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师傅查出患糖尿病已有一年多了,按照医生的要求,他长期服用优降糖治疗,加上平时一直注意饮食控制和适度锻炼,他的病情一直都很稳定,不仅血糖控制得不错,而且“三多一少”的症状也没有了。前几天,他却突然感到眼前一黑,一下子晕倒了,幸亏家人及时发现将他送进医院,经医护人员抢救才脱离危险。事后医生告诉他,他这是由于用药不当引起的低血糖昏迷,如果不是发现及时,是有生命危险的。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研究表明,在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40%以上的人有过低血糖的经历,其中少数患者反复出现严重的低血糖。低血糖对人体有很大伤害,尤其是老年人,低血糖的危害甚至远远大于高血糖。这不是危言耸听,低血糖的危害表现在:低血糖时,体内的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激素等升糖激素增加,造成血糖波动,病情加重。长期反复严重的低血糖发作,中枢神经系统缺乏葡萄糖,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引起病人精神失常、老年痴呆、偏瘫甚至昏迷。那么什么是低血糖呢?各种原因引起血糖下降,低于2.8毫摩尔/升(50毫克/分升)时,就称做低血糖。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常见的并发症。
糖尿病者什么情况下会发生低血糖?
健康人对胰岛素和升糖激素的调节能力强,不会出现晕倒、昏迷的现象。大多数易发低血糖患者都有基础病,如糖尿病、胰岛素瘤、晚期肝病等,其中,易发低血糖首位疾病就是糖尿病。这些人的身体对血糖调节能力差,特别是糖尿病患者还要服用降糖药物,其发生低血糖的概率就更高了。
空腹低血糖 多发生于早餐前,没有按正常饭点进食,进食不规律,或运动时,尤其是长时间运动或运动量过大,空腹进行运动时。严重的低血糖多是因为用错降糖药或服用降糖药过量。
餐后低血糖 餐后低血糖又称反应性低血糖,发生在餐后2~4小时至进下一餐之前。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现象。正常情况下,我们进食后,血糖升高,此时胰腺就分泌大量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食物吸收达到高峰的时候,胰岛素的分泌也达到高峰。而在糖尿病患者却不是如此,糖尿病患者在食物吸收高峰过后,分泌的胰岛素水平才达到高峰,因此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餐后低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总感觉饿得很快原因也在于此。另外有的糖尿病患者可因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在进食高糖饮食后诱发餐后低血糖。
饮酒 酒精阻碍糖原异生,在肝糖原耗尽情况下,酒精通过抑制糖原异生,致使体内储存的肝糖原耗竭之后出现空腹低血糖症。
降糖药使用不当 由于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引起的。
低血糖有何表现?
如果我们不吃早餐就进行体力活动,会感觉力不从心,头晕,出虚汗,体力不支,脚跟发软,其实这就是低血糖的症状。低血糖的症状因不同的人个体差异,表现多样,一般有大汗、颤抖、饥饿、软弱无力、面色苍白、紧张、视力模糊、心悸、恶心、呕吐、四肢发冷等交感神经兴奋表现。低血糖到一定程度,将出现中枢神经受抑制的症状,表现为意识朦胧,定向力及识别能力丧失,头晕,头痛,健忘,语言障碍,嗜睡或昏迷,有时出现神经失常,幻觉,躁狂等。大脑皮层下中枢受到抑制,表现为神志不清,躁动不安,抽搐,瞳孔散大,阵发性惊厥。再进一步发展,将产生深度昏迷,呼吸减弱,瞳孔缩小,血压下降,这是延脑受抑制的表现,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以上表现可以先后或混合出现。当出现疑似低血糖的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无症状低血糖危害更大
有时候低血糖是毫无症状的,这在医学上称做无症状低血糖。有症状的低血糖还比较容易发现,而无症状的低血糖常常因为未能及早发现而导致严重后果,所以特别需要引起注意。老年糖尿病患者较易发生低血糖,尤其在夜间,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待深度昏迷时已很难挽救。这主要是因为老年糖尿病人的神经病变使交感神经变的不敏感,反复的低血糖使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对低血糖反应阈值升高,再加上老年人有多汗、肾功能降低或常合并糖尿病肾病,使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排泄减慢,易于积蓄,因此积极控制无症状低血糖是非常必要的。
