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魔杖是J·K·罗琳创作的《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巫师们施法时所使用的重要道具之一。该作品中大量充斥着巫师们应用魔杖来实施魔法以达到某种神奇效果的场景。本论文将运用弗雷泽关于巫术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理论来阐释魔杖、魔杖与巫师的关系及魔力的来源与本质,并进一步探讨研究巫术的本质及其与宗教的联系与区别,以此来帮助理解《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部作品以及此系列作品中出现的纷繁复杂的魔法现象。
[关键词] 《哈利·波特》 魔杖 魔力 巫术
引言
《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系英国女作家J·K·罗琳创作出来的魔幻巫术儿童文学作品。J·K·罗琳出生在英国格温特郡,并且是在苏格兰爱丁堡完成了她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罗琳虽然作为英国人,但是她的作品却没有受到以基督教为中心的盎格鲁-撒克逊主流文化的影响,而是体现出了在被盎格鲁-撒克逊主流文化压抑之下有着苏格兰本土特色的凯尔特传统文化特征。
(一)弗雷泽及其巫术相关理论
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J·G·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r)
在其阐述巫术和宗教起源的权威之作 -- 《金枝》里,对巫术的本质、巫术理论和巫术的应用都做了系统的对比与研究。“关于人或物之间存在着超距离的交感作用的信念就是巫术的本质。巫术丝毫没有如科学所可能持有的对这种超距离能力的任何怀疑。巫术的首要原则之一,就是相信心灵感应。”(弗雷泽,2006:26)从巫术赖以建立的“相似率”和“接触率”联想思想原则出发,交感巫术可以进一步分类为“顺势巫术”和“接触巫术”。以上是从巫术理论的角度对巫术进行分类划分,而如果从巫术应用的角度出发,巫术又可以按体系划分为积极的规则和消极的规则,“积极性规则是法术,而消极性规则是禁忌”。(弗雷泽,2006:23)
(二)魔杖魔力的来源
首先,笔者对《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奥利凡德店所卖的魔杖进行了系统地统计(按在书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原材料:柳条、桃花心木、紫杉木、橡木、山毛榉木、槭木、黑檀、冬青木
加工材料:独角兽毛、凤凰尾羽、龙的神经、蛇的神经
尺寸:十又四分之一英寸长、十一英寸长、十三英寸半长、十六英寸长、九英寸长、七英寸长、八英寸长、十一英寸长
魔杖便是由木质原材料与超强的魔法物质加工材料按照一定的长度制作而成。比如“非凡的组合,冬青木,凤凰羽毛,十一英寸长。不错,也柔韧。”(罗琳,2000:51)所以普通木棍与魔杖的区别所在便是魔杖中被加入了某种被认为具有魔法的物质材料。而这些具有魔法的物质材料是从魔幻世界中的魔法生物身上采集而得,比如,独角兽、凤凰、龙等等。根据巫术顺势相似率和接触率思想原则出发:巫师可以通过手持魔杖,虽然接触的只是神兽身体的一部分,比如,毛发、羽毛、神经等,但是却可以把神兽所具有的魔力也转移到巫师本人身上,使其具有相应的魔法力量,进而实现巫师施法的效果和目的。与此同时,巫师魔力的大小,不仅仅取决于魔杖本身,更加取决于魔杖使用者本身。“你如果用了本属于其他巫师的魔杖,就绝不会有这样好的效果了。”(罗琳,2000:51)从以上,我们可以推断:似乎每一个巫师都应当拥有属于他(她)自己特色的魔杖,如果自己的魔杖被他人使用了,魔杖便很难发挥它在原来主人那里所能发挥出来的最佳魔法效果。为了进一步弄清魔杖魔力的源泉以及巫师、魔杖、魔力三者关系这两个问题,笔者将结合巫术的相关理论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进行以下两方面的研究探讨:第一方面,从魔杖在巫师手中的操作来看,“哈利接过魔杖,感到指尖突然一热。他把魔杖高举过头,飕的一声向下一挥,划过尘土飞扬的空气,只见一道红光,魔杖头上像烟花一样金星四射,跳动的光斑投到四壁上。”(罗琳,2000:51)从“感到指尖突然一热”,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巫师与魔杖接触并发生一定的心灵感应过程后,巫师体内的某种心灵力量才会通过魔杖以魔法的形式表达出来;另一方面,书中提到哈利所使用的魔杖与给哈利留下伤疤的仇人所使用的魔杖是一对孪生魔杖。