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语的时制存在与否是学界颇有争议的问题。目前关于汉语时制存在与否的观点大致分为:无时制与有时制。文章认为单凭汉语动词没有表达时制意义的形态变化而下汉语没有时制结构得定论是不科学的。现代汉语的时制可以由词汇成分及一些语法手段来实现。
关键词:汉语;时制;语法
语言的时制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印欧语言如英语、俄语等用通过动词词缀曲折变化来标记时制,如:英语中用词缀-ing来标记进行时,-ed来标记过去时。与之相比,多数汉藏语系的语言缺少固定形态作时制标记,汉语就是代表之一。汉语在词形上属孤立语, 且形态屈折变化较少,因而产生出了现汉语是没有时态的语言以及与之相对的观点。
一、现有时制研究观点
目前关于汉语时制存在与否的观点大致分为两类:无时制与有时制。王力、高明凯认为汉语里没有时态,戴耀晶则认为现代汉语里没有时范畴,但是有体范畴。归纳来说,认为汉语中不存在时制的语言学家们在解释汉语的“时间指向”功能时,主要是将其归结为词汇手段,或者汉语中体的一部分功能。以吕叔湘、陈平为代表的学者则支持有时制。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中以时间作为专门一章,提出的汉语“三时”系统,突破了汉语没有动词的形态变化就没有时制的观点。陈平则将时制因素看成句子得以自足的必要条件之一。
时间概念是可以通过使用语言的词汇和语法形式来体现的,不同语言所体现出的时间表达方式有不同特点。汉语缺乏印欧语等语言那样通过动词词缀曲折变化来表示时制,因而表达各种语法范畴往往通过运用虚词和语序变化等手段来实现,对于时制结构的的表达也一样。因此,单凭汉语动词没有表达时制意义的形态变化而下汉语没有时制结构得定论是不科学的。
二、用词汇手段表达汉语时制
现代汉语的时制是可以由词汇成分如:时间名词、时间副词及某些特定词语句式来表达时制意义的。较常见的是使用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来表示时制。如:我昨天在学校门口见到刘老师。该句用时间名词“昨天”表示过去时。由于汉语有精炼简洁的特点,许多时候说话时态因语境的作用而不需加以说明。如:
(1)你快回家吧!
(2)再过几十年,我们都已经退休了。
在例句(1)说话时,“你”还没有回家,属于将来时。例句(2)说明“我们”都还没有退休,属于将来时。由以上的例子可以知道,时间名词副词都能单独的作为时态指示词。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汉语的时制成分虽然大多是时间词语,但是时制结构的基本类型却具有抽象的语法模式的性质,因此我们不能把汉语的时制部分仅仅看作孤立的词汇成分。
三、“着、了、过”的语法时制功能
汉语时制还能用“着、了、过”等语法成分来表达句子时制。一般来说,“着”字在谓语动词后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同学们上着课”,表示同学们正在上课。“了”字用在谓语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赵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科学课。”表示赵老师的课已经上完。“过”字用在谓语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如:“我曾经游览过美丽的桂林。”说明“游览”这个状态发生在过去。
(一)绝对时功能
“着、了、过”既有标“时”功能,也有标“态”功能。在绝对时句中谓语动词后出现时,它们都是既能表“态” 又能表“时”,这种情况下它们都可以确定全句的已然性质,独立承担全句的标时功能。如:
(1)a.这个房间睡着客人。 b.这个房间睡客人。
(2)a.大部分的员工都去北京进修了。 b.大部分的员工都去北京进修。
(3)a.妈妈说过弟弟几句。 b.妈妈说弟弟几句。
以上例子之中a句是由着、了、过来确定句子的已然性, 去掉着、了、过后,与之相对应的b句都成了未然句。
在语法上已然和未然是有明显对立的,因此同一句中谓语动词前后不可能同时出现已然标记和未然标记。如:
(1)a.我正写着作业呢。 b.我马上写作业。
(2)a.他参加了这次考试。 b.他将参加这次考试。
(3)a.这里下过一场大雪。 b.这里要下一场大雪。
由以上例子可见,绝对时未然句中谓语动词后是无法出现表示已然的“着、了、过”的。作为表已然的语法成分,“着、了、过”在绝对时句中谓语动词后出现时,体现的都是已然的绝对时功能。
(二)相对时功能
与绝对时不同,相对时的参照时间可能是过去的某一时间,也可以是将来的某一时间。“着、了、过“都有相对时的功能。当它们处于非谓语位置上一般都呈现相对时功能。如:
(1)后年可能我已经当着老师了。
(2)后年这时我已经离开了学校。
(3)明天我见到你时,你应该已经吃过晚饭了。
尽管以上三个例句表述的都是还没有发生的事,句首的时间词语也标明了全句的未然性,但是在它们的谓语动词后面依然出现了“着、了、过”。这是因为在句首出现的将来时间词语是句子所要陈述的事件的参照时间,而非事件的发生时间。在出现此类状况时,动词前一般会出现“已经”之类的词语,但不会出现标记绝对未然的词。
四、结语
汉语是通过时间名词、副词和语法功能来体现其时制的。由于汉语的时间表达系统具有隐蔽性,并且具有复杂的表现形式,关于汉语时制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仍将不断地进行和发展,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多问题有待大家更为深入的研究。
