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素质课程现状及问题对策探析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dx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文化素质课程有传统的课堂教学课程和网络课程两种。该研究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分析了传统的文化素质课程存在着地位低、课程开设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的问题。尔雅网络课程存在考核成绩太过喜人、师生互动较少、对学生监督缺失以及课程缺乏美感等问题。学校管理层应以切实行动真正重视文化素质课程,从系统性和科学性方面建设文化素质课程,同时改革现行的考核方式,加强师生互动。超星公司应大力优化界面和加快课程更新等。
  [关键词]文化素质课程;传统课程;网络课程;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6-0114-03
  高校文化素質教育最近二十年来一直受到国家重视:1998 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途径与方式、师资队伍建设等具体问题;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素质教育进一步向前推进;2010年,教育部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把素质教育上升到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的高度。在此背景下,全国各高校陆续开设以人文素质为核心的文化素质课程,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如果从1995年教育部在部分高校进行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开始算起,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改革,高校的文化素质课程开设现状如何?存在着什么问题?有什么对策?本文拟从理工科高校的角度去关注和探究上述问题。

一、高校文化素质课程开设现状


  当前国内各高校或者采用文化素质教育或者采用通识教育的模式来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素质,笔者认同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有相通之处,开设的主要课程相同或相似,在教育目的上都着眼于提高人的基本素质。避开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争,本文只探讨文化素质教育。
  学界对高校文化素质课程的界定常常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的文化素质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 (“两课”、外语、体育、计算机等)和公共选修课。狭义的文化素质课程主要是指后者,即公共选修课(简称公选课或通选课)。本文所探讨的文化素质课程是狭义所指的公共选修课。目前,理工科高校文化素质课程有传统的课堂教学课程和网络课程两种。
  (一)传统的课堂教学课程
  我校西南石油大学是理工科高校,理工科高校和综合性大学相比,学校的文化氛围往往不够浓,学生的文化素养急需提高,高水平的文化素质课程师资较少。很多理工科高校都很重视文化素质课程的开设。以我校为例,其文化素质课程的开设经历了从公选课到限选课公选课兼有再到公选课这个探索过程。我校最初只要是教师在晚上或周末开设的兴趣课程都算作文化素质公选课。从2010年开始,我校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特别提高了文化素质课程的地位,在2010级至2014级学生中开设文化素质限选课。全校各学院各专业自主在本校所开设的众多文化素质课程中限选三门,在白天常规教学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上课。比如石油工程学院石油工程专业选择的是中西方文化比较、石油法规与国际石油合作、演讲与口才,油气储运专业选择大学语文、管理学原理、社交礼仪,经管院经济学专业选择应用文写作、科学技术史、中西方文化比较等等。同时学生还可以从晚上或周末的公选课中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从2015级开始,学校借鉴了全国各大高校的普遍做法,尊重学生的喜好和需要,取消了按专业班级开设的限选课,再次全部开成在晚上或周末上课的公选课。同时对文化素质课程进行了模块归类:语言与文学、历史与文化、哲学与人生、法律与经济、艺术与审美、科技与社会、数学与自然科学,每一模块底下设置了很多具体的课程。
  (二)网络课程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慕课的兴起,2011年北京超星公司开发打造了尔雅超星在线通识教育平台,它积聚了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机构等的上千位专家名师所讲授的视频课程。尔雅网络平台有着鲜明的特色:能听到来自名校名师的名课;能获取更多的课程知识,开阔视野;网络学习非常方便,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可更便捷地与同行和学生在线进行互动,交流学习心得。尔雅课的推出,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各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高校摆脱了文化素质课程优秀师资、优质课程短缺的尴尬处境。根据笔者的了解,全国共有1700多家本科、高职院校开通了尔雅课程,截至2017年底,累计3000万人次通过尔雅平台学习网课取得成绩,单是2017年就有1400万人次在尔雅平台修读课程取得成绩。在四川,大部分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高校比如成都理工大学、西华大学等都开通了超星尔雅课程。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春季学期开通了中华诗词之美、学术基本要素、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科学技术史等10门尔雅网络课程进行试点学习,选课人数达到1849人。到2017年春季学期,全校选修尔雅课程50门80个班级7160人,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公选课是63门83个班级7011人。可见,尔雅课程已经与传统课堂教学课程平分秋色甚至有超越之势。

