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副总经济师、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孟祥凯:
每年全国两会,航空界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就是“加快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加速我国通航产业发展”。
据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统计,截至2013年7月31日,中国已经有116个县级及以上城市在建或计划建设通用航空产业园区。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增通用飞机200多架,预计到2020年,年新增飞机需求量将达到800架左右,通航产业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副总经济师、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航通飞”)董事长孟祥凯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关于呼吁加快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建议已经提了多年,近年来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制约的瓶颈还很多,建议继续加快改革试点推广,开放更多低空空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商飞公司副总经理吴光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也曾经在两会后收到过相关部门给他的正面积极反馈。现在通航在各地形成了热点,而面临的问题是让更多的飞机飞起来、飞出去,还要提供一整套的配套服务。
通航产业发展遭遇天花板
孟祥凯表示,我国通航产业发展遭遇天花板,解决包括低空空域管理等系列瓶颈问题仍任重道远。
具体来说,2011年中国通航产业的增长速度为28.5%,但由于中国低空空域开放步伐远落后于通航发展速度的需要,包括配套措施不到位,国内通航旺盛的需求明显受到抑制。2012年,中国通航生产作业飞行时间仅51.7万小时,增长率只有2.8%;2013年通航飞行总量近60万小时,增长率仅5.6%。2014年民航局制定的通航飞行小时增长目标仍然是5.6%,远低于前几年两位数的发展速度。截至2013年底,中国已有178家通用航空运营公司,另外还有110多家正在筹建,且绝大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2013年,民航局首次对通航企业补贴,额度达到6亿元,才缓解了亏损状态。
孟祥凯表示,中国的低空空域开放还不到位。目前,中国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已扩大至“两大区七小区”,即沈阳、广州管制区,唐山、西安、青岛、杭州、宁波、昆明、重庆管制分区。但是目前大部分放开的是偏远地区,低空开放空域不能连接成片,大中城市周边的飞行仍受到极大限制,跨域低空飞行仍然较难。
天空开放是通航大发展的前提
作为中航通飞的领路人,面对空域开放后会给整个通用飞机市场带来的利好,孟祥凯经常被问到的问题之一就是:“空域开放是否进程太慢?”他表示,“我比你们都急,但还要一步一步慢慢来,天空不能乱”。
但不可否认的是天空开放是通用航空大发展的前提。中国民用航空局于2013年11月发布《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与管理规定》,将与国防、领土不相关的通用航空飞行任务的审批权让渡出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通航飞行的流程。
孟祥凯建议,加快出台《低空空域管理使用规定》等更多可操作性文件,划设更多的“报告空域”,并在空域结构划设上,将安全需求和通航需求匹配好,让通用飞机可以在更广阔的蓝天下翱翔。与此同时,在加快出台《低空空域管理使用规定》的基础上,在开放的低空空域(监视空域、报告空域)范围内,首先建立统一由民航主导的包括任务审批、计划申报等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迅速推进国家空管委低空飞行服务站的试点工作,适时推广,建成先进的低空监控系统,对低空飞行实施有效监控,保障飞行安全以及空域的充分利用。
通航井喷何时来?
如果空域放开后,中国的通用航空市场将会达到怎样的规模?
