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阶层刻板印象是按照阶层进行社会分类,形成关于不同阶层的固定印象,Fiske提出的刻板印象内容模型中有两个假设与社会阶级有关,即社会地位假设和群体偏好假设。Federica Durante将阶层的测量和刻板印象的测量进行方法整合,验证了刻板印象内容模型中的社会阶层。
关键词:阶层;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内容模型
1.引言
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人们会本能的评价他人的行为和能力。即他会不会伤我和能不能伤我,会不会指的是热情,能不能指的能力。热情和能力的评价组合就构成了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有很多分类,比如性别刻板印象,种族刻板印象等等。本文主要总结Federica Durante关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中的阶层刻板印象的经典实验。
阶层刻板印象是按照阶层进行社会分类,形成关于不同阶层的固定印象(刘峰,佐斌,2013)。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tereotype Content Model)是由Fiske等人在1999年提出,其中包含了4个假设,分别是双维结构假设,混合评价假设,社会地位假设,群体偏好假设。与社会阶层相关的有两个假设:第一个是社会地位假设,即地位越高的群体就越有可能被刻板地认为高能力低热情,社会地位越低的群体越有可能被刻板的认为低能力高热情。简单表述为上层高能冷酷,下层低能热情。第二个是群体偏好假设,内群体偏好常被作为是产生刻板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被试对于“我阶层”的评价都是较为积极的。随着经济分配的愈加不平等,我们在评价他人的时候更加注重他们的社会地位。那么经济不平等和阶层刻板印象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基于此,提出了以下假设:
H1:上层群体被刻板的认为高能力低热情,下层群体被刻板的认为高热情低能力。
H2:随着经济分配不合理程度的增加,对上层的热情得分和下层的能力得分有显著影响
2.Federica Durante关于阶层刻板印象的实验
Federica Durante收集了2000-2014年间在具有文化差异的39个样本的数据进行再分析,以证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阶层刻板印象,以及收入不合理是否会影响不同阶层的刻板印象。
2.1实验步骤
首先,随机挑选1400名美国被试,要求被试列出自己所处社会的上層和下层群体。把提名率高于15%的群体作为代表。然后随机挑选3400个被试,让他们根据社会视角去评定代表的热情和能力两个维度。同时从CIA获取各国家调查年份的Gini系数,作为社会经济分配是否合理的依据。
2.2实验结果
经过SPSS多重线性模型分析,在能力维度上,富人得分比穷人高,说明不管经济分配合不合理,人们普遍认为富人比穷人有能力;在温暖维度上,富人得分比穷人低,说明不管经济分配合不合理,人们普遍认为穷人比富人温暖。随着GINI系数的增加,对于富人的能力得分影响不大,温暖得分随着GINI系数的增加显著降低;对于穷人的能力得分随着GINI系数的增大而显著降低,温暖得分变化不大。Federica更关注的是自群体之间的比较,社会收入越不合理,阶层的能力和热情评价差距越大。主要是穷人的能力和富人的热情变动导致的。结果如图。
2.3讨论
Federica Durante从社会阶层社会固化的社会背景入手,将阶层的测量法和刻板印象的测量结合在了一起。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了研究阶层刻板印象的方法。并且验证了刻板印象内容模型。
参考文献:
[1]周春燕,黄海,刘陈陵,郭永玉,贺金波(2015)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社会阶层对阶层刻板印象的影响,心理与行为研究,13(4):511-515
[2]刘峰,佐斌.(2014)贫富阶层刻板印象对源记忆的影响.心理学探新,34(02):131-135
[3]Durante,F.,Beams Tablante,C.,&Fiske,S.T.(2017)Poor but warm,rich butcold(and competent):Social classes in the stereotype content model.JSocIssues,73:131-150.
[4]Durante,F.,&Fiske,S.T.(2017). How social-class stereotypes maintain inequality.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18,43-48.
