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睑眼袋(以下简称睑袋)通常是指下睑皮肤松弛、眶隔脂肪堆积较多所造成的下睑皮肤下垂而且臃肿的征象[1]。常发生于40岁以后的中老年男女,使人呈现出一种老态。根据中老年人睑袋的临床表现特点,自2002年开始对183例中老年睑袋受术者选用不同的术式进行修复,取得了满意效果。
1临床资料
本组共183例(女162例,男21例),年龄40~72岁。采用术式:皮瓣法72例;皮肌瓣法54例;皮瓣+肌瓣法36例;结膜入路法21例。
2手术方法
2.1皮瓣法:沿下睑最下一排睫毛下1.5~2mm处自下泪点下方开始横向平行于最下一排睫毛,由内向外画弧线直达外眦方向延伸5~8mm。采用0.5%碘伏消毒,2%利多卡因加少许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按切口线切开下睑皮肤,沿皮下潜行分离皮肤至眶骨下缘平面,形成皮瓣。在切口线下方5mm处横向分离眼轮匝肌,显露眶隔,轻压眼球使眶隔脂肪疝出,去除疝出的脂肪,眶隔膜用3-0丝线缝合,彻底止血。嘱受术者张大口并眼睛上视,去除多余皮肤。若有眼轮匝肌松弛者,向外上方折叠缝合此肌肉以上提眼轮匝肌,以6-0尼龙线间断缝合切口。
2.2皮肌瓣法:画线、消毒、麻醉同皮瓣法。切开皮肤、眼轮匝肌,在外侧1/3处将皮肤和眼轮匝肌分开一部分,再从眼轮匝肌深面潜行分离至眶下缘,形成皮肌瓣,显露眶隔,轻压眼球,使眶隔脂肪疝出,视眶隔脂肪疝出的量去除或保留,转移缝合固定于眶缘下3~5mm位置,彻底止血。将眼轮匝肌外侧向外上方牵拉,用0号丝线缝合悬吊于外眦韧带或外上眶缘骨膜上,嘱受术者张大口并眼睛上视,分别切除多余的眼轮匝肌及皮肤,并用5-0丝线稀疏缝合眼轮匝肌,用6-0尼龙线间断缝合皮肤切口。
2.3皮瓣+肌瓣法:手术步骤大致和皮瓣法和皮肌瓣法相同,只是分次在皮肤、眼轮匝肌下分离。
2.4结膜入路法:消毒同皮瓣法。先用2%利多卡因行结膜表面麻醉,再用2%利多卡因加少许肾上腺素行睑结膜穹窿部结膜下浸润麻醉。于下睑中段睑板下缘结膜处横行切开1cm切口,切开结膜后于眶隔浅面向眶缘下钝性分离,暴露眶隔,去除疝出的多余脂肪,彻底止血,对齐结膜切口,可不予缝合。
3结果
本组183例经过2周~半年以上随访。皮瓣法有5例早期出现轻度的下睑外翻,占6.94%;2例出现下睑凹陷,占2.78%。皮肌瓣法有2例早期出现轻度的下睑外翻,占3.70%。皮瓣+肌瓣法有3例早期出现下睑外翻,占8.33%。结膜入路法有4例下睑细小皱纹增多,占19.05%;3例自觉矫正不足占14.29%。其余164例都取得了满意效果,总满意率占89.62%。
4讨论
4.1 睑袋修复术是美容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它对面中部1/3的年轻化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2]。其术式也基本固定,但由于中老年受术者下睑皮肤、眼轮匝肌、眶隔膜退行性变程度及眶隔脂肪量的多少存在差异,受术者的要求不尽相同,所以手术方式需要因人而异,进行个性化设计。
4.2 睑袋的临床分型[3]:①下睑皮肤松弛;②眼轮匝肌肥厚;③眶内脂肪过多而致的脂肪膨出或眶隔松弛致使脂肪疝出;④混合型。根据临床分型,将各个术式的适应证及特点做了比较。
4.2.1 皮瓣法:主要适用于下睑皮肤松弛、皮肤深皱纹的受术者或合并眶内脂肪过多,同时眼轮匝肌松弛较轻的受术者。该术式通过皮下分离,一方面,可以尽可能多的去除皮肤,对于皮肤松弛、皮肤有深皱纹的受术者,效果明显;另一方面,可以对肥厚的眼轮匝肌进行修剪。但该术式操作时出血较多;睑外翻发生几率较高;如去除眶脂过多,易致下睑凹陷。
