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中国互联网的冷静观察者,懂得雷军的孤独,与马化腾惺惺相惜
keso
keso,本名洪波,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独立IT评论人,原IT社Donews总编辑,微信公众号“keso怎么看”的主人,以犀利的笔锋、独到的观点而著名。作为评论人,keso的风头有多劲?有人套用凤凰卫视推崇李敖的话:让keso去读IT行业,我们来读keso!
北京著名的大风里,keso戴着他那顶著名的帽子出現了。去公园拍照,他走在前面,比我们都高。我从后面抬头看,他那著名的马尾辫子从帽孔中钻出来,跟着他的步子一抖一抖的,目测不到十公分。这根辫子比他本人要活泼得多。
他刚从温暖的深圳回来,“在腾讯内部做了个分享”。那里比北京高30度。而现在,他著名的鸭舌帽遮不住耳朵,大风刮过,keso一米八三的身板也和我们一起哆嗦。“真冷啊”,他说。挨冻某种意义上是自找的——宅男keso大声拒绝了我们想去他家里采拍的提议,因为家里“是真的很乱”,所以他只能在寒风中艰难地启动身体,努力揣摩着摄影师的摆拍要求抬一点头、稍微抬一点头,向左一点、向左半点,老师笑一个……他都照做。一个常常在朋友圈刷屏、持续受到中国互联网圈大佬们追捧的、口无遮拦体正直的评论文章的作者,竟也有如此乖巧的时刻!
当然,keso并不常常肯于面对这样的发号施令,多数时候,他都任性得很。
比如2018年1月20日,新榜大会,前一位务实主义的发言结束后,keso上台,先摊开了手里的纸。那是他的底稿。接下来近5分钟,他目不斜视,念得干脆,只偶尔配合台下的笑声与掌声停上一停,喘口气。
你一下就能明白他的不同——在这场以“进化”为主题的单张门票要价2888元的新榜大会上,吴声、咪蒙、王牧笛、脱不花、冯仑,来人都在探讨用户、价值、商业变现、势能、场景,只有keso一人严肃地谈论着优雅的缺失,谈论如何抵抗这个2倍速的社会,“你们都去进化吧,我不想进化,我想一个人在这儿静静。”
嗯,这种话,听着就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才能说出口的。
如果没有互联网,洪波或许会成为一名诗人或小说家,再或一名导演,总之,不会是keso。
他从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大学时在诗社里埋头写诗,毕业后被分到八一制片厂做纪录片编导,自由散漫的性格这时就凸现出来:1980年代,别人都穿着军装去开会,洪波非但不穿,还留了一头长发。幸好当时他多数时间都在外地拍片——坐上军用老式货运机和“黑鹰”直升机,洪波在各个灾区拍摄军民抢险的镜头——和单位两下里眼不见心不烦。
1995年,他这辈子所写的惟一一篇小说《鱼竿儿》获得了《十月》短篇小说头等奖。这旋即成为他的封笔之作。因为此前一年,洪波斥巨资——人民币9000元买了一台电脑,在月收入不过一千元的那年,成为了中国第一代电脑用户。
“买回电脑之后,我就变了一个人”,将诗情画意全部抛至脑后,洪波买来许多软件方面的书籍,1996年他开始拨号上网,最多的一个月电话费花了他四千多块。
职业随之变化。中央电视台军事部最终将八一制片厂合并,对拍新闻没兴趣的洪波辞了职。1997年夏天,洪波闲来无事窝在家里做的下载网站,被中网通讯公司(NetChina)看中,创始人万平国邀他入职,洪波应允,并用随后5年时间搭建起了整个网站的架构。然后,2002年,在离开中网的时候,洪波就成了keso。
关于keso,有一句不够准确的夸奖流传很广——马化腾在微信公众号上只打赏过4个人,其中之一就是keso。定语“不够准确”是在keso的提醒下加上的,因为,“没人真正知道他到底打赏过多少公众号”。他的文字其实并不讨喜,甚至,他已经把贵圈大佬得罪了个遍。
