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新秩序”是一个动态的、既抽象又具体的课题。原因如下:
第一,这是一个在不断探讨的世界性课题,涉及到的问题广泛而复杂,各方有共识也有分歧。
第二,当今世界处于大变革之中,新问题层出不窮。我们对国际新秩序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和深化中。
第三,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所谓战略,就是对世界大趋势和事物本质的把握,是一切政策和策略的发端。而对世界大趋势的把握会有各种不同看法,因此,我们需要不断进行探讨,在国际上进行对话和交流。
第四,这是一个既是学术又是实践的问题。学术探讨要和外交实践结合起来,相互促进。
国际新秩序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扩大
万物都是流动的,恰如一江春水。我们的认识和观点也要不断变化和更新。国际新秩序亦是如此,其内涵和外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在不断扩大和充实。
早在20世纪60年代,由第三世界国家首先提出经济新秩序问题,以打破战后形成的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旧秩序。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勃兰特为代表的欧洲社会党人积极倡导南北对话,经济新秩序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在,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下,在“新兴经济体”迅速发展的情况下,经济新秩序将会被赋予新的内容。如“和谐发展”、“合作共赢”。
国际政治新秩序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中国首先提出的。主要内容有:遵循联合国宪章原则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用和平协商的方法解决国际和地区冲突,反对对别国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从那之后,国际力量对比有了很大变化。现在国际政治新秩序是否可以注入“和谐共处”等新内容,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原本国际新秩序只包含经济与政治两项内容,现在看来,是否还可以包含更多内容,如扩展到文化与安全领域,甚至社会发展领域,具体内容也有待讨论。
国际新秩序的目标、原则与途径
我们到底要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目标何在?谁也无法给予确切的回答。因为塑造国际新秩序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永无完结的过程。谁也不能设定一个完美无缺的崇高的目标。我们应从现实出发,脚踏实地做起。塑造国际新秩序不是一种崇高而空洞的目标宣示,而要付诸于现实国际关系和外交实践之中。我们的世界充满着矛盾,存在着各种不合理和不公正的现象。塑造国际新秩序的过程就是世界各国在相互依存中和谐发展的过程。
在塑造国际新秩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共同遵循的原则。积这几年各种形式讨论的成果,我们认为,共同遵循的原则有:公平公正,合理均衡;平等互利,达到共赢;相互借鉴,求同存异;相互尊重,和谐发展。
塑造国际新秩序的途径也是十分重要的。中国学者近年来对此类问题有很多的讨论。笔者个人的观点是:尽管现存的国际秩序,包括国际机制和“游戏规则”,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存在着不合理和不公正的方面(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并不能完全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格局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但它仍对世界和地区安全及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一定的重要作用。因而我们对现存国际秩序的态度是,不是推倒重来,不是另起炉灶,而是积极参与,促进改革。这种改革也不是急于求成,而是循序渐进的,应在积极参与中寻求改革,在解决各种实际矛盾的妥协中寻求改革。
在国际新秩序讨论中,还涉及一种理论观点,就是“全球治理”。虽然“全球治理”由勃兰特等人提出时,是一种好意,有积极作用,但后来被西方学者们弄歪了。“全球治理”的理论基础是,全球“共同价值观”、“人权高于主权”、削弱“政府作为主权国家行为主体的职能”。然而世界是多元的,有多元文化和各种各样价值观,因此,很难有全球“共同价值观”。还应着重指出的是,世界政治生态也是多元的。
讨论国际新秩序还涉及到国际机制和“游戏规则”。中国的国际合作基本上是在现存的国际机制和“游戏规则”中进行的。国际机制中尚存在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平等、不平衡的现象。我们希望的“游戏规则”是,不损人利己,不以强凌弱,要不断寻求妥协与平衡,特别是要照顾相互利益。
塑造国际新秩序中的大国关系
塑造国际新秩序有三根支柱,即大国关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系和国际机制与国际合作。
近年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难以准确预测。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如其中有强权政治和恐怖主义。但其中一个原因是现在某些西方大国主要政党和领导人,对世界的大变革,对新兴国家群体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缺乏心理预期和战略思维。我们再也没有看到有在国际风云际会中像戴高乐、密特朗和阿登纳、勃兰特这样的战略政治家,而是为了争取选票而盛行机会主义,短视的政策不惜伤害别国的核心利益。
