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技术与影视叙事的互动发0展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xiaopei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影视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进步,同时也催生了影视艺术叙事手段的革新,在影视视听语言多样化呈现的基础上,如何利用影视技术优势,来对影视叙事手段本身进行深入探究,是本文写作的目的。本文将围绕电影《时空线索》的叙事空间为论述着眼点,探寻影视技术的不断发展,是如何为影视叙事提供革新动力的。
  关键词:叙事时空;影视技术;视听
  1 《时空线索》叙事内容及技术手段概述
  《时空线索》的叙事围绕着时间与记忆展开,整体结构给人的感觉十分复杂并且眩晕。因此在对影片进行分析时,对其叙事的动力、叙事空间、叙事时间进线性梳理是解读本片视听手法的第一个关键,在此基础上,还应看到,复杂的叙事时空离不开技术手段的支撑,多元化的技术手段是使得叙事能够有条件通过视听元素变得复杂而立体的根本保障。
  通片看来,本片的技术含量与技术效果已经突破了传统技术的局限,不再只注重电影画面的视觉效果、创造奇观,妄图刺激观众的视觉;它已经完全融入了电影本身,成为叙事不可缺少的手段,甚至是叙事的必要组成元素。
  简单介绍一下本片的主要情节,丹泽尔.华盛顿所扮演的特工在一起爆炸案以后开始负责调查,他竟然发现一切的情景似曾相识,好像自己亲身经历过一样。借助一个高科技的实验室空间,他回到了另外的时空,改变了过去,但是也改变了自己的将来。
  2 《时空线索》数字特技的主要特征——数字特效对传统模拟特效的全面替代
  电影《时空线索》较为鲜明的数字影视特技主要体现为传统模拟特效为新兴的数字特效所替代。数字技术对传统模拟特效的替代是影视技术发展的大势所趋,这不仅能够节约成本,同时对于特效演员及特效手段来说,也更为便捷、安全,片子所出现的较为明显的数字影视特技主要体现在三个地方:
  第一处发生在片子刚刚开始的五分钟内,这是一个爆炸场面,对于以往的类似场面来说,这一场所表现的场景并不算特别,因为观众已经习惯了大片中浓烟滚滚、烈火熊熊的毁灭性灾难。因此这里我着重将这个轮船爆炸的场面同泰坦尼克号轮船的沉没的场面做一个小小的对比:1997年前后,数字技术还没有完全代替传统特效,因此泰坦尼克号的拍摄是利用模型和实体的结合一起来完成的,水池中有小的轮船模型,而海洋则是数字化和真实海洋统一的产物;在这部影片里,好莱坞的数字技术已经达到了另外一层高度,基本代替了传统特效,除了爆炸是模拟的以外,其余完全依靠数字技术合成。
  于是我们看到了第二处特效应用的场景:在密西西比河的新奥尔良大桥下,模拟出爆炸造成的350英尺高的熊熊火焰。而导演则至少调用了十台摄像机,让我们从各个不同角度来欣赏模拟爆炸所带来的逼真效果。除此以外,还有爆炸以后毁灭性的综合场景,其中包括平静的港口从水面掀起了滔天巨浪,震耳欲聋的响声(声音特效),以及一些水下镜头的拍摄。毫无疑问,水下镜头的拍摄动用了高清晰度的水下摄影机,可以跟拍到沉入水底的汽车和正在运动的主要演员,这里的数字化技术没有体现在后期合成上,而是在拍摄的时候就运用了高清晰水下摄影机,以确保画面和场景的真实,这也是影视技术在传统拍摄方式上的一大突破,当然这样的突破并不是从该片开始的。
  最后,在爆炸同时,惨烈的、被炸飞的演员仍然运用了数字和真人结合的手段,通过真人的表演,再用数字技术在电脑上复制真人,包括真人的体态和动作,并且用数据来调整真人和复制人的动作比例,让两者达到和谐统一,这里数字化技术代替了传统的关键针技术,用不着确定关键点,而把一切都交给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数字技术应用于这里的好处就是无与伦比的精确,尤其是用在人类这样有着细微表情动作的高级动物身上。
  3 特技效果与叙事内容完美融合
  数字技术在该片的第二次呈现则长达半个小时,这一次表现十分重要,但是也最容易被人忽视,因为这一段落是该片叙事部分的主体,我们的思绪大部分被叙事所吸引,被迷乱的时空线索所牵制,而没有注意过正是好莱坞高超的数字技术,才造就了影片中所呈现的时间以及空间文本。这里讲述的是对丹泽尔.华盛顿脑海中似曾相识感觉的技术追踪。
  首先引用一下各个学科和不同领域的人们对似曾相识现象的理解:神经学者认为,似曾相识的感觉来源于大脑挠度细胞对嗅、视觉或听觉处于单一的感知状态,处于这个状态的人会出现短暂混淆过去和现在的感觉。
  医生指出,很多病人被“似曾相识”感觉困挠的情况是因为大脑局部受到从未有过的刺激;心理学分析者认为,这种感觉来自心理上的“愿望满足”说——也就是说前提是要有深层的心理愿望存在,经常发生在睡梦中,而不是清醒的时候;相信再生理论的人认为,每一个“似曾相识”之处都是前生的记忆;科学家在量子物理学的边缘学科上有了新的发现,他们认为,当时空结构出现中断的时候,就会导致平行世界的偶然相交,这时就会出现“似曾相识”的感觉。
