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乳腺病 以通为用 名医经验
王万林教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5批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擅长诊治中医外科疾病,尤其对于乳腺疾病的治疗,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笔者随其学习,侍诊左右,感悟老师治疗心法以及对经典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受益匪浅。现将王老运用“以通为用”思想治疗乳腺疾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王师对“以通为用”的认识
《素问·五脏别论》论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因而后世有“脏以藏为主,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同时《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最早提出“通因通用”的治法,原意指使用泻下药物来治疗表现为通利症候的疾病,属于反治法的范畴。因此,提起“以通为用”、“通法”,多以为通腑之意。王老师多年从事外科,经治诸多胃肠疾病,尤其是急腹症,通下之法自然了如指掌。但王师并未局限于此,他认为“通”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从生理上讲,五脏六腑、全身的机体状态正常情况下都是“以通为顺”,从病理上讲,人体诸病也多由不通引起,无论虚实寒热,其机能障碍均可表现为外至肌肤,内至脏腑气血津液的运行失常,表现为各种“不通”、“不畅”的状态。从治法上讲,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之中,皆寓通法。因此,通法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治法,更可以做为一种重要的治则。“以通为用”即是抓住疾病的根本矛盾,灵活运用各种具体治法,达到“以平为期”的目的。
中医外科的诸多疾病,表现为疼痛、瘀血、肿块、痞阻、积滞、胀满等多可以从“不通”来论治,特别对于乳腺疾病,王老尤为重视“以通为用”。
二、王师“以通为用”思想在乳腺病治疗中的应用
1、以通为用治疗乳痈
乳痈相当于现代医学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本病多由于肝郁气滞,胃热蕴结,乳汁淤滞,乳头畸形或哺乳不当而引起。发病急、传变快,易成脓破溃,损伤乳络,影响泌乳及哺乳。王师治疗乳痈无论各期,无论外治、内治,其主要原则是以通为用,药物以“通”为主,以使淤积乳汁和毒热排出。疏表邪以通卫气,通乳络以去积乳,和营血以散淤滞,行气滞以消气结,通腑实以泄胃热,均属于“通”的具体运用。
王师根据其病机,认为本病最常由肝胃郁滞而起,故常用入肝胃二经的药物,如柴胡,赤芍,白芍,漏芦,皂刺,青皮、陈皮、川楝子等,以起到疏肝通乳,消肿止痛之功效。柴胡疏肝,赤芍与白芍同用既能养血又能活血。皂角刺其味辛性温,能散能行能通,散淤消结亦可退热透脓,青皮破气疏肝散滞,连翘、贝母、瓜蒌散其郁结,二花、黄芩清热解毒,赤芍清热散瘀,山甲、王不留行、漏芦下乳消肿,丝瓜络、路路通能逐经络之郁滞,疏通乳络;鹿角霜味咸性温,消乳痈肿毒最为见长,王师对郁乳期乳痈患者,常常使用鹿角霜以增強通窍开乳,消散肿毒的力量,也可防止寒凉药物过多致凉遏冰伏,收到较好的效果。
王师认为,在乳痈治疗过程中,特别是早期,不可过用寒凉之品,不能见炎消炎。过用寒凉,可致卫气郁遏、气血凝滞不通,反而出现欲消难消,欲脓不脓,形成局部硬块,迁延日久,甚而复发而成后患。应以疏通为主,在通乳、疏滞、消结、散瘀之法中,根据病期、病情酌以清热。故乳痈早期,以疏通乳络为治疗大法,能使结聚之毒邪消散于无形,或使其移深居浅,转重为轻。化热期则在疏通基础上,选用蒲公英、黄芩、二花、赤芍通络散瘀、清热解毒,不使成脓;如已成脓,则以通泄阳明积热或阳明腑实,应用生石膏、知母、连翘或大黄、枳实等,同时选用皂角刺、山甲等通络消肿透脓之品,使毒邪渐化或移深就浅、尽早破溃,仍取以通为用之则。
同时王老重视乳痈外治,以通为要。乳汁淤积常是乳痈的主要矛盾,乳汁排出通畅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既减轻了乳腺管的阻力,又缓解了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的压力,对乳房肿块的消散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1]。因此在早期淤乳期阶段,王老主张手法排乳作为重要辅助治疗手段。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处,以通畅气机、宣通乳络、散结消淤、泄热排毒。如果无法避免乳腺炎进入到成脓期,其治疗原则同样以“通”为用,即及时判断是否成脓,及时切开,通畅引流,以防脓毒内陷,并发脓毒血症或衍生传囊之变。