“同一只凤凰的两根尾羽,一根做了这根魔杖,另一根尾羽做了另外一根魔杖。”(罗琳,2000:52)根据巫术接触率思想原则出发,巫师接触的虽然只是凤凰身体的一部分,但是接触使用后魔杖就可以赋予巫师凤凰般的超强魔力。既然两根魔杖用的凤凰尾羽属于同一只凤凰,那么这两根魔杖本身就不存在彼此魔力大小的区别。上面暗含的信息是:哈利与此对手使用此孪生魔杖展开战斗的时候,取胜的关键便是巫师体内的心灵力量大小对比如何了。以上两方面的分析,不仅印证了巫术的首要原则之一就是相信心灵感应的论述,而且有助于对于魔法本质的理解:巫师作为魔法的实施者,他所体现的便是他以及他所代表的人类对大自然超自然力量进行控制和操纵的努力和尝试;魔杖只是他们要达到这种主观目的的一种途径和手段而已。
(三)巫术与宗教
如果宗教所要体现的是“对被认为能够指导和控制自然与人生进程的超人力量的迎合或抚慰。”(弗雷泽,2006:52),那么巫术则是体现对超自然和超人类力量的一种操纵与努力。正是巫术与宗教存在此种意义上本质的区别,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所出现的下列现象:
1.“作品中不讲基督教的那一套,没有西方文学常见的上帝、牧师、教堂与《圣经》,却以一位少年男巫为主人公。”(叶舒宪,2007:97),里面到处都是凯尔特传统文化中与巫术有关的独特魔幻事物:飞天扫帚、魔法学校、魔法学徒和巫师等等。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最后部分里魔法学校校长向哈利·波特解释了哈利身上的伤疤及其母亲死因:母亲为了救他被伏地魔所杀;哈利身上的伤疤是其母亲留下的爱的印记,此护身符不仅使得伏地魔的魔法失效,而且让哈利能在那次不幸的遭遇中存活下来。
2. 巫术所要满足的是人操纵与控制超自然和超人类力量的追求感。因为巫术遵循的是一种错误的主观上的心灵感应原则,是对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特殊规律的性质的完全错误的认识”(弗雷泽,2006:52),所以巫师们坚信:只要他们严格遵从了巫术的规则及其规律,没有出现疏忽、违背巫术的规则或者触犯其中某种禁忌的错误,那么他们实施的巫术法术便可以达到预想的效果;如果他们的法术失效或者自己的法术被别的巫师更强大的魔法所阻止打破,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更好地遵循巫术的规则或者触犯了某种禁忌。鉴于上述原因,为了实现法术预想效果最佳化,巫师们有必要系统地去了解巫术的规则与禁忌及其周围的世界。于是“巫术同科学一样都在人们头脑中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强有力地刺激着对于知识的追求。” (弗雷泽,2006:52)这种“强烈的吸引力”和“追求”体现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那便是:哈利不仅要选择属于自己的魔杖,而且还要进入魔法学校进行系统地学习,包括:与魔法药水制作有关的药草学;令人厌烦的魔法史课程;观测星空和学习星星的名称与运行轨迹;魔咒的实施与破解;黑魔法防御术;魔法药水与药物的配制等等。
结论
虽然巫术本质上是对人类社会及其自然社会错误或者扭曲的认识,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运用与巫术有关的研究理论,以其独特的巫术思维出发,对《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的魔杖及其种种巫术魔法魔力现象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其种种巫术魔法现象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巫术的相关理论因为其普通适用性可以广泛应用到各种巫术现象中;另一方面,某种具体巫术现象的研究不仅要结合其相关理论而且还有从其根源的某种民族及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出发,进行分析研究。鉴于以上原因,哈利波特中的魔法、魔杖等相關研究与解释,应该把巫术基本原理与凯尔特独特文化研究相结合进行。
参考文献
