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来源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乐山市市中区继续深化改革“后半篇”文章,坚持谋定后动、突出环境治理、发展绿色经济、培育文明乡风,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关键词:乡村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1.03.016
  文章编号:1009-6922(2021)03-89-0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纳入“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乐山市市中区在高质量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深化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取得明显成效。
  一、坚持谋定后动,树立美丽新理念
  建设美丽乡村,必须遵循乡村建设基本规律,做到人力、物力、财力有机结合,人才、资源、战略有效统一。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工作体系。乐山市市中区充分发挥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作用,全力构建区、镇、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体制机制。选派相关部门负责人、相关领域专家20余名到8个镇(街道)担任乡村振兴“规划师”,组建区级乡村振兴工作专班和五大片区“乡村振兴服务团”,与四川省统筹城乡研究会开展战略合作,全区“一盘棋”、上下“一条心”、铆足“一股劲”,掀起了乡村振兴的时代热潮。
  (二)注重规划引领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乐山市市中区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针,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贯穿生态理念、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区域特色,高标准编制区域《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2019—2022年)》和三年行动计划,精心编制乐山市市中区《农业农村“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编制村庄规划11个,明确阶段目标和重点任务,并与国土空间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以及交通、水利等规划相衔接,实现“多规合一”。
  (三)抓好示范带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平均用力、齐头并进,要注意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乐山市市中区坚持“典型引领、示范带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理念,先期确定打造两批乡村振兴示范点。包括苏稽镇、悦来镇等农文旅融合示范点,水口镇、棉竹镇等近郊休闲旅游示范点和青平镇、剑峰镇等岷江生态农业示范点。2021年,明确棉竹镇石桥冲村、牟子镇苏坪村、水口镇龙窝村为首批优先建设示范点,努力形成高质量、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为全区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
  二、突出环境治理,建设美丽新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续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把乡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做好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全过程。
  (一)改善基础设施
  乡村要振兴,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一环。乐山市市中区践行“藏粮于地”发展战略,总投资3.07亿元,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4万亩。开展牛心水库、高中水库等小型水库维修养护工程,为农业生产提供水源保障。成功申报“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债券项目资金5000万元,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总投资约28亿元,建设苏稽片区农旅融合产业环线、岷东现代生态农业产业环线、荔枝湾乡村旅游产业环线“三大产业环线”,实现以路为景、路产融合。总投资3050万元,实施幸福美丽乡村路提升工程,改造提升62条通村道路,全区道路通组率达99.8%,全面实现“镇镇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
  (二)防治环境污染
  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整治农村人居环境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乐山市市中区坚持把村庄洁美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深入开展农村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统筹推进“厕污共治”工程,完成39个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新改建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2万余户,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开展“清河”行动,推进峨眉河、泥溪河等重要水域整治修复,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主要流域水质优良率达95%。全区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的村达75个,70%以上行政村实现垃圾分类处理。2020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72,空气优良天数达319天,位居全省前列。
  (三)提升乡村颜值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乐山市市中区以“四清四拆”工作为抓手,深入开展“绿秀嘉州”行动,多维度实施乡村景观改造,全面塑造乡村特色旅游风貌。总投资900万元,打造悦来镇荔枝湾村“美丽新村”建设示范点,统一风貌改造农房79户,打造微景观20余处,绿化美化乡村旅游道路4.2公里,实现“一路一风景、一村一园林、一户一花园”。在全区范围开展“最美村道”“美丽庭院”优秀示范创建活动,引导农户自觉维护房前屋后环境,评选最美村道6条、美丽庭院示范户60户,参与人数达4万余人次。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韵、记得住乡愁,这一美好愿景正在乐山市市中区变为现实。
  三、发展绿色经济,构建美丽新格局
  建设美丽乡村,必须构建起以绿色创新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让绿色经济成为农村收入的增长点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点。
  (一)壮大主导产业
  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处于基础位置,一头连着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结合全省农业“10+3”和全市农业“8+3”战略布局,乐山市市中区积极构建“6+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持续聚焦“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全力打造“一核两区三环五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和家庭农场,让资源变资本、乡村变景区,既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农副产品,又为市民游客休闲娱乐提供多样承载空间。截至2020年底,乐山市市中区培育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省级三星级产业园区1个;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达38.3亿元,占GDP比重为8.9%;乡村旅游年均接待人數达9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5亿元。   (二)深化农村改革
