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全国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参加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就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加大对农业保险相关支持力度;建立防范动物生物风险的处置和救助机制等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公平对待民企
2013年,我国民营经济贡献的GDP总量超过60%,为社会创造的就业岗位占总量的85%,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全部投资额的比重达到62%;来自于民企的发明专利占总量的65%,技术创新项目占总量的75%,新品开发占总量的80%。但民企在发展中仍面临市场待遇不公等现实问题。我认为,需要从如下几方面支持民企的发展。
其一,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企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相关保障制度。
除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和战略性领域外,均鼓励民营企业充分、深度参与;优化各级政府投资平台的投资领域和规模,让出竞争性的市场,列出一个可由民企参与合作发展的国企清单,为民企开辟新的发展空间;扩大在混合所有制中民营资本的投资份额,制定配套的民营资本进出制度,保护民营资本安全;根据股权原则及市场原则,对参与混合所有制的各类主体赋予公平的话语权,在混合后的企业中严格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治理结构。
其二,在进口配额分配方面,建立市场化分配机制,保障民企获得公平待遇。
在目前的体制下,进口商品更多地是向国有企业倾斜。例如:玉米全年的进口配额总量为720万吨,其中60%分配给国有企业,且该分配比例在过去十年间几乎没有变化。这样的机制对于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扩大进出口贸易、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显然是不利的,应建立符合市场化原则的进口关税配额分配机制。
其三,政府对民企的行政审批应与国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在当前中央政策提倡简政放权、市场经济呼吁简政放权的背景下,各级地方政府尽快出台相关具体措施,大力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简化流程,平等对待民企与国企。
农险:还需加大扶持力度
使补贴政策与农业保险业务更紧密联动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农业保险直接补贴丰富养殖险品种并加大补贴力度加大涉农民营金融机构补贴力度
基于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盈利模式不清晰、对地方财政依赖性大、保险品种偏少、补贴力度不足等现实问题,我的建议是:
第一, 加强制度顶层设计,使补贴政策与农业保险业务更紧密联动。
提高农业保险保费的补贴支付,以此降低保险购买门槛;将保险与补贴等优惠政策联动起来,鼓励农户主动参与投保,避免农户逆选择、降低保险赔付压力;由中央统筹安排再保险及巨灾风险分担机制。
第二,建议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及农业重镇区域的农业保险直接补贴。
农业保险补贴分为中央、省、市、县多级补贴,目前主要问题在于中央补贴的支付需要在县级财政之后,部分财力不足的县则无力,或不愿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因此,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关键。
第三, 建议丰富养殖险品种并加大补贴力度。
中央财政补贴覆盖的农业保险品种偏少,仅包含能繁母猪及奶牛,但近年养殖业风险事件增多,行业经营难度加大,建议扩充和丰富养殖险补贴品种并加大补贴力度。
第四, 建议加大对涉农民营金融机构补贴力度。
目前,国内金融机构所获得的涉农业务支持相对偏少,且主要集中于农发行等政策性及国有金融机构,对市场化运行的社会资本发起的农业金融机构罕有支持。建议政府以财务投资或财税补贴等形式加大对于涉农民营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
H7N9:建议去掉“禽”
去年3月H7N9流感疫情的发生,对全国人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社会中形成了广泛的恐慌情绪,尽管国家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也从科学的角度进行了宣传报道,但仍然对包含广大养殖户在内的整个家禽业造成了超过800亿元的巨大损失。2014年初,H7N9流感疫情再次出现,家禽市场受其影响量价齐跌,影响了约4000多万养殖场户和数百万养殖屠宰企业,许多企业面临停产、破产的危险。
但截至目前,养禽场和大型养禽户中并未检出一例H7N9流感病毒,也尚未确定传染源就是来自于家禽,仅因为前期命名的不科学,而让整个行业以及从业者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社会歧视,非常的不公平。因此,我认为卫生部门对H7N9等流感病毒的命名需谨慎,希望政府从保护产业发展的角度,将“H7N9禽流感”中的“禽”字去掉。