糖尿病患者如何避免出现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夜间应用降糖药要慎重,防止夜间或凌晨出现低血糖。
如出现感冒、发烧、腹泻、呕吐等病症,应及早到医院检查,并加强血糖监测,及时减少降糖药剂量。
饮食控制不要限制过度,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主食的摄取不要过度限制,要保证一定的量。
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注意药物可能在体内蓄积,需要选择适当的药物。
老年人血糖控制指标要适当放宽,餐后2小时血糖不高于10毫摩尔/升即可,以防止出现低血糖。
应避免剧烈或过量运动。
睡觉前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在睡前半小时可进食少量主食以避免发生夜间低血糖。
外出随身携带健康卡,标明自己的健康信息,备好果糖、开水及饼干等食物,以备低血糖晕倒时能得到及时救助。
最后要说的是,发生低血糖一定要查找原因,及时调整用药。糖尿病人服用磺脲类降糖药应先选用作用温和、半衰期短的剂型,如美比达、糖适平。使用优降糖时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变化,逐渐增加剂量。糖尿病患者如伴有肾脏病变,要慎用优降糖。一些中成药也含有优降糖,比如消渴丸,因此要严格计算其中的含量,不可滥用。此外,在使用磺脲类药物时还需注意协同因素的影响,如饮酒时酒中的乙醇,以及服用阿司匹林、磺脲类等药物可加重低血糖。定期监测血糖,尽量避免今后再发生低血糖,才能保证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低血糖急救手册
1.发生低血糖时应立即卧床,口服糖水。家中应常备急救食物,如葡萄糖片、糖汽水、方糖等,以备不时之需,当低血糖发作时立即食用。进食后,一般低血糖症状会在15分钟内缓解。若未能缓解可再食用上述食物,若仍不缓解,则应到医院诊治。
2.使用a-糖苷酶抑制剂(拜糖苹)患者出现低血糖必须食用葡萄糖救急,不能食用蔗糖。
3.注射胰岛素患者可以预备一个胰高血糖素应急盒。
4.对出现神志不清的危重患者,应在家庭自救的同时拨打120尽快送往医院抢救。
(编辑/于菲)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研究表明,在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40%以上的人有过低血糖的经历,其中少数患者反复出现严重的低血糖。低血糖对人体有很大伤害,尤其是老年人,低血糖的危害甚至远远大于高血糖。这不是危言耸听,低血糖的危害表现在:低血糖时,体内的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激素等升糖激素增加,造成血糖波动,病情加重。长期反复严重的低血糖发作,中枢神经系统缺乏葡萄糖,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引起病人精神失常、老年痴呆、偏瘫甚至昏迷。那么什么是低血糖呢?各种原因引起血糖下降,低于2.8毫摩尔/升(50毫克/分升)时,就称做低血糖。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常见的并发症。
糖尿病者什么情况下会发生低血糖?
健康人对胰岛素和升糖激素的调节能力强,不会出现晕倒、昏迷的现象。大多数易发低血糖患者都有基础病,如糖尿病、胰岛素瘤、晚期肝病等,其中,易发低血糖首位疾病就是糖尿病。这些人的身体对血糖调节能力差,特别是糖尿病患者还要服用降糖药物,其发生低血糖的概率就更高了。
空腹低血糖 多发生于早餐前,没有按正常饭点进食,进食不规律,或运动时,尤其是长时间运动或运动量过大,空腹进行运动时。严重的低血糖多是因为用错降糖药或服用降糖药过量。
餐后低血糖 餐后低血糖又称反应性低血糖,发生在餐后2~4小时至进下一餐之前。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现象。正常情况下,我们进食后,血糖升高,此时胰腺就分泌大量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食物吸收达到高峰的时候,胰岛素的分泌也达到高峰。而在糖尿病患者却不是如此,糖尿病患者在食物吸收高峰过后,分泌的胰岛素水平才达到高峰,因此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餐后低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总感觉饿得很快原因也在于此。另外有的糖尿病患者可因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在进食高糖饮食后诱发餐后低血糖。
饮酒 酒精阻碍糖原异生,在肝糖原耗尽情况下,酒精通过抑制糖原异生,致使体内储存的肝糖原耗竭之后出现空腹低血糖症。
降糖药使用不当 由于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引起的。
低血糖有何表现?