  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藩篱,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乐山市市中区探索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争取中央及四川省财政扶持资金3000万元,引进巨星、正邦等企业,发展“生猪养殖”“稻鱼综合种养”“茶叶交易中心”等重点村级集体经济项目38个。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机制,充分激活农村土地资源。积极探索“小挂钩”增减试点,盘活农村闲置用地、闲置农房。扎实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鼓励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全区土地托管面积达2.5万亩。
  (三)打造特色品牌
  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也是农业市场化与产业化进程中的必然要求。乐山市市中区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抓特色、出精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通过举办嘉州美食文化节、苦笋采摘节、荔枝旅游文化节、青平稻香节和丰收节等特色活动,不断提高乡村知名度和影响力。2019年,苏稽镇程扁村、大佛街道棕桥村成功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2020年,悦来镇成功创建全省乡村振兴先进镇,悦来镇荔枝湾村、白马镇流村村、平兴镇三圣村成功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四、培育文明乡风,谱写美丽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建设美丽乡村,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塑形,更要铸魂。
  (一)坚持党建引领
  抓好农村基层党建是乡村振兴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是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之策。乐山市市中区深化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选优配强镇村两级领导班子,80后和90后干部占比达49%,新一届村干部平均年龄降至40.5岁。深入开展“三带五环”党建引领示范建设工程,出台《乐山市市中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十条措施》,创新设立15个“领航书记工作室”,建立县级领导和区级部门联村制度,从重点部门选派4名领导干部到乡镇担任“乡村振兴第一书记”,真正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二)提升治理效能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乐山市市中区积极探索完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全力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善治新体系。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规范提升行政村党群服务中心124个,建成规范化农民工文化驿站7个、留守学生之家31个、村级文化活动室254个、“心连心·邻里中心”2个,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扎实推进平安市中区建设,推动“七五”普法走深走实。两项改革完成以来,全区农村刑事案件下降4.35%,矛盾糾纷调解率达98.2%,信访积案化解率达68.4%,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三)弘扬优秀文化
  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农耕文化蕴含着优秀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有着重要作用。乐山市市中区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过氧化氢处理体外培养小鼠晶状体蛋白渗漏情况,并对其所渗漏的蛋白进行鉴定和生物信息分析。方法分离42只健康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双眼完整晶状体,任意合并28个晶状
政治功能是城镇社区党组织整体功能中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突出政治功能,是城镇社区党组织政治本质的回归。针对目前峨眉山市城镇社区党组织在发挥政治功能时存在的薄弱环
摘 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社会治理,当以“共建”为基础,促进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建设;以“共治”为核心,形成治理合力;以“共享”为目的,让社会治理成效公平惠及每一个人。乐山市全力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要加强党委领导,把好社会治理“政治方向”;完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确保矛盾
本文以四川省2005年-2018年21个市州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来检验四川省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并分析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城镇
摘 要:玉湖是木兰溪截弯取直后的老河道开挖而成的人工湖,本文通过地质勘察、土工试验及重塑状态裂隙形成过程对比试验,研究了其淤泥的物理特性,结果表明:玉湖淤泥具有结构强度低、含水量高、有机质含量高、呈流塑等物理特性,IP值高于一般的河相淤泥,为高液限黏质土,且表现出遇水膨胀微弱,但失水收缩强烈的特点。结合这些性质特点,本文对淤泥资源化利用进行研究,提出了固化处理技术规程、土地利用和建筑材料利用的相关
2020年,农业农村部印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鼓励各金融机构结合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提供资金支持。本
光学作为物理学领域最广泛的分支,而偏振光在光学中又占据重要地位且在社会生活各方面应用前景广阔。偏振光的学习研究工作极大地依赖于实验展开,而偏振光的实验开展繁琐、不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迅猛发展,编辑的综合能力逐步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如何提高编辑的综合能力,这是各家出版社普遍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判断分析能力、编辑加工能力、专业能力、统筹能力、市场适应能力、专科能力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专业图书编辑综合能力的培养等相关问题,以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专业;图书;编辑;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
摘 要:大学生依托网络技术进行的消费日渐呈现符号化趋势,出现助长虚荣心、主体意识缺乏、生态观念淡漠等问题。因此,以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为理论基础,剖析大学生符号消费的原因,提出高校教育应通过开展消费观教育、构建消费信息监管平台、重视人生信仰教育等途径,有针对性地抑制符号消费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帮助他们走出符号的盲目依赖,引导其树立科学合理、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  关键词:网络时代;符号消费;大
城郊乡村发展旅游民宿业,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对于加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