闻、认识,或记叙经历,或编述故事,或抒发感情,或发表议论,或展开想象等等,可以选取适合的视角,充分展示自己的作文个性。
  培养学生写作个性的形式多种多样。诸如听音乐作文,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演讲作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关注身边的事,激发思维,发扬个性;根据歌曲,描绘画面作文;续写课文等等。这些具体课型的作文训练,可以给学生创造发挥个性的空间,创设多种写作途径。
  同时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特长和潜在的素质,进行有意识的作文训练和培养,使他们萌发出独特的创见,培养学生的作文个性。教师应积极地指导,使之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唯其如此,走向未来工作岗位的学生也才会有鲜明的个性。
  
  曾恒枢,郭明轩,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成丰。本文编校:石在中
其他文献
汉语综合应用能力是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基础能力,如何通过汉语教学测试来促进学生表达说服、传情达意、阅读写作等综合应用能力的形成是汉语教学的关键。强化汉语教学测试并进行教学经验总结,能更好地检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评定教师的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对随后的语言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考分和实际应用水平。随着大数据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网语把汉语的听、说、写变为点、看、录,汉语言文
一抹横生遍地 散淡的情绪 远天在此际腊黄 一如我的脸色 星在浮游 云在浮游 都是因为你 生长于一个 扁平的记忆 圆圆缺缺地叙述 一个无晴并有晴的梦 畅想的翅膀
目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因为不讲教学逻辑以致教学无效的种种现象,作为课堂教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实施者的教师,对教学中所存在的种种不合逻辑的现象,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如果我们把对问题探讨的视野稍微放宽一点,我们就不难发现,课堂教学中教师不遵循教学逻辑的种种现象背后,其实又有着极为复杂的原因。    原因之一:教学理论的笼统与模糊,使教师无所适从。    可以说到现在为止,我
很早就想写这个题目,一直找不到切入口。谁知“得来全不费工夫”,作文周刊精选本《满分作文》(高中2008.7)无意间进入了我的视野。  翻开这本杂志,第一篇是“高考论坛”——《打破不出时代热点作文题的戒律》。愣了一会儿,才明白题目的意思,但还有疑问:“戒律”是否该用引号?  接着看第一段:  2008年高考的帷幕刚刚拉下,我们第一时间来看今年的作文题,会让我们感到非常吃惊。这个吃惊,倒不是因为作文题
本人有幸参加了2008年湖北高考语文阅卷,我评的是第十四题诗歌鉴赏.2008年高考湖北卷鉴赏的是宋代词人侯蒙所作的一词.本题共两小题:一是指出作者的人生态度并结合词作出简析
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的语文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应该说,这是语文教师必须高举的一面大旗,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从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背离文本实际,背离学生实际,远离高尚,更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的教学现象屡屡发生。  教师语言的粗俗。客观地说,文本都是
在新课标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成为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同等重要的新的课程内容,是语文新课程的亮点。但是它与其他板块的内容又有显著的差异,它既没有教材,也没有进程,更没有学科学习的系统性和顺序性。因此,学生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普遍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学习主题的选定,往往成为首要的难题。教材中选编的综合性学习材料只能作为学习的引子或选题参考,而不能作为选题本身,下
几年来,在高中毕业班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遇事好争论,在日记中往往也爱发表一些异议。把这些争论、异议与平日的作文加以比较,就觉得更新颖,更有说服力,于是我每学期都集中一个时期出一组可供争议的命题,试行论争式的写作。  为使学生作文争有对象,议有目的,每一次写作,我做到讨论于前,立意于前,交流于后,统一于后,即针对命题先组织学生讨论,各自谈看法,提观点,由于题目具有可争议的特点,学生所选的角度又各
当前,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教师往往强调了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而对表现人物的手法则有些忽视,因而导致学生描写的功力普遍下降,学生不会描写,不善描写,记叙文中概念性的句子颇多。这里就肖像描写谈谈笔者自己的体会。    一、从培养学生的自觉观察力抓起    为什么培养自觉观察力如此重要?因为它是作文重要的基本功。鲁迅在总结写作经验时曾说过:“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这就是强调观
评改作文也是作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等都无疑强调了评改作文的重要性。可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是老师评改,很多时候就直接在学生的作文本上批阅几个字,有些教师在学生习作前,也会点评一些学生的文章或者读读某个学生的范文,蜻蜓点水,学生听听而已。甚至有些老师以自己评改代替学生评改,越俎代庖。因此,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给作文评改变变“脸”,还学生自主修改的权力。  一、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