[1] 弗雷泽,J.G. 金枝【M】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2] 罗琳,J.K.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3]叶舒宪,神话意象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蒋樟健 广西大学在职研究生 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哈利·波特》 魔杖 魔力 巫术
引言
《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系英国女作家J·K·罗琳创作出来的魔幻巫术儿童文学作品。J·K·罗琳出生在英国格温特郡,并且是在苏格兰爱丁堡完成了她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罗琳虽然作为英国人,但是她的作品却没有受到以基督教为中心的盎格鲁-撒克逊主流文化的影响,而是体现出了在被盎格鲁-撒克逊主流文化压抑之下有着苏格兰本土特色的凯尔特传统文化特征。
(一)弗雷泽及其巫术相关理论
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J·G·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r)
在其阐述巫术和宗教起源的权威之作 -- 《金枝》里,对巫术的本质、巫术理论和巫术的应用都做了系统的对比与研究。“关于人或物之间存在着超距离的交感作用的信念就是巫术的本质。巫术丝毫没有如科学所可能持有的对这种超距离能力的任何怀疑。巫术的首要原则之一,就是相信心灵感应。”(弗雷泽,2006:26)从巫术赖以建立的“相似率”和“接触率”联想思想原则出发,交感巫术可以进一步分类为“顺势巫术”和“接触巫术”。以上是从巫术理论的角度对巫术进行分类划分,而如果从巫术应用的角度出发,巫术又可以按体系划分为积极的规则和消极的规则,“积极性规则是法术,而消极性规则是禁忌”。(弗雷泽,2006:23)
(二)魔杖魔力的来源
首先,笔者对《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奥利凡德店所卖的魔杖进行了系统地统计(按在书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原材料:柳条、桃花心木、紫杉木、橡木、山毛榉木、槭木、黑檀、冬青木
加工材料:独角兽毛、凤凰尾羽、龙的神经、蛇的神经
尺寸:十又四分之一英寸长、十一英寸长、十三英寸半长、十六英寸长、九英寸长、七英寸长、八英寸长、十一英寸长
魔杖便是由木质原材料与超强的魔法物质加工材料按照一定的长度制作而成。比如“非凡的组合,冬青木,凤凰羽毛,十一英寸长。不错,也柔韧。”(罗琳,2000:51)所以普通木棍与魔杖的区别所在便是魔杖中被加入了某种被认为具有魔法的物质材料。而这些具有魔法的物质材料是从魔幻世界中的魔法生物身上采集而得,比如,独角兽、凤凰、龙等等。根据巫术顺势相似率和接触率思想原则出发:巫师可以通过手持魔杖,虽然接触的只是神兽身体的一部分,比如,毛发、羽毛、神经等,但是却可以把神兽所具有的魔力也转移到巫师本人身上,使其具有相应的魔法力量,进而实现巫师施法的效果和目的。与此同时,巫师魔力的大小,不仅仅取决于魔杖本身,更加取决于魔杖使用者本身。“你如果用了本属于其他巫师的魔杖,就绝不会有这样好的效果了。”(罗琳,2000:51)从以上,我们可以推断:似乎每一个巫师都应当拥有属于他(她)自己特色的魔杖,如果自己的魔杖被他人使用了,魔杖便很难发挥它在原来主人那里所能发挥出来的最佳魔法效果。为了进一步弄清魔杖魔力的源泉以及巫师、魔杖、魔力三者关系这两个问题,笔者将结合巫术的相关理论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进行以下两方面的研究探讨:第一方面,从魔杖在巫师手中的操作来看,“哈利接过魔杖,感到指尖突然一热。他把魔杖高举过头,飕的一声向下一挥,划过尘土飞扬的空气,只见一道红光,魔杖头上像烟花一样金星四射,跳动的光斑投到四壁上。”(罗琳,2000:51)从“感到指尖突然一热”,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巫师与魔杖接触并发生一定的心灵感应过程后,巫师体内的某种心灵力量才会通过魔杖以魔法的形式表达出来;另一方面,书中提到哈利所使用的魔杖与给哈利留下伤疤的仇人所使用的魔杖是一对孪生魔杖。“同一只凤凰的两根尾羽,一根做了这根魔杖,另一根尾羽做了另外一根魔杖。”(罗琳,2000:52)根据巫术接触率思想原则出发,巫师接触的虽然只是凤凰身体的一部分,但是接触使用后魔杖就可以赋予巫师凤凰般的超强魔力。既然两根魔杖用的凤凰尾羽属于同一只凤凰,那么这两根魔杖本身就不存在彼此魔力大小的区别。上面暗含的信息是:哈利与此对手使用此孪生魔杖展开战斗的时候,取胜的关键便是巫师体内的心灵力量大小对比如何了。以上两方面的分析,不仅印证了巫术的首要原则之一就是相信心灵感应的论述,而且有助于对于魔法本质的理解:巫师作为魔法的实施者,他所体现的便是他以及他所代表的人类对大自然超自然力量进行控制和操纵的努力和尝试;魔杖只是他们要达到这种主观目的的一种途径和手段而已。