大国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改善和发展牢固的大国战略关系是各大国的共同愿望。为了搞好大国关系,积这些年来的经验与教训,作为国际问题的学者,现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探讨。
第一,多极化发展与均衡战略。当今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很大变化,国际格局多极化深入发展,正进行冷战后的“第二次洗牌”。这增加了大国关系的不适应性,引发多种矛盾和摩擦。然而力量对比的变化形成一种力量比较均衡的状态,增加了相互制衡度,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潮流。“均衡论”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精华。《易经》、《道德经》和《黄帝内经》都讲“均衡”。“均衡战略”是欧洲外交的传统,超越年代时期,超越党派利益,是欧洲根本战略利益之所在。欧洲均衡战略是根据欧洲历史与现状、地位与作用所确定的,是由美欧战略思维和战略目标不同所决定的,因而是欧洲利益最大化的战略选择。近年来,从西方引进和被一些学者推崇的“博弈论”(Game Theory)被广泛用于“国际战略”之中。“博弈论”虽然也讲“战略”与“均衡”,但它实际上是竞争对手之间的“打牌理论”,目的在于通过“占优战略均衡”,使自己获取“最大化利润,力争在游戏中获胜,达到主观收益最大化”。这同我们所说的“均衡”、“共赢”的国际战略是相悖的。
第二,国家利益,“价值观外交”和“模式之争”。“价值观外交”首创者是美国。冷战时期,美国把“价值观外交”作为争霸世界和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工具。冷战之后,美国把“价值观外交”作为推动“世界民主化第二波”和“颜色革命”的工具。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当美国外交出现向“现实主义”回归趋向时,欧洲国家,特别是德、法、英三国却大肆宣扬“价值观外交”,并付诸于外交实践中,特别是针对中国。民主、自由、人权是欧洲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然而,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的国家,均有不同的核心价值观,从而形成世界的多样性。民主、自由和人权有普世价值,但在不同国家实现也要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而不能强求一律。在国际关系或国家关系中,国家战略利益 和意识形态即价值观相比较而言,当然是前者为优先。搞好大国关系,当然既要考虑本国的国家核心利益,同时也要照顾对方利益,从而超越历史恩怨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与分歧。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的迅速发展,一方面表示欢迎,同时又流露担忧。这种担忧的理由是,首先设定中国是一个“非民主”国家,这样一种类型的国家居然可以发展得如此之快,形成非西方的一种特有的发展模式,因而形成所谓“模式之争”。实际上,“中国模式”是不存在的。我们有自己独特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而探寻道路的方法,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也借鉴世界特别是西方的一切文明成果。中国的发展经验是世界文明成果的一部分,同西方文明不是相排斥,而是相融合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既不存在“中国模式”,也不存在“北京共识”。
第三,从战略高度出发,冷静处理国际关系中的个案,避免对抗。大国关系中出现矛盾、摩擦和纠纷是难以避免的。有一般性问题,也有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大国关系虽然敏感而脆弱,但总体是稳定和发展的。我们各方均需要共同努力,悉心呵护。各方各界都要从大局出发,用长远战略眼光,运用政治智慧,不为一事一时所左右,不为某种情绪所挑动,也不被媒体炒作所误导。大国之间需要建立战略对话机制,畅通相互了解的渠道。
中国的国际责任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行动能力的增强,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是理所当然的。近年来,“中国责任论”被美国、欧洲和日本所热议。从大多数言论来看,对中国是好意,但同时,西方对“中国责任”也有多种误读。
误读之一,过分抬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能力,要中国承担力所不能及和本不应由中国单独承担的国际责任。全球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是中国“责任”;能源短缺和石油涨价是中国“责任”;世界性通货膨胀是中国“责任”;苏丹达尔富尔问题和缅甸问题也是中国“责任”。西方一部分政要和媒体存在一定的政治图谋,也存在成见、定见和误解。然而这些问题是可以解释清楚的。在这方面,我们要提高信息畅通度和国际公关能力。
误读之二,试图把中国纳入西方体系。美国政要和学者在论述“中国责任论”时,说得明白无误:美国希望把中国纳入到以其价值观为基础的国际体系中,共同担负起与美国等国要求和利益相一致的责任,重塑未来的国际体系。这把西方“中国责任论”的目的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无论好意也好,误读也罢,中国自己已经认识到,其国际责任是不可回避的。但是中国的国际责任,既不能按照“美国标准”,也不能按照“歐盟标准”,而是遵照中国自己的标准来界定。中国国际责任的“中国标准”,笔者认为,就是自主选择,力所能及。当然在此基础上也要重视国际关切。中国的国际责任在于,同各国一起,共同塑造公平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新秩序,共同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责任编辑:肖雪晴
