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介绍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前提下,我国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并提出了为应对挑战所采取的措施,如优化教育环境、改革教育内容、转变教师角色等。
[关键词]高校 德育 挑战 对策
[作者简介]齐琳娜(1971- ),女,河南内乡人,南阳理工学院政教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河南 南阳 473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7-0113-02
一、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的经济生活,也引发了人们价值取向的深刻变化。对于当今大学生而言,市场经济的冲击既有其积极作用,也给他们带来了消极影响。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强化了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但同时也淡化了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市场经济的自主性、独立性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自我意识、自主意识的强化。但现代市场经济所包含的个体本位、优胜劣汰等原则,往往会使一些学生对个人利益的要求更加强烈,奋斗欲、成就欲也更加迫切,而当这些欲望膨胀到一定程度时,便会诱发极端个人主义,从而可能淡化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2.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增强了大学生的主动性,但同时也淡化了大学生的协作意识。市场经济所引入的竞争机制,还使大学生看到了时间的价值,慢节奏、低效率的思想遭到普遍的否定。这一切使得大学生的主动意识不断增强,但同时,市场经济带来的负效应也是明显的,最突出的是协作意识在竞争中被钝化,一部分大学生的服务和奉献精神不足,把竞争和创造变成了实现自我利益的手段。
3.市场经济的平等性加强了大学生的公平意识,但同时可能淡化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市场等价交换原则使人们冲破了旧体制中狭隘的人身依附乃至人格从属的等级关系的羁绊,将人置于平等地位,促进了独立人格的形成。这对于官本位思想、等级观念、特权思想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也使得大学生的平等、公正意识进一步得到强化。但另一方面也对大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如主人翁精神逐渐淡化,人际交往讲究有偿服务、等价交换,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金钱升值和道德贬值,造成社会风气的庸俗化。
(二)经济全球化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使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益加剧和空前复杂,主流意识存在着被削弱的威胁。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最敏感的一个社会群体,其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受到更为强烈的冲击。西方文化产品的大量涌入,无不影响着大学生。这些世俗文化所体现的重视商业价值、追求感观享乐、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将可能淡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弱化他们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感。同时,西方腐败的文化垃圾和堕落的生活方式,渗透到大学生的意识和生活中,从而对他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伦理道德、社会行为、生活方式及交往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一切无疑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信息网络化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
1.网络文化的多样性易导致大学生思想混乱。网络信息是一种开放的、超越民族和国界的公用信息,又是一种多元快变的信息,每一个问题都是多维的、变化的,试图直接给出一个问题的具体答案或者仅用一种价值观念去评判是非几乎变得不可能。由于了解信息的渠道更宽、接触面更广、接触的观点更多,当代大学生很难再按照教育者事先设计的目标去理解和领会信息。同时,在理解信息方面他们也更加主动,不会像以往那样被动地接受教育者的灌输和安排。因此,教育者在学生传播、接受信息中的权威地位被打破了,学生自我判断是非标准的自主性、独立性更强,价值取向更加多元,价值选择更加困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不容易。
2.网络的虚拟化易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因特网技术弥补了其他联络方式的不足。在网络中,行为主体的人际交往大都是在“虚拟”情境下进行的,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中成为“隐形人”(不知道对方性别、年龄、职业等)。这种交往方式弥补了现实世界人际交往的一些缺陷,使人们很容易获得为人处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甚至感受到自身价值的极大化和他人对自己的热情关怀。但是,这种情况长期下去,必然会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新的人际交往障碍,使行为主体冷漠人际关系淡漠人际距离疏远,使人产生孤独、苦闷、焦虑、压抑,甚至情绪低落、消沉、精神不振、交往安全感下降等,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难以存在。
二、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一)优化德育环境
德育环境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一般意义上,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精神环境,其中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起决定作用。因为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思想是社会存在的主观反映,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环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要依靠政府行为和社会动员,优化大学生德育的宏观环境。宏观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环境,它由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构成。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社会政治环境;倡导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领导立法,整治贪污腐败,严惩违法犯罪;整顿社会秩序,强化社会治安;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普及环保知识,以确保社会环境积极因素的增长。
