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建昌县朝阳路景观绿化工程为例,介绍了园林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中的程序、技术要求及后期的验收和养护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掌握工程管理知识,又要熟悉指导绿化现场施工等方面的技术,才能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按工期完成工程,同时较好地把技术性、科学性、艺术性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出实用、经济、美观的园林作品。
【关健词】:园林绿化;施工准备;施工程序; 技术要求;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城市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环境美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园林绿化施工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工程的效果和效益,掌握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和技术非常重要。园林施工应按照工程计划和设计要求,依据绿化工程各个环节的施工程序,采用科学的组织管理进行。本文以建昌县朝阳路景观绿化工程为例,结合笔者多年的园林景观施工实践经验,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技术管理作分析。
1 园林景观施工前的准备
1.1 项目概况
朝阳路景观绿化工程,是“建昌县行政办公区周边一期绿化规划设计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工程规模:长1314米、面积6.2万平方米,投资1500万元。工程设计以视觉景观为主导,以“安全、实用、美观”为宗旨,突出“绿化、美化、彩化、亮化”的目标,旨在将朝阳路建设成为一条景色优美、内容丰富、特色突出的景观大道。
1.2 施工前的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有利于将来工程的顺利开展,具体包括: 落实人力、工具、材料、机械、运输等的来源和质量; 在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的前提下,制订保证绿化施工质量、按期完成工程的施工方案。
1.2.1 熟悉园林景观工程概况和施工要求。施工前必须有施工依据和要求,了解工程概况、特点,包括工程范围、任务量、施工工期和工程预结算等;清楚设计意图、设计方案和施工要求,熟悉和审查绿化施工图纸,重视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1.2.2 收集绿化工程施工前的各种资料。熟悉工程范围的地上、地下情况,包括施工现场土质、地下水位、供水供电状况、地下管线,特别是要了解地下各种电缆及管线情况,以免施工时造成事故损失;了解施工定点放线的依据和施工中的各个衔接工作部门配合情况。
1.2.3 制定园林绿化施工方案。树木移植因树种、年龄、季节、距离、地点等不同而移植难易不同。应根据园林景观设计要求,勘察现场情况,调查工程质量要求和进度要求,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园林绿化施工方案。
2 园林绿化施工中的程序和技术要求
园林行业中有“三分设计、七分施工”的说法。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运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和新手段来处理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有助于提高绿化种植的成活率和景观效果。
2.1 施工现场清理
全面清理施工范围内的垃圾,以防造成土壤偏碱、养分含量低、物理性状差而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2.2 地形处理和场地平整
严格按设计标准和景观要求,土方回填平整至设计标高,对场地进行翻挖。种植土层厚度: 乔木不低于90cm,大灌木不低于60cm,小灌木不低于45cm,地被草花不低于30cm。按图纸设计要求进行微地形处理,标高达到设计要求;通过合理的土壤改良和地形处理,确保土方质量。
2.3 施工测量定点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情况,测量出种植位置或范围;定好点或边线后,用白灰标记标明树种、规格等。施工中遇到的现场问题经常与定点有关,如遇到树木种植设计位置与现场地下管线不协调的情况,应结合考虑景观效果,经各方研究,调整了种植位置和部分管线走向。
2.4 开挖穴、槽和处理土壤
了解地下管线和隐蔽物埋设情况。根据标记好的白灰线垂直向下挖穴、槽,上口、下底大小要一致,穴、槽的大小依土球规格及根系情况而定;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杀菌、除虫处理; 在穴、槽中填些表土,底面垫一层腐熟的基肥,再铺一层5cm厚以上的壤土,确保种植土的质量。若在实践中遇到树木的种植穴含有建筑垃圾时,应采取清除废土,将种植穴放大40~60cm,换上所需的种植土后,树木才能长势均好,达到了景观效果要求。
2.5 苗木材料的质量控制
建立苗木材料进场计划跟踪和苗木质量抽检的制度。做好苗木材料的自检和报验工作,对苗木的品种、胸径、形状、高度、冠幅、土球大小、根系发育情况等严格把关,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根系发达的优良苗木,或者特殊形态的符合景观设计要求的苗木,杜绝不合格的苗木,以防影响工程施工后的景观效果。
