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疑云初现
左一凡是个小有名气的网络写手,擅长推理小说,其实他还有个特殊的身份:登山爱好者,尤其喜欢探寻新奇的地方。这不,左一凡最近就盯上了一个新目标“甲鱼背”。
“甲鱼背”是近几年新兴的热门旅游地,因为山顶上有个天然观景平台,形状恰似甲鱼的背部,所以得此称号。据说那里的云海非常美,此外,一年中还有几天能看到奇幻的“佛光”。因为环境较险,景区还没有正式开发,但早已引得四面八方的驴友纷至沓来。
左一凡这次去,还想约上一个期待已久的同伴:蕙子。蕙子跟左一凡是通过网络文学结缘的,对他很是崇拜,她自己也很能干,开了家不错的甜品店。左一凡虽然还没见过蕙子,但对方的温柔和机敏,足以令他心动。两人在网上认识快一年了,情感上早已如胶似漆,但由于分隔异地,正等着见面捅开这层窗户纸,没想到机会就来了。
蕙子收到左一凡的邀约,自然也明白背后的意思,便爽快地答应下来。不过她在网上研究了“甲鱼背”的攻略,才发现登山难度很大,前往的大多都是资深驴友。蕙子过去很少爬山,她提出先用半年时间锻炼体能,再一起去挑战。
接下来的时间里,左一凡充满期待,两人每天保持联系。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左一凡却感到蕙子的态度有些微妙的变化,像是遇到了什么问题,但她始终不肯说。
半年时间转眼就到,蕙子主动提起了登山的事,并贴心地说已经预订了山脚下的民宿,到时两人就在那里碰头。左一凡大喜过望,将行李都装进大背包,开始了梦寐以求的行程。
这天,左一凡先坐火车到达“甲鱼背”所在的山区县,又转大巴车来到了山脚下。天色已近黄昏,他背着背包,徒步向着民宿的方向进发。路上,他遇到一对情侣,男的叫大龙,女的叫白小梦,也是准备明天登山的,巧的是,他们就住同一家民宿,三个人便结伴前行。
到了民宿,当他们各自给老板报出订房人姓名时,左一凡惊讶极了:给他们订房的居然是同一人,蕙子!难道这两人也是蕙子的朋友,她忘了跟自己讲?但蕙子总共只订了两个房间,这又是什么意思?
左一凡越想越纳闷,这才想起蕙子叮嘱过,要他到后打个电话,便走到外面拨通了蕙子的手机,谁知蕙子的第一句话让他始料未及:“很抱歉,我有事来不了了。”
蕙子解释她本来今天也要赶到的,不料出发前甜品店出了点状况,实在脱不了身,只好临时取消了一个房间。大龙和白小梦是她在一个驴友群里认识的,两人之前就来过,而且知道除了山顶云海外,还藏着一处绝美的秘境,便自称是网络写手,邀请他们一起来,本来想给左一凡一个惊喜的。
左一凡恍然大悟,话里却透着几分不甘心:“你觉得我专程来一趟,到底是想看云海还是看你?”蕙子听出了他的抱怨,歉意地笑了笑:“我这不也是满足你的爱好嘛,大探险家?”沉默片刻,蕙子突然又补充了一句:“那个秘境里藏着一个秘密,对我来说很重要,拜托你到时留意一下。”
左一凡吃惊不已,这个丫头搞什么鬼?莫非知道自己喜欢推理,就故意制造悬念?然而蕙子的语气不像是开玩笑,倒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蕙子最后承诺会尽快跟他见面,当面解释清楚这一切,便匆匆挂了电话。
通完话,蕙子随即又发来一条信息,特意叮嘱了三条注意事项,更让左一凡目瞪口呆,他隐隐感到这趟旅程并不简单。
左一凡回到民宿,大龙和白小梦已经放好了行李,正在前台跟老板沟通着什么。大龙看见他进来,赶紧招呼道:“原来你就是蕙子说的那个朋友啊,明天的事情可能有点悬。”

老板淡淡地接话说:“‘云中漫步’已经被封了,你们看不了啦。”原来,那个秘境几个月前出过事,有人私自去探险送了命,后来入口处就被封了,本地山民也被要求不准再带人去。
左一凡暗暗吃惊,那次意外的新闻他还有印象,出事的是一个年轻女孩,没想到地点就在这个叫做“云中漫步”的秘境,再加上刚才蕙子的信息,他不由得浑身一震。
想起蕙子说那里有对她很重要的秘密,左一凡央求老板想想法子。这时,白小梦眼珠子一转,问老板:“你认识侯三吗?”老板猛地抬起头,一脸惊讶:“你们跟他打过交道?”老板想了想,说侯三现在就在山脚下,可以把他叫来。
不一会儿,一个山民打扮、尖嘴猴腮的小个子就走了进来,他看见大龙和白小梦,脸却马上黑了下来:“你俩怎么又来了?”大龙和白小梦赶紧把他拉到门外,单独去协商。
随后,大龙把左一凡也叫出去,看来已经谈妥了。侯三板着脸说:“你们一人一千,总共三千,一个子也不能少。”他自称有办法带他们再去秘境,但現在风声紧,所以不能讲价。白小梦瞄了左一凡一眼,小声说蕙子给了些上山的费用,但没料到会要这么多。
左一凡点点头,毫不犹豫地拿手机转了账。钱并不重要,左一凡相信蕙子不会欺骗自己,而他也期待去那个神秘的“云中漫步”,看看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侯三收到钱满意地笑了,说明早就会来接他们。
当天夜里,左一凡做了个噩梦,他梦见自己在一条险峻的山路上行走,四周什么都看不清,云雾中猛地蹿出一个凶恶的怪兽,张牙舞爪地朝他扑过来。
2.云中漫步
第二天天刚亮,侯三就来接他们出发。登上“甲鱼背”其实有两条相互交错的路,一是直通山顶的盘山公路,因为距离长而且少了攀登的乐趣,被绝大多数的驴友所嫌弃;另一条则是沿着山坡垂直上行,虽然还没有成形的山路,但驴友们沿途绑上的布条和随处可见的饮料罐子就是路标,他们自然也选择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