二、高校文化素质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改革,各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呈现出表面繁荣的景象:开设的课程众多,理论研究成果丰富。与此同时,大学生中依然存在文化素质欠缺、价值观混乱、颓废迷茫、在喧嚣中不知所措等现象,这样的反差说明需要大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课程建设。
  (一)传统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一直以来,文化素质公选课在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心中的地位较低。公选课程一般设在非正式教学时间的晚上或周末,利用这些边角时间上课加深了学生对其 “大学点缀课”与“三流课”的成见。而且学生在这些边角时间常常要考试、做实验、上机、上党课、参加社团活动等,因此他们名正言顺地请假、迟到、早退、旷课的情况相对严重。学生的随意态度也会挫伤这些课程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其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课程开设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公选课常常由学校教师根据个人的专业特长、兴趣喜好来开设,充满了随意性,而且一部分课程还主动满足学生的专业拓展需求。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文化素质课程开设主要由各院系教师自主申报,部分课程如石油工程概论、数学建模、地理科学概论等直接从专业课转化而来,部分课程如影视动漫赏析、形体与舞蹈等趣味十足。这种自下而上、各自为政的开课运作方式,导致文化素质课程成了开设随意性较强的“大杂烩”,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3.任课教师课堂教学本身存在问题。某些教师依然采取单一的传统的授课方式,不能与学生保持良性互动,学生参与度不高,不能完全融入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是为了弥补工作量的不足才开设文化素质课,于是存在着上课管理不严、考试宽松等“放水”现象,这就进一步导致了其教学效果不佳。
  (二)网络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尔雅课程学习的真实效果检验虽然需要假以时日,但是就目前来看尔雅课程的学习形势大好,考核成绩喜人。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西南石油大学尔雅文化素质课程的考核采取“以平时考核为主、结业考核为辅”的方式进行。平时考核主要包括观看课程视频(占平时成绩的60%)、网络作业(占平时成绩的40%),其评定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课程结业论文占课程总成绩的40%。观看课程视频进度未达到60%的学生会被取消考试资格。笔者曾经上过限选课大学语文,也是尔雅课程南开大学陈洪团队主讲的大学语文课的辅导老师。通过比较发现两种模式的大学语文平均成绩相差很大,尔雅网络课程的平均成绩近90分,太喜人。同时,笔者曾经尝试过以下考核方式,一种是以观看视频授课内容为考查点的试题库机考,一种是撰写论文的方式,发现论文的考核方式也是成绩喜人。成绩喜人本是好事,但是长期下去,一方面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另一方面会让学生认为尔雅课程太容易。
  2.尔雅课程作为网络课程,一直存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监督缺失不足的现象。由于学习过程自主,监督又缺失,某些学生存在一边开着视频一边做其他事情的现象。对学生的平时成绩稍加分析就会发现有学生的视频分数为满分,网络作业为0分或几分,这说明存在几天突击刷视频的现象。甚至有学生请人代刷视频,代刷尔雅课程视频的广告竟然轰炸到师生讨论区。以上种种情况会导致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不理想。
  3.某些尔雅课程视频缺乏美感,课程内容没有与时俱进。部分尔雅课程视频只是简单录制了教师的讲授过程,画面只有教师和笔记本电脑,缺乏设计美感;部分尔雅课程内容需要与时俱进,但是受录制视频时间的限制,没有及时更新。比如影视鉴赏课程,授课教师列举的最新电影是2011年的《失恋33天》,而近几年的优秀影片基本没有涉及。

三、提升高校文化素质课程教学效果的对策探析


  (一)提升传统课堂教学效果的对策
  1.学校管理层真正重视文化素质教育,而不仅仅停留于表面。学校教务完全可以在文化素质课堂教学时间里不安排考试、实验、上机、党课学习、社团活动等,不给学生提供名正言顺地请假、迟到、早退、曠课等的机会。学校甚至可以尝试把文化素质课程开设在正常的上课时间,同时加强对其教学秩序的监督管理。
  2.从系统性和科学性方面建构文化素质课程。学校管理层和任课教师都应该对文化素质课程进行认真、系统的顶层设计,对文化素质课程的作用、特点、教学内容与方法等进行研究探讨,摒弃随意性强的心态,真正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课程建构。比如给理工科学生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可以先确定如中国史学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中国文学与艺术这些课程及其教学重点、方法,再根据课程去选拔开课教师。
  3.教师应该重视文化素质课程。一方面谨记确保课堂质量是课程开设之根本,高标准严要求,练好“内功”,与时俱进地充实授课内容;改变单一讲授教学方法,尝试翻转课堂等新兴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加强课堂秩序管理,杜绝课堂管理不严、考试宽松等“放水”现象。
  (二)提升学生网络课程学习效果的对策
  1.学校对本校学生学习尔雅课程的效果进行科学研究。可以委托专业的调查公司进行多方面的专业调查,并根据调查的结果对现行的管理举措进行优化和调整。
  2.改革现行的考核方式,探索更公平、更有效的考核机制。除了把观看视频、做网络作业、提问讨论等的表现作为平时成绩外,可以尝试不同的结业考核方式,比如试题库机考(考试内容主要为授课内容),线下提交小论文,或者将二者相结合的方式等。通过对这几种考核方式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后选择一种更公平更能反映学生真实水平的方式。
  3.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杜绝突击几天刷视频或代刷视频的现象。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把学生的提问和讨论计入平时成绩。辅导老师及时回答学生的提问,还可以在讨论区主动发布话题,引导学生跟帖讨论,最后予以总结。与学生的互动应该成为衡量辅导老师工作质量的一个指标。尔雅方面,其系统应该不断完善其设计,比如有把学生的提问和讨论计入平时成绩的设计,有禁止突击刷视频的设计,有学生看视频镜头回传的设计,有防作弊设计(比如学习和考试中禁止切出界面,杜绝网络汇露答案等作弊漏洞等)。
  4.超星公司应大力优化界面和加快课程更新。公司应该对所录制的视频进行高质量的二次技术加工,增加章节切换的动态画面,调整视频色彩的饱和度,从而增强视频的视觉美感,给学习者更好的学习体验,让学习者在观看时更加投入;对视频内容可适当调整,用框架或图片来代替烦琐的文本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需要不断充实最新内容的课程,可及时跟进录制讲解。

