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服务业早已成为北京市第一大产业,是支撑北京市经济稳定增长的主动力,北京成为全球服务业发展领先城市.本文利用北京市统计局数据,研究发现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过程中,北京市出现了“服务业之谜”现象,即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不断提升,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显著增强,但服务业的生产率相较于第二产业显著滞后;与此同时,服务业内部各部门发展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服务业部门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及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传统服务业部门发展滞后.针对北京市“服务业之谜”现象,
【机 构】
: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10004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务业早已成为北京市第一大产业,是支撑北京市经济稳定增长的主动力,北京成为全球服务业发展领先城市.本文利用北京市统计局数据,研究发现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过程中,北京市出现了“服务业之谜”现象,即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不断提升,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显著增强,但服务业的生产率相较于第二产业显著滞后;与此同时,服务业内部各部门发展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服务业部门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及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传统服务业部门发展滞后.针对北京市“服务业之谜”现象,本文认为可能出现的原因是对服务业测算的困难和对服务业生产率的低估,但北京市服务业仍需探究高质量发展之路.
其他文献
商贸流通企业需要顺应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通过成本会计核算体系创新为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提供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支持.本文基于高质量发展理念导向,分析了高质量发展导向下商贸流通企业发展与成本会计核算的关系,介绍了商贸流通企业的经营成本构成与核算方式,并通过分析传统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中存在的缺陷,探讨了商贸流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体系创新的策略思路,以期为商贸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本研究以自媒体平台为例,以全面薪酬理论为基础,从经济性薪酬和非经济性薪酬两个维度构建了平台企业的全面薪酬体系.通过具体的可操作性方案,详细介绍了自媒体平台全面薪酬体系的具体内容.经济性薪酬中,依据支付主体不同,分为基于平台的收入、基于用户的收入以及基于第三方的收入;非经济性薪酬中,包括平台环境、工作体验以及个体成长三个维度.最后,结合自媒体平台薪酬中的现存问题,提出管理建议,为平台企业薪酬体系的完善和行业生态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
农产品流通不仅是物质转移过程,更是多环节、多主体参与的农产品价值增值的过程.传统的以流通商为中心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由于主体势力不均,流通商渠道力量过强,带来农产品价格波动、市场信息不对称、上下游信任缺失、供应链协调差、产品溯源困难等问题,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性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去中心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是重塑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的信任机制、提高农产流通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剖析了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去中心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机理和路径,以期促进我国农产品流通的良性发展.
进入十四五时期,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面临新问题,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在推动“三区一基地”建设迅速开展的过程中,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化创新成为经济高质量、高效能发展的关键.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引擎.流通业作为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通过三地关联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收益共同提升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重塑京津冀现代产业格局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京津冀流通产业关联发展现状,并基于投入产出表测算京津冀地区流通业关联度、产业影响力系数,最终评价三地流通业总体关联情况.得出结论:京津冀地区流通业关
长江经济带覆盖了我国11个省市,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本文通过2009-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数据,并采用熵值法构建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数,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消费结构及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即城镇化通过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相对不足,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中介作用不明显;对外开放程度、固定资产投资
加快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是深化对外开放,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应有之义.“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有利于缓解中西部地区的区位劣势,为我国内陆地区农产品对外贸易提供新的平台.实证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欧班列的开通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规模的增长,对内陆省份的边际影响更强,并且具有显著空间正向溢出效应,从而优化农产品对外贸易开放格局.因此,要借助“一带一路”发展契机,进一步深化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合作,补足基础设施短板,加强省域空间联动,持续形成农产品对外贸易竞争力.
地理邻近性能够加速货物、人才等实体资源的流动,而认知邻近性能够加速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的流动.物流业集群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对不同资源的吸收水平存在差异,因而地理与认知邻近性对不同生命周期的物流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能产生不同作用.为验证这种作用差异,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在物流业集群不同生命周期中,地理邻近性和认知邻近性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地理邻近性与物流业集群创新绩效的关系呈“倒U型”变化;随着认知邻近性的提升,认知邻近性对物流业集群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不断增强.在不同地区内,地理邻近
实现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既是扩大开放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高效内外双循环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76个经济体的经济贸易数据,实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地位对我国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有利于我国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在发展中国家样本中更为明显.全球价值链重构虽然不具备规模溢出效应,但有着显著的结构优化效应,有利于我国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因此,应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创新驱动战略引领我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以促进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
本文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背景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环渤海、长三角及珠三角等经济圈作为研究对象,以理论模型为基础,通过构建分层次指标体系以测算我国三大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而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三大经济圈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处于加速提升状态;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增长状况与其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自然环境方面指标贡献率较高,社会保障方面指标居中,而成果分配等方面指标的贡献率较低,侧向反映出我国自然环境状况亟需改善的迫切性.据此本文提出降低居民收入
贸易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当前经济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湖北省环境规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为研究方向,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北省1993-2018年环境规制数据进行测算,并对湖北环境规制水平和出口贸易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协整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环境规制与出口贸易具有中度正向相关关系,标准化后的环境规制水平每增加1单位,总出口额增加13.6个单位,此实证结果可以说明环境规制水平的提升对湖北省出口贸易额的增加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