4.2.2皮肌瓣法:主要适用于眶内脂肪组织过多、眶隔松弛和(或)皮肤、眼轮匝肌均较松弛的受术者。该术式通过眼轮匝肌深面分离,易分离且出血少。通过向外上方悬吊眼轮匝肌瓣,可较多地去除松弛的皮肤、肌肉[4]。眶隔脂肪可根据情况处理:脂肪脱垂严重、眼窝较丰满者,可适量去除脂肪,缝合缩紧眶隔膜;睑袋合并下睑眶缘凹陷者,可释放眶脂平铺垫于凹陷处。即如果脂肪过多,可做部分切除,剩余脂肪再平铺垫于凹陷處[2],从而有效地预防去脂过多造成的下睑塌陷等问题。
4.2.3皮瓣+肌瓣法:适应证比较广泛,是综合皮瓣法和皮肌瓣法的手术方法,具有皮瓣法和皮肌瓣法的优点,但操作相对复杂,睑外翻发生几率相对较高。
4.2.4结膜入路法:适用于单纯脂肪膨出,皮肤、肌肉松弛不明显,弹性好的受术者。该术式无皮肤切口瘢痕,极少并发下睑退缩或外翻[5]。只需单纯去除多余的眶隔脂肪,便可达到满意效果,创伤较小,易操作,很容易被受术者接受,但容易增加下睑细小皱纹。
[参考文献]
[1]杨海平,杨苏.实用美容皮肤外科技术[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355-360.
[2]盛建辉,胡滨,杨晓惠.眶隔重置在睑袋修复术中作用的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05,14(6):712.
[3]汪晓蕾,夏成俊,崔日香,等.下睑成形术的术式选择[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7,8(3):130.
[4]李保锴,张艳清,翟丕力,等.经皮肤入路的眼轮匝肌瓣悬吊法下睑袋修复术[J].中国美容医学,2006,15(3):284.
[5]王桂龙.结膜入路睑袋整复术120例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06,15(8):934-935.
[收稿日期]2008-09-12[修回日期]2008-12-07
编辑/张惠娟
1临床资料
本组共183例(女162例,男21例),年龄40~72岁。采用术式:皮瓣法72例;皮肌瓣法54例;皮瓣+肌瓣法36例;结膜入路法21例。
2手术方法
2.1皮瓣法:沿下睑最下一排睫毛下1.5~2mm处自下泪点下方开始横向平行于最下一排睫毛,由内向外画弧线直达外眦方向延伸5~8mm。采用0.5%碘伏消毒,2%利多卡因加少许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按切口线切开下睑皮肤,沿皮下潜行分离皮肤至眶骨下缘平面,形成皮瓣。在切口线下方5mm处横向分离眼轮匝肌,显露眶隔,轻压眼球使眶隔脂肪疝出,去除疝出的脂肪,眶隔膜用3-0丝线缝合,彻底止血。嘱受术者张大口并眼睛上视,去除多余皮肤。若有眼轮匝肌松弛者,向外上方折叠缝合此肌肉以上提眼轮匝肌,以6-0尼龙线间断缝合切口。
2.2皮肌瓣法:画线、消毒、麻醉同皮瓣法。切开皮肤、眼轮匝肌,在外侧1/3处将皮肤和眼轮匝肌分开一部分,再从眼轮匝肌深面潜行分离至眶下缘,形成皮肌瓣,显露眶隔,轻压眼球,使眶隔脂肪疝出,视眶隔脂肪疝出的量去除或保留,转移缝合固定于眶缘下3~5mm位置,彻底止血。将眼轮匝肌外侧向外上方牵拉,用0号丝线缝合悬吊于外眦韧带或外上眶缘骨膜上,嘱受术者张大口并眼睛上视,分别切除多余的眼轮匝肌及皮肤,并用5-0丝线稀疏缝合眼轮匝肌,用6-0尼龙线间断缝合皮肤切口。
2.3皮瓣+肌瓣法:手术步骤大致和皮瓣法和皮肌瓣法相同,只是分次在皮肤、眼轮匝肌下分离。
2.4结膜入路法:消毒同皮瓣法。先用2%利多卡因行结膜表面麻醉,再用2%利多卡因加少许肾上腺素行睑结膜穹窿部结膜下浸润麻醉。于下睑中段睑板下缘结膜处横行切开1cm切口,切开结膜后于眶隔浅面向眶缘下钝性分离,暴露眶隔,去除疝出的多余脂肪,彻底止血,对齐结膜切口,可不予缝合。