[ 参 考 文 献 ]


  [1] 董云川,周宏. “ 文 化 ” 的 遗 憾: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十五载回眸[J].高教探索,2011(4):5-7.
  [2] 郭利平. 我国高校通识课教育改革与实践探索[J]. 教育现代化,2016(8):259-261+264.
  [3] 庄新霞. 理工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4(2):36-39.
  [4] 华钰,周未沫,朱同乐.尔雅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实施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J].才智,2017(8):67.
  [5] 黄继刚.尔雅文学通识课程的评估体系探究:以F师范学院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6(2):73-76.
  [责任编辑:庞丹丹]
其他文献
[摘 要]该研究通过对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内涵的深入解读,比较了当前两种主流的培养模式,分析了应用型人才的特性;提出“理论+实践+理论”的环中环式教学模式,并基于此制订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强调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并进,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并重的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该研究根据国防生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广东工业大学十多年来国防生培养的具体情况,通过设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防生班、制订国防生专用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优化课程体系、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等一系列措施,以期让国防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创新能力和军政素质能够得到同步提高,并增强其对部队工作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国防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 要]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而课程建设又以教材为依托。高校与出版社共同策划与开发实用、适用的教材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该研究以某本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材出版为例,对应用型经济管理类教材出版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专业特点提出了教材出版的策划思路,为同类高校经济管理类教材出版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教材;策划思路;教材出版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创新型人才是社会的需求、时代的需求,如何培养符合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面临着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不强、课程体系创新环节欠缺、实践创新平台不够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包括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工程教育认证、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培训和广泛开展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等,以保障和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以淮海工学院为例介
期刊
[摘 要]实习教学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做好实习教学能够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为今后的从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该研究以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专业的实习教学为例,认为实习教学应从学院、指导教师、学生、实习基地等多方位做好准备工作,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注重其实习质量的把控和安排好其业余文化生活,实习结束后应加强实习总结评价工作,以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  [关键词] 实习教学;实践;应
期刊
[摘 要]“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应由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能力、优秀的教学实施能力、高尚的人格感染力三部分构成。郑州大学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教师教学能力培训项目库的建立、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以及培训的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入手,在构建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体系上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创建一流本科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双一流;教师;教学能力;培训 
期刊
[摘 要]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其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还会影响到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的思维方式,因此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进意义重大。该研究针对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及现状问题,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视角,提出以参与式教学方法为主的多元化教学和考核方式改革,引导学生“爱学”和“学会”西方经济学,并形成良好的经济学直觉和规范的经济学思维方式。  
期刊
[摘 要]电影是文化的载体,电影文化影响人的思想。自2016年起,北京大学每年开设澳大利亚历史与文化影视专题课程,介绍、分析8部反映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社会形态的影片。该研究以其中的《寻找阿里布兰迪》(Looking for Alibrandi)为例,说明通过对电影语言的理解,学生对澳大利亚社会文化形态认同的增加以及对新一代移民在不同文化碰触和融合中实现自我身份认同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澳大利亚;
期刊
[摘 要]金融危机后,广州产业结构调整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为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广州大学从“三融合”人才培养理念、“四驱动”即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改革以及学生培养方面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最终构建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MFEO新模式,实现“宽口径、厚基础、重技术、强能力”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大批应用型人才。
期刊
[摘 要]我国目前的律师学院培训体系存在律师培训缺乏统一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岗前培训时间太短,无法完成系统、深入的培训,培训课程体系中实务课程较重而技能课程偏轻,缺乏法律职业共同体培养,律师培训与学历教育未结合起来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律师学院的发展。高校应当探索并制定出律师培新标准,延长律师培训时间,保证律师能够完成系统培训;建设以执业技能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争取将律师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