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中部切削结构的PDC钻头破岩效率研究

来源 :实验技术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ethe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深井钻井速度、延长钻头寿命及提高钻头破岩效率,以释放井底应力降低岩石抗钻能力为理论基础,设计并加工了中心外凸、中心内凹两种中部切削结构的PDC钻头,并与普通PDC钻头开展破岩效果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钻头相比,中心内凹钻头破岩钻进速度最大增幅达到了336%,中心外凸钻头破岩钻进速度最大增幅达到了89%.实验证明了释放井底应力来降低井底岩石抗钻能力可以提高破岩效率,为高效钻头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在高校实验教学中引入虚拟仿真技术,对于强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该文搭建了基于Proteus仿真软件的低成本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仿真实验平台,在该平台中建立了光伏阵列SPICE模型,分析了扰动观察法和电导增量法的原理,通过嵌入式Arduino UNO微控制器对两种MPPT算法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扰动观察算法简单、跟踪速度较快,但跟踪过程中震荡较大;而电导增量法却具有平稳计算最大功率点的特点.
该文以耦联双容水箱为例,介绍了一种基于WinCC的水箱液位控制系统实时仿真平台开发.首先用WinCC构建双容水箱工艺流程动态监控画面;然后在C脚本下实现对水箱液位非线性数学模型的求解和增量PID控制量的计算;最后通过设置相同的采样时间并关联相应的变量,实现监控动态画面和C脚本之间的通信,组建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控制系统,并进行手动/自动模式的测试.该仿真平台能够用动画实时地展示水箱液位变化过程,立体感和真实感强,可实现在线修改控制器参数、手动/自动两种模式无扰切换等功能,人机交互效果好,是一个有效的验证各类控
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龙芯的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平台.该平台采用国产化设计方案,基于VPX架构实现了平台功能可扩展;以龙芯处理器为主控芯片的信号处理板卡,集成了多种控制器和接口,将国产Linux系统Loongnix裁剪、配置、编译、移植到CPU上,以桌面方式管理平台内资源,便于实验操作;基于Python语言搭建实验环境,对音频信号进行了仿真加噪及滤波实验,获得良好结果,且测试时间、内存性能参数满足实验性能要求.该平台性能良好,具有操作便捷、扩展性强等特点,可有效降低核心芯片依赖进口问题,实现国产化替代.
“现代控制理论”是自动化本科和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其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基于观测器的控制器设计,特别是在系统存在未知扰动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扰动抑制和无静差输出跟踪,面临不同的方案选择和较复杂的计算.虽然MATLAB软件提供了一些辅助控制器设计的命令,但整个设计过程仍有不少困难,而且耗费时间.该文研发了基于MATLAB的带有友好用户界面的集成工具包,用于支持带观测器的扰动抑制输出跟踪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分析.该MATLAB工具包不但可用于课堂教学演示,也能用于实际工程中的控制系统快速原型制作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致环境振动问题,在开展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参数设计和减振效果评价时,存在现场实验成本高、工况少、测试难度大、天窗时间难以协调的缺点.根据“轨道工程”“振动力学”等课程教学和实验要求,依托湖南某大学国家级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基于列车-轨道耦合动力学科研成果,运用三维建模、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技术,开发了多场景下钢弹簧浮置板减振轨道设计与减振评价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该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以及工程应用紧密融合,有效提升了本科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心冲击(BCG)信号是无损监督心脏健康状态的重要依据,为了获得准确的心脏搏动特征需要从采集到的生理信号分离出心冲击信号和呼吸信号.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压电薄膜的床垫式BCG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提出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的呼吸信号与心冲击信号分离方法.该方法根据BCG信号的统计特征设置VMD分解算法参数,使之适用于低信噪比BCG信号特征,从而实现呼吸信号的分离和心冲击信号的提取.该实验为“随机信号处理”课程实验项目,采用MATLAB工具实现BCG信号的分析与提取,既可促进学生对随机信号处理理论的掌握,也有
RLC二阶动态电路是电路教学的重要内容.该文在研究这种电路的原理和特点基础上,设计了直流配电网双极金属性故障测距实验.该实验将直流配电网双极金属性故障测距电路解耦等效为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利用其在电容电流峰值时刻电感电压为零这一特性,简化计算过程,并通过MATLAB仿真分析证明测距精度满足实际需求,验证了利用RLC电路进行故障测距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该实验加深了学生对RLC电路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达到了课程教学的目的.
根据赤泥中富含铝、铁资源的特点,通过化学浸出和聚合反应实验,制备了一种高效的铝铁无机絮凝剂,用于高浊度废水吸附处理.实验涉及铝铁无机絮凝剂制备、大型仪器表征分析、聚合产物形态分析和吸附法处理废水等基础理论,增强了学生的科研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节能减排”等环境保护意识,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的有效融合.
根据材料研发模式的发展趋势,在“计算材料学”课程中设计了原子尺度模拟应用的一系列上机实验.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完成实验教学案例.教学内容由浅入深设置了三个实验环节:基于MATLAB编程实现简单晶体结构的建模及其可视化;编程构建7大晶系晶体结构、典型晶体缺陷结构及复杂晶体结构;应用分子动力学Lammps软件计算典型晶体材料铜的结合能、空位形成能等材料参数.教学实践表明,该实验教学可有效提升学生对“计算材料学”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晶体结构、材料缺陷、材料热/物性参数等材料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团队协作、自主
为强化学生的“碳中和”理念和科研创新能力,文章设计了过渡金属硫化物基光敏剂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综合型教学实验,并通过大学生创新实验形式对该教学内容进行了实践教学.实验教学结果表明:通过对近红外光催化剂制备、结构和光化学性质表征及性能评价等多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了光能的魅力;通过探讨光催化过程中选择性氧化的机理,加深了学生对光催化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了他们的科研兴趣,促进了他们创新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