建议国家从补贴、保险机制入手,建立针对H7N9治理的长效保障机制。每当H7N9流感疫情发生后,农牧企业虽然承受着市场销售价格大降的压力,但仍需按合同价格收购农户的产品。此外,为防控H7N9流感,企业在对农户的养殖,从用药、免疫、生物安全监管以及安全检测方面增加投入,一家大型企业每年新增成本数千万元。建议对坚持执行合同价格收购农户产品的屠宰加工企业,按收购的鸡、鸭量给予补贴;制定针对相关疫情,面向农户与农业企业的保险制度等。
公平对待民企
2013年,我国民营经济贡献的GDP总量超过60%,为社会创造的就业岗位占总量的85%,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全部投资额的比重达到62%;来自于民企的发明专利占总量的65%,技术创新项目占总量的75%,新品开发占总量的80%。但民企在发展中仍面临市场待遇不公等现实问题。我认为,需要从如下几方面支持民企的发展。
其一,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企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相关保障制度。
除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和战略性领域外,均鼓励民营企业充分、深度参与;优化各级政府投资平台的投资领域和规模,让出竞争性的市场,列出一个可由民企参与合作发展的国企清单,为民企开辟新的发展空间;扩大在混合所有制中民营资本的投资份额,制定配套的民营资本进出制度,保护民营资本安全;根据股权原则及市场原则,对参与混合所有制的各类主体赋予公平的话语权,在混合后的企业中严格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治理结构。
其二,在进口配额分配方面,建立市场化分配机制,保障民企获得公平待遇。
在目前的体制下,进口商品更多地是向国有企业倾斜。例如:玉米全年的进口配额总量为720万吨,其中60%分配给国有企业,且该分配比例在过去十年间几乎没有变化。这样的机制对于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扩大进出口贸易、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显然是不利的,应建立符合市场化原则的进口关税配额分配机制。
其三,政府对民企的行政审批应与国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在当前中央政策提倡简政放权、市场经济呼吁简政放权的背景下,各级地方政府尽快出台相关具体措施,大力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简化流程,平等对待民企与国企。
农险:还需加大扶持力度
使补贴政策与农业保险业务更紧密联动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农业保险直接补贴丰富养殖险品种并加大补贴力度加大涉农民营金融机构补贴力度
基于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盈利模式不清晰、对地方财政依赖性大、保险品种偏少、补贴力度不足等现实问题,我的建议是:
第一, 加强制度顶层设计,使补贴政策与农业保险业务更紧密联动。
提高农业保险保费的补贴支付,以此降低保险购买门槛;将保险与补贴等优惠政策联动起来,鼓励农户主动参与投保,避免农户逆选择、降低保险赔付压力;由中央统筹安排再保险及巨灾风险分担机制。
第二,建议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及农业重镇区域的农业保险直接补贴。
农业保险补贴分为中央、省、市、县多级补贴,目前主要问题在于中央补贴的支付需要在县级财政之后,部分财力不足的县则无力,或不愿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因此,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关键。
第三, 建议丰富养殖险品种并加大补贴力度。
中央财政补贴覆盖的农业保险品种偏少,仅包含能繁母猪及奶牛,但近年养殖业风险事件增多,行业经营难度加大,建议扩充和丰富养殖险补贴品种并加大补贴力度。
第四, 建议加大对涉农民营金融机构补贴力度。
目前,国内金融机构所获得的涉农业务支持相对偏少,且主要集中于农发行等政策性及国有金融机构,对市场化运行的社会资本发起的农业金融机构罕有支持。建议政府以财务投资或财税补贴等形式加大对于涉农民营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
H7N9:建议去掉“禽”
去年3月H7N9流感疫情的发生,对全国人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社会中形成了广泛的恐慌情绪,尽管国家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也从科学的角度进行了宣传报道,但仍然对包含广大养殖户在内的整个家禽业造成了超过800亿元的巨大损失。2014年初,H7N9流感疫情再次出现,家禽市场受其影响量价齐跌,影响了约4000多万养殖场户和数百万养殖屠宰企业,许多企业面临停产、破产的危险。
但截至目前,养禽场和大型养禽户中并未检出一例H7N9流感病毒,也尚未确定传染源就是来自于家禽,仅因为前期命名的不科学,而让整个行业以及从业者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社会歧视,非常的不公平。因此,我认为卫生部门对H7N9等流感病毒的命名需谨慎,希望政府从保护产业发展的角度,将“H7N9禽流感”中的“禽”字去掉。
建议国家从补贴、保险机制入手,建立针对H7N9治理的长效保障机制。每当H7N9流感疫情发生后,农牧企业虽然承受着市场销售价格大降的压力,但仍需按合同价格收购农户的产品。此外,为防控H7N9流感,企业在对农户的养殖,从用药、免疫、生物安全监管以及安全检测方面增加投入,一家大型企业每年新增成本数千万元。建议对坚持执行合同价格收购农户产品的屠宰加工企业,按收购的鸡、鸭量给予补贴;制定针对相关疫情,面向农户与农业企业的保险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