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氏起源于何地?得姓于何方?史书记载不一,后人考证各异。世界郭氏宗亲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郭时礼先生就撰文指出:“郭氏家族起源于何地,受散居世界各地及国内郭氏后裔所关心与探讨,更受到山西省汾阳县(市)、阳曲县,陕西省华县等各地历史学者、地方首长、地方人士之关心,纷纷成立研究会,撰文研究探讨。郭氏后裔,希望能得到没有争议性的结论,俾能做为郭氏后裔寻根祭祖之地;更盼望郭氏起源地,能成为世界各地华人考古、寻找遗迹与观光之地。”
先说起源,虢叔公为郭氏始祖,这一点别无他议。而虢叔公与虢仲公谁封东虢谁封西虢史书记载就有不同。虢叔公封在西虢,有大量记载,笔者在《汾阳郭氏郭村支谱》中也这样认定。而后读《郭氏史略》与《郭氏源流》,又有宋代乾佑年间罗泌所撰之《路史·国名记·戊卷》称:“虢·郭,仲之封,为西虢,在西歧。今凤翔县。东迁之际,自此之上阳(亦称陕州、陕县,今三门峡市),为南虢矣。其处者为小虢,秦灭之。亦俱曰虢。”“东虢·叔之封,制也。今郑之荥阳有虢亭,台冢在焉。或云仲封者,非。”“南虢·上阳是。今虢之虢,略正曰南虢。以其仲后所封,故亦号西。”“北虢·男爵。今陕(州)理西四十五里,故虢城是。是为太阳(亦称大阳、下阳或夏阳)。佑以此为仲邑,仲后也。”“夏阳·序之封,晋灭之。今陕(州)之平陆(平陆称过大阳县,曾归属陕州)。汉夏阳城又在韩城东北百三十。”以上记载东、西、南、北、小五虢分明,只是将北虢也为仲后有误。
另有《春秋公子谱》云:“虢叔之虢,谓之东虢,在荥阳为郑所并。”应劭注曰:“荥阳古虢国,今虢亭是也。”《通鉴前编》云:“武王十三年,封虢仲于西虢。”苏辙《古史》:“虢仲为西虢,晋献公所灭,虢叔为东虢,郑所灭。”
以上记载,明确了“五虢”定位。而《史记·郑世家》,还对东虢为郑所灭的经过有详细记述:“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其母弟郑友为桓公,地在京北一带(今陕西大荔)。周幽王继位,加封郑友为司徒,为周室卿士。郑桓公见幽王无道,周室之乱将生,于是向太史伯请教避祸之计。太史伯答曰:“独洛邑之东,河、济之南可谓长久立国之地。”并分析说,其地近在郐、虢,二君贪财好利,百姓不附,恃险轻敌,不修武备。你现在位居司徒,位高权重,可向天王请求移郑国之民于虢、郐之间,天王必然答应,虢、郐之君也不敢拒绝。一旦郑国移民于郐、虢之地,则二国早晚在郑的掌握之中,郑桓公依计而行,果然郐、虢二君迫于天王命和郑桓公权势,献出十邑作为郑国移民食采之地。及至周平王东迁洛邑,郑桓公因平定尤戎之乱,以身殉国。郑武公继位,因拥立护送平王之功,深为平王所倚重。在周平王支持、默许下,郑武公于平王二年(公元前769年)灭掉郐国,平王四年(公元前767年)又出兵伐虢,尽收东虢之地,虢叔(虢叔公继者)死于制邑。相传今河南荥阳虢亭附近有其坟冢遗址。历时三百余年的东虢至此灭亡,郑国迁都于荥阳,史称“新郑”。《春秋左传》中有一段“郑伯克段于鄢”的记述,郑庄公对其母后武姜的答复中,也再次印证了虢叔死于制邑的这段史实。
由于郑武公灭虢吞郐扩张势力的作法,招致诸候各国的不满,为平息众怒,周平王寻求虢叔裔孙序,封之于夏阳。夏阳亦作下阳,其地在今山西省平陆县濒临黄河北岸的太阳渡附近。因其与西虢东迁后于黄河南陕县新台之南虢隔河相望,故史称北虢。
