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央政府及时对我国经济结构进行了调整,在此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却出现了“国进民退”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导致了经济转型背离了市场化方向,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倒退。本文从“国进民退”的概念出发,深入讨论了我国存在“国进民退”可能,并找出了存在的原因及后果,最后提出为确保我国市场化改革的顺利进行,解决“国进民退”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进民退 市场化改革 金融危机
0 引言
刚刚过去的2009年,在应对国际金融海啸冲击和国内经济周期性调整背景下,中央政府出台了“4万亿投资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同时很多省份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产业洗牌机遇也制定了本地域的产业振兴规划。但是,在政策效应初步显现,经济复苏显露希望之时,我国市场化改革的道路上出现了“国进民退”的逆市场化现象,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仅2009年一年,各个行业都在上演着“国进民退”的大剧,山东钢铁集团与日照钢铁重组、鹰联航空被国有企业四川航空注资、央企在各地“地王”的名单上频频闪现、中粮集团收购蒙牛公司20%的股权。在地方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尽管中央政府并没有出台明确积极鼓励再国有化政策,但是在钢铁领域,航空业、房地产业、食品行业等已加速了“国进民退”的过程。
1 何谓“国进民退”
“国进民退”现象并非在2009年才出现,只是在应对金融危机政府启动“4万亿投资计划”,银行信贷井喷至10万亿的背景下,这一问题尤为显现。这不得不使我们思考这一问题的成因。
1.1 “国进民退”的概念。学术界对“国进民退”的概念存在兩种解释。一种是狭义的解释,即为国有经济在某一或某些产业市场份额的扩大,已及民营经济相关市场份额的缩小甚至退出产业。另一种是广义的解释,除上述内容外,还表现为政府对经济干预或者说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
1.2 “国进民退”是否存在。对于“国进民退”是否出现,发展到什么程度,存在不同看法:一种认为总体上“国进民退”已经出现,其依据是国有企业除了在石油、钢铁、电信、航空、金融等行业垄断之外,还大幅进军房地产业,甚至食品行业这样的一般竞争性行业。另一种看法则相反,认为没有出现总体上的“国进民退”。比如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指出,该局选取了企业单位数、工业总产值、资产、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和就业人数等指标论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力量对比,统计数据并不支持国进民退趋势。
笔者更赞同第一种看法,目前“国进民退”不是个别事件,而是形成了一股潮流。不是个别企业的行为,甚至是国企、央企的一个共同行为;不是一个产业,而是普及到很多重要的产业;不仅仅是一些所谓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国家安全的自然垄断产业,而且涉及到很多一般竞争性产业。
2 导致“国进民退”的原因
2.1 对市场经济的原则缺乏真正的理解和把握。按照成熟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则,应该一般性地禁止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存在,只在例外状况下允许国企的存在,但其设立、运作、终止均应该采取立法的形式事先规定下来。
2.2 受到“国家经济安全”或“国家金融安全”论误区的影响。2001年我国加入WTO至今,我国在一些领域继续实行国企行政垄断,在其他领域则通过做大国企,也就是“国进”来应对外国跨国公司和全球公司的竞争。这里就存在着“国家经济安全”或“国家金融安全”论的某些误区。但实际上,真正更大的经济或金融安全在于发展和壮大民营经济,而不仅仅是国有经济。
2.3 金融危机以来中小民企受到直接冲击,而且是首当其冲。据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调查,自2008年以来民营企业就存在如下困难和挑战:第一,受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汇率上升等多重因素影响,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显著上升。第二,受内需不旺影响,民营企业投资和发展放缓。第三,受金融制度政策影响,民营企业资金链受到严峻考验。第四,受行业垄断强化趋势的影响,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民营经济“挤出效应”。第五,受某些偏颇舆论影响,一些民营企业面临新的社会压力。
2.4 部分民营企业本身还有一些不规范行为,比如环境保护不力,矿区安全保护不力等,造成一些民怨和对行政垄断的期盼。但其背后的问题是政府在执法方面没有尽责,而且有些行业进入规则还需要改善。
3 “国进民退”的后果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在中央政府实施“4万亿产业投资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作用下,国有企业成为此次危机过后的最大赢家,而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广大民营企业则前景堪忧,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3.1 国进民退的趋势被继续强化,让国有经济的比重继续增高,那么中国经济模式的转型,减少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的愿望就难以实现。数据显示,4万亿投资计划中,绝大部分是政府推动的投资项目,包括相当大比例的基建项目和工业投资项目。这种依靠投资拉动经济的政策带来的后续问题不言而喻,既掩盖了真正的危机,又造成经济复苏的假象。
3.2 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非常不利。越来越强化的国进民退,使财富更多集中在政府和国有企业手中,居民收入实际在降低,抑制了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