第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优化大学生德育的微观环境。微观环境主要指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工作环境等。家庭是最先对人实施教育和影响的地方,不仅影响子女的个性发展,而且对子女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起着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和开发家庭环境的教育资源,使其更好地为子女的健康成长服务。学校环境作为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是大学生成长的大熔炉。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的本质表现是校风,通过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等反映出来。教风是基础,学风是中心。良好的教风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风气的形成起促进作用。优良的学风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品格,磨炼学生的意志,增强集体凝聚力。
第三,利用新技术手段,扩大德育载体。利用大众传媒、国际互联网为教育载体,为大学生创办德育网站是一种积极有益的尝试。
(二)改革德育内容
改变以往把德育等同于道德知识教育的观念。道德知识的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以往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常常把德育等同于开设德育课程,进行道德价值观的传授和灌输,而忽视了道德价值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实践环节。道德价值观念要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信念,离不开道德实践。在完整的德育意义上,道德实践比道德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因为离开了道德实践,德育的效果将无从检验,道德价值也无从落实,德育成为毫无意义的纸上谈兵。高校德育内容改革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首先,以课程为中心,形成新型的教学主体。课程源于生活,德育的教学过程就是以课程为中心的互动过程。这种新型的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的,师生之间的互动是重要内容。在新型的课程生活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激活者,其任务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并且在与学生的互动、对话、交流、沟通中引导其学习活动,不断拓展学生的经验,促进他们在更高层次上的自我建构。这样一来,教师的角色从“教书”转向“教人”,他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也由“备教材”转向“备学生”,即以对学生高度关怀的精神,去了解学生的不同需要。可见,在新型的课程生活中,新型的教学主体的关系是:教师作为主体的作用是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其次,以实践为落脚点,使高校德育课程与团队德育相结合。团队德育就是以团队为单位,根据团队成员的思想状况和道德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高校的团队德育可以根据学生所属的社团性质,结合德育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使德育的理论知识渗透于学生的生活陶冶之中。如伦理学会结合德育课程中道德修养的有关内容,开展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现代转化的辩论大赛,使学生在活动中深入了解中国传统优秀道德文化的现代意义;心理学会结合德育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月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并提供免费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自我教育;义工协会结合德育课程中现代大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开展面向社会的义务活动。
(三)转变德育教师角色
1.德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导航员”。一直以来“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职业最显著的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从多渠道获取知识,教师不能单纯把传递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应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自我学习和自我修养的方法及培养灵活迁移知识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担当起“导航员”的角色。德育教师要致力于调动和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具有自觉能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新性,成为能够发展自我、充实自我、超越自我的现代人。
2.德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心理问题的诊治者。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大学生上网人数在90%以上。网络带来的人机交流模式使得人际直接交流日益减少,从而造成认知和情感缺失,容易丧失自我归属感,导致性格孤僻、行为失范、言语无忌,对现实不认可甚至逃避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这就要求德育教师首先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工作者,在学生适应社会和学习上给予更多的心理关注,指导学生社会交流和协同工作的技巧,并能够在实际的教育创新活动中有效地激励和引导学生,使其能够健康和谐地发展。这一角色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素养,要有坦诚真实和灵活开放的人格特点,要有善于交际富于幽默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要有协调问题的技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加以引导,扫除学生心理障碍,使其健康成长。
3.德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实质上就是健全完善人格的形成。没有健全的人格,就谈不上优秀思想品德的形成;培养健全人格与培养优秀思想品德实质上是同一教育过程的两个侧面。新时期的德育内容体系必须包括健康人格的塑造,甚至可以说德育的根本功能在于人格的塑造。要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首先要塑造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对自我有积极的认识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塑造他们自尊自爱的人格,激发他们自强自信的勇气,同时改造他们不良的自我意识品质。其次,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品质。指导青少年学生与同学老师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良好的交往品质。再次,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挫折,教育学生把挫折当成一种磨炼与考验,帮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教给学生积极对待挫折的方法,增强挫折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胡保利.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大学教育观念的更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7).
