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幼儿园主题式音乐课程缺失,音乐教学活动的系统性、延续性较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与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多次提到“完整、全面、整体、综合”等指导思想。如何在幼儿园有效地设计和实施主题式音乐课程呢?本文将以冰雪为主题,介绍主题式音乐课程。
一、开展冰雪主题音乐课程的意义
1.具有地域特色,贴近幼儿生活。音乐学习是提供音乐审美感动和吸引的主动投入学习,而其中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幼儿的切身生活经验。冰雪主题从地域特色出发,内容非常贴近黑龙江省幼儿的生活。教师基于对幼儿生活经验的了解以及使用唤起幼儿原始生活经验的策略,有利于幼儿通过自身的思维和想象,创造出超越自己原始生活的新的审美形象。
2.以音乐为载体,开启幼儿对大自然的向往。首先,根据皮亚杰的理论,3-6岁的儿童具有“万物有灵”思维,儿童认为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他们非常愿意亲近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其次,大自然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天然的教育场地,无声地传递给幼儿关于自然万物的知识与奥秘。冰雪对黑龙江的儿童来说,是一种常见并蕴含丰富知识的自然物语,利于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3.具体形象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让幼儿接受音乐内容。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的。幼儿的思维处于直觉思维阶段,需要依靠具体动作、对事物的直接感知来认识事物。具体形象的教学方式为幼儿提供了一种积极体验的感受方式,通过这种途径,积极?主动地将原有知识与现有体验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促进幼儿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4.提升音乐能力与素养。促进幼儿音乐素质的发展,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比如,在歌唱活动中,幼儿通过歌曲的演唱,可以积累关于冰雪内容的知识;在韵律活动中,通过幼儿音乐相协调地身体动作表现活动,获得关于冰雪活动的动作经验(打雪仗、堆雪人等活动的相关经验);在欣赏活动中,幼儿怀着欣喜之情倾听音乐,积累关于冰雪的声音,(如雪化成水的滴答声音),并且逐步学习理解音乐中所蕴含的情绪情感,等等。
5.促进幼儿创造性的表达表现。音乐学习是在教师提供有效认知支持和反思引导下的自主管理、自我创新学习。音乐教育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体验积极情绪情感的机会,因为积极的情绪情感是幼儿创造性表达表现的基础。比如,幼儿在欣赏柴可夫斯基的《十一月——雪橇》时,根据自己平时的玩雪经验,在一个轻快的氛围中获得积极体验,从而想象自己在雪地里拉雪橇的情景,创造性地展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同时也满足了幼儿天生的好动需求。
二、设计与实施冰雪主题音乐课程
通过音乐理论的探索、实践的应用将黑龙江省冰雪文化与幼儿园主题式音乐活动相融合。将搜集的音乐资源形成音乐曲库,组成音乐主题活动脉络,确定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目标,设计活动方案形成具有黑龙江冰雪特色的幼儿园音乐课程。
首先,作为教师应该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他们在艺术领域学习与发展的目标。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音乐形式和作品,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音乐表现和艺术创造。同时,还要了解幼儿对冰雪主题的已有生活经验。每逢冬季,北方的孩子每日都会以冰雪为伴,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观察、体验这冰雪的特征、变化;享受着冰雪带来的乐趣;探索着与冰雪相关的各种游戏,也在无尽的快乐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其次,在内容和音乐选择时,应遵循代表性原则、适宜性原则、普及性原则、时代性原则。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音乐,儿童音乐也不例外,让幼儿在优秀多民族音乐作品中,获得文化的传承;接触世界经典音乐,让幼儿开阔视野,能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不同的人和文化,从而获得最原本的最经典的藝术熏陶。