3.3 多领域“国进民退”现象的出现,将导致“挤出效应”进一步扩大化。4万亿投资计划中,近90%的项目被国有大中型企业拥有,民营企业几无参与,甚至从某些行业被清除掉。
3.4 更多的中小企业被挤出市场,中国的就业增长必然会走下坡路。过去10年里,民营经济每年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都在400万—600万之间。
3.5 社会收入分配差异越来越大。近年来,行业收入差距日益加大,某些垄断行业的收入更高。同时,在这些国企内部特别是垄断企业内部,分配差距也日益显现。
总之,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破除垄断、开放市场、放松管制、激发民间资本和民间创业力量的参与热情,才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根本动因。此次应对金融危机,假如仅仅依靠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而没有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的跟进,将很难形成稳定、持续的经济回升。
4 反思“国进民退”,继续市场化改革
吴敬琏在《中国经济60年》一文中指出,改革的时间拖得越长,新旧两种体制之间积累的矛盾就会越多;既得利益者积累了更多的利益,也就有更多的动力去阻挠可能影响自己利益的进一步改革。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尤其是与经济问题相关的不公事实,根源在于改革不彻底,而非改革本身。这一点在中央决策层已经明确,并指出“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但要将改革深化推进,还需要有更切实、有力的措施。
反思“国进民退”要认识到,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对立的而应当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要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实现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一方面,国有企业多数是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骨干和支柱作用,可以带动民营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于推动国有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也有积极作用,它为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竞争环境、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全面的分工协作。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大力推动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和民营经济的发展,缩小垄断行业的空间,减少官商勾兑的机会,坚决阻断和严厉打击强势资本精英与强势权力精英之间的交易与合谋,特别是给普通民众的就业、创业提供宽广的市场空间和有力的政策后援。
参考文献:
[1]吴敬琏.《中国经济60年》.《财经》.2009.20.
[2]周瑞金.《切割与“特殊利益集团”的联系》.《财经》.2009.21.
[3]冯兴元.《“国进民退”辨析》.《北京日报》.2009.12.14.
[4]《“国进民退”须以市场完善为前提》.《中国经济周刊》.2009.11.
关键词:国进民退 市场化改革 金融危机
0 引言
刚刚过去的2009年,在应对国际金融海啸冲击和国内经济周期性调整背景下,中央政府出台了“4万亿投资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同时很多省份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产业洗牌机遇也制定了本地域的产业振兴规划。但是,在政策效应初步显现,经济复苏显露希望之时,我国市场化改革的道路上出现了“国进民退”的逆市场化现象,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仅2009年一年,各个行业都在上演着“国进民退”的大剧,山东钢铁集团与日照钢铁重组、鹰联航空被国有企业四川航空注资、央企在各地“地王”的名单上频频闪现、中粮集团收购蒙牛公司20%的股权。在地方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尽管中央政府并没有出台明确积极鼓励再国有化政策,但是在钢铁领域,航空业、房地产业、食品行业等已加速了“国进民退”的过程。
1 何谓“国进民退”
“国进民退”现象并非在2009年才出现,只是在应对金融危机政府启动“4万亿投资计划”,银行信贷井喷至10万亿的背景下,这一问题尤为显现。这不得不使我们思考这一问题的成因。
1.1 “国进民退”的概念。学术界对“国进民退”的概念存在兩种解释。一种是狭义的解释,即为国有经济在某一或某些产业市场份额的扩大,已及民营经济相关市场份额的缩小甚至退出产业。另一种是广义的解释,除上述内容外,还表现为政府对经济干预或者说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
1.2 “国进民退”是否存在。对于“国进民退”是否出现,发展到什么程度,存在不同看法:一种认为总体上“国进民退”已经出现,其依据是国有企业除了在石油、钢铁、电信、航空、金融等行业垄断之外,还大幅进军房地产业,甚至食品行业这样的一般竞争性行业。另一种看法则相反,认为没有出现总体上的“国进民退”。比如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指出,该局选取了企业单位数、工业总产值、资产、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和就业人数等指标论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力量对比,统计数据并不支持国进民退趋势。
笔者更赞同第一种看法,目前“国进民退”不是个别事件,而是形成了一股潮流。不是个别企业的行为,甚至是国企、央企的一个共同行为;不是一个产业,而是普及到很多重要的产业;不仅仅是一些所谓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国家安全的自然垄断产业,而且涉及到很多一般竞争性产业。
2 导致“国进民退”的原因
