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分支,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个性,对于这门课程的现行教学在诸多方面面临困境。高效必须大力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方面的改革,并加强与公共部门的联系和寻求合作,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管理人才。
关键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D0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指以国家行政组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为主要对象,依据法律规定开展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一样,融合了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强调实践教学与操作能力、分析解决能力的培养;而公共部门管理的特点又决定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公共意识理念、政治素质、思想道德水平的培养与提高。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公共部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逐渐深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课程教学的改革已势在必行。由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在过去很长时间内作为一门边缘学科,未能受到高校和教师的足够重视,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着如下困境:
一、教学内容不尽合理,教学素材不够健全
在教学内容上,现行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仍然侧重于介绍一般性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未能体现公共部门管理的特色和个性。随着我国公共部门管理的改革与发展,其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已经发生了诸多变革,而现阶段高校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或者侧重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比如在讲授招聘时,主要以企业招聘的流程、内容为主,忽略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的制度、过程、环节等内容,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招聘的实际内容相脱节。
二、教学方法单一
许多从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教师,本身也没有专门接受过该门课程的教育,更没有公共部门的从业经验,因此在教学方法上略显单一,单纯地照本宣科,有的教师虽然尝试使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方式活跃课堂,与学生互动,但由于教师自身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上的匮乏,对公共部门管理的政策性、时效性把握不当,因此达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缺乏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考核机制
评价考核机制是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对教学制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现行的教学考核机制并不科学健全,从而造成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整体方向的畸形发展,主要表现在:(1)重视试卷考试,忽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2)重视理论知识考核,忽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考核;(3)重视期末的一次性结果考核,忽视学生的平时表现和过程考核。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已逐渐成为我国现代社会的热门学科,因此,高校要想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公共部门管理人才,必须摆脱现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方面的落后,走出教学困境,积极寻求教学改革的出路。
1.选定合理的教材,拟定切实的教学内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以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为主。公共部门由于各个国家的社会制度、经济水平、相关政策法规的不同,因此对应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也有所不同。因此,我国高校在选定教材和制定教学内容时,应以符合我国国情和贴合我国公共部门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为主。对于国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的讲授,应侧重于其历史沿革和值得借鉴学习的先进方法和经验。
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实践。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其他管理学科一样,强调和重视实践环节。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对授课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开发双师型教师人才,另一方面,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努力主动地提高自身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具备良好的实践水平和经验,并运用课堂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实验教学法、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经验模式客观、准确地传授给学生。此外,教师还应该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中的应用回归分析、定量和定性分析、统计检验、现象学方法等内容。
3.大力加强与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沟通与交往。随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深入改革、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发展,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正在不断创新和改变。对此,高校必须大力加强与公共部门的联系,努力争取与公共部门的多种合作形式:公共部门为高校学生提供定点实习单位;高校与公共部门联合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高校对公共部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培训、咨询和辅导;公共部门选派优秀管理人才担任高校的客座教授、外聘教师,定期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新资讯、管理制度和方法向学生传授;政府通过资金资助、政策扶持,对口支援高校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并以优秀的人才输出回报政府和社会。
4.大力改革考核评价机制,真实体现学生能力,客观促进学生教学综合素质的提高。现行的考核模式,以试卷考试为手段,以期末考核为目的,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把握,然而学生仅需要死记书本知识,掌握课堂笔记,即可取得较好的考核成绩,与公共各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实践运用能力的初衷相违背,不能客观真实地体现学生综合素质水平。高校必须改革传统考核模式,采用笔试、面试、实习操作、调研论文等多种渠道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按照各种考核的难易程度赋予不同的权重值。譬如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一般要求学生有800小时左右的社会实验经验,并且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人员甄选与测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等各个环节均有模拟和演练。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新兴课程,是在传统人事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有别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高校只有对这门课程不断教学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才能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公共部门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滕玉成,于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彭万.西部高校师资培训现状及对策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9(10).
[3]刘正妙.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困境与对策[J].民办教育研究,2009(02).