2.6 种植施工前后的修剪
对乔、灌木的地下根系和地上部分进行修剪,如对裸根落叶的国槐可采取重修剪;带土球的银杏可采取收拢树冠,疏枝修剪;针叶树种黑松、侧柏等可采取疏枝修剪;红瑞木、黄杨、水蜡等灌木采用种植后疏枝修剪。
2.7 绿化苗木种植施工
园林绿化的苗木种植一般按大乔木→中、小乔木→ 灌木 → 地被、花卉→ 草皮的顺序进行施工。
2.7.1 乔木、大灌木的定植施工。大树苗木运到后尽快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种植施工,审视树形,调好观赏面朝向;配合吊车,将树冠立起扶正,撤除包装物,回填种植土,分层夯实,把土球全埋于地下;裸根的,需在种植穴底用土填成锥形,填入表层好土,分层夯实,然后才种植。
2.7.2 低矮灌木、地被的种植施工。独立花坛按从中心向外的顺序种植;坡式花坛从上向下种植;高矮不同品种的花苗混植按先矮后高的顺序种植;模纹花坛先种植图案的轮廓线,后种植内部填充部分;大型花坛分区、分块种植。
2.8 支撑固定和清理现场
低矮树木用水平桩离地lm 以上的扁担桩,垫软物扎缚树干固定;高大树木在树干高2/3 处用三角撑结扎;由于建昌县风力大,有些树如银杏、黑松需采用两种桩一起固定,经过1~2年后大树成活、根系扎牢后就可以撤掉桩,达到生长和景观要求。
2.9 建立园林工程技术档案资料
园林工程技术档案资料内容包括工程实施方案、施工记录、图纸、照片或录像资料等,应收集归档以便将来作资讯。
3 园林绿化施工后的验收和养护管理
3.1 园林绿化施工后的验收
园林工程全部完成,进行自检合格后报建设单位进行验收检查。如有提出修改意见,在规定工期内完善施工内容,再报建设单位进行验收,填写工程验收单,处理好竣工验收资料。
3.2 园林绿化后的养护管理
俗话说得好,“三分种,七分养”。整洁美观的园林景观需要专业的养护队伍,园林绿化施工后需精心养护管理,方能确保苗木移植成活和景观效果。
3.2.1 合理浇水,保证园林绿化苗木生长所需的水分供给。苗木种植后立即浇透第一遍定根水,采用小水慢浇方法,使土下沉; 隔 2~3 天后浇第二遍水,隔1 周后浇第三遍水; 每遍水要浇透,浇水前注意整堰,三遍以后撤除围堰。
3.2.2 适当施肥,使苗木尽快达到工程设计要求的效果。
总之,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掌握工程管理知识,又要熟悉指导绿化现场施工等方面的技术,才能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按工期完成工程,同时较好地把技术性、科学性、艺术性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營造出实用、经济、美观的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蔡成祥,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控制【J】,科技咨讯,2009,17);178-179
王峰,综述园林绿化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09(09)
单张姬,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广东园林,2006
【关健词】:园林绿化;施工准备;施工程序; 技术要求;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城市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环境美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园林绿化施工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工程的效果和效益,掌握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和技术非常重要。园林施工应按照工程计划和设计要求,依据绿化工程各个环节的施工程序,采用科学的组织管理进行。本文以建昌县朝阳路景观绿化工程为例,结合笔者多年的园林景观施工实践经验,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技术管理作分析。
1 园林景观施工前的准备
1.1 项目概况
朝阳路景观绿化工程,是“建昌县行政办公区周边一期绿化规划设计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工程规模:长1314米、面积6.2万平方米,投资1500万元。工程设计以视觉景观为主导,以“安全、实用、美观”为宗旨,突出“绿化、美化、彩化、亮化”的目标,旨在将朝阳路建设成为一条景色优美、内容丰富、特色突出的景观大道。
1.2 施工前的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有利于将来工程的顺利开展,具体包括: 落实人力、工具、材料、机械、运输等的来源和质量; 在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的前提下,制订保证绿化施工质量、按期完成工程的施工方案。
1.2.1 熟悉园林景观工程概况和施工要求。施工前必须有施工依据和要求,了解工程概况、特点,包括工程范围、任务量、施工工期和工程预结算等;清楚设计意图、设计方案和施工要求,熟悉和审查绿化施工图纸,重视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1.2.2 收集绿化工程施工前的各种资料。熟悉工程范围的地上、地下情况,包括施工现场土质、地下水位、供水供电状况、地下管线,特别是要了解地下各种电缆及管线情况,以免施工时造成事故损失;了解施工定点放线的依据和施工中的各个衔接工作部门配合情况。