3结果
本组183例经过2周~半年以上随访。皮瓣法有5例早期出现轻度的下睑外翻,占6.94%;2例出现下睑凹陷,占2.78%。皮肌瓣法有2例早期出现轻度的下睑外翻,占3.70%。皮瓣+肌瓣法有3例早期出现下睑外翻,占8.33%。结膜入路法有4例下睑细小皱纹增多,占19.05%;3例自觉矫正不足占14.29%。其余164例都取得了满意效果,总满意率占89.62%。
4讨论
4.1 睑袋修复术是美容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它对面中部1/3的年轻化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2]。其术式也基本固定,但由于中老年受术者下睑皮肤、眼轮匝肌、眶隔膜退行性变程度及眶隔脂肪量的多少存在差异,受术者的要求不尽相同,所以手术方式需要因人而异,进行个性化设计。
4.2 睑袋的临床分型[3]:①下睑皮肤松弛;②眼轮匝肌肥厚;③眶内脂肪过多而致的脂肪膨出或眶隔松弛致使脂肪疝出;④混合型。根据临床分型,将各个术式的适应证及特点做了比较。
4.2.1 皮瓣法:主要适用于下睑皮肤松弛、皮肤深皱纹的受术者或合并眶内脂肪过多,同时眼轮匝肌松弛较轻的受术者。该术式通过皮下分离,一方面,可以尽可能多的去除皮肤,对于皮肤松弛、皮肤有深皱纹的受术者,效果明显;另一方面,可以对肥厚的眼轮匝肌进行修剪。但该术式操作时出血较多;睑外翻发生几率较高;如去除眶脂过多,易致下睑凹陷。
4.2.2皮肌瓣法:主要适用于眶内脂肪组织过多、眶隔松弛和(或)皮肤、眼轮匝肌均较松弛的受术者。该术式通过眼轮匝肌深面分离,易分离且出血少。通过向外上方悬吊眼轮匝肌瓣,可较多地去除松弛的皮肤、肌肉[4]。眶隔脂肪可根据情况处理:脂肪脱垂严重、眼窝较丰满者,可适量去除脂肪,缝合缩紧眶隔膜;睑袋合并下睑眶缘凹陷者,可释放眶脂平铺垫于凹陷处。即如果脂肪过多,可做部分切除,剩余脂肪再平铺垫于凹陷處[2],从而有效地预防去脂过多造成的下睑塌陷等问题。
4.2.3皮瓣+肌瓣法:适应证比较广泛,是综合皮瓣法和皮肌瓣法的手术方法,具有皮瓣法和皮肌瓣法的优点,但操作相对复杂,睑外翻发生几率相对较高。
4.2.4结膜入路法:适用于单纯脂肪膨出,皮肤、肌肉松弛不明显,弹性好的受术者。该术式无皮肤切口瘢痕,极少并发下睑退缩或外翻[5]。只需单纯去除多余的眶隔脂肪,便可达到满意效果,创伤较小,易操作,很容易被受术者接受,但容易增加下睑细小皱纹。
[参考文献]
[1]杨海平,杨苏.实用美容皮肤外科技术[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355-360.
[2]盛建辉,胡滨,杨晓惠.眶隔重置在睑袋修复术中作用的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05,14(6):712.
[3]汪晓蕾,夏成俊,崔日香,等.下睑成形术的术式选择[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7,8(3):130.
[4]李保锴,张艳清,翟丕力,等.经皮肤入路的眼轮匝肌瓣悬吊法下睑袋修复术[J].中国美容医学,2006,15(3):284.
[5]王桂龙.结膜入路睑袋整复术120例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06,15(8):934-935.
[收稿日期]2008-09-12[修回日期]2008-12-07
编辑/张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