2.1 对市场经济的原则缺乏真正的理解和把握。按照成熟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则,应该一般性地禁止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存在,只在例外状况下允许国企的存在,但其设立、运作、终止均应该采取立法的形式事先规定下来。
2.2 受到“国家经济安全”或“国家金融安全”论误区的影响。2001年我国加入WTO至今,我国在一些领域继续实行国企行政垄断,在其他领域则通过做大国企,也就是“国进”来应对外国跨国公司和全球公司的竞争。这里就存在着“国家经济安全”或“国家金融安全”论的某些误区。但实际上,真正更大的经济或金融安全在于发展和壮大民营经济,而不仅仅是国有经济。
2.3 金融危机以来中小民企受到直接冲击,而且是首当其冲。据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调查,自2008年以来民营企业就存在如下困难和挑战:第一,受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汇率上升等多重因素影响,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显著上升。第二,受内需不旺影响,民营企业投资和发展放缓。第三,受金融制度政策影响,民营企业资金链受到严峻考验。第四,受行业垄断强化趋势的影响,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民营经济“挤出效应”。第五,受某些偏颇舆论影响,一些民营企业面临新的社会压力。
2.4 部分民营企业本身还有一些不规范行为,比如环境保护不力,矿区安全保护不力等,造成一些民怨和对行政垄断的期盼。但其背后的问题是政府在执法方面没有尽责,而且有些行业进入规则还需要改善。
3 “国进民退”的后果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在中央政府实施“4万亿产业投资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作用下,国有企业成为此次危机过后的最大赢家,而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广大民营企业则前景堪忧,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3.1 国进民退的趋势被继续强化,让国有经济的比重继续增高,那么中国经济模式的转型,减少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的愿望就难以实现。数据显示,4万亿投资计划中,绝大部分是政府推动的投资项目,包括相当大比例的基建项目和工业投资项目。这种依靠投资拉动经济的政策带来的后续问题不言而喻,既掩盖了真正的危机,又造成经济复苏的假象。
3.2 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非常不利。越来越强化的国进民退,使财富更多集中在政府和国有企业手中,居民收入实际在降低,抑制了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
3.3 多领域“国进民退”现象的出现,将导致“挤出效应”进一步扩大化。4万亿投资计划中,近90%的项目被国有大中型企业拥有,民营企业几无参与,甚至从某些行业被清除掉。
3.4 更多的中小企业被挤出市场,中国的就业增长必然会走下坡路。过去10年里,民营经济每年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都在400万—600万之间。
3.5 社会收入分配差异越来越大。近年来,行业收入差距日益加大,某些垄断行业的收入更高。同时,在这些国企内部特别是垄断企业内部,分配差距也日益显现。
总之,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破除垄断、开放市场、放松管制、激发民间资本和民间创业力量的参与热情,才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根本动因。此次应对金融危机,假如仅仅依靠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而没有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的跟进,将很难形成稳定、持续的经济回升。
4 反思“国进民退”,继续市场化改革
吴敬琏在《中国经济60年》一文中指出,改革的时间拖得越长,新旧两种体制之间积累的矛盾就会越多;既得利益者积累了更多的利益,也就有更多的动力去阻挠可能影响自己利益的进一步改革。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尤其是与经济问题相关的不公事实,根源在于改革不彻底,而非改革本身。这一点在中央决策层已经明确,并指出“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但要将改革深化推进,还需要有更切实、有力的措施。
反思“国进民退”要认识到,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对立的而应当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要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实现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一方面,国有企业多数是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骨干和支柱作用,可以带动民营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于推动国有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也有积极作用,它为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竞争环境、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全面的分工协作。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大力推动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和民营经济的发展,缩小垄断行业的空间,减少官商勾兑的机会,坚决阻断和严厉打击强势资本精英与强势权力精英之间的交易与合谋,特别是给普通民众的就业、创业提供宽广的市场空间和有力的政策后援。
参考文献:
[1]吴敬琏.《中国经济60年》.《财经》.2009.20.
[2]周瑞金.《切割与“特殊利益集团”的联系》.《财经》.2009.21.
[3]冯兴元.《“国进民退”辨析》.《北京日报》.2009.12.14.
[4]《“国进民退”须以市场完善为前提》.《中国经济周刊》.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