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苏富比春拍,推出3场瓷杂专拍。透过成交额惊人的表象,实际向市场传递出“利好”与“不利”正反两方面消息。在这场瓷杂春拍中,高端的艺术品依然扛鼎着大拍的重头戏,而卖家一旦过高估计国内市场承受能力,对市场的预测失去准绳,立马就会遭遇藏家的冷眼旁观。泡沫正开始消带!
刚刚结束的2007香港苏富比春拍,瓷器与古玩杂项拍品共推出3场专拍,分别是“花赏瑶华:巴黎名藏中国艺术收藏品”专场,“玉承天命:乾隆宫廷艺术品”专场和“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其中,巴黎名藏专场推出巴黎藏家25件中国古玩,全部成交,成交额为1.27亿港元。乾隆宫廷艺术品专场推出乾隆御制用具5件,成交4件,成交额也高达9600万港元。中国重要瓷器及工艺品专场的纪录为:推出拍品187件,成交89件,成交率47%,总成交额2.23亿港元,从数据上看,这三个专场总成交额为4.46亿港币,总成交率为54%,成交额的数据非常惊人,相对过去几年而言绝对是成倍增长,而成交率相对于去年春拍的62%和秋拍的41%,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那么,此次的春拍,究竟给我们带来瓷杂走向的什么信息呢?
从春拍结果看,高端艺术品仍然是艺术品市场的主流,这类艺术品数量少,价额大,成交率高,是历届大拍的重头戏。但是,这类高端艺术品的买方可以说主要是海外传统买家,与中国内地市场关系不大。而但我们对具体的拍品和数据再做仔细分析,就可以归纳出如下的现象:
两大利好消息:
1.明清彩瓷独领风骚:据不完全统计,明清彩瓷总计推出58件,成交42件。其中明代彩瓷推出5件,成交4件,成交率为80%;清代彩瓷推出53件,成交38件,成交率71%。这些都是非常理想的数据。试看具体的成交案例:
清乾隆柠檬黄地粉彩金钱冰梅纹“束带琵琶包袱”壁瓶(1对)
估价:1,200,000—1,500,000港元,成交价为:5,306,400港元
高出估价4倍多!
清雍正柠檬黄地粉彩浮雕花鸟宝瓶纹六方瓶
估价:6,000,000—8,000,000港元,成交价:22,492,800港元
高出估价4倍!
明万历五彩“荷塘鸳鸯”图长颈蒜头瓶
估价:3,500,000-4,500,000港元,成交价:7,191,360港元
高出估价1倍。
如果再结合其他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毫不过分地说,这次苏富比春拍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明清彩瓷来支撑。
2.单色釉器风头不减:据不完全统计,这次明清单色釉器总共推出36件,成交24件,成交率67%。同样也是非常理想的数据。再看具体成交的例子:
清雍正粉青釉双耳三足小香炉
估价:250,000-300,000港元,成交价:1,782,000港元。
高出估价接近7倍!如果再看这件东西器高只有7.6厘米,是一件非常小的器物,这个价格就更显得惊人。
清乾隆粉青釉浮雕夔龙纹双耳壶
估价:8,000,000-10,000,000港元,成交价:13,068,000港元。
还有几件清代仿宋官、哥釉器也以不俗的价格成交,由此不难看出市场对单色釉器的追捧程度。
后面这两个现象完全符合我们在06年春季苏富比大拍过后所作出的分析:
(见本刊2006年第5期《从苏富比春拍看未来瓷器走向:买卖双方开始寻找新的平衡点》:“从这次苏富比拍卖的成交记录上分析,我们或许可以推测那些局部将会成为热点。热点一、单色釉器:单色釉器的鉴别和欣赏是需要相当高的文化、文物知识为基础的,因此,收藏者层次的提高,收藏队伍日益成熟,是单色釉器逐渐走俏的成因。可以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单色釉器、仿宋釉器仍然将在拍卖市场内占有一定的地位。热点二、明清彩瓷:在近几年的瓷器市场上,明清彩瓷其实一直没有达到应有的价格。……而在未来,随着收藏家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彩瓷鉴定取得进展,相信这个价格误区是会重新调正的。”)
两大不利消息:
如果说上面这些数据分析带来的是利好的信息,那么我们就要来看看下面这些不那么理想的数据了:
明代青花瓷的市场份额萎缩:据不完全统计,这次明代青花瓷器总共推出16件,仅成交4件,成交率25%。且成交的基本上是一些低价器物,如果不是一件明成化青花折枝蕃莲“八宝”纹出戟觚(估价:HKD 4,000,000—6,000,000元)带来13,622,400港元的成交额,差一点就可以说是溃不成军。
杂项(包括玉器、剔红、镏金、各类竹木牙雕等)交易平淡,没有亮点。除去《玉承天命:乾隆宫廷艺术品专场》的几件拍品由于其特殊的背景原因进出一丝火花,其余拍品要么不成交,要么以低于估价的价格成交。具体的数据分析我们就不——列出了。总而言之,相对于去年鎏金器、明清竹木雕成交的火爆,可以说是令买卖双方以及分析家们都大跌眼镜了。
这个结果与我们去年的预计是有出入的。不过,要是我们更加细心一点,还是不难看出这里面原来是有原因的:
原因之一:卖家过高地估计国内市场的承受能力,对市场的预测失去准绳。
毋庸讳言,苏富比也好,佳士得也好,这两大公司在香港每年举办拍卖,程度上开始越来越瞄准中国大陆这个新兴地广大市场。而在过去的数年内,内地买家确实成为这两家拍卖公司中低端拍品的主要受众。但从05年下半年开始,国内艺术品市场逐渐进入低潮期,投资资金和投机资金都开始纷纷撤离艺术品市场,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卖家并没有及时调整拍品结构和拍品价格,仍然延续着原有的期望,这自然就会带来成交萎缩的必然结果。我们可以看看这次推出的不少拍品,明显是针对中低端市场的,但是价格却估得异常的高,最明显的例子是如下两件:
清康熙五彩“庭苑仕女”图大盘,尺寸:53厘米,估价:6,000,000—8,000,000港元,结果:流拍。
明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鸟食罐,高7.5厘米,估价:2,500,000—3,500,000港元。结果:流拍。
第一件属于民窑落康熙款的五彩盘子,相同尺寸,相同落款,类似文饰的,在2002—2003年欧洲拍卖市场成交价仅为15万—20万,目前国内的交易价格在80万至百万左右。第二件是属于小玩件的宣德青花,不入主流收藏品之列,三年前即使顶级大拍,价格也就在10万—20万左右,目前国内交流价格仍就在20万上下。这次拍卖,类似这样的器物还有不少,卖家都给出了超乎寻常的估价,这只能说明,卖家要么是自己没有做过“功课”,听任货主满天要价;要么就是小看了国内买家的商业智商,再就是对自己的金字招牌抱有太大的幻想。其结果自然也就不言而明。
原因之二:买家冷淡。
2006年我们在分析中国艺术品市场转冷的时候就已经专门指出,买家的撤离是原因之一。这个买家撤离有两重含义,第一是投资、投机资金的撤离。第二是真正玩家的冷静不跟风。在过去的数年内中国艺术品市场呈井喷态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量的投资、投机资金进入这个市场进行炒作,而投资投机资金的最大特点就是获利就撤。国人做事历来强调短线行为,当2005年艺术品市场达到高点时,这些资金的撤出已成必然,不过是快慢之别罢了。而真正的玩家则对市场行为了如指掌,各种功课早就做得足足的,面对卖家的漫天要价,冷眼旁观是当然之举。
针对2006年下半年拍卖市场的动向,我们就曾总结,2006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泡沫开始消散,投资者逐渐冷静,大市场进入调整期的转折点。从今年苏富比春拍的情况看,这个调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间,至少在今后一两年内将不会有太大的起色。但是,这并不代表从此往后中国的艺术品投资会进入冰河期。我个人更看好在这个调整期内真正的玩家将渐趋活跃,并在相当程度上引领市场动向。理由很简单:当投机资金彻底撤离之后人为的种种不正常的炒作将消失;当藏家重新审视市场之后他们会认真地重新评估他们手中牌的分量以及他们新的对手;这个时候一切都将回归本源,正常的次序得以恢复。所有的泡沫散尽之后,沉在砂砾中的金子才能清晰可见,而这些金子就是留给那些头脑清醒,目光锐利而又在过去数年那些疯狂的短期行为之中有效地保留了自己实力的高手们!