(三)巫术与宗教
如果宗教所要体现的是“对被认为能够指导和控制自然与人生进程的超人力量的迎合或抚慰。”(弗雷泽,2006:52),那么巫术则是体现对超自然和超人类力量的一种操纵与努力。正是巫术与宗教存在此种意义上本质的区别,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所出现的下列现象:
1.“作品中不讲基督教的那一套,没有西方文学常见的上帝、牧师、教堂与《圣经》,却以一位少年男巫为主人公。”(叶舒宪,2007:97),里面到处都是凯尔特传统文化中与巫术有关的独特魔幻事物:飞天扫帚、魔法学校、魔法学徒和巫师等等。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最后部分里魔法学校校长向哈利·波特解释了哈利身上的伤疤及其母亲死因:母亲为了救他被伏地魔所杀;哈利身上的伤疤是其母亲留下的爱的印记,此护身符不仅使得伏地魔的魔法失效,而且让哈利能在那次不幸的遭遇中存活下来。
2. 巫术所要满足的是人操纵与控制超自然和超人类力量的追求感。因为巫术遵循的是一种错误的主观上的心灵感应原则,是对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特殊规律的性质的完全错误的认识”(弗雷泽,2006:52),所以巫师们坚信:只要他们严格遵从了巫术的规则及其规律,没有出现疏忽、违背巫术的规则或者触犯其中某种禁忌的错误,那么他们实施的巫术法术便可以达到预想的效果;如果他们的法术失效或者自己的法术被别的巫师更强大的魔法所阻止打破,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更好地遵循巫术的规则或者触犯了某种禁忌。鉴于上述原因,为了实现法术预想效果最佳化,巫师们有必要系统地去了解巫术的规则与禁忌及其周围的世界。于是“巫术同科学一样都在人们头脑中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强有力地刺激着对于知识的追求。” (弗雷泽,2006:52)这种“强烈的吸引力”和“追求”体现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那便是:哈利不仅要选择属于自己的魔杖,而且还要进入魔法学校进行系统地学习,包括:与魔法药水制作有关的药草学;令人厌烦的魔法史课程;观测星空和学习星星的名称与运行轨迹;魔咒的实施与破解;黑魔法防御术;魔法药水与药物的配制等等。
结论
虽然巫术本质上是对人类社会及其自然社会错误或者扭曲的认识,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运用与巫术有关的研究理论,以其独特的巫术思维出发,对《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的魔杖及其种种巫术魔法魔力现象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其种种巫术魔法现象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巫术的相关理论因为其普通适用性可以广泛应用到各种巫术现象中;另一方面,某种具体巫术现象的研究不仅要结合其相关理论而且还有从其根源的某种民族及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出发,进行分析研究。鉴于以上原因,哈利波特中的魔法、魔杖等相關研究与解释,应该把巫术基本原理与凯尔特独特文化研究相结合进行。
参考文献
[1] 弗雷泽,J.G. 金枝【M】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2] 罗琳,J.K.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3]叶舒宪,神话意象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蒋樟健 广西大学在职研究生 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