2、以通为用治疗乳癖
本病相当于西医乳腺增生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发生的机理是卵巢功能失调,黄体期孕酮和睾酮分泌不足,雌激素分泌相对增多,从而激发了乳腺实质过度增生,致使乳腺组织复旧不全而致本病[2]。中医认为其病理机制多由情绪不畅,肝气郁结,脾虚失运,致冲任不调,痰凝瘀滞成块,阻滞乳络而成癖。王老师认为,女性乳房的基本功能就是分泌和排泄乳汁,哺育小儿,因此气血和调、乳络通畅才能保证功能的正常,以通为顺。同时,乳腺增生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与肿块,其发生与中医“不通则痛”相符,治疗上也需从通论治。
王老认为乳癖的形成,最常见的病机在于肝脾,肝脾同位于中焦,肝藏血而疏泄气机,使气行条达,而脾为气血输布、一身气机升降之枢纽,主生气血、行津液。肝脾郁结,则乳房胃络气血不畅,更易凝块生癖。故治疗时以通为法,常使用党参、茯苓补气健脾之药,配合疏肝理气之品如柴胡、枳壳、青陈皮、川楝子等,既可补益中土,使生化有源,也可使补而不滞,以达脾健肝和,气血通达,癖消痛减的目的。
王老治疗乳癖同样重视冲任不调的因素,妇女由于经孕产乳伤及精血,或后天失养,日久必然伤及肾精,可致冲任气血运行失常,气机凝结,滞而不通,痰瘀互结也可发为癖核。故治疗从补肾精、调冲任入手,常用杜仲、续断、肉苁蓉、莬丝子、山茱萸,阳虚者加巴戟天、鹿角霜、仙茅、淫羊藿,阴虚者多加女贞子、生地黄,火旺者加丹皮、梔子、旱莲草等,常佐以少量疏肝调肝理气之品,如柴胡、郁金、白芍等。用药虽与前不同,但同样遵循以通为用法则,以使冲任气血调和,乳络通畅,肿痛消减。
同时王老师乳癖用药注重活血祛瘀、化痰消结,常配合活血散瘀、化痰软坚之品,如桃仁、红花、赤芍、三棱、莪术、丹参、地龙、僵蚕、贝母、牡蛎、瓜蒌、夏枯草、皂刺、山甲、丝瓜络等药物,能使瘀去结散,“有形之邪”消退,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更加彰明以通为用之效。
因此,通法是乳腺增生病治疗中疏肝行气、健脾化痰、调理冲任等法则的延续和发展[3]。
3、以通为用治疗乳岩术后
乳岩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手术及放、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手术及放、化疗在切除病变、清扫病变区域淋巴组织及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的人体组织器官带来一定的损害。王老师认为,乳岩术后,病机复杂,手术之后气血耗伤,或放化疗后热毒滞留,伤及气阴,虚实夹杂,或手术创伤,经络受损,瘀滞湿停,肢体肿胀等。治疗时仔细辨证、区分虚实寒热,证虽复杂,治法仍遵“以通为用”、“以平为期”。故王师在治疗乳岩病人时,根据其四诊、病期,分辨虚实主次,以补为主,以通为补,常用药物以党参、黄芪、白术、当归、益智仁、草河车、鹿角胶、鸡血藤或石斛、麦冬、生地、枸杞子、女贞子、天花粉等,扶正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在补益基础或以山慈姑、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蜂房、蜀羊泉祛除残余癌毒或热毒之邪,以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或施以防己、桑枝、地龙、泽兰、茯苓、冬瓜皮、路路通、丝瓜络等活血通络,利水消肿,减轻肢体肿胀等,随症加减。正如陈修园《医学从众录·心痛续论》引高士宗所述:“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若必以下为通,则妄矣”。
因此,诚如程钟龄《医学心悟》所说:“……盖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病变虽多,而法归于一”。故观王老乳病临证,补虚泻实,皆以通为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参考文献:
[1]林毅,蔡炳勤.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6.
[2]陈孝平主编.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33
[3]杨海燕, 黄梅, 童彩玲. 中医通法在乳腺增生病中的运用[J]. 新中医, 2003, 35( l1): 72- 73.
