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被视为“国企改革元年”。从最新31省(区市)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发现:“混合所有制”“兼并重组”“整体上市”“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员工持股”等,被确立为各地推进国企国资改革的主要措施。
随着国企改革热度的增加,诸多机构闻风而动,2015年5月29日,由国浩律师事务所主办,国浩发展研究院、国浩律师(济南)事务所承办的主题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资本市场”的“国浩资本市场论坛·第六季”,在济南市成功举办。
著名经济学家、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邵宁,著名国资改革专家、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原副局长、中国企业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出席该论坛并围绕“中国经济发展与国有企业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最新政策”进行了解读。
在与会专家看来,新的一轮国企改革或将撬动24万亿市值,国企改革早已是不容错过的机会。
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今年2月6日,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公司核心人员持股计划在201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以97.43%的高票得以通过。此次持股计划的覆盖范围包含中国平安集团及下属子公司,“对公司整体业绩和中长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核心关键人员”。
对此,中国平安有关负责人表示,计划拟覆盖约1000名核心人员,鼓励管理层及骨干员工自愿以其薪酬及业绩奖金增持公司股票。这将减少他们的当期现金收入占比,强化长期价值导向,使核心人员更紧密地与股东、公司利益保持一致,专注于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该人士称,在拟覆盖的1000名员工中,超过80%的人员是集团及专业公司部门负责人等中层主管,还包括部分资深的专业技术骨干。在征得员工同意后,其部分薪酬和业绩奖金将转入该计划,并设立不少于12个月的锁定期,结束后分三年挂钩公司业绩归计划持有人所有。
若按中国平安91.4亿元的总股本计算,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累计购买股份的上限将高达9.14亿股。该部分股份对应当天收盘价66.31元的市值合计将达606.07亿元。
中国平安的员工持股计划也因此将有可能成为A股市场规模最大的一次员工持股计划。
其实,员工持股并不是一件新生事物,上世纪80年代,国企员工持股暗流涌动,由于没有规范的法律法规制度约束,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而屡屡被决策层叫停。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标志着员工持股新时代的到来。
如今,员工持股已经成为国企改革的关键词,据不完全统计,自2014年6月2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以来,截止到2015年2月6日,已公布或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数量已超过90家。
尤其是2014年底以来更是呈现井喷之势。去年12月和2015年1月发布员工持股计划上市公司家数分别高达26家和28家,几乎相当于之前月份发布员工持股计划的所有上市公司家数之和。
2015年1月12日,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张毅主持召开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全体会议。会议审议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外派监事会工作的意见》、《关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行员工持股试点的指导意见》。
5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2015年度指导监督地方国资工作计划》。计划提出,2015年,指导地方国资委研究制订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试点的管理办法,规范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工作。
对此,参加国浩资本市场论坛的财经专家周放生称,目前国企改制的法规已经比较完善,只要规范运作,可以做到防止大的国有资产流失。在混合所有制基础上推进员工持股,前提是要引入民营资本,三元股权结构可以防止管理层内部人控制。市场可以找到资源配置最好的方式。
下一阶段,市场风口或由互联网转向国企改革板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国企改革的概念同样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追捧。
据证券时报报道,国企改革概念自去年以来就持续受到市场热捧。国企改革指数自2014年4月1日创立以来,已经累计大涨超过七成。银河国际的研究显示,2014年末,A股市场国有企业总市值为25.24万亿元,占整体A股市场的60.4%。报告认为,尽管中国已经进行改革超过36年,但从最新的数据来看,国企仍有很大空间改善表现。
国元证券分析师马玲指出,今年上半年除了南北车合并的重大改革外,央企整合力度并不大。下半年,从管理层的思路与角度看,央企改革将大大提速。下一阶段,市场风口或由互联网转向国企改革板块。
“国企改革不仅仅关系到实体经济的发展,更是国家战略举措。”马玲指出,从近期国企改革进程看,军工行业速度较快,可重点关注高铁、核电、北斗导航等相关个股。从地方国企改革看,比较看好未来金融控股平台的增值空间。
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彪也指出,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随时可能出台,一旦出来,全国范围内的国企改革将重新换挡,直接驶上高速公路。
徐彪认为可概括为“三步走”带来的机会:首先是大规模资产证券化,因为目前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48万亿净资产,实现资产证券化的部分不超过10万亿元,大量资产在体外,资产证券化过程将涉及两类公司: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它们将带来资产重组、整合以及整体上市机会,给A股市场注入新的动力、新的血液,犹如当初创业板开市的外延式扩张让资本市场迎来大规模上涨一样,国企改革也会给主板市场注入新鲜血液;第二,改变国有企业经营运作效率,通过内部治理结构调整,理顺股权关系,完善股权激励;第三,真正实现混合所有制,涉及民营和国有企业互相参股、控股。 此外,不少投资公司也趁势推出了不少改革类基金。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现有公募基金中,含有改革类字眼的主题基金数量达16只。在这16只基金中,有9只并非纯粹的国企改革主题基金,这类基金名称中多以改革红利、改革动力的字眼出现。根据其产品投资思路来看,不仅涵盖了国企改革,还包括金融改革、户籍改革等多方面改革带来的投资机会。
山东国企改革亮点:30%省属企业国有资本划转到省社保理事会
今年3月19日,在济南举行的山东省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山东国资委主任张新文透露,国资委已初步确定鲁信集团和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公司为第一批试点改建成投资运营公司。
“投资公司要有一定的产业背景,与公司有一定产业联系,具有战略和增值双重功能。我们认为选定这两家作为第一批试点是合适的,他们更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描述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要求。”他说,“目前两家企业正在制订和完善实施方案,报省政府批准后具体实施。”
此外,山东省还全国首创将30%省属企业国有资本划转到省社保理事会。由山东省国资委和山东省社保基金理事会按持有的产权分别行使股东职权、履行股东义务,提名并选举董事、监事。利润分配按照出资额实施分配,分配原则在公司章程中约定。
据了解,山东省国资委目前直接监管的省属企业共有18家,这18家企业大致分三种类型,一类是山东省政府在香港、深圳和上海的窗口公司,以华鲁集团、东华集团和上海齐鲁集团为代表。第二种是实业类公司,山东能源集团、兖矿集团和山东黄金均属此类;第三则是综合平台类公司,像鲁信集团、省国投,承担的是“投融资主体和资产管理平台”职责。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份,山东省省市两级国资监管机构监管的国有资产总额已达到26609亿元,其中省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3468亿元。对此,张新文认为,山东国有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但与经济新常态的要求还不匹配。
张新文介绍,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山东省委省政府于去年6月30日出台《关于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意见》。今年1月15日到2月中旬,一个月时间内郭树清省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2月15日上午,省委书记姜异康、省长郭树清专门参加省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研究通过了《关于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几项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及5个配套文件(即“1+5”文件)。3月12日,“1+5”正式对外颁布。
张新文告诉记者,“1+5”文件有七大亮点三点特色。其中最突出的亮点是将30%省属企业国有资本划转到省社保理事会。“目前,全国仅我省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