再次,在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艺术表现的多样性。艺术教育的初级阶段就在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只有当幼儿需要的时候,教师的给予才能收到最佳效果。提到“冰雪”,幼儿能够想到事物名目繁多,如:下雪、堆雪人、打雪仗、冻冰花、滑雪橇等等,而音乐的表现形式就更加丰富,歌唱、韵律、打击乐、音乐游戏、舞蹈、欣赏、歌舞剧等,两者相互融合,使活动千变万化、丰富多彩。
三、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打破传统知识灌输方式,凸显幼儿的主体性。主体性对于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具有深刻的价值。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幼儿为活动主体,运用生动、形象等符合幼儿兴趣需要与年龄发展特点的呈现方式逐步开展音乐活动。无论是活动目标的制定,还是活动评价的方式,教师都要时刻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促进幼儿更好地体验与感受音乐活动的魅力,提升综合音乐素养。
2.根据幼儿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活动。预设与生成并不是针锋相对的关系,扎实的预设准备是灵活生成的有力基础。在音乐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本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与修改,将冰雪音乐活动班本化、园本化,对于幼儿兴趣点的迁移进行及时准确的价值判断,在保证音乐主题与核心的基础上合理生成,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做到活动价值最优化。
3.尊重幼儿个性化差异,切忌“一刀切”的评价模式。首先,教师要充分观察与了解幼儿,及时记录每个幼儿的音乐兴趣点与内在需要,真正了解幼儿间的个性差异。其次,基于幼儿的个性化差异,教师在音乐活动过程中可加设更多开放式的讨论、体验环节,尊重每个幼儿表达自身音乐感受的权利。另外,不能用统一标准来衡量幼儿的音乐综合能力与素养,教师应该从更全面、多元的角度引导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自由表达感受,体会音乐的魅力。
4.注重各领域的整合性。幼儿园中各领域之间并非是对立、割裂的,其内容相辅相成,目的在于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教师应梳理好各领域的内在逻辑,打破领域间的局限,将最适合冰雪主题音乐活动的各领域内容有机整合,让幼儿能够获得有关冰雪主题的更完整的经验。
5.引导家长、社区积极参与活动。家长与社区作为影响幼儿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理应与幼儿增强互动、与幼儿园共同凝聚力量,弥补幼儿园音乐活动关于时间、空间的局限性,完善冰雪音乐活动的连贯性与延伸性,使幼儿在更多元的交互中发展。
一、开展冰雪主题音乐课程的意义
1.具有地域特色,贴近幼儿生活。音乐学习是提供音乐审美感动和吸引的主动投入学习,而其中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幼儿的切身生活经验。冰雪主题从地域特色出发,内容非常贴近黑龙江省幼儿的生活。教师基于对幼儿生活经验的了解以及使用唤起幼儿原始生活经验的策略,有利于幼儿通过自身的思维和想象,创造出超越自己原始生活的新的审美形象。
2.以音乐为载体,开启幼儿对大自然的向往。首先,根据皮亚杰的理论,3-6岁的儿童具有“万物有灵”思维,儿童认为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他们非常愿意亲近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其次,大自然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天然的教育场地,无声地传递给幼儿关于自然万物的知识与奥秘。冰雪对黑龙江的儿童来说,是一种常见并蕴含丰富知识的自然物语,利于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3.具体形象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让幼儿接受音乐内容。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的。幼儿的思维处于直觉思维阶段,需要依靠具体动作、对事物的直接感知来认识事物。具体形象的教学方式为幼儿提供了一种积极体验的感受方式,通过这种途径,积极?主动地将原有知识与现有体验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促进幼儿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4.提升音乐能力与素养。促进幼儿音乐素质的发展,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比如,在歌唱活动中,幼儿通过歌曲的演唱,可以积累关于冰雪内容的知识;在韵律活动中,通过幼儿音乐相协调地身体动作表现活动,获得关于冰雪活动的动作经验(打雪仗、堆雪人等活动的相关经验);在欣赏活动中,幼儿怀着欣喜之情倾听音乐,积累关于冰雪的声音,(如雪化成水的滴答声音),并且逐步学习理解音乐中所蕴含的情绪情感,等等。