王万林教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5批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擅长诊治中医外科疾病,尤其对于乳腺疾病的治疗,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笔者随其学习,侍诊左右,感悟老师治疗心法以及对经典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受益匪浅。现将王老运用“以通为用”思想治疗乳腺疾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王师对“以通为用”的认识
《素问·五脏别论》论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因而后世有“脏以藏为主,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同时《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最早提出“通因通用”的治法,原意指使用泻下药物来治疗表现为通利症候的疾病,属于反治法的范畴。因此,提起“以通为用”、“通法”,多以为通腑之意。王老师多年从事外科,经治诸多胃肠疾病,尤其是急腹症,通下之法自然了如指掌。但王师并未局限于此,他认为“通”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从生理上讲,五脏六腑、全身的机体状态正常情况下都是“以通为顺”,从病理上讲,人体诸病也多由不通引起,无论虚实寒热,其机能障碍均可表现为外至肌肤,内至脏腑气血津液的运行失常,表现为各种“不通”、“不畅”的状态。从治法上讲,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之中,皆寓通法。因此,通法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治法,更可以做为一种重要的治则。“以通为用”即是抓住疾病的根本矛盾,灵活运用各种具体治法,达到“以平为期”的目的。
中医外科的诸多疾病,表现为疼痛、瘀血、肿块、痞阻、积滞、胀满等多可以从“不通”来论治,特别对于乳腺疾病,王老尤为重视“以通为用”。
二、王师“以通为用”思想在乳腺病治疗中的应用
1、以通为用治疗乳痈
乳痈相当于现代医学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本病多由于肝郁气滞,胃热蕴结,乳汁淤滞,乳头畸形或哺乳不当而引起。发病急、传变快,易成脓破溃,损伤乳络,影响泌乳及哺乳。王师治疗乳痈无论各期,无论外治、内治,其主要原则是以通为用,药物以“通”为主,以使淤积乳汁和毒热排出。疏表邪以通卫气,通乳络以去积乳,和营血以散淤滞,行气滞以消气结,通腑实以泄胃热,均属于“通”的具体运用。
王师根据其病机,认为本病最常由肝胃郁滞而起,故常用入肝胃二经的药物,如柴胡,赤芍,白芍,漏芦,皂刺,青皮、陈皮、川楝子等,以起到疏肝通乳,消肿止痛之功效。柴胡疏肝,赤芍与白芍同用既能养血又能活血。皂角刺其味辛性温,能散能行能通,散淤消结亦可退热透脓,青皮破气疏肝散滞,连翘、贝母、瓜蒌散其郁结,二花、黄芩清热解毒,赤芍清热散瘀,山甲、王不留行、漏芦下乳消肿,丝瓜络、路路通能逐经络之郁滞,疏通乳络;鹿角霜味咸性温,消乳痈肿毒最为见长,王师对郁乳期乳痈患者,常常使用鹿角霜以增強通窍开乳,消散肿毒的力量,也可防止寒凉药物过多致凉遏冰伏,收到较好的效果。
王师认为,在乳痈治疗过程中,特别是早期,不可过用寒凉之品,不能见炎消炎。过用寒凉,可致卫气郁遏、气血凝滞不通,反而出现欲消难消,欲脓不脓,形成局部硬块,迁延日久,甚而复发而成后患。应以疏通为主,在通乳、疏滞、消结、散瘀之法中,根据病期、病情酌以清热。故乳痈早期,以疏通乳络为治疗大法,能使结聚之毒邪消散于无形,或使其移深居浅,转重为轻。化热期则在疏通基础上,选用蒲公英、黄芩、二花、赤芍通络散瘀、清热解毒,不使成脓;如已成脓,则以通泄阳明积热或阳明腑实,应用生石膏、知母、连翘或大黄、枳实等,同时选用皂角刺、山甲等通络消肿透脓之品,使毒邪渐化或移深就浅、尽早破溃,仍取以通为用之则。
同时王老重视乳痈外治,以通为要。乳汁淤积常是乳痈的主要矛盾,乳汁排出通畅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既减轻了乳腺管的阻力,又缓解了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的压力,对乳房肿块的消散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1]。因此在早期淤乳期阶段,王老主张手法排乳作为重要辅助治疗手段。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处,以通畅气机、宣通乳络、散结消淤、泄热排毒。如果无法避免乳腺炎进入到成脓期,其治疗原则同样以“通”为用,即及时判断是否成脓,及时切开,通畅引流,以防脓毒内陷,并发脓毒血症或衍生传囊之变。