[5]Oldmeadow,J.A.,&Fiske,S.T.(2010).Social status and the pursuit of positive social identity:Systematic do main so finter group differentiation and discrimination for high and low status groups.GroupProcessIntergroupRelat,13:425-444.
关键词:阶层;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内容模型
1.引言
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人们会本能的评价他人的行为和能力。即他会不会伤我和能不能伤我,会不会指的是热情,能不能指的能力。热情和能力的评价组合就构成了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有很多分类,比如性别刻板印象,种族刻板印象等等。本文主要总结Federica Durante关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中的阶层刻板印象的经典实验。
阶层刻板印象是按照阶层进行社会分类,形成关于不同阶层的固定印象(刘峰,佐斌,2013)。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tereotype Content Model)是由Fiske等人在1999年提出,其中包含了4个假设,分别是双维结构假设,混合评价假设,社会地位假设,群体偏好假设。与社会阶层相关的有两个假设:第一个是社会地位假设,即地位越高的群体就越有可能被刻板地认为高能力低热情,社会地位越低的群体越有可能被刻板的认为低能力高热情。简单表述为上层高能冷酷,下层低能热情。第二个是群体偏好假设,内群体偏好常被作为是产生刻板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被试对于“我阶层”的评价都是较为积极的。随着经济分配的愈加不平等,我们在评价他人的时候更加注重他们的社会地位。那么经济不平等和阶层刻板印象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基于此,提出了以下假设:
H1:上层群体被刻板的认为高能力低热情,下层群体被刻板的认为高热情低能力。
H2:随着经济分配不合理程度的增加,对上层的热情得分和下层的能力得分有显著影响
2.Federica Durante关于阶层刻板印象的实验
Federica Durante收集了2000-2014年间在具有文化差异的39个样本的数据进行再分析,以证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阶层刻板印象,以及收入不合理是否会影响不同阶层的刻板印象。
2.1实验步骤
首先,随机挑选1400名美国被试,要求被试列出自己所处社会的上層和下层群体。把提名率高于15%的群体作为代表。然后随机挑选3400个被试,让他们根据社会视角去评定代表的热情和能力两个维度。同时从CIA获取各国家调查年份的Gini系数,作为社会经济分配是否合理的依据。
2.2实验结果
经过SPSS多重线性模型分析,在能力维度上,富人得分比穷人高,说明不管经济分配合不合理,人们普遍认为富人比穷人有能力;在温暖维度上,富人得分比穷人低,说明不管经济分配合不合理,人们普遍认为穷人比富人温暖。随着GINI系数的增加,对于富人的能力得分影响不大,温暖得分随着GINI系数的增加显著降低;对于穷人的能力得分随着GINI系数的增大而显著降低,温暖得分变化不大。Federica更关注的是自群体之间的比较,社会收入越不合理,阶层的能力和热情评价差距越大。主要是穷人的能力和富人的热情变动导致的。结果如图。
2.3讨论
Federica Durante从社会阶层社会固化的社会背景入手,将阶层的测量法和刻板印象的测量结合在了一起。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了研究阶层刻板印象的方法。并且验证了刻板印象内容模型。
参考文献:
[1]周春燕,黄海,刘陈陵,郭永玉,贺金波(2015)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社会阶层对阶层刻板印象的影响,心理与行为研究,13(4):511-515
[2]刘峰,佐斌.(2014)贫富阶层刻板印象对源记忆的影响.心理学探新,34(02):131-135
[3]Durante,F.,Beams Tablante,C.,&Fiske,S.T.(2017)Poor but warm,rich butcold(and competent):Social classes in the stereotype content model.JSocIssues,73:131-150.
[4]Durante,F.,&Fiske,S.T.(2017). How social-class stereotypes maintain inequality.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18,43-48.
[5]Oldmeadow,J.A.,&Fiske,S.T.(2010).Social status and the pursuit of positive social identity:Systematic do main so finter group differentiation and discrimination for high and low status groups.GroupProcessIntergroupRelat,13:425-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