这里又引出一个需要弄清的重要史实:序公封地。《郭氏史略》一书中指出:“若细加推敲、查对史籍,就会发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关于郭氏渊源的记述,多有失误。”具体指出历史年代误差较大;地域概念混淆不清;颠倒了虢仲与虢叔两个历史人物;混用古今地名,导致后人误解。《郭氏史略》指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颠倒了虢仲、虢叔的身份,对‘阳曲’作为虢序初封之地未加标注,使人理解为‘今之太原阳曲’。但‘阳曲’之名,在汉代以前并非行政建置之专用地名。据王轩、杨笃等纂修的《山西通志·沿革谱》所载‘太原府阳曲县’条目称:阳曲在汉代为狼孟,‘魏武(曹操)始徙阳曲民于太原郡北四十里狼孟南境筑城居之。阳曲之名始此。一’”还有《山西通志·定襄辨》:“今之定襄古阳曲也。”此阳曲始置于西汉。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平定并州,遂徙阳曲县民越过系舟山,来到太原北郊狼孟在地,筑城居之,始名阳曲。《阳曲县志》也明确指出:“‘阳曲之得名始于汉。’也就是说东周之阳曲与汉代以后之阳曲并非同一地域。汉代以前‘阳曲’的正确理解,应以东汉应劭解释较为贴切,即:‘河千里一曲,当其阳,故曰阳曲。一’”“据此,周平王封虢序于阳曲之地理位置,在汉代以前应理解为‘黄河千里一曲,地当其阳’的地域泛称,而非某一专设行政位置。”从平陆大阳镇所处之地理位置特点来看,它濒临黄河北岸,位于秦晋豫三省交汇之处。黄河千里迢迢,沿秦晋二省交界处吕梁山脉穿行而下,至此折而向东,可谓“河千里一曲,地当其阳”,堪称名实相符的阳曲。至今平陆县境内尚存太阳古城遗址,并有郭垣、郭堡等与虢序受封相关的地名和传说。”何况《路史·国名记》中就明确记载:“夏阳,序之封,晋灭之。今陕洲)之平陆。”《郭氏史略》这样结论:“虢序初封之地当以《春秋左传》、《史记》、《国语》、《路史》等记载的‘夏阳’为宜。”虢序受封夏阳之后,因国小力微,终于在周惠王十九年(公元前658年)被晋献公以“屈产之乘(良马)”、“垂棘之壁(美玉)”,借道于虞,一举吞灭。
弄清东、西、南、北、小五虢国之位置与存亡,明确虢仲、虢叔之封地,再考对序封阳曲所指与背景,自然而然就会认定《左传》、《史记·晋世家》记载之可信:虢改为郭,只能在晋灭虞、虢,毁其宗庙,迁其族人,将虢氏、虞氏举族迁徙至汾阳虢城、虞城的公元前658年之后;虢叔裔族在流放之地,流放之时为避祸而不得已才改姓。山西汾阳就是郭氏得姓之地、郭氏之源。而且,还有《太平环宇记》“汾州虞、虢二城,相传晋灭虞、虢,迁其民于此,筑城以居之。”《汾阳县志》、《孝义县志》“晋灭虞、虢,迁其人于此,置瓜衍县。”汾阳虢城老人文孟华也见证村中曾有“晋献公假途灭虢迁其人于此,治瓜衍县治此,取名虢城”的碑文等相同记载。当然,“举族迁徙”,只能是其首要人物,绝大多数,不可能一个不漏,这就出现了史书所载流落他乡的虢叔后裔,而虢叔后裔不论流落何方,都为同祖。他们之间是源与流的关系,不应该也不可能都是郭氏之源。
这里需要重提一下阳曲郭氏。《山西通志·沿革谱》与《阳曲县志》已表明,阳曲县得名,并非于周,而在汉代;序封阳曲也非今之阳曲,而在平陆一带。因此,阳曲郭氏,同样也是汾阳郭氏的一个支流。说到阳曲,引出太原。太原郭氏原也为汾阳郭氏,只是缘于太原是省府,汾阳置于管辖之下,以致好些文史记载就将汾阳郭氏称之为太原郭氏;汾阳、汾州郭氏名人以太原冠名,如郭氏家族中与子仪公齐名的林宗公,本为汾州介休人,又居州所在地汾阳城,闭门讲学,弟子数千,至今汾阳城内有其宅址,而史书记载却称其为“太原介休人。”由此而论,唐颜真卿为子仪公父敬之公撰修碑文所称“代为太原著姓”,也即汾阳著姓。再者,阳曲地名的误解,序公封地的错位,也是将汾阳郭氏称做太原郭氏的一个原因。今将阳曲地名、序公封地考清,历史疑团也就随之而破。