  以上这些学说不单单是对似曾相识感觉的解释,更不单单是对该片叙事文本的理解,而是为影片如何再造这种似曾相识场景的氛围而提供依据,很显然,影片运用了科学家在量子物理边缘学科上的新发现,因此我们看到了一个被搭建好的“时间之窗”实验室。按照影片的要求,这个实验室强调的是突出高科技、自然的观感,因此我们能够看到到处暴露的电缆和管道,没有修饰也没有刻意美化。
  4 精确的影视技术制作手段
  数字影视技术的终极表现就是时空实验室监视所需要的屏幕,这个大屏幕由几十块小屏幕组成,每个日常我们平时能够看到的普通画面都能够至少放大数十倍,以供特工人员进行监视和分析。但实际上在拍摄中,这块屏幕并不存在,所有的演员都对着一面空空的墙壁说话,墙壁被抠像成为蓝屏,以便后期用电脑合成。
  下一个步骤就是拍摄大屏幕中的景象,其中大屏幕中的景象被分为常规的生活景象和需要用数字技术制作的非常规三维景象,常规的生活画片需要剧组工作人员拍摄,因为大屏幕会被分割为很多场景,信息含量也很大,而好莱坞精益求精的标准则会使叙事文本所需要编辑的胶片时长至少达到我们所看到影片时常的百倍以上。而三维景象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极度推拉、三百六十度旋转、高空快速下沉、卫星定位效果等等,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完好地模拟机器拍摄所达到的效果,并且比机器拍摄所达到的效果要好上许多。举例来说,有一些镜头是围绕一个人进行快速的三百六十度旋转,如果是摄影机在轨道上拍摄,稳定程度和行进速度都不会有数字技术所达到的均匀。
  接下来,再将所实拍的大屏幕景象和实验室中演员的表演拍摄相结合,抠成的蓝屏用大屏幕所替代,位置则需要找好几个关键点,而大屏幕的画面质感和清晰度本来是很高的,但是为了模拟人在观看大屏幕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后期制作人员故意用数字技术将大屏幕的画面质感和清晰度变差,也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做所看到的监视器中的效果,这样才足够逼真,否则两个维度上的画面质感和清晰度如果一致,会让人觉得虚假。
  5 结语
  数字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并于叙事有机融为一体,是新时期影视技术发展的目标所在,突破传统的一味炫耀技术手段的桎梏,使技术手段真正意义的为影视本身所利用,才是影视技术发展成熟的标志。脱离技术所带来的大片式影像奇观,使影视发展的动力来源于艺术本身,将技术的华丽外衣轻轻毫无声息披在逻辑缜密、哲理深刻的影视叙事文本中,将永远是影视技术领域追逐的终极目标。
  作者简介:冯思婧(1983—),女,河北霸县人,山西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纪录片创作,影视剪辑。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的“礼”文化在战国时期三礼出现,标志着“礼”文化发展的成熟,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礼”文化的传承有所懈怠,尤其是包含在礼之中的孝道更是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电视剧《卫子夫》全剧用一个“孝”字将中国传统“礼”文化的精髓表现了出来。研究通过对电视剧《卫子夫》中“礼”文化的传播分析,采用内容分析方法来探讨电视剧在新媒体时代对于中国“礼”文化的传播效果及其价值。  关键词:“礼”文化;新媒体时代
期刊
摘 要:动画艺术“时空观”研究,是研究动画美学的基础性工作。本篇文章主要从当代动画时空的形成过程入手,对动画时空的艺术性和动画时空的社会性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动画艺术;艺术性;社会性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动画艺术已经成影视界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随着经济社会全球化的发展,在对动画艺术的美学特征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动画作品本身的艺术性和社会性,以及动画作品在全球文化中的位置,成为了
期刊