[2]王肃.孔子家语六本[M].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关键词]高校 德育 挑战 对策
[作者简介]齐琳娜(1971- ),女,河南内乡人,南阳理工学院政教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河南 南阳 473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7-0113-02
一、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的经济生活,也引发了人们价值取向的深刻变化。对于当今大学生而言,市场经济的冲击既有其积极作用,也给他们带来了消极影响。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强化了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但同时也淡化了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市场经济的自主性、独立性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自我意识、自主意识的强化。但现代市场经济所包含的个体本位、优胜劣汰等原则,往往会使一些学生对个人利益的要求更加强烈,奋斗欲、成就欲也更加迫切,而当这些欲望膨胀到一定程度时,便会诱发极端个人主义,从而可能淡化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2.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增强了大学生的主动性,但同时也淡化了大学生的协作意识。市场经济所引入的竞争机制,还使大学生看到了时间的价值,慢节奏、低效率的思想遭到普遍的否定。这一切使得大学生的主动意识不断增强,但同时,市场经济带来的负效应也是明显的,最突出的是协作意识在竞争中被钝化,一部分大学生的服务和奉献精神不足,把竞争和创造变成了实现自我利益的手段。
3.市场经济的平等性加强了大学生的公平意识,但同时可能淡化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市场等价交换原则使人们冲破了旧体制中狭隘的人身依附乃至人格从属的等级关系的羁绊,将人置于平等地位,促进了独立人格的形成。这对于官本位思想、等级观念、特权思想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也使得大学生的平等、公正意识进一步得到强化。但另一方面也对大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如主人翁精神逐渐淡化,人际交往讲究有偿服务、等价交换,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金钱升值和道德贬值,造成社会风气的庸俗化。
(二)经济全球化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使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益加剧和空前复杂,主流意识存在着被削弱的威胁。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最敏感的一个社会群体,其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受到更为强烈的冲击。西方文化产品的大量涌入,无不影响着大学生。这些世俗文化所体现的重视商业价值、追求感观享乐、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将可能淡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弱化他们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感。同时,西方腐败的文化垃圾和堕落的生活方式,渗透到大学生的意识和生活中,从而对他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伦理道德、社会行为、生活方式及交往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一切无疑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信息网络化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
1.网络文化的多样性易导致大学生思想混乱。网络信息是一种开放的、超越民族和国界的公用信息,又是一种多元快变的信息,每一个问题都是多维的、变化的,试图直接给出一个问题的具体答案或者仅用一种价值观念去评判是非几乎变得不可能。由于了解信息的渠道更宽、接触面更广、接触的观点更多,当代大学生很难再按照教育者事先设计的目标去理解和领会信息。同时,在理解信息方面他们也更加主动,不会像以往那样被动地接受教育者的灌输和安排。因此,教育者在学生传播、接受信息中的权威地位被打破了,学生自我判断是非标准的自主性、独立性更强,价值取向更加多元,价值选择更加困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不容易。
2.网络的虚拟化易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因特网技术弥补了其他联络方式的不足。在网络中,行为主体的人际交往大都是在“虚拟”情境下进行的,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中成为“隐形人”(不知道对方性别、年龄、职业等)。这种交往方式弥补了现实世界人际交往的一些缺陷,使人们很容易获得为人处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甚至感受到自身价值的极大化和他人对自己的热情关怀。但是,这种情况长期下去,必然会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新的人际交往障碍,使行为主体冷漠人际关系淡漠人际距离疏远,使人产生孤独、苦闷、焦虑、压抑,甚至情绪低落、消沉、精神不振、交往安全感下降等,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难以存在。
二、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一)优化德育环境
德育环境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一般意义上,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精神环境,其中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起决定作用。因为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思想是社会存在的主观反映,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环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要依靠政府行为和社会动员,优化大学生德育的宏观环境。宏观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环境,它由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构成。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社会政治环境;倡导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领导立法,整治贪污腐败,严惩违法犯罪;整顿社会秩序,强化社会治安;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普及环保知识,以确保社会环境积极因素的增长。