作者简介:彭 万(1980-),男,讲师,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研究。
关键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D0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指以国家行政组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为主要对象,依据法律规定开展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一样,融合了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强调实践教学与操作能力、分析解决能力的培养;而公共部门管理的特点又决定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公共意识理念、政治素质、思想道德水平的培养与提高。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公共部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逐渐深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课程教学的改革已势在必行。由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在过去很长时间内作为一门边缘学科,未能受到高校和教师的足够重视,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着如下困境:
一、教学内容不尽合理,教学素材不够健全
在教学内容上,现行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仍然侧重于介绍一般性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未能体现公共部门管理的特色和个性。随着我国公共部门管理的改革与发展,其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已经发生了诸多变革,而现阶段高校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或者侧重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比如在讲授招聘时,主要以企业招聘的流程、内容为主,忽略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的制度、过程、环节等内容,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招聘的实际内容相脱节。
二、教学方法单一
许多从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教师,本身也没有专门接受过该门课程的教育,更没有公共部门的从业经验,因此在教学方法上略显单一,单纯地照本宣科,有的教师虽然尝试使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方式活跃课堂,与学生互动,但由于教师自身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上的匮乏,对公共部门管理的政策性、时效性把握不当,因此达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缺乏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考核机制
评价考核机制是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对教学制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现行的教学考核机制并不科学健全,从而造成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整体方向的畸形发展,主要表现在:(1)重视试卷考试,忽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2)重视理论知识考核,忽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考核;(3)重视期末的一次性结果考核,忽视学生的平时表现和过程考核。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已逐渐成为我国现代社会的热门学科,因此,高校要想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公共部门管理人才,必须摆脱现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方面的落后,走出教学困境,积极寻求教学改革的出路。
1.选定合理的教材,拟定切实的教学内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以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为主。公共部门由于各个国家的社会制度、经济水平、相关政策法规的不同,因此对应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也有所不同。因此,我国高校在选定教材和制定教学内容时,应以符合我国国情和贴合我国公共部门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为主。对于国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的讲授,应侧重于其历史沿革和值得借鉴学习的先进方法和经验。
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实践。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其他管理学科一样,强调和重视实践环节。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对授课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开发双师型教师人才,另一方面,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努力主动地提高自身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具备良好的实践水平和经验,并运用课堂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实验教学法、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经验模式客观、准确地传授给学生。此外,教师还应该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中的应用回归分析、定量和定性分析、统计检验、现象学方法等内容。
3.大力加强与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沟通与交往。随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深入改革、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发展,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正在不断创新和改变。对此,高校必须大力加强与公共部门的联系,努力争取与公共部门的多种合作形式:公共部门为高校学生提供定点实习单位;高校与公共部门联合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高校对公共部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培训、咨询和辅导;公共部门选派优秀管理人才担任高校的客座教授、外聘教师,定期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新资讯、管理制度和方法向学生传授;政府通过资金资助、政策扶持,对口支援高校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并以优秀的人才输出回报政府和社会。
4.大力改革考核评价机制,真实体现学生能力,客观促进学生教学综合素质的提高。现行的考核模式,以试卷考试为手段,以期末考核为目的,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把握,然而学生仅需要死记书本知识,掌握课堂笔记,即可取得较好的考核成绩,与公共各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实践运用能力的初衷相违背,不能客观真实地体现学生综合素质水平。高校必须改革传统考核模式,采用笔试、面试、实习操作、调研论文等多种渠道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按照各种考核的难易程度赋予不同的权重值。譬如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一般要求学生有800小时左右的社会实验经验,并且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人员甄选与测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等各个环节均有模拟和演练。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新兴课程,是在传统人事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有别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高校只有对这门课程不断教学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才能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公共部门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滕玉成,于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彭万.西部高校师资培训现状及对策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9(10).
[3]刘正妙.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困境与对策[J].民办教育研究,2009(02).
作者简介:彭 万(1980-),男,讲师,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