摘 要:中国传统剪纸与皮影艺术博大精深,种类花样繁多,在我国家喻户晓。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两大瑰宝。而现如今,由于制作形式的单一,故事内容的老套,加之很多年轻人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不重视以及宣传力度的不够,这些传统艺术有很多已渐渐被人们疏忽,甚至淡忘。本文利用新媒体制作技术,将剪纸的艺术形式和特色结合皮影戏的运动方式进行动画实验艺术短片的创作而进行研究和实践的一次总结。目的是,为了发
期刊
摘 要:《疯狂动物城》不但是本年度全球票房最高的影片,还是迪士尼史上自主发行的亚军作品,同时还是迪士尼公司史上票房第六的动画片和美国影坛票房第五的原创IP动画片。本文将从这个爆红的电影现象中究其原因,进行符号学分析,从剧本的设定以及故事的价值上解读这部作品。  关键词:电影符号学;剧本设置;精神分析学;价值想象力  由里奇·摩尔、拜恩·霍华德及杰拉德·布什联合执导的《疯狂动物城》,作为迪士尼推出的
期刊
摘 要:电影《刮痧》以传统中医“疗法”为焦点,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西文化冲突。在这场冲突中,我们看到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的认知因素——文化定型的变化与发展,这种文化定型的变化同时又反作用于跨文化交际活动。本文通过《刮痧》中的文化定型,强调克服“民族中心主义”、培养“文化移情”,建立客观、全面的文化定型。  关键词:《刮痧》;文化定型;跨文化交际  0 导论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
期刊
摘 要:《中国好声音》和《奔跑吧兄弟》都是近年来热播的综艺节目,节目的成功让它们稳稳地坐在长尾理论中顶尖的头部位置上,在主节目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系列衍生的节目。本文将通过克里斯·安德森的长尾理论探讨这两档节目的衍生节目所具有的价值。  关键词:长尾理论;衍生节目;《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  1 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理论,由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提出。长尾理论认为,由于成本
期刊
摘 要:在女性主义电影里,关于性别的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热点。李安并不是纯粹的女性主义者,他的电影却得到了许多女性主义者的认可和推崇。他的影片里讲述了那些不一样的男人,不一样的女人还有不一样的爱情。本文试图发现李安电影中不一样的元素,并从李安个人的人生经历出发,寻找到李安的电影之所以独具魅力的根源所在。  关键词:李安电影;女性主义;第三性男人;他者;性别观  在电影艺术的长廊里,有一个人吸引了大量东
期刊
摘 要:宫崎骏动画陪伴我们成长至今,用最纯净的故事,最唯美的色彩,最童真的造型,构筑一个既浪漫美好又富含哲理的世界。我们在欣赏形式感之美时不得不思考它的对立面,和作为人的责任感等等。宫崎骏的作品继承了日本动画的浪漫主义唯美传统,用人生的感悟以及心灵深处的感情,建造一个理想的世界。“一直在寻找人与自然、与自身和内心的一种和谐。”  关键词:宫崎骏;浪漫主义;英雄主义;象征主义;形式感;哲理;艺术风格
期刊
摘 要:受国外偶像团体综艺节目风潮的影响,中国本土的偶像养成类真人秀也开始蓬勃兴起,成为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活跃于中国电视荧屏上的一种新的节目类型。此类节目一方面把俊男美女的身体编码为欲望的符号供大众消费,以颇具诱惑和挑逗性的镜头画面作为节目的“吸睛”利器,使身体沦为了被消费的商品;另一方面,在影像蒙太奇的拼贴组合下营造出了诸多欲望景观的幻象,迎合了普通观众渴望成功、成名的心理。偶像养成类真人秀
期刊
摘 要:两千年的儒家文化使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而不是个人,同时衍生出了“父权”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结构,而父子关系也成为家庭中的主要伦理关系。本文将从李安导演的“父子三部曲”入手,具体分析“父权文化”的影像式表达。  关键词:“父权文化”;李安;推手;《喜宴》;《饮食男女》  1 传统文化中的“父权秩序”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家庭为单位,以男性家长为中心,以父权文化作为家庭伦理观的核心部分,以父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