如果我们不吃早餐就进行体力活动,会感觉力不从心,头晕,出虚汗,体力不支,脚跟发软,其实这就是低血糖的症状。低血糖的症状因不同的人个体差异,表现多样,一般有大汗、颤抖、饥饿、软弱无力、面色苍白、紧张、视力模糊、心悸、恶心、呕吐、四肢发冷等交感神经兴奋表现。低血糖到一定程度,将出现中枢神经受抑制的症状,表现为意识朦胧,定向力及识别能力丧失,头晕,头痛,健忘,语言障碍,嗜睡或昏迷,有时出现神经失常,幻觉,躁狂等。大脑皮层下中枢受到抑制,表现为神志不清,躁动不安,抽搐,瞳孔散大,阵发性惊厥。再进一步发展,将产生深度昏迷,呼吸减弱,瞳孔缩小,血压下降,这是延脑受抑制的表现,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以上表现可以先后或混合出现。当出现疑似低血糖的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无症状低血糖危害更大
有时候低血糖是毫无症状的,这在医学上称做无症状低血糖。有症状的低血糖还比较容易发现,而无症状的低血糖常常因为未能及早发现而导致严重后果,所以特别需要引起注意。老年糖尿病患者较易发生低血糖,尤其在夜间,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待深度昏迷时已很难挽救。这主要是因为老年糖尿病人的神经病变使交感神经变的不敏感,反复的低血糖使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对低血糖反应阈值升高,再加上老年人有多汗、肾功能降低或常合并糖尿病肾病,使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排泄减慢,易于积蓄,因此积极控制无症状低血糖是非常必要的。
糖尿病患者如何避免出现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夜间应用降糖药要慎重,防止夜间或凌晨出现低血糖。
如出现感冒、发烧、腹泻、呕吐等病症,应及早到医院检查,并加强血糖监测,及时减少降糖药剂量。
饮食控制不要限制过度,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主食的摄取不要过度限制,要保证一定的量。
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注意药物可能在体内蓄积,需要选择适当的药物。
老年人血糖控制指标要适当放宽,餐后2小时血糖不高于10毫摩尔/升即可,以防止出现低血糖。
应避免剧烈或过量运动。
睡觉前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在睡前半小时可进食少量主食以避免发生夜间低血糖。
外出随身携带健康卡,标明自己的健康信息,备好果糖、开水及饼干等食物,以备低血糖晕倒时能得到及时救助。
最后要说的是,发生低血糖一定要查找原因,及时调整用药。糖尿病人服用磺脲类降糖药应先选用作用温和、半衰期短的剂型,如美比达、糖适平。使用优降糖时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变化,逐渐增加剂量。糖尿病患者如伴有肾脏病变,要慎用优降糖。一些中成药也含有优降糖,比如消渴丸,因此要严格计算其中的含量,不可滥用。此外,在使用磺脲类药物时还需注意协同因素的影响,如饮酒时酒中的乙醇,以及服用阿司匹林、磺脲类等药物可加重低血糖。定期监测血糖,尽量避免今后再发生低血糖,才能保证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低血糖急救手册
1.发生低血糖时应立即卧床,口服糖水。家中应常备急救食物,如葡萄糖片、糖汽水、方糖等,以备不时之需,当低血糖发作时立即食用。进食后,一般低血糖症状会在15分钟内缓解。若未能缓解可再食用上述食物,若仍不缓解,则应到医院诊治。
2.使用a-糖苷酶抑制剂(拜糖苹)患者出现低血糖必须食用葡萄糖救急,不能食用蔗糖。
3.注射胰岛素患者可以预备一个胰高血糖素应急盒。
4.对出现神志不清的危重患者,应在家庭自救的同时拨打120尽快送往医院抢救。
(编辑/于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