对于汾阳郭氏,还须破解一个疑团,因为有汾阳始名于明代万历23年的误传。其实,从春秋开始,汾阳就叫汾阳。《史记·晋世家》与《国语》中,都有春秋时晋国公子夷吾欲复辟,曾对大夫里克允诺:“诚得立,封子汾阳田百万”的表述。为避祸里克后改姓相里,汾阳至今有里克后裔及大、小相(里)村,还有《相里金神道碑》。清·乾隆《汾州府志》载:“宋初……汾州兼西河郡军事,后又改汾阳军事。”“胥鼎,贞佑二年五月,宣宗将南度,留为汾阳军节度使”。“乌本伦德升……集庆军节度使改为汾阳军节度使”。明·万历《汾州府志》载:“介休县靖康(宋,公元1126年)后没人于金,置汾阳郡管介休”。孝义县“金天会4年(公元1139年),娄室人汾州,后定汾阳军节度孝义县”。现存汾阳市博物馆的三块唐代墓志铭,一块金代墓志铭,两块元代碑,还有民国初年两度出任汾阳县长王育昌所编《汾阳县金石类编》中,从宋代到明代万历23年前的17块碑文,都明确刻记汾阳在当时就叫汾阳,而且与郭子仪同时期的岑参及杜牧等在古诗中也有提及汾阳称谓的诸多佐证。
郭氏起源、郭氏得姓还有他说,这里不再一一列举。笔者只引《环球郭氏宗谱》中《郭氏源流说》一段文字作结论:“经魏晋南北朝崇重门第之后,多以古代黄帝之胄裔相羽饰,历世久远,屡经兴亡,播迁转折,转徙流离,故老不存,谱传失散,而欲更有详以稽考,亦已难矣。要之既占为郭氏,则众流同源,固不碍其有同姓之亲也。”此一论述,早已成为古往今来海内外郭氏之共识。郭氏家族同根共祖,无论史书记载,还是各地郭氏家谱、碑文,或者口头相传,绝大多数郭氏后人都认定来自汾阳,并以汾阳做堂号、刻门额、制香盒,以“汾阳郭氏”自居,称汾阳为郭氏家族根之所在。据不完全统计,海外郭氏宗亲会名称中冠“汾阳”二字的就有14个之多,就连旅居日本的郭氏后人,起名也冠以“汾阳”二字。
先说起源,虢叔公为郭氏始祖,这一点别无他议。而虢叔公与虢仲公谁封东虢谁封西虢史书记载就有不同。虢叔公封在西虢,有大量记载,笔者在《汾阳郭氏郭村支谱》中也这样认定。而后读《郭氏史略》与《郭氏源流》,又有宋代乾佑年间罗泌所撰之《路史·国名记·戊卷》称:“虢·郭,仲之封,为西虢,在西歧。今凤翔县。东迁之际,自此之上阳(亦称陕州、陕县,今三门峡市),为南虢矣。其处者为小虢,秦灭之。亦俱曰虢。”“东虢·叔之封,制也。今郑之荥阳有虢亭,台冢在焉。或云仲封者,非。”“南虢·上阳是。今虢之虢,略正曰南虢。以其仲后所封,故亦号西。”“北虢·男爵。今陕(州)理西四十五里,故虢城是。是为太阳(亦称大阳、下阳或夏阳)。佑以此为仲邑,仲后也。”“夏阳·序之封,晋灭之。今陕(州)之平陆(平陆称过大阳县,曾归属陕州)。汉夏阳城又在韩城东北百三十。”以上记载东、西、南、北、小五虢分明,只是将北虢也为仲后有误。
另有《春秋公子谱》云:“虢叔之虢,谓之东虢,在荥阳为郑所并。”应劭注曰:“荥阳古虢国,今虢亭是也。”《通鉴前编》云:“武王十三年,封虢仲于西虢。”苏辙《古史》:“虢仲为西虢,晋献公所灭,虢叔为东虢,郑所灭。”