刚刚结束的2007香港苏富比春拍,瓷器与古玩杂项拍品共推出3场专拍,分别是“花赏瑶华:巴黎名藏中国艺术收藏品”专场,“玉承天命:乾隆宫廷艺术品”专场和“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其中,巴黎名藏专场推出巴黎藏家25件中国古玩,全部成交,成交额为1.27亿港元。乾隆宫廷艺术品专场推出乾隆御制用具5件,成交4件,成交额也高达9600万港元。中国重要瓷器及工艺品专场的纪录为:推出拍品187件,成交89件,成交率47%,总成交额2.23亿港元,从数据上看,这三个专场总成交额为4.46亿港币,总成交率为54%,成交额的数据非常惊人,相对过去几年而言绝对是成倍增长,而成交率相对于去年春拍的62%和秋拍的41%,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那么,此次的春拍,究竟给我们带来瓷杂走向的什么信息呢?
从春拍结果看,高端艺术品仍然是艺术品市场的主流,这类艺术品数量少,价额大,成交率高,是历届大拍的重头戏。但是,这类高端艺术品的买方可以说主要是海外传统买家,与中国内地市场关系不大。而但我们对具体的拍品和数据再做仔细分析,就可以归纳出如下的现象:
两大利好消息:
1.明清彩瓷独领风骚:据不完全统计,明清彩瓷总计推出58件,成交42件。其中明代彩瓷推出5件,成交4件,成交率为80%;清代彩瓷推出53件,成交38件,成交率71%。这些都是非常理想的数据。试看具体的成交案例:
清乾隆柠檬黄地粉彩金钱冰梅纹“束带琵琶包袱”壁瓶(1对)
估价:1,200,000—1,500,000港元,成交价为:5,306,400港元
高出估价4倍多!
清雍正柠檬黄地粉彩浮雕花鸟宝瓶纹六方瓶
估价:6,000,000—8,000,000港元,成交价:22,492,800港元
高出估价4倍!
明万历五彩“荷塘鸳鸯”图长颈蒜头瓶
估价:3,500,000-4,500,000港元,成交价:7,191,360港元
高出估价1倍。
如果再结合其他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毫不过分地说,这次苏富比春拍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明清彩瓷来支撑。
2.单色釉器风头不减:据不完全统计,这次明清单色釉器总共推出36件,成交24件,成交率67%。同样也是非常理想的数据。再看具体成交的例子:
清雍正粉青釉双耳三足小香炉
估价:250,000-300,000港元,成交价:1,782,000港元。
高出估价接近7倍!如果再看这件东西器高只有7.6厘米,是一件非常小的器物,这个价格就更显得惊人。
清乾隆粉青釉浮雕夔龙纹双耳壶
估价:8,000,000-10,000,000港元,成交价:13,068,000港元。
还有几件清代仿宋官、哥釉器也以不俗的价格成交,由此不难看出市场对单色釉器的追捧程度。
后面这两个现象完全符合我们在06年春季苏富比大拍过后所作出的分析:
(见本刊2006年第5期《从苏富比春拍看未来瓷器走向:买卖双方开始寻找新的平衡点》:“从这次苏富比拍卖的成交记录上分析,我们或许可以推测那些局部将会成为热点。热点一、单色釉器:单色釉器的鉴别和欣赏是需要相当高的文化、文物知识为基础的,因此,收藏者层次的提高,收藏队伍日益成熟,是单色釉器逐渐走俏的成因。可以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单色釉器、仿宋釉器仍然将在拍卖市场内占有一定的地位。热点二、明清彩瓷:在近几年的瓷器市场上,明清彩瓷其实一直没有达到应有的价格。……而在未来,随着收藏家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彩瓷鉴定取得进展,相信这个价格误区是会重新调正的。”)
两大不利消息:
如果说上面这些数据分析带来的是利好的信息,那么我们就要来看看下面这些不那么理想的数据了:
明代青花瓷的市场份额萎缩:据不完全统计,这次明代青花瓷器总共推出16件,仅成交4件,成交率25%。且成交的基本上是一些低价器物,如果不是一件明成化青花折枝蕃莲“八宝”纹出戟觚(估价:HKD 4,000,000—6,000,000元)带来13,622,400港元的成交额,差一点就可以说是溃不成军。