5.促进幼儿创造性的表达表现。音乐学习是在教师提供有效认知支持和反思引导下的自主管理、自我创新学习。音乐教育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体验积极情绪情感的机会,因为积极的情绪情感是幼儿创造性表达表现的基础。比如,幼儿在欣赏柴可夫斯基的《十一月——雪橇》时,根据自己平时的玩雪经验,在一个轻快的氛围中获得积极体验,从而想象自己在雪地里拉雪橇的情景,创造性地展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同时也满足了幼儿天生的好动需求。
二、设计与实施冰雪主题音乐课程
通过音乐理论的探索、实践的应用将黑龙江省冰雪文化与幼儿园主题式音乐活动相融合。将搜集的音乐资源形成音乐曲库,组成音乐主题活动脉络,确定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目标,设计活动方案形成具有黑龙江冰雪特色的幼儿园音乐课程。
首先,作为教师应该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他们在艺术领域学习与发展的目标。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音乐形式和作品,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音乐表现和艺术创造。同时,还要了解幼儿对冰雪主题的已有生活经验。每逢冬季,北方的孩子每日都会以冰雪为伴,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观察、体验这冰雪的特征、变化;享受着冰雪带来的乐趣;探索着与冰雪相关的各种游戏,也在无尽的快乐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其次,在内容和音乐选择时,应遵循代表性原则、适宜性原则、普及性原则、时代性原则。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音乐,儿童音乐也不例外,让幼儿在优秀多民族音乐作品中,获得文化的传承;接触世界经典音乐,让幼儿开阔视野,能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不同的人和文化,从而获得最原本的最经典的藝术熏陶。
再次,在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艺术表现的多样性。艺术教育的初级阶段就在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只有当幼儿需要的时候,教师的给予才能收到最佳效果。提到“冰雪”,幼儿能够想到事物名目繁多,如:下雪、堆雪人、打雪仗、冻冰花、滑雪橇等等,而音乐的表现形式就更加丰富,歌唱、韵律、打击乐、音乐游戏、舞蹈、欣赏、歌舞剧等,两者相互融合,使活动千变万化、丰富多彩。
三、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打破传统知识灌输方式,凸显幼儿的主体性。主体性对于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具有深刻的价值。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幼儿为活动主体,运用生动、形象等符合幼儿兴趣需要与年龄发展特点的呈现方式逐步开展音乐活动。无论是活动目标的制定,还是活动评价的方式,教师都要时刻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促进幼儿更好地体验与感受音乐活动的魅力,提升综合音乐素养。
2.根据幼儿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活动。预设与生成并不是针锋相对的关系,扎实的预设准备是灵活生成的有力基础。在音乐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本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与修改,将冰雪音乐活动班本化、园本化,对于幼儿兴趣点的迁移进行及时准确的价值判断,在保证音乐主题与核心的基础上合理生成,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做到活动价值最优化。
3.尊重幼儿个性化差异,切忌“一刀切”的评价模式。首先,教师要充分观察与了解幼儿,及时记录每个幼儿的音乐兴趣点与内在需要,真正了解幼儿间的个性差异。其次,基于幼儿的个性化差异,教师在音乐活动过程中可加设更多开放式的讨论、体验环节,尊重每个幼儿表达自身音乐感受的权利。另外,不能用统一标准来衡量幼儿的音乐综合能力与素养,教师应该从更全面、多元的角度引导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自由表达感受,体会音乐的魅力。
4.注重各领域的整合性。幼儿园中各领域之间并非是对立、割裂的,其内容相辅相成,目的在于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教师应梳理好各领域的内在逻辑,打破领域间的局限,将最适合冰雪主题音乐活动的各领域内容有机整合,让幼儿能够获得有关冰雪主题的更完整的经验。
5.引导家长、社区积极参与活动。家长与社区作为影响幼儿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理应与幼儿增强互动、与幼儿园共同凝聚力量,弥补幼儿园音乐活动关于时间、空间的局限性,完善冰雪音乐活动的连贯性与延伸性,使幼儿在更多元的交互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