第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优化大学生德育的微观环境。微观环境主要指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工作环境等。家庭是最先对人实施教育和影响的地方,不仅影响子女的个性发展,而且对子女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起着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和开发家庭环境的教育资源,使其更好地为子女的健康成长服务。学校环境作为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是大学生成长的大熔炉。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的本质表现是校风,通过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等反映出来。教风是基础,学风是中心。良好的教风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风气的形成起促进作用。优良的学风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品格,磨炼学生的意志,增强集体凝聚力。
第三,利用新技术手段,扩大德育载体。利用大众传媒、国际互联网为教育载体,为大学生创办德育网站是一种积极有益的尝试。
(二)改革德育内容
改变以往把德育等同于道德知识教育的观念。道德知识的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以往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常常把德育等同于开设德育课程,进行道德价值观的传授和灌输,而忽视了道德价值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实践环节。道德价值观念要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信念,离不开道德实践。在完整的德育意义上,道德实践比道德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因为离开了道德实践,德育的效果将无从检验,道德价值也无从落实,德育成为毫无意义的纸上谈兵。高校德育内容改革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首先,以课程为中心,形成新型的教学主体。课程源于生活,德育的教学过程就是以课程为中心的互动过程。这种新型的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的,师生之间的互动是重要内容。在新型的课程生活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激活者,其任务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并且在与学生的互动、对话、交流、沟通中引导其学习活动,不断拓展学生的经验,促进他们在更高层次上的自我建构。这样一来,教师的角色从“教书”转向“教人”,他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也由“备教材”转向“备学生”,即以对学生高度关怀的精神,去了解学生的不同需要。可见,在新型的课程生活中,新型的教学主体的关系是:教师作为主体的作用是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其次,以实践为落脚点,使高校德育课程与团队德育相结合。团队德育就是以团队为单位,根据团队成员的思想状况和道德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高校的团队德育可以根据学生所属的社团性质,结合德育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使德育的理论知识渗透于学生的生活陶冶之中。如伦理学会结合德育课程中道德修养的有关内容,开展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现代转化的辩论大赛,使学生在活动中深入了解中国传统优秀道德文化的现代意义;心理学会结合德育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月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并提供免费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自我教育;义工协会结合德育课程中现代大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开展面向社会的义务活动。
(三)转变德育教师角色
1.德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导航员”。一直以来“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职业最显著的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从多渠道获取知识,教师不能单纯把传递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应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自我学习和自我修养的方法及培养灵活迁移知识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担当起“导航员”的角色。德育教师要致力于调动和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具有自觉能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新性,成为能够发展自我、充实自我、超越自我的现代人。
2.德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心理问题的诊治者。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大学生上网人数在90%以上。网络带来的人机交流模式使得人际直接交流日益减少,从而造成认知和情感缺失,容易丧失自我归属感,导致性格孤僻、行为失范、言语无忌,对现实不认可甚至逃避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这就要求德育教师首先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工作者,在学生适应社会和学习上给予更多的心理关注,指导学生社会交流和协同工作的技巧,并能够在实际的教育创新活动中有效地激励和引导学生,使其能够健康和谐地发展。这一角色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素养,要有坦诚真实和灵活开放的人格特点,要有善于交际富于幽默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要有协调问题的技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加以引导,扫除学生心理障碍,使其健康成长。
3.德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实质上就是健全完善人格的形成。没有健全的人格,就谈不上优秀思想品德的形成;培养健全人格与培养优秀思想品德实质上是同一教育过程的两个侧面。新时期的德育内容体系必须包括健康人格的塑造,甚至可以说德育的根本功能在于人格的塑造。要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首先要塑造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对自我有积极的认识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塑造他们自尊自爱的人格,激发他们自强自信的勇气,同时改造他们不良的自我意识品质。其次,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品质。指导青少年学生与同学老师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良好的交往品质。再次,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挫折,教育学生把挫折当成一种磨炼与考验,帮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教给学生积极对待挫折的方法,增强挫折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胡保利.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大学教育观念的更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7).
[2]王肃.孔子家语六本[M].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