杂项(包括玉器、剔红、镏金、各类竹木牙雕等)交易平淡,没有亮点。除去《玉承天命:乾隆宫廷艺术品专场》的几件拍品由于其特殊的背景原因进出一丝火花,其余拍品要么不成交,要么以低于估价的价格成交。具体的数据分析我们就不——列出了。总而言之,相对于去年鎏金器、明清竹木雕成交的火爆,可以说是令买卖双方以及分析家们都大跌眼镜了。
这个结果与我们去年的预计是有出入的。不过,要是我们更加细心一点,还是不难看出这里面原来是有原因的:
原因之一:卖家过高地估计国内市场的承受能力,对市场的预测失去准绳。
毋庸讳言,苏富比也好,佳士得也好,这两大公司在香港每年举办拍卖,程度上开始越来越瞄准中国大陆这个新兴地广大市场。而在过去的数年内,内地买家确实成为这两家拍卖公司中低端拍品的主要受众。但从05年下半年开始,国内艺术品市场逐渐进入低潮期,投资资金和投机资金都开始纷纷撤离艺术品市场,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卖家并没有及时调整拍品结构和拍品价格,仍然延续着原有的期望,这自然就会带来成交萎缩的必然结果。我们可以看看这次推出的不少拍品,明显是针对中低端市场的,但是价格却估得异常的高,最明显的例子是如下两件:
清康熙五彩“庭苑仕女”图大盘,尺寸:53厘米,估价:6,000,000—8,000,000港元,结果:流拍。
明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鸟食罐,高7.5厘米,估价:2,500,000—3,500,000港元。结果:流拍。
第一件属于民窑落康熙款的五彩盘子,相同尺寸,相同落款,类似文饰的,在2002—2003年欧洲拍卖市场成交价仅为15万—20万,目前国内的交易价格在80万至百万左右。第二件是属于小玩件的宣德青花,不入主流收藏品之列,三年前即使顶级大拍,价格也就在10万—20万左右,目前国内交流价格仍就在20万上下。这次拍卖,类似这样的器物还有不少,卖家都给出了超乎寻常的估价,这只能说明,卖家要么是自己没有做过“功课”,听任货主满天要价;要么就是小看了国内买家的商业智商,再就是对自己的金字招牌抱有太大的幻想。其结果自然也就不言而明。
原因之二:买家冷淡。
2006年我们在分析中国艺术品市场转冷的时候就已经专门指出,买家的撤离是原因之一。这个买家撤离有两重含义,第一是投资、投机资金的撤离。第二是真正玩家的冷静不跟风。在过去的数年内中国艺术品市场呈井喷态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量的投资、投机资金进入这个市场进行炒作,而投资投机资金的最大特点就是获利就撤。国人做事历来强调短线行为,当2005年艺术品市场达到高点时,这些资金的撤出已成必然,不过是快慢之别罢了。而真正的玩家则对市场行为了如指掌,各种功课早就做得足足的,面对卖家的漫天要价,冷眼旁观是当然之举。
针对2006年下半年拍卖市场的动向,我们就曾总结,2006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泡沫开始消散,投资者逐渐冷静,大市场进入调整期的转折点。从今年苏富比春拍的情况看,这个调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间,至少在今后一两年内将不会有太大的起色。但是,这并不代表从此往后中国的艺术品投资会进入冰河期。我个人更看好在这个调整期内真正的玩家将渐趋活跃,并在相当程度上引领市场动向。理由很简单:当投机资金彻底撤离之后人为的种种不正常的炒作将消失;当藏家重新审视市场之后他们会认真地重新评估他们手中牌的分量以及他们新的对手;这个时候一切都将回归本源,正常的次序得以恢复。所有的泡沫散尽之后,沉在砂砾中的金子才能清晰可见,而这些金子就是留给那些头脑清醒,目光锐利而又在过去数年那些疯狂的短期行为之中有效地保留了自己实力的高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