2、以通为用治疗乳癖
本病相当于西医乳腺增生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发生的机理是卵巢功能失调,黄体期孕酮和睾酮分泌不足,雌激素分泌相对增多,从而激发了乳腺实质过度增生,致使乳腺组织复旧不全而致本病[2]。中医认为其病理机制多由情绪不畅,肝气郁结,脾虚失运,致冲任不调,痰凝瘀滞成块,阻滞乳络而成癖。王老师认为,女性乳房的基本功能就是分泌和排泄乳汁,哺育小儿,因此气血和调、乳络通畅才能保证功能的正常,以通为顺。同时,乳腺增生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与肿块,其发生与中医“不通则痛”相符,治疗上也需从通论治。
王老认为乳癖的形成,最常见的病机在于肝脾,肝脾同位于中焦,肝藏血而疏泄气机,使气行条达,而脾为气血输布、一身气机升降之枢纽,主生气血、行津液。肝脾郁结,则乳房胃络气血不畅,更易凝块生癖。故治疗时以通为法,常使用党参、茯苓补气健脾之药,配合疏肝理气之品如柴胡、枳壳、青陈皮、川楝子等,既可补益中土,使生化有源,也可使补而不滞,以达脾健肝和,气血通达,癖消痛减的目的。
王老治疗乳癖同样重视冲任不调的因素,妇女由于经孕产乳伤及精血,或后天失养,日久必然伤及肾精,可致冲任气血运行失常,气机凝结,滞而不通,痰瘀互结也可发为癖核。故治疗从补肾精、调冲任入手,常用杜仲、续断、肉苁蓉、莬丝子、山茱萸,阳虚者加巴戟天、鹿角霜、仙茅、淫羊藿,阴虚者多加女贞子、生地黄,火旺者加丹皮、梔子、旱莲草等,常佐以少量疏肝调肝理气之品,如柴胡、郁金、白芍等。用药虽与前不同,但同样遵循以通为用法则,以使冲任气血调和,乳络通畅,肿痛消减。
同时王老师乳癖用药注重活血祛瘀、化痰消结,常配合活血散瘀、化痰软坚之品,如桃仁、红花、赤芍、三棱、莪术、丹参、地龙、僵蚕、贝母、牡蛎、瓜蒌、夏枯草、皂刺、山甲、丝瓜络等药物,能使瘀去结散,“有形之邪”消退,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更加彰明以通为用之效。
因此,通法是乳腺增生病治疗中疏肝行气、健脾化痰、调理冲任等法则的延续和发展[3]。
3、以通为用治疗乳岩术后
乳岩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手术及放、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手术及放、化疗在切除病变、清扫病变区域淋巴组织及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的人体组织器官带来一定的损害。王老师认为,乳岩术后,病机复杂,手术之后气血耗伤,或放化疗后热毒滞留,伤及气阴,虚实夹杂,或手术创伤,经络受损,瘀滞湿停,肢体肿胀等。治疗时仔细辨证、区分虚实寒热,证虽复杂,治法仍遵“以通为用”、“以平为期”。故王师在治疗乳岩病人时,根据其四诊、病期,分辨虚实主次,以补为主,以通为补,常用药物以党参、黄芪、白术、当归、益智仁、草河车、鹿角胶、鸡血藤或石斛、麦冬、生地、枸杞子、女贞子、天花粉等,扶正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在补益基础或以山慈姑、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蜂房、蜀羊泉祛除残余癌毒或热毒之邪,以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或施以防己、桑枝、地龙、泽兰、茯苓、冬瓜皮、路路通、丝瓜络等活血通络,利水消肿,减轻肢体肿胀等,随症加减。正如陈修园《医学从众录·心痛续论》引高士宗所述:“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若必以下为通,则妄矣”。
因此,诚如程钟龄《医学心悟》所说:“……盖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病变虽多,而法归于一”。故观王老乳病临证,补虚泻实,皆以通为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参考文献:
[1]林毅,蔡炳勤.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6.
[2]陈孝平主编.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33
[3]杨海燕, 黄梅, 童彩玲. 中医通法在乳腺增生病中的运用[J]. 新中医, 2003, 35( l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