国外经验表明,通用航空产业投入产出比为1:10,技术转移比为1:16,就业带动比为1:12。美国通用航空产业一年的经济贡献为1500亿美元,拥有通用航空飞行器约22万架,通航产业可提供126.5万个就业岗位。而我国通航产业经济规模仅为100多亿人民币,各类从业人员不足2万人,通用航空飞行器只有1610架。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10年我国通用飞机需求总价值达到155亿美元,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孟祥凯以私人轿车的发展来比喻通用飞机的发展:前些年大家对私家车的预测很少有准确贴近的,实际数字几乎都超出了预测的几倍,因为私家车的发展,不仅和产业本身相关,还和城市道路发展、居民消费观念改变、高速公路建设、居住环境改善等息息相关。“同样,通用飞机的发展和居民的收入、财富的集聚程度、空中交通管制条件、空域开放程度、基础设施有关,当这些条件也能够在短时间内或一定时间内得到满足后,我相信到时通用航空会有井喷式的发展。”孟祥凯说。
每年全国两会,航空界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就是“加快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加速我国通航产业发展”。
据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统计,截至2013年7月31日,中国已经有116个县级及以上城市在建或计划建设通用航空产业园区。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增通用飞机200多架,预计到2020年,年新增飞机需求量将达到800架左右,通航产业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副总经济师、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航通飞”)董事长孟祥凯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关于呼吁加快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建议已经提了多年,近年来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制约的瓶颈还很多,建议继续加快改革试点推广,开放更多低空空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商飞公司副总经理吴光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也曾经在两会后收到过相关部门给他的正面积极反馈。现在通航在各地形成了热点,而面临的问题是让更多的飞机飞起来、飞出去,还要提供一整套的配套服务。
通航产业发展遭遇天花板
孟祥凯表示,我国通航产业发展遭遇天花板,解决包括低空空域管理等系列瓶颈问题仍任重道远。
具体来说,2011年中国通航产业的增长速度为28.5%,但由于中国低空空域开放步伐远落后于通航发展速度的需要,包括配套措施不到位,国内通航旺盛的需求明显受到抑制。2012年,中国通航生产作业飞行时间仅51.7万小时,增长率只有2.8%;2013年通航飞行总量近60万小时,增长率仅5.6%。2014年民航局制定的通航飞行小时增长目标仍然是5.6%,远低于前几年两位数的发展速度。截至2013年底,中国已有178家通用航空运营公司,另外还有110多家正在筹建,且绝大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2013年,民航局首次对通航企业补贴,额度达到6亿元,才缓解了亏损状态。
孟祥凯表示,中国的低空空域开放还不到位。目前,中国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已扩大至“两大区七小区”,即沈阳、广州管制区,唐山、西安、青岛、杭州、宁波、昆明、重庆管制分区。但是目前大部分放开的是偏远地区,低空开放空域不能连接成片,大中城市周边的飞行仍受到极大限制,跨域低空飞行仍然较难。
天空开放是通航大发展的前提
作为中航通飞的领路人,面对空域开放后会给整个通用飞机市场带来的利好,孟祥凯经常被问到的问题之一就是:“空域开放是否进程太慢?”他表示,“我比你们都急,但还要一步一步慢慢来,天空不能乱”。
但不可否认的是天空开放是通用航空大发展的前提。中国民用航空局于2013年11月发布《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与管理规定》,将与国防、领土不相关的通用航空飞行任务的审批权让渡出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通航飞行的流程。
孟祥凯建议,加快出台《低空空域管理使用规定》等更多可操作性文件,划设更多的“报告空域”,并在空域结构划设上,将安全需求和通航需求匹配好,让通用飞机可以在更广阔的蓝天下翱翔。与此同时,在加快出台《低空空域管理使用规定》的基础上,在开放的低空空域(监视空域、报告空域)范围内,首先建立统一由民航主导的包括任务审批、计划申报等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迅速推进国家空管委低空飞行服务站的试点工作,适时推广,建成先进的低空监控系统,对低空飞行实施有效监控,保障飞行安全以及空域的充分利用。
通航井喷何时来?
如果空域放开后,中国的通用航空市场将会达到怎样的规模?
国外经验表明,通用航空产业投入产出比为1:10,技术转移比为1:16,就业带动比为1:12。美国通用航空产业一年的经济贡献为1500亿美元,拥有通用航空飞行器约22万架,通航产业可提供126.5万个就业岗位。而我国通航产业经济规模仅为100多亿人民币,各类从业人员不足2万人,通用航空飞行器只有1610架。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10年我国通用飞机需求总价值达到155亿美元,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孟祥凯以私人轿车的发展来比喻通用飞机的发展:前些年大家对私家车的预测很少有准确贴近的,实际数字几乎都超出了预测的几倍,因为私家车的发展,不仅和产业本身相关,还和城市道路发展、居民消费观念改变、高速公路建设、居住环境改善等息息相关。“同样,通用飞机的发展和居民的收入、财富的集聚程度、空中交通管制条件、空域开放程度、基础设施有关,当这些条件也能够在短时间内或一定时间内得到满足后,我相信到时通用航空会有井喷式的发展。”孟祥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