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个道理许多老师都明白,为此都在精心地设计自己的“教学高招”;怎样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怎样精心地提问、突破重点;怎样设计课堂训练……课堂上,也常是精彩纷呈,热闹非凡;学生或读或划,或答或写,亦步亦趋跟着教师的节拍前进。教师在不知不觉中由“主导”又变成了“主宰”。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要精力忙于应付教师的“指令”,哪有时间与机会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地表现“自我”,进行积极、主动的创新思维活动呢?因此,笔者建议:
一、留点时间给学生想一想
在语文教学中,常见有的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很有启发性,但往往急于盼望学生尽快做出正确的解答。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通常只有半分钟、一分钟。这样短的时间催促学生去“想”,可能会把思考——发言变成一种形式。假如学生发言,也只能是思维敏捷的学生,其余的学生那只能是揣测老师所希望听到的答案。这种教师就怕学生的思考浪费时间,如果老答不正确,他就发急,生怕自己说的时间少,不能把自己准备好的知识、想法告诉给学生,千方百计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自己预设的思维轨道,其根源是还没有真正把学生当成课堂教学的主人。久而久之,泯灭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导致了学生思维惰性的溢长,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正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基础。因此,当教师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后,请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想一想,并且鼓励他们思维的独创性与全面性。
二、留点时间给学生议一议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公开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为教育循循善诱、环环相扣的启发问答、系统精妙的教学设计、清晰条理的板书而拍案绝。唯有听课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背手、挺胸、并足、目不斜視的姿势,令人心悸……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没有时间和机会与同伴宽松地交流,而是在一种高度集中、紧张的氛围中,一个人孤独地思考、摸索!
韦尔伯格研究后认为:同学之间互助学习效果几乎与掌握学习的效果相等。学伴间“平等商讨”的气氛,“友好争吵”的快乐,可以促使学生在与同伴的平等、自主、和谐的学习交往中增进知识,发挥想象与创造能力。这是学生自主学习必备的能力之一。多留些时间给学生议一议,让他们在信息的多向交流中学习。讨论能集思广益,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学会互相合作,从别人的经验中获得有用的信息。
三、留点时间给学生问一问
“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疑问,说明他能主动地向未知领域作新的探索。在语文课堂上,许多教师不放心让学生问,不敢让学生问,原因是不相信学生会问出有价值的问题,担心学生的问题打乱了自己原先设计好的教案,甚至有时会弄得自己下不了台。这种教学仍然是一种以“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进行的知识灌输,还没有放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我们解决问题的探究精神。而这种怀疑与探究的精神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动力。
要留时间给学生问一问,首先必须激励学生敢问。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其实,儿童的这种心理需要特别强烈。但学生受年龄知识等所限,问出的问题可能很简单,教师不要置之不理,应积极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他们大胆提问,标新立异。因为每一个问题都蕴藏着一线探索智慧的火花。教师应运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尽可能创设主动学习、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启动积极的思维。
要留时间给学生问,还必须教给学生问的方法,引导学生针对语文课的特点,以课题入手,抓住关键词语提出问题;从词语的用法,语句的含义,课文内容以及标点的使用等方面发现问题;进而引导他们围绕中心、重点和文道结合处质疑,避免偏离文章,不着边际。
问一问,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一项重要活动。语文学习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知识,去亲自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四、留点时间给学生评一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一课时的内容教完没有,教学目标达到没有,却不重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使评价,也只在一个单元结束之后,以书面答卷的优劣来判定学习水平高低。这种教师独裁式的只是片面的评价,既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在评价中自我改进了。因此,有必要在课堂上留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
相互评价:同桌各小组间展开,对对方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学习的方法对自己的启发、帮助、影响作一评论。
自我评价:对自己学习过程、方法选择、掌握情况进行反省,检查自己通过努力是否实现学习目标。
学生一方面通过他人的评价更客观地了解了自己,更重要的是通过长期自评,能不断地自我修正目标、调整过程、改善方法,使自我学习更有效!
