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那床暖暖的棉被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即将远行。
  临行前,他让我给他做床棉被,不要羽绒被、蚕丝被、羊绒被,就要棉花被。素来笨手笨脚不擅女红的我,绣花、纳鞋垫、打毛衣、缝缝补补,这些针头线脑儿的活计压根儿上不了手。到街上踅摸,居然找到一处手工缝制棉被的地方。女店主看上去50岁左右,娇小玲珑、干净利落,一张口,别人难以分辨的家乡话让我倍感亲切,询问之下,果真是老家人,两村相距不过两里。床单、被套、枕头一并做了,纯棉的质地摸上去柔柔软软、暖暖和和。儿子把棉被抱在怀里,高高大大的身材被明亮的阳光照耀成一个矮矮的熊影子。我紧随其后,眯缝的眼里有阳光,有温暖,还有点点泪光中慈祥的奶奶戴着老花镜为我缝棉被的情景——
  记忆中,奶奶曾给我做过两床棉被。12岁那年,我第一次离家上初中,刚出七月(农村习俗七月不做、不拆、不洗被褥),奶奶就把席子铺在当院,在斑斑树荫下,穿針引线为我做棉被。奶奶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巧手。年轻时奉养老人、养育子女,一家老小从头到脚的穿着全靠奶奶手工缝制,裁剪勾缝,长短肥瘦,不管新旧,每个人上身都合适得体。瞎眼的西屋姥姥撑开树根般苍老弯曲的手指一挥一舞比画,大闺女(奶奶的大名)绣的花能引来蜂蝶,剪的纸能招来凤凰,剃的鞋样又俊又俏,她的手是观音奶奶偏心安的,心里出的那些稀罕玩意儿,别人想学都学不会。
  奶奶坐在席子边上,抻好拽展粗布被里开始贴棉花,贴了一层又一层,洁白的棉花在席面上暄腾开来,如一朵蓬松的云彩落在了院子当中。奶奶的头上身上沾满细细的棉絮,眼睫毛上也挂了一层银白绒毛。我坐在廊阶上看包了语文书皮的《水浒传》,内心汹涌着仗剑江湖的侠骨柔情。奶奶贴好棉花,一声吆喝断送了我的江湖梦。我蹲下身子,帮奶奶把被面平展铺在棉花正中央,白花花的云朵就变成了艳丽的凤穿牡丹。奶奶把被里的四边折起来,从被子那头“秃噜噜”扔给我个线团,瘪着嘴念念有词:“一边留一拃,缝缝挑挑不露头。妞,别咬长了,浪费。”帮奶奶扯完棉线,奶奶挪挪停停地绕被子转一圈儿,棉线也在棉被上蚯蚓似的涌动了一圈儿。被里包被表,被表扦被里,棉被初步成形。我一头扎向棉被,阳光透过树叶的罅隙跳进眼里,我躲猫猫般在棉被上翻滚折腾。奶奶拿笤帚打我屁股:“小祖宗,还没缝好,把棉花滚不匀实了,不冻手脚就凉肚!”我乖乖滚向席子边沿,边在书里行走江湖,边看奶奶用针鼻划线,针尖穿梭,一条条棉线像一垄垄喜人的庄稼被奶奶细针密脚缝在了棉被上。
  奶奶给我缝的第二条棉被是1991年,我中考时金榜题名,成为我这辈儿里第一个靠读书吃上供应粮的人。母亲说将我盖的棉被拆洗拆洗,把棉花弹成网套就行,奶奶执意要做新棉被。这次,奶奶做棉被不在当院,而是上了楼。她不允许我上楼“捣乱”,一个人独自忙活了好几天,奶奶已年过耄耋,做活儿依然利索精致。奶奶不让我上楼,我便只敢站在楼梯口抻长脖子张望。楼上有“老爷”,黄毛丫头不得随便入内——奶奶敬畏的神明,我再调皮也不敢冒犯。我看见奶奶烧完香拜完“老爷”,才开始缝被子,我还看见一个大红的包袱捆放在楼板上。母亲说,那是奶奶为爷爷和自己缝制的送老衣服和被褥。
  奶奶缝的棉被陪我走过十多个年头,温暖了我的青葱岁月,也温暖了我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寂。
  责任编辑:秀丽
其他文献
舟山群岛滨江路的渔市大街,在往年每逢鱼汛季节,渔船拢洋时,晾晒在渔市大街两侧的一长溜的渔网,甚至一直延伸到渔街的尽头。  渔市大街右拐,约三五十米的距离,有一家咸货店,店主姓陈,六十开外,主要出售他自己腌渍的海蜇、泥螺、咸鳓鱼、糟鱼等咸货。陈老伯特别有一手腌渍“三苞咸鳓鱼”的绝活儿,在岛城渔市大街一带名气很响,在众多的咸货店里,他腌渍的“三苞咸鳓鱼”品质最好、名气最大。早年在渔船上捕鱼的时候,他从
梁启超先生在被切除右肾肿瘤后,却被发现病变实在左肾。一时问,初人中国的西医饱受质疑。而梁先生却希望国人不要以他的病为口实,以塞中国医学之前途。这正是一种长远的眼光。我们应该学会用长远的眼光看待事物,切不可因小失大。  所谓长远的眼光,意为不局限于一时的利害,而是整体地考虑长远效益。  当今社会有各种问题尚未解决,有各种不良现象令人痛恨,如贪污腐败问题,如雾霾问题,如社会诚信问题……这些问题让不少人