2001年,盛大网络异军突起,并立刻如日中天,董事长、CEO陈天桥顺着潮流一跃成为中国首富。2003年初,在全社会都围着盛大与陈天桥寒暄的时刻,keso在屏幕那端敲下几行字,他说:《我不认识那个人》;2006年,谷歌在中国本土遭遇困境,恰逢百度强势,到了你死我活互相拼杀的后期,虚拟世界里也免不了站队,实力谷歌吹keso连续发文三篇后,被一些人扣上“卖国”的帽子,然后他回应了那句可以当作个人标签的话,“少跟我提客观”,“我按我的想法写,你用你的智力读,千万别认为我有误导你的兴趣”;2017年,keso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雷军的孤独和小米的性价比》一文,将笔锋对准自己20年的老友雷军,keso依然没有吹捧,直指小米公司的问题所在,当晚,keso就接到了雷军打来的电话,两人聊了40多分钟,雷军说:“我丝毫不怀疑你的用意,我只是希望给你更多我们这边对这些问题的见解。”
关于keso为什么这样红,学者吴志勇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有了不错的答案:“我随便分析一下,keso有经济基础,他午餐就吃40块钱的匹萨。有钱直接导致他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他所关心的领域,同时,他思想和评论的独立性也被保障了。看着他从联想骂到华为,从Google骂到博客中国,我真为他担心,得罪了这么多人,他找谁给他开工资?显然我是瞎担心。”
keso自己从没想这么多。大多数人用来将生活变得优雅和美好的东西,他并不在乎。keso说,写文章就像排泄,“有屎,拉了才舒服”。他在意且强调独立二字。你几乎无法赞美他,因为他能抵制住诱惑,“任何人都别想收买我”。
keso作息极差。收费专栏要求一周三更的文字,都是他半夜写下的——图安静,所以也不会有任何音乐相伴。一篇文章通常会用掉他5个小时,“查数据最费时间”,keso一口气地写,不修改,也不会给各种人审,“写完了就差不多了”。
排版也是他自己做,文章开篇通常会有一张照片,尼泊尔的山海,巴厘岛的浪,路边的野草,三里屯酒吧里虚晃的众人,是他拍自世界各地的。虽然他坚持认为这个号并无任何版式可言,但我敢保证,“keso怎么看”的体验感,一定好过不少的自媒体账号。 当然,在更大的讨论范围里,keso的画像可以被描绘地更加清晰:他知道鹿晗;他不读咪蒙;他评价腾讯时并不会想起马化腾;他对罗振宇谈不上喜欢,但觉得他在做的事还是有些价值,即便他并不认可这种利用焦虑感挣钱的方式;他也喜欢罗大佑,但还是对本土的、芥蒂感更少的崔健和王朔更具深情;他54岁了;他朋友圈分享的东西几乎都是原创;他不为任何互联网产品的死去而惋惜;他深受骚扰电话的困扰;他始终强调文字的优雅;他不是佛系中年;他纵论天下事;他还在时代的潮流中。
又一批概念火了,又一批泡沫死了,看惯了互联网的起落轮回,已经没有什么能够出乎他的意料,甚至,行业、圈子对他产生的冲击都不如“生活”来得猛烈:曾经在好友婚礼上将“你是为什么想不开要结婚”当作祝词的keso,2017年,结婚了。这是唯一一件他预期以外的事。
跟这样的keso谈任何细节都是多余。
作为第一代网民,keso说,他终身信仰互联网。“尽管互联网现在已经受到政治、商业等各方面的限制和束缚,但它仍然是这个时代能够赋权给普通人的最好的事物。”2017更加巩固了他的看法,“互联网会对这个社会、这个国家产生越来越多积极的作用”。而至于你关注的所有细节:区块链焦虑、乐视终局、共享单车还有救吗、春节抢红包的罪恶、2017大佬图鉴……互联网评论哪家强?朋友们,“keso怎么看”了解一下。
彩蛋
keso老师坐在我对面,我开始不受控制止不住地想:鸭舌帽下面、都个聪明的脑袋的上面会是什么光景?有没有地中海的可能?宅男keso秃了没有?我最终设忍住问出了这个问题,keso爽快地飞速摘下他的帽子又飞速戴上,但我们都看清了:还好还好,只是发际线有点高而已。
Q=《北京青年》周刊
A=keso
