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ni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衡量国家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这就要求人们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才能在历史发展中保持发展优势、竞争优势。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的强弱,体现在全民创新能力的大小,而养成创新的习惯,要从基础做起,从中小学生时代培养。初中阶段,学生们正值性格习惯塑造时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更要重视学生品格的磨练,能力的锻炼。通过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做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之一是善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开创性地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自由的、宽容的、和谐的、生动的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不会感觉到压力和焦虑,不会担心自己会犯错误,敢于并主动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迸发出想象与创新的火花。在教学中,我常常给每一个学生以展示自己特长和才华的机会,设计一些场景,创造一些条件,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他们自由发表意见的机会,允许他们出现各种别出心裁的意见,不会给他们以批评。我允许学生犯错误,并给他们大量改正错误的机会,积极地引导他们如何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出改进的思路与方法。让他们在一种自由开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育,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品格修养,启发他们创新性思维,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创造。
  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创新的起点是独立与自主,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的自主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基础。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课文的自主性,也就意味着把握了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对外部信息并非被动接受,而是主动获取。学生在学习每篇课文时,都可以根据其积累的知识多角度地、主动地学习,得出各种不同的结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才能为其具备创新能力打下基础。讲好一堂课,不是老师在讲台上对着学生津津有味的讲完四十五分钟,课堂的主角不应该是老师而应当是学生。教师应当扮演“朋友、心灵导师”的角色,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引导他们去思考、去消化、去发问、去创新,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常采取这种教学方法,第一步: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谈谈他们自己的看法,并提出疑问;第二步:让全体学生一起思考讨论;第三步: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第四步: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做出点评。在这样的教学方法引导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求知者,学生的应变素质、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得到了锻炼提高。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动力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都会有同样的感受:当心情愉快、兴致盎然时,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心胸开阔、思路清晰;而当情绪低落、索然无趣时,头脑混沌、反映迟钝,厌倦烦躁、没有思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这就需要教师发挥想象力,运用情景教学法,导入新视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激发起学生们的兴趣,课堂就是学生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大舞台。例如在讲《詹天佑》一课时,当讲到爱国主义工程师詹天佑开凿隧道的艰辛时,我要求学生们表演开凿隧道时的情形。立刻课堂变成了学生们表演的舞台,学生们饶有兴致的表演,把当时的情形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这种形式,不仅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更是锻炼了学生们的创造力。
  四、发挥学生的质疑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善于思考,敢于质疑,是创新思维的关键所在,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特征。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们质疑的精神,激发学生们创新的潜力?第一,教师应帮助学生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应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善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深究,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打破常规,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宁愿冒犯错误的风险,也不要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框内的创新精神。第二,教师应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学生们在学习中容易养成思维定势,认为教科书上的内容都是不容置疑的真理,认定教师讲授的知识都是绝对正确的,而失去了思考和质疑的动力。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质疑精神,多角度看问题,引导学生广泛联想,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进而提出新问题,在创新中不断提升学习水平。第三,教师应提供宽松的环境。在语文课堂上,要经常与学生们互动交流,褪去严厉的角色,塑造温和的形象,营造温馨活跃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心灵沟通,真正做他们的朋友,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的发散思维。第四,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激发学生敢于探求新知,引导学生敢于提出不同见解,让学生做到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利用类比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提出他们各自的新观点、新看法。在充分发散他们思维的同时,又符合实际情况,散的开、收的回,思的远、求的真。如在讲授《滥竽充数》一文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南郭先生能够滥竽充数的原因?有哪些启示?”学生们可从南郭先生自身、社会等不同角度去思考,从而得出各种结论。这样达到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勇于质疑的精神,锻炼了创新的能力。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可以是灵活的,方法可以是多样的,不仅要教会学生们以知识,更要培养他们各种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最为关键。初中时期,正是学生创新能力塑造的重要时期,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要承担起更多的历史使命,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开拓教学思路,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更多的储备人才,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他文献
提要: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不断地反思,我们的教育智慧也随之不断增长。在实践中,我们可以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进行反思。  关键词:教学反思;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创造能力  当前“教学反思”已成为教育界使用率颇高的时髦词汇,几乎成了老师们必谈话题。但过度的反思,形式化,模式化,套话连篇等现象则需要我们予以高度的关注和深入的思考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头脑中那些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不断被刷新,注入的鲜活血液在体内奋勇激流,让我热情澎湃。特别是对于有效教学与自主学习理论,颇有一些感触。  到底什么是有效教学呢?起先,不少教师认为:只要多给学生“灌”一点,“喂”烂一点,就可以帮助其提高学习效果,其实这种教学,只是把学生当成了存储知识的容器,往往向学生“灌”得越多,他们就越不愿意动脑筋,甚至导致“消化不良”,效果适得其
期刊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科夫曾说过:“只有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维,感情和词语。”这说明兴趣将促使学生迸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去学习、探索。而多年来,一直困扰我们作文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学生的“作文恐惧症”,这个问题,在我们农村小学尤为突出。因此,消除学生畏难恐惧情绪,激发作文兴趣是推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改革,
期刊
“记忆是人脑中保存经验的一种活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牢固地贮存于大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怎样才能使学生记住知识,提高记忆效率呢?方法手段多种多样,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英语电教实践来看,积极运用电教手段不失为是一种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江苏无锡曹正清老师总结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调动多种分析器官共
期刊
新课程实验已经进行了几年,对课改实验,我们的教师投入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新课程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小组合作主要存在小组的设置比较随意,合作的时机把握的不够好,合作的方法不科学以及合作氛围没形成等。从而导致小组合作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没任何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
期刊
在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形势下,在高中新课改向纵深发展的同时,语文教师如何将新课标、新理念贯穿在语文教学过程之中?这是从事语文教学的工作者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语文教学是一个大舞台。那么,能不能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营造一种和谐氛围,从而构建和谐课堂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几点体会与同仁共勉。  一、转换教师的角色  教师从过去的知识的权威者转换到平等地参与学生的研究中来;从知识的传递者 转换到学生
期刊
语文教师的授课艺术并不深奥莫测和虚无飘渺,而是一个语文教师,通过实践的积累、探索、创新,完全可以达到的教学艺术,语文教师的授课艺术,可从以下几方面去探讨。  一、“详”和“略”结合的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传授的多与少,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完整地构建知识的精华,教师讲得“面面俱到”详中又详,不分主次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像小河流水平平而过,无波涛起伏,毫无疑问,怎么能收到强烈感人的节奏效果。如
期刊
一、数字化校园定义  百度百科:“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  第一层数字化是硬件的数字化,第二层数字化是资源的数字化,第三层数字化是教育的数字化——数字化校园。源于对这三层含义的思考,我们或许可以得到: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
期刊
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需对学生的发展以及学习过程的本质有所了解。不顾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而设计教育,其效果自然不会理想。全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教师这个角色,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老师,还是学生的朋友,要关爱学生,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只有当学生从内心喜欢老师,认同老师,他们才会对你所教的内容感兴趣,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课改进一步深化的形势下,如何做好学生工作,是每一位教师应深思的
期刊
现阶段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都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于是乎人们将学校分成了三六九等,出现了“满街皆孟母”,择校之风盛行的情况。“这个学校好”,“那个学校不好”,成为了家长面对孩子读书选校时最常见的话语。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好学校”,生源就更加充沛,更容易出成绩;而所谓的“不好的学校”,生源就更加枯竭,更不容易出成绩,于是就走入了恶性循环之中,一部分学校便成为了人们眼中的“薄弱学校”。  笔者认为薄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