1.2.3 制定园林绿化施工方案。树木移植因树种、年龄、季节、距离、地点等不同而移植难易不同。应根据园林景观设计要求,勘察现场情况,调查工程质量要求和进度要求,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园林绿化施工方案。
2 园林绿化施工中的程序和技术要求
园林行业中有“三分设计、七分施工”的说法。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运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和新手段来处理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有助于提高绿化种植的成活率和景观效果。
2.1 施工现场清理
全面清理施工范围内的垃圾,以防造成土壤偏碱、养分含量低、物理性状差而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2.2 地形处理和场地平整
严格按设计标准和景观要求,土方回填平整至设计标高,对场地进行翻挖。种植土层厚度: 乔木不低于90cm,大灌木不低于60cm,小灌木不低于45cm,地被草花不低于30cm。按图纸设计要求进行微地形处理,标高达到设计要求;通过合理的土壤改良和地形处理,确保土方质量。
2.3 施工测量定点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情况,测量出种植位置或范围;定好点或边线后,用白灰标记标明树种、规格等。施工中遇到的现场问题经常与定点有关,如遇到树木种植设计位置与现场地下管线不协调的情况,应结合考虑景观效果,经各方研究,调整了种植位置和部分管线走向。
2.4 开挖穴、槽和处理土壤
了解地下管线和隐蔽物埋设情况。根据标记好的白灰线垂直向下挖穴、槽,上口、下底大小要一致,穴、槽的大小依土球规格及根系情况而定;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杀菌、除虫处理; 在穴、槽中填些表土,底面垫一层腐熟的基肥,再铺一层5cm厚以上的壤土,确保种植土的质量。若在实践中遇到树木的种植穴含有建筑垃圾时,应采取清除废土,将种植穴放大40~60cm,换上所需的种植土后,树木才能长势均好,达到了景观效果要求。
2.5 苗木材料的质量控制
建立苗木材料进场计划跟踪和苗木质量抽检的制度。做好苗木材料的自检和报验工作,对苗木的品种、胸径、形状、高度、冠幅、土球大小、根系发育情况等严格把关,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根系发达的优良苗木,或者特殊形态的符合景观设计要求的苗木,杜绝不合格的苗木,以防影响工程施工后的景观效果。
2.6 种植施工前后的修剪
对乔、灌木的地下根系和地上部分进行修剪,如对裸根落叶的国槐可采取重修剪;带土球的银杏可采取收拢树冠,疏枝修剪;针叶树种黑松、侧柏等可采取疏枝修剪;红瑞木、黄杨、水蜡等灌木采用种植后疏枝修剪。
2.7 绿化苗木种植施工
园林绿化的苗木种植一般按大乔木→中、小乔木→ 灌木 → 地被、花卉→ 草皮的顺序进行施工。
2.7.1 乔木、大灌木的定植施工。大树苗木运到后尽快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种植施工,审视树形,调好观赏面朝向;配合吊车,将树冠立起扶正,撤除包装物,回填种植土,分层夯实,把土球全埋于地下;裸根的,需在种植穴底用土填成锥形,填入表层好土,分层夯实,然后才种植。
2.7.2 低矮灌木、地被的种植施工。独立花坛按从中心向外的顺序种植;坡式花坛从上向下种植;高矮不同品种的花苗混植按先矮后高的顺序种植;模纹花坛先种植图案的轮廓线,后种植内部填充部分;大型花坛分区、分块种植。
2.8 支撑固定和清理现场
低矮树木用水平桩离地lm 以上的扁担桩,垫软物扎缚树干固定;高大树木在树干高2/3 处用三角撑结扎;由于建昌县风力大,有些树如银杏、黑松需采用两种桩一起固定,经过1~2年后大树成活、根系扎牢后就可以撤掉桩,达到生长和景观要求。
2.9 建立园林工程技术档案资料
园林工程技术档案资料内容包括工程实施方案、施工记录、图纸、照片或录像资料等,应收集归档以便将来作资讯。
3 园林绿化施工后的验收和养护管理
3.1 园林绿化施工后的验收
园林工程全部完成,进行自检合格后报建设单位进行验收检查。如有提出修改意见,在规定工期内完善施工内容,再报建设单位进行验收,填写工程验收单,处理好竣工验收资料。
3.2 园林绿化后的养护管理
俗话说得好,“三分种,七分养”。整洁美观的园林景观需要专业的养护队伍,园林绿化施工后需精心养护管理,方能确保苗木移植成活和景观效果。
3.2.1 合理浇水,保证园林绿化苗木生长所需的水分供给。苗木种植后立即浇透第一遍定根水,采用小水慢浇方法,使土下沉; 隔 2~3 天后浇第二遍水,隔1 周后浇第三遍水; 每遍水要浇透,浇水前注意整堰,三遍以后撤除围堰。
3.2.2 适当施肥,使苗木尽快达到工程设计要求的效果。
总之,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掌握工程管理知识,又要熟悉指导绿化现场施工等方面的技术,才能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按工期完成工程,同时较好地把技术性、科学性、艺术性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營造出实用、经济、美观的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蔡成祥,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控制【J】,科技咨讯,2009,17);178-179
王峰,综述园林绿化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09(09)
单张姬,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广东园林,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