A:其實政府也在研究区块链这种技术。因为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结构,互联网的设计初衷就是任何一个节点被网络摧毁,也不会影响其他部分的传输。但这只是理想,首先大型公司就可以把去中心化的东西变成自己的,比如Facebook在互联网上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它拥有20亿用户,这20亿用户发的内容外面看不到,Google也索引不到,那么Facebook就在去中心化的网络上建立了一个中心帝国。同时政府也可以在这样去中心化的网络上控制很多东西,那去中心化的设计初衷和它最终的设计结果就是不完全相符合的,所以我觉得区块链被各国政府研究透了之后,肯定是保留好处,同时也不失去对它的控制。
A:共享单车挺好的呀。天冷时可能不太好,但天暖和时,它让人们1公里之内的出行变得很方便,随时随地都可用,这个是很好的事,但是它的下一步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了。当时我在意大利看到佛罗伦萨、米兰都有中国的共享单车,他们年轻人也挺喜欢,我觉得也挺好的,中国的一些模式输出出去大家还是认可的。
A:乌镇饭局。因为它比较明显地展示了中国互联网越来越呈现出一种阵营化的趋势——一起吃饭的人越发地结成同盟,不在场的马云则属于被排挤的一方。
其实中国互联网确实呈现着一种山头化的倾向,腾讯系与阿里系各自聚在一起玩。不过现在这个山头化还体现了另外一个问题。
因为腾讯通常是以一种比较开放的心态来跟大家交流,无论是进行投资还是其他合作;阿里则是有更强的控制欲,但这种控制欲在互联网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抵触。
因为饭局每年都有,每年都没请马云,但是之前好像就只是一个饭局,不像今年,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参加饭局的人更倾向于跟腾讯好,不论是他们的业务合作,还是他们私下里的关系。这个给我印象还是挺深的,我没想到马云在互联网的人缘变得这么差。
从另一个角度说,马化腾也是越来越松弛。过去他是一个挺紧的人,一个不善交际的宅男,心态上不是太放松,但现在,他的松弛也让他越来越善于跟别人沟通;而相反,大家一直都觉得马云是一个很善交际的人,但是由于他旗下业务越来越强的控制欲,使他这样一个善于交流的人的人缘反而不好了,不善交流的马化腾反而成为这里面大家都愿意结交的人。这个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你的企业的所作所为和价值观取向,会影响大家跟你的关系。
keso
keso,本名洪波,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独立IT评论人,原IT社Donews总编辑,微信公众号“keso怎么看”的主人,以犀利的笔锋、独到的观点而著名。作为评论人,keso的风头有多劲?有人套用凤凰卫视推崇李敖的话:让keso去读IT行业,我们来读keso!
北京著名的大风里,keso戴着他那顶著名的帽子出現了。去公园拍照,他走在前面,比我们都高。我从后面抬头看,他那著名的马尾辫子从帽孔中钻出来,跟着他的步子一抖一抖的,目测不到十公分。这根辫子比他本人要活泼得多。
他刚从温暖的深圳回来,“在腾讯内部做了个分享”。那里比北京高30度。而现在,他著名的鸭舌帽遮不住耳朵,大风刮过,keso一米八三的身板也和我们一起哆嗦。“真冷啊”,他说。挨冻某种意义上是自找的——宅男keso大声拒绝了我们想去他家里采拍的提议,因为家里“是真的很乱”,所以他只能在寒风中艰难地启动身体,努力揣摩着摄影师的摆拍要求抬一点头、稍微抬一点头,向左一点、向左半点,老师笑一个……他都照做。一个常常在朋友圈刷屏、持续受到中国互联网圈大佬们追捧的、口无遮拦体正直的评论文章的作者,竟也有如此乖巧的时刻!