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是要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我们要通过讲得精当、问得精当,尽可能地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给每个学生时间,给每个学生机会,让每个学生不仅明白“学到了什么”,更明白“怎么学到的”。任何博学的老师都不可能使学生在校期间学到他一生受用不尽的知识,但我们可以培养他对知识旺盛的求索精神,以及获得知识的种种方法和能力,这才是他的一生真正受用不尽的。
(作者单位:溧阳市外国语小学)
一、留点时间给学生想一想
在语文教学中,常见有的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很有启发性,但往往急于盼望学生尽快做出正确的解答。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通常只有半分钟、一分钟。这样短的时间催促学生去“想”,可能会把思考——发言变成一种形式。假如学生发言,也只能是思维敏捷的学生,其余的学生那只能是揣测老师所希望听到的答案。这种教师就怕学生的思考浪费时间,如果老答不正确,他就发急,生怕自己说的时间少,不能把自己准备好的知识、想法告诉给学生,千方百计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自己预设的思维轨道,其根源是还没有真正把学生当成课堂教学的主人。久而久之,泯灭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导致了学生思维惰性的溢长,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正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基础。因此,当教师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后,请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想一想,并且鼓励他们思维的独创性与全面性。
二、留点时间给学生议一议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公开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为教育循循善诱、环环相扣的启发问答、系统精妙的教学设计、清晰条理的板书而拍案绝。唯有听课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背手、挺胸、并足、目不斜視的姿势,令人心悸……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没有时间和机会与同伴宽松地交流,而是在一种高度集中、紧张的氛围中,一个人孤独地思考、摸索!
韦尔伯格研究后认为:同学之间互助学习效果几乎与掌握学习的效果相等。学伴间“平等商讨”的气氛,“友好争吵”的快乐,可以促使学生在与同伴的平等、自主、和谐的学习交往中增进知识,发挥想象与创造能力。这是学生自主学习必备的能力之一。多留些时间给学生议一议,让他们在信息的多向交流中学习。讨论能集思广益,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学会互相合作,从别人的经验中获得有用的信息。
三、留点时间给学生问一问
“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疑问,说明他能主动地向未知领域作新的探索。在语文课堂上,许多教师不放心让学生问,不敢让学生问,原因是不相信学生会问出有价值的问题,担心学生的问题打乱了自己原先设计好的教案,甚至有时会弄得自己下不了台。这种教学仍然是一种以“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进行的知识灌输,还没有放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我们解决问题的探究精神。而这种怀疑与探究的精神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动力。
要留时间给学生问一问,首先必须激励学生敢问。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其实,儿童的这种心理需要特别强烈。但学生受年龄知识等所限,问出的问题可能很简单,教师不要置之不理,应积极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他们大胆提问,标新立异。因为每一个问题都蕴藏着一线探索智慧的火花。教师应运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尽可能创设主动学习、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启动积极的思维。
要留时间给学生问,还必须教给学生问的方法,引导学生针对语文课的特点,以课题入手,抓住关键词语提出问题;从词语的用法,语句的含义,课文内容以及标点的使用等方面发现问题;进而引导他们围绕中心、重点和文道结合处质疑,避免偏离文章,不着边际。
问一问,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一项重要活动。语文学习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知识,去亲自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四、留点时间给学生评一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一课时的内容教完没有,教学目标达到没有,却不重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使评价,也只在一个单元结束之后,以书面答卷的优劣来判定学习水平高低。这种教师独裁式的只是片面的评价,既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在评价中自我改进了。因此,有必要在课堂上留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
相互评价:同桌各小组间展开,对对方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学习的方法对自己的启发、帮助、影响作一评论。
自我评价:对自己学习过程、方法选择、掌握情况进行反省,检查自己通过努力是否实现学习目标。
学生一方面通过他人的评价更客观地了解了自己,更重要的是通过长期自评,能不断地自我修正目标、调整过程、改善方法,使自我学习更有效!
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是要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我们要通过讲得精当、问得精当,尽可能地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给每个学生时间,给每个学生机会,让每个学生不仅明白“学到了什么”,更明白“怎么学到的”。任何博学的老师都不可能使学生在校期间学到他一生受用不尽的知识,但我们可以培养他对知识旺盛的求索精神,以及获得知识的种种方法和能力,这才是他的一生真正受用不尽的。
(作者单位:溧阳市外国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