第一,这是一个在不断探讨的世界性课题,涉及到的问题广泛而复杂,各方有共识也有分歧。
第二,当今世界处于大变革之中,新问题层出不窮。我们对国际新秩序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和深化中。
第三,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所谓战略,就是对世界大趋势和事物本质的把握,是一切政策和策略的发端。而对世界大趋势的把握会有各种不同看法,因此,我们需要不断进行探讨,在国际上进行对话和交流。
第四,这是一个既是学术又是实践的问题。学术探讨要和外交实践结合起来,相互促进。
国际新秩序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扩大
万物都是流动的,恰如一江春水。我们的认识和观点也要不断变化和更新。国际新秩序亦是如此,其内涵和外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在不断扩大和充实。
早在20世纪60年代,由第三世界国家首先提出经济新秩序问题,以打破战后形成的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旧秩序。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勃兰特为代表的欧洲社会党人积极倡导南北对话,经济新秩序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在,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下,在“新兴经济体”迅速发展的情况下,经济新秩序将会被赋予新的内容。如“和谐发展”、“合作共赢”。
国际政治新秩序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中国首先提出的。主要内容有:遵循联合国宪章原则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用和平协商的方法解决国际和地区冲突,反对对别国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从那之后,国际力量对比有了很大变化。现在国际政治新秩序是否可以注入“和谐共处”等新内容,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原本国际新秩序只包含经济与政治两项内容,现在看来,是否还可以包含更多内容,如扩展到文化与安全领域,甚至社会发展领域,具体内容也有待讨论。
国际新秩序的目标、原则与途径
我们到底要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目标何在?谁也无法给予确切的回答。因为塑造国际新秩序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永无完结的过程。谁也不能设定一个完美无缺的崇高的目标。我们应从现实出发,脚踏实地做起。塑造国际新秩序不是一种崇高而空洞的目标宣示,而要付诸于现实国际关系和外交实践之中。我们的世界充满着矛盾,存在着各种不合理和不公正的现象。塑造国际新秩序的过程就是世界各国在相互依存中和谐发展的过程。
在塑造国际新秩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共同遵循的原则。积这几年各种形式讨论的成果,我们认为,共同遵循的原则有:公平公正,合理均衡;平等互利,达到共赢;相互借鉴,求同存异;相互尊重,和谐发展。
塑造国际新秩序的途径也是十分重要的。中国学者近年来对此类问题有很多的讨论。笔者个人的观点是:尽管现存的国际秩序,包括国际机制和“游戏规则”,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存在着不合理和不公正的方面(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并不能完全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格局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但它仍对世界和地区安全及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一定的重要作用。因而我们对现存国际秩序的态度是,不是推倒重来,不是另起炉灶,而是积极参与,促进改革。这种改革也不是急于求成,而是循序渐进的,应在积极参与中寻求改革,在解决各种实际矛盾的妥协中寻求改革。
在国际新秩序讨论中,还涉及一种理论观点,就是“全球治理”。虽然“全球治理”由勃兰特等人提出时,是一种好意,有积极作用,但后来被西方学者们弄歪了。“全球治理”的理论基础是,全球“共同价值观”、“人权高于主权”、削弱“政府作为主权国家行为主体的职能”。然而世界是多元的,有多元文化和各种各样价值观,因此,很难有全球“共同价值观”。还应着重指出的是,世界政治生态也是多元的。
讨论国际新秩序还涉及到国际机制和“游戏规则”。中国的国际合作基本上是在现存的国际机制和“游戏规则”中进行的。国际机制中尚存在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平等、不平衡的现象。我们希望的“游戏规则”是,不损人利己,不以强凌弱,要不断寻求妥协与平衡,特别是要照顾相互利益。
塑造国际新秩序中的大国关系
塑造国际新秩序有三根支柱,即大国关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系和国际机制与国际合作。
近年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难以准确预测。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如其中有强权政治和恐怖主义。但其中一个原因是现在某些西方大国主要政党和领导人,对世界的大变革,对新兴国家群体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缺乏心理预期和战略思维。我们再也没有看到有在国际风云际会中像戴高乐、密特朗和阿登纳、勃兰特这样的战略政治家,而是为了争取选票而盛行机会主义,短视的政策不惜伤害别国的核心利益。