以上记载,明确了“五虢”定位。而《史记·郑世家》,还对东虢为郑所灭的经过有详细记述:“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其母弟郑友为桓公,地在京北一带(今陕西大荔)。周幽王继位,加封郑友为司徒,为周室卿士。郑桓公见幽王无道,周室之乱将生,于是向太史伯请教避祸之计。太史伯答曰:“独洛邑之东,河、济之南可谓长久立国之地。”并分析说,其地近在郐、虢,二君贪财好利,百姓不附,恃险轻敌,不修武备。你现在位居司徒,位高权重,可向天王请求移郑国之民于虢、郐之间,天王必然答应,虢、郐之君也不敢拒绝。一旦郑国移民于郐、虢之地,则二国早晚在郑的掌握之中,郑桓公依计而行,果然郐、虢二君迫于天王命和郑桓公权势,献出十邑作为郑国移民食采之地。及至周平王东迁洛邑,郑桓公因平定尤戎之乱,以身殉国。郑武公继位,因拥立护送平王之功,深为平王所倚重。在周平王支持、默许下,郑武公于平王二年(公元前769年)灭掉郐国,平王四年(公元前767年)又出兵伐虢,尽收东虢之地,虢叔(虢叔公继者)死于制邑。相传今河南荥阳虢亭附近有其坟冢遗址。历时三百余年的东虢至此灭亡,郑国迁都于荥阳,史称“新郑”。《春秋左传》中有一段“郑伯克段于鄢”的记述,郑庄公对其母后武姜的答复中,也再次印证了虢叔死于制邑的这段史实。
由于郑武公灭虢吞郐扩张势力的作法,招致诸候各国的不满,为平息众怒,周平王寻求虢叔裔孙序,封之于夏阳。夏阳亦作下阳,其地在今山西省平陆县濒临黄河北岸的太阳渡附近。因其与西虢东迁后于黄河南陕县新台之南虢隔河相望,故史称北虢。
这里又引出一个需要弄清的重要史实:序公封地。《郭氏史略》一书中指出:“若细加推敲、查对史籍,就会发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关于郭氏渊源的记述,多有失误。”具体指出历史年代误差较大;地域概念混淆不清;颠倒了虢仲与虢叔两个历史人物;混用古今地名,导致后人误解。《郭氏史略》指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颠倒了虢仲、虢叔的身份,对‘阳曲’作为虢序初封之地未加标注,使人理解为‘今之太原阳曲’。但‘阳曲’之名,在汉代以前并非行政建置之专用地名。据王轩、杨笃等纂修的《山西通志·沿革谱》所载‘太原府阳曲县’条目称:阳曲在汉代为狼孟,‘魏武(曹操)始徙阳曲民于太原郡北四十里狼孟南境筑城居之。阳曲之名始此。一’”还有《山西通志·定襄辨》:“今之定襄古阳曲也。”此阳曲始置于西汉。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平定并州,遂徙阳曲县民越过系舟山,来到太原北郊狼孟在地,筑城居之,始名阳曲。《阳曲县志》也明确指出:“‘阳曲之得名始于汉。’也就是说东周之阳曲与汉代以后之阳曲并非同一地域。汉代以前‘阳曲’的正确理解,应以东汉应劭解释较为贴切,即:‘河千里一曲,当其阳,故曰阳曲。一’”“据此,周平王封虢序于阳曲之地理位置,在汉代以前应理解为‘黄河千里一曲,地当其阳’的地域泛称,而非某一专设行政位置。”从平陆大阳镇所处之地理位置特点来看,它濒临黄河北岸,位于秦晋豫三省交汇之处。黄河千里迢迢,沿秦晋二省交界处吕梁山脉穿行而下,至此折而向东,可谓“河千里一曲,地当其阳”,堪称名实相符的阳曲。至今平陆县境内尚存太阳古城遗址,并有郭垣、郭堡等与虢序受封相关的地名和传说。”何况《路史·国名记》中就明确记载:“夏阳,序之封,晋灭之。今陕洲)之平陆。”《郭氏史略》这样结论:“虢序初封之地当以《春秋左传》、《史记》、《国语》、《路史》等记载的‘夏阳’为宜。”虢序受封夏阳之后,因国小力微,终于在周惠王十九年(公元前658年)被晋献公以“屈产之乘(良马)”、“垂棘之壁(美玉)”,借道于虞,一举吞灭。