妈妈是一个裁縫,也是整条街上唯一一个仍在用老式缝纫机开制衣店的人。  妈妈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兄弟姐妹多,日子过得很艰苦。她常向我讲述她的童年,在她眼里,童年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过年时能穿上一件“新衣”。而所谓“新衣”,只不过是由粗布拼合而成的衣服,却能给接下来的一整年点染上快乐。月光明澈的夜晚,妈妈常坐在门口看外婆拾掇衣裳,她觉得外婆做的衣裳实在是不够“靓”,而服装店里的时装虽然很让人眼馋,但昂
前段时间,一个名叫殷沙漫的女大学生出人意料地火了!从电视“红”到网络,从湖南“红”到广东,其事迹被各大官微争相点赞。不少网友被她的事迹感动了,纷纷留言:人美,心更美!  殷沙漫出生于1994年,广东惠州人,吉首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已为公益行动坚守十余年。从初中开始,她就致力于公益事业。上大学后,她利用课余时间,支教二十余所山区小学,走访了三十多处偏远的苗寨,开设了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希望
唐代诗人陈子昂也善作秀  戴琮  當今作秀一词多少带有贬义色彩。一些哗众取宠的行为只让我们觉得俗不可耐,当作饭后谈资也觉得没意思。然而作秀亦有高下之分,区别在于方式和技巧。人生在世,渴望扬名,这点古今皆同。我们不妨看看古时才子是如何自我炒作的。  就以陈子昂来说,这位大诗人有着富豪家世,少年时代一直沉浸于射猎游戏的浪荡生活,属于不务正业的“富N代”。所幸陈大公子在十八岁去乡校念书时幡然悔悟。虽然起
正方:大学生毕业后的职场生活应该坚持自我  反方:大学生毕业后的职场生活应该随波逐流  正方获胜。  以下文字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有删改。  正方——一辩:吴丹妮二辩:陈杨兆铭三辩:王怡婷四辩:顾云程  反方——一辩:杨佳桢二辩:周怡妮三辩:王倩 四辩:莫思怡  立论陈词  正方一辩  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大学生毕业后的职场生活应该坚持自我。  众所周知,对大学生而言,踏入社会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
清朝康熙皇帝求贤若渴,一旦发现人才,便不拘一格地重用。一天,康熙听说一位和尚很有学问,便召他来宫中下棋。康熙与和尚连下三盘,并出上联试其学问:“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为柴。”此联拆“岩”“枯”“柴”三字而成,文字连贯。  不料,和尚随口应答:“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更妙。”  康熙一听,和尚妙拆“泉”“好”“妙”三字,对得无懈可击,心中十分高兴,随后委以重任。 雍正年间,有一位老童生颇有才华,但没有后
古文人之作,旨在抒情。所谓情,出于心,发于道,源于时代,不论实用,亦无可与所谓“成功典籍”共论优劣。  有人说,良诗多作于郁郁不得志的苦闷之中,诗人尚且如此失败,学其作品何用?诚然,“赋到沧桑句便工”,文人之心,往往要饱经摧残才有情可抒、有感可发。然教育之本质在学,学之目的为生,古人之诗词于生存技能并无甚助益,然而所谓的“生”,并不仅仅是生存,更是生活。  马列主义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
弋阳精神  不能到你的墓地献上一束花  却踏上你牺牲的土地,听到你的呼声——  ——“可爱的中国”——  ——“生育我们的母亲”——  我全神贯注读你的诗  听你的声音  这是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后  在你灵魂栖息的土地上  我因你的灵魂而战栗  终于走到了今天  我同你去——死前你交代下的任务  是我们时代共同的悲剧  缄默着——  我打算永远缄默我们母亲命运的秘密  谁也不能说  即便沉默更加疼
数九寒天里,想起要写春天的祝福,缘由我故乡一位美食达人高燕来被中央电视台《中国味道》栏目请去做了一期节目,叫“酿春”。一时间给惠州人争了光,也成为街坊邻里的谈资。顾名思义,酝酿春天?而实际上,“酿春”,只是一道菜名,一道东江流域百姓的家常菜肴。  在我的家乡惠州,百姓习惯将蛋类一律称为“春”———“鸡春”、“鸭春”、“雀(鸟)春”,可以想象这样的称谓多本真,多贴切。春,四季轮换的开始,涌动着最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