大国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改善和发展牢固的大国战略关系是各大国的共同愿望。为了搞好大国关系,积这些年来的经验与教训,作为国际问题的学者,现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探讨。
第一,多极化发展与均衡战略。当今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很大变化,国际格局多极化深入发展,正进行冷战后的“第二次洗牌”。这增加了大国关系的不适应性,引发多种矛盾和摩擦。然而力量对比的变化形成一种力量比较均衡的状态,增加了相互制衡度,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潮流。“均衡论”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精华。《易经》、《道德经》和《黄帝内经》都讲“均衡”。“均衡战略”是欧洲外交的传统,超越年代时期,超越党派利益,是欧洲根本战略利益之所在。欧洲均衡战略是根据欧洲历史与现状、地位与作用所确定的,是由美欧战略思维和战略目标不同所决定的,因而是欧洲利益最大化的战略选择。近年来,从西方引进和被一些学者推崇的“博弈论”(Game Theory)被广泛用于“国际战略”之中。“博弈论”虽然也讲“战略”与“均衡”,但它实际上是竞争对手之间的“打牌理论”,目的在于通过“占优战略均衡”,使自己获取“最大化利润,力争在游戏中获胜,达到主观收益最大化”。这同我们所说的“均衡”、“共赢”的国际战略是相悖的。
第二,国家利益,“价值观外交”和“模式之争”。“价值观外交”首创者是美国。冷战时期,美国把“价值观外交”作为争霸世界和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工具。冷战之后,美国把“价值观外交”作为推动“世界民主化第二波”和“颜色革命”的工具。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当美国外交出现向“现实主义”回归趋向时,欧洲国家,特别是德、法、英三国却大肆宣扬“价值观外交”,并付诸于外交实践中,特别是针对中国。民主、自由、人权是欧洲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然而,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的国家,均有不同的核心价值观,从而形成世界的多样性。民主、自由和人权有普世价值,但在不同国家实现也要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而不能强求一律。在国际关系或国家关系中,国家战略利益 和意识形态即价值观相比较而言,当然是前者为优先。搞好大国关系,当然既要考虑本国的国家核心利益,同时也要照顾对方利益,从而超越历史恩怨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与分歧。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的迅速发展,一方面表示欢迎,同时又流露担忧。这种担忧的理由是,首先设定中国是一个“非民主”国家,这样一种类型的国家居然可以发展得如此之快,形成非西方的一种特有的发展模式,因而形成所谓“模式之争”。实际上,“中国模式”是不存在的。我们有自己独特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而探寻道路的方法,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也借鉴世界特别是西方的一切文明成果。中国的发展经验是世界文明成果的一部分,同西方文明不是相排斥,而是相融合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既不存在“中国模式”,也不存在“北京共识”。
第三,从战略高度出发,冷静处理国际关系中的个案,避免对抗。大国关系中出现矛盾、摩擦和纠纷是难以避免的。有一般性问题,也有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大国关系虽然敏感而脆弱,但总体是稳定和发展的。我们各方均需要共同努力,悉心呵护。各方各界都要从大局出发,用长远战略眼光,运用政治智慧,不为一事一时所左右,不为某种情绪所挑动,也不被媒体炒作所误导。大国之间需要建立战略对话机制,畅通相互了解的渠道。
中国的国际责任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行动能力的增强,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是理所当然的。近年来,“中国责任论”被美国、欧洲和日本所热议。从大多数言论来看,对中国是好意,但同时,西方对“中国责任”也有多种误读。
误读之一,过分抬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能力,要中国承担力所不能及和本不应由中国单独承担的国际责任。全球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是中国“责任”;能源短缺和石油涨价是中国“责任”;世界性通货膨胀是中国“责任”;苏丹达尔富尔问题和缅甸问题也是中国“责任”。西方一部分政要和媒体存在一定的政治图谋,也存在成见、定见和误解。然而这些问题是可以解释清楚的。在这方面,我们要提高信息畅通度和国际公关能力。
误读之二,试图把中国纳入西方体系。美国政要和学者在论述“中国责任论”时,说得明白无误:美国希望把中国纳入到以其价值观为基础的国际体系中,共同担负起与美国等国要求和利益相一致的责任,重塑未来的国际体系。这把西方“中国责任论”的目的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无论好意也好,误读也罢,中国自己已经认识到,其国际责任是不可回避的。但是中国的国际责任,既不能按照“美国标准”,也不能按照“歐盟标准”,而是遵照中国自己的标准来界定。中国国际责任的“中国标准”,笔者认为,就是自主选择,力所能及。当然在此基础上也要重视国际关切。中国的国际责任在于,同各国一起,共同塑造公平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新秩序,共同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责任编辑:肖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