当然,keso并不常常肯于面对这样的发号施令,多数时候,他都任性得很。
比如2018年1月20日,新榜大会,前一位务实主义的发言结束后,keso上台,先摊开了手里的纸。那是他的底稿。接下来近5分钟,他目不斜视,念得干脆,只偶尔配合台下的笑声与掌声停上一停,喘口气。
你一下就能明白他的不同——在这场以“进化”为主题的单张门票要价2888元的新榜大会上,吴声、咪蒙、王牧笛、脱不花、冯仑,来人都在探讨用户、价值、商业变现、势能、场景,只有keso一人严肃地谈论着优雅的缺失,谈论如何抵抗这个2倍速的社会,“你们都去进化吧,我不想进化,我想一个人在这儿静静。”
嗯,这种话,听着就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才能说出口的。
如果没有互联网,洪波或许会成为一名诗人或小说家,再或一名导演,总之,不会是keso。
他从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大学时在诗社里埋头写诗,毕业后被分到八一制片厂做纪录片编导,自由散漫的性格这时就凸现出来:1980年代,别人都穿着军装去开会,洪波非但不穿,还留了一头长发。幸好当时他多数时间都在外地拍片——坐上军用老式货运机和“黑鹰”直升机,洪波在各个灾区拍摄军民抢险的镜头——和单位两下里眼不见心不烦。
1995年,他这辈子所写的惟一一篇小说《鱼竿儿》获得了《十月》短篇小说头等奖。这旋即成为他的封笔之作。因为此前一年,洪波斥巨资——人民币9000元买了一台电脑,在月收入不过一千元的那年,成为了中国第一代电脑用户。
“买回电脑之后,我就变了一个人”,将诗情画意全部抛至脑后,洪波买来许多软件方面的书籍,1996年他开始拨号上网,最多的一个月电话费花了他四千多块。
职业随之变化。中央电视台军事部最终将八一制片厂合并,对拍新闻没兴趣的洪波辞了职。1997年夏天,洪波闲来无事窝在家里做的下载网站,被中网通讯公司(NetChina)看中,创始人万平国邀他入职,洪波应允,并用随后5年时间搭建起了整个网站的架构。然后,2002年,在离开中网的时候,洪波就成了keso。
关于keso,有一句不够准确的夸奖流传很广——马化腾在微信公众号上只打赏过4个人,其中之一就是keso。定语“不够准确”是在keso的提醒下加上的,因为,“没人真正知道他到底打赏过多少公众号”。他的文字其实并不讨喜,甚至,他已经把贵圈大佬得罪了个遍。
2001年,盛大网络异军突起,并立刻如日中天,董事长、CEO陈天桥顺着潮流一跃成为中国首富。2003年初,在全社会都围着盛大与陈天桥寒暄的时刻,keso在屏幕那端敲下几行字,他说:《我不认识那个人》;2006年,谷歌在中国本土遭遇困境,恰逢百度强势,到了你死我活互相拼杀的后期,虚拟世界里也免不了站队,实力谷歌吹keso连续发文三篇后,被一些人扣上“卖国”的帽子,然后他回应了那句可以当作个人标签的话,“少跟我提客观”,“我按我的想法写,你用你的智力读,千万别认为我有误导你的兴趣”;2017年,keso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雷军的孤独和小米的性价比》一文,将笔锋对准自己20年的老友雷军,keso依然没有吹捧,直指小米公司的问题所在,当晚,keso就接到了雷军打来的电话,两人聊了40多分钟,雷军说:“我丝毫不怀疑你的用意,我只是希望给你更多我们这边对这些问题的见解。”
关于keso为什么这样红,学者吴志勇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有了不错的答案:“我随便分析一下,keso有经济基础,他午餐就吃40块钱的匹萨。有钱直接导致他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他所关心的领域,同时,他思想和评论的独立性也被保障了。看着他从联想骂到华为,从Google骂到博客中国,我真为他担心,得罪了这么多人,他找谁给他开工资?显然我是瞎担心。”
keso自己从没想这么多。大多数人用来将生活变得优雅和美好的东西,他并不在乎。keso说,写文章就像排泄,“有屎,拉了才舒服”。他在意且强调独立二字。你几乎无法赞美他,因为他能抵制住诱惑,“任何人都别想收买我”。
keso作息极差。收费专栏要求一周三更的文字,都是他半夜写下的——图安静,所以也不会有任何音乐相伴。一篇文章通常会用掉他5个小时,“查数据最费时间”,keso一口气地写,不修改,也不会给各种人审,“写完了就差不多了”。