弄清东、西、南、北、小五虢国之位置与存亡,明确虢仲、虢叔之封地,再考对序封阳曲所指与背景,自然而然就会认定《左传》、《史记·晋世家》记载之可信:虢改为郭,只能在晋灭虞、虢,毁其宗庙,迁其族人,将虢氏、虞氏举族迁徙至汾阳虢城、虞城的公元前658年之后;虢叔裔族在流放之地,流放之时为避祸而不得已才改姓。山西汾阳就是郭氏得姓之地、郭氏之源。而且,还有《太平环宇记》“汾州虞、虢二城,相传晋灭虞、虢,迁其民于此,筑城以居之。”《汾阳县志》、《孝义县志》“晋灭虞、虢,迁其人于此,置瓜衍县。”汾阳虢城老人文孟华也见证村中曾有“晋献公假途灭虢迁其人于此,治瓜衍县治此,取名虢城”的碑文等相同记载。当然,“举族迁徙”,只能是其首要人物,绝大多数,不可能一个不漏,这就出现了史书所载流落他乡的虢叔后裔,而虢叔后裔不论流落何方,都为同祖。他们之间是源与流的关系,不应该也不可能都是郭氏之源。
这里需要重提一下阳曲郭氏。《山西通志·沿革谱》与《阳曲县志》已表明,阳曲县得名,并非于周,而在汉代;序封阳曲也非今之阳曲,而在平陆一带。因此,阳曲郭氏,同样也是汾阳郭氏的一个支流。说到阳曲,引出太原。太原郭氏原也为汾阳郭氏,只是缘于太原是省府,汾阳置于管辖之下,以致好些文史记载就将汾阳郭氏称之为太原郭氏;汾阳、汾州郭氏名人以太原冠名,如郭氏家族中与子仪公齐名的林宗公,本为汾州介休人,又居州所在地汾阳城,闭门讲学,弟子数千,至今汾阳城内有其宅址,而史书记载却称其为“太原介休人。”由此而论,唐颜真卿为子仪公父敬之公撰修碑文所称“代为太原著姓”,也即汾阳著姓。再者,阳曲地名的误解,序公封地的错位,也是将汾阳郭氏称做太原郭氏的一个原因。今将阳曲地名、序公封地考清,历史疑团也就随之而破。
对于汾阳郭氏,还须破解一个疑团,因为有汾阳始名于明代万历23年的误传。其实,从春秋开始,汾阳就叫汾阳。《史记·晋世家》与《国语》中,都有春秋时晋国公子夷吾欲复辟,曾对大夫里克允诺:“诚得立,封子汾阳田百万”的表述。为避祸里克后改姓相里,汾阳至今有里克后裔及大、小相(里)村,还有《相里金神道碑》。清·乾隆《汾州府志》载:“宋初……汾州兼西河郡军事,后又改汾阳军事。”“胥鼎,贞佑二年五月,宣宗将南度,留为汾阳军节度使”。“乌本伦德升……集庆军节度使改为汾阳军节度使”。明·万历《汾州府志》载:“介休县靖康(宋,公元1126年)后没人于金,置汾阳郡管介休”。孝义县“金天会4年(公元1139年),娄室人汾州,后定汾阳军节度孝义县”。现存汾阳市博物馆的三块唐代墓志铭,一块金代墓志铭,两块元代碑,还有民国初年两度出任汾阳县长王育昌所编《汾阳县金石类编》中,从宋代到明代万历23年前的17块碑文,都明确刻记汾阳在当时就叫汾阳,而且与郭子仪同时期的岑参及杜牧等在古诗中也有提及汾阳称谓的诸多佐证。
郭氏起源、郭氏得姓还有他说,这里不再一一列举。笔者只引《环球郭氏宗谱》中《郭氏源流说》一段文字作结论:“经魏晋南北朝崇重门第之后,多以古代黄帝之胄裔相羽饰,历世久远,屡经兴亡,播迁转折,转徙流离,故老不存,谱传失散,而欲更有详以稽考,亦已难矣。要之既占为郭氏,则众流同源,固不碍其有同姓之亲也。”此一论述,早已成为古往今来海内外郭氏之共识。郭氏家族同根共祖,无论史书记载,还是各地郭氏家谱、碑文,或者口头相传,绝大多数郭氏后人都认定来自汾阳,并以汾阳做堂号、刻门额、制香盒,以“汾阳郭氏”自居,称汾阳为郭氏家族根之所在。据不完全统计,海外郭氏宗亲会名称中冠“汾阳”二字的就有14个之多,就连旅居日本的郭氏后人,起名也冠以“汾阳”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