(作者简介:罗文娟、顾小玲,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11级研究生。)
关键词:汉语;时制;语法
语言的时制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印欧语言如英语、俄语等用通过动词词缀曲折变化来标记时制,如:英语中用词缀-ing来标记进行时,-ed来标记过去时。与之相比,多数汉藏语系的语言缺少固定形态作时制标记,汉语就是代表之一。汉语在词形上属孤立语, 且形态屈折变化较少,因而产生出了现汉语是没有时态的语言以及与之相对的观点。
一、现有时制研究观点
目前关于汉语时制存在与否的观点大致分为两类:无时制与有时制。王力、高明凯认为汉语里没有时态,戴耀晶则认为现代汉语里没有时范畴,但是有体范畴。归纳来说,认为汉语中不存在时制的语言学家们在解释汉语的“时间指向”功能时,主要是将其归结为词汇手段,或者汉语中体的一部分功能。以吕叔湘、陈平为代表的学者则支持有时制。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中以时间作为专门一章,提出的汉语“三时”系统,突破了汉语没有动词的形态变化就没有时制的观点。陈平则将时制因素看成句子得以自足的必要条件之一。
时间概念是可以通过使用语言的词汇和语法形式来体现的,不同语言所体现出的时间表达方式有不同特点。汉语缺乏印欧语等语言那样通过动词词缀曲折变化来表示时制,因而表达各种语法范畴往往通过运用虚词和语序变化等手段来实现,对于时制结构的的表达也一样。因此,单凭汉语动词没有表达时制意义的形态变化而下汉语没有时制结构得定论是不科学的。
二、用词汇手段表达汉语时制
现代汉语的时制是可以由词汇成分如:时间名词、时间副词及某些特定词语句式来表达时制意义的。较常见的是使用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来表示时制。如:我昨天在学校门口见到刘老师。该句用时间名词“昨天”表示过去时。由于汉语有精炼简洁的特点,许多时候说话时态因语境的作用而不需加以说明。如:
(1)你快回家吧!
(2)再过几十年,我们都已经退休了。
在例句(1)说话时,“你”还没有回家,属于将来时。例句(2)说明“我们”都还没有退休,属于将来时。由以上的例子可以知道,时间名词副词都能单独的作为时态指示词。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汉语的时制成分虽然大多是时间词语,但是时制结构的基本类型却具有抽象的语法模式的性质,因此我们不能把汉语的时制部分仅仅看作孤立的词汇成分。
三、“着、了、过”的语法时制功能
汉语时制还能用“着、了、过”等语法成分来表达句子时制。一般来说,“着”字在谓语动词后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同学们上着课”,表示同学们正在上课。“了”字用在谓语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赵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科学课。”表示赵老师的课已经上完。“过”字用在谓语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如:“我曾经游览过美丽的桂林。”说明“游览”这个状态发生在过去。
(一)绝对时功能
“着、了、过”既有标“时”功能,也有标“态”功能。在绝对时句中谓语动词后出现时,它们都是既能表“态” 又能表“时”,这种情况下它们都可以确定全句的已然性质,独立承担全句的标时功能。如:
(1)a.这个房间睡着客人。 b.这个房间睡客人。
(2)a.大部分的员工都去北京进修了。 b.大部分的员工都去北京进修。
(3)a.妈妈说过弟弟几句。 b.妈妈说弟弟几句。
以上例子之中a句是由着、了、过来确定句子的已然性, 去掉着、了、过后,与之相对应的b句都成了未然句。
在语法上已然和未然是有明显对立的,因此同一句中谓语动词前后不可能同时出现已然标记和未然标记。如:
(1)a.我正写着作业呢。 b.我马上写作业。
(2)a.他参加了这次考试。 b.他将参加这次考试。
(3)a.这里下过一场大雪。 b.这里要下一场大雪。
由以上例子可见,绝对时未然句中谓语动词后是无法出现表示已然的“着、了、过”的。作为表已然的语法成分,“着、了、过”在绝对时句中谓语动词后出现时,体现的都是已然的绝对时功能。
(二)相对时功能
与绝对时不同,相对时的参照时间可能是过去的某一时间,也可以是将来的某一时间。“着、了、过“都有相对时的功能。当它们处于非谓语位置上一般都呈现相对时功能。如:
(1)后年可能我已经当着老师了。
(2)后年这时我已经离开了学校。
(3)明天我见到你时,你应该已经吃过晚饭了。
尽管以上三个例句表述的都是还没有发生的事,句首的时间词语也标明了全句的未然性,但是在它们的谓语动词后面依然出现了“着、了、过”。这是因为在句首出现的将来时间词语是句子所要陈述的事件的参照时间,而非事件的发生时间。在出现此类状况时,动词前一般会出现“已经”之类的词语,但不会出现标记绝对未然的词。
四、结语
汉语是通过时间名词、副词和语法功能来体现其时制的。由于汉语的时间表达系统具有隐蔽性,并且具有复杂的表现形式,关于汉语时制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仍将不断地进行和发展,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多问题有待大家更为深入的研究。
(作者简介:罗文娟、顾小玲,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11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