排版也是他自己做,文章开篇通常会有一张照片,尼泊尔的山海,巴厘岛的浪,路边的野草,三里屯酒吧里虚晃的众人,是他拍自世界各地的。虽然他坚持认为这个号并无任何版式可言,但我敢保证,“keso怎么看”的体验感,一定好过不少的自媒体账号。 当然,在更大的讨论范围里,keso的画像可以被描绘地更加清晰:他知道鹿晗;他不读咪蒙;他评价腾讯时并不会想起马化腾;他对罗振宇谈不上喜欢,但觉得他在做的事还是有些价值,即便他并不认可这种利用焦虑感挣钱的方式;他也喜欢罗大佑,但还是对本土的、芥蒂感更少的崔健和王朔更具深情;他54岁了;他朋友圈分享的东西几乎都是原创;他不为任何互联网产品的死去而惋惜;他深受骚扰电话的困扰;他始终强调文字的优雅;他不是佛系中年;他纵论天下事;他还在时代的潮流中。
又一批概念火了,又一批泡沫死了,看惯了互联网的起落轮回,已经没有什么能够出乎他的意料,甚至,行业、圈子对他产生的冲击都不如“生活”来得猛烈:曾经在好友婚礼上将“你是为什么想不开要结婚”当作祝词的keso,2017年,结婚了。这是唯一一件他预期以外的事。
跟这样的keso谈任何细节都是多余。
作为第一代网民,keso说,他终身信仰互联网。“尽管互联网现在已经受到政治、商业等各方面的限制和束缚,但它仍然是这个时代能够赋权给普通人的最好的事物。”2017更加巩固了他的看法,“互联网会对这个社会、这个国家产生越来越多积极的作用”。而至于你关注的所有细节:区块链焦虑、乐视终局、共享单车还有救吗、春节抢红包的罪恶、2017大佬图鉴……互联网评论哪家强?朋友们,“keso怎么看”了解一下。
彩蛋
keso老师坐在我对面,我开始不受控制止不住地想:鸭舌帽下面、都个聪明的脑袋的上面会是什么光景?有没有地中海的可能?宅男keso秃了没有?我最终设忍住问出了这个问题,keso爽快地飞速摘下他的帽子又飞速戴上,但我们都看清了:还好还好,只是发际线有点高而已。
快答
Q=《北京青年》周刊
A=keso
Q:“区块链”这个概念还能被普通人意淫多久?
A:其實政府也在研究区块链这种技术。因为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结构,互联网的设计初衷就是任何一个节点被网络摧毁,也不会影响其他部分的传输。但这只是理想,首先大型公司就可以把去中心化的东西变成自己的,比如Facebook在互联网上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它拥有20亿用户,这20亿用户发的内容外面看不到,Google也索引不到,那么Facebook就在去中心化的网络上建立了一个中心帝国。同时政府也可以在这样去中心化的网络上控制很多东西,那去中心化的设计初衷和它最终的设计结果就是不完全相符合的,所以我觉得区块链被各国政府研究透了之后,肯定是保留好处,同时也不失去对它的控制。
Q:共享单车还有救吗?
A:共享单车挺好的呀。天冷时可能不太好,但天暖和时,它让人们1公里之内的出行变得很方便,随时随地都可用,这个是很好的事,但是它的下一步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了。当时我在意大利看到佛罗伦萨、米兰都有中国的共享单车,他们年轻人也挺喜欢,我觉得也挺好的,中国的一些模式输出出去大家还是认可的。
Q:说说2017年互联网圈里,您印象最深的事?
A:乌镇饭局。因为它比较明显地展示了中国互联网越来越呈现出一种阵营化的趋势——一起吃饭的人越发地结成同盟,不在场的马云则属于被排挤的一方。
其实中国互联网确实呈现着一种山头化的倾向,腾讯系与阿里系各自聚在一起玩。不过现在这个山头化还体现了另外一个问题。
因为腾讯通常是以一种比较开放的心态来跟大家交流,无论是进行投资还是其他合作;阿里则是有更强的控制欲,但这种控制欲在互联网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抵触。
因为饭局每年都有,每年都没请马云,但是之前好像就只是一个饭局,不像今年,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参加饭局的人更倾向于跟腾讯好,不论是他们的业务合作,还是他们私下里的关系。这个给我印象还是挺深的,我没想到马云在互联网的人缘变得这么差。
从另一个角度说,马化腾也是越来越松弛。过去他是一个挺紧的人,一个不善交际的宅男,心态上不是太放松,但现在,他的松弛也让他越来越善于跟别人沟通;而相反,大家一直都觉得马云是一个很善交际的人,但是由于他旗下业务越来越强的控制欲,使他这样一个善于交流的人的人缘反而不好了,不善交流的马化腾反而成为这里面大家都愿意结交的人。这个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你的企业的所作所为和价值观取向,会影响大家跟你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