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丽斯·沃克小说中的“父亲形象”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zheng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拟借助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解读这三部小说的父亲角色,梳理父亲与白人雇主的关系,与妻子儿女的关系,透视沃克对男权社会"父亲"的批判和对理想"父亲"的期待的妇女主义思想。
  关键词:艾丽斯·沃克 父亲形象 妇女主义
  中图分类号:G623.23
  自称"妇女主义者"的沃克在探索女性解放独立的道路上,从未少关注过男性,尤其是父亲角色,更是沃克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在白人男性主宰的社会里,不论家庭事务还是社会事务,父亲都是有着最终发言权的人物,黑人社会亦是如此。为了集中对沃克小说中的"父亲"形象有一个清晰的梳理,本文选择了沃克的三部长篇小说《格兰奇·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1970),《紫颜色》(1982)和《父亲的微笑之光》(1998)。这三部作品分别写于不同年代,反映了黑人在美国的不同生活状态,书中的父亲形象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着不同的表现,但有一点是不变的,身为父亲或拥有"父权"话语的男性在家庭中的影响,尤其是对子女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也一直是沃克所关注的。
  《格兰奇·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的故事起源于二十世纪初奴隶制刚废除时佃农制刚实行的南方,黑人没有真正解放,他们收入微薄,负债累累。经济不独立,黑人仍受制于白人,尤其是黑人男性深受白人价值体系的影响,认为男人是强者,是有能力保护妻儿的人。但在白人主宰的社会,他们很难实现这些价值,所以导致身为丈夫和父亲的格兰奇内心充满了愤怒和仇恨,最终格兰奇离开了家,抛弃了儿子布朗菲尔德。书中的"父亲"形象代表着白人的价值体系,但陷入这种体系的黑人男性却无法在现实中彰显所谓的"父亲"形象,不仅如此,身为父亲的黑人男性只能将怨气发泄在妻儿身上,结果必然导致家庭暴力的恶性循环。
  《紫颜色》中黑人有了自己的土地,经济地位获得了相对的独立,父亲掌管了一家经济大权,并且深信西方父权文化,对自己的妻儿滥用权力,茜丽的继父多次对她性虐待其次,在父权制社会中,很多的价值和行为准则在衡量着男性,束缚着男人的本性。如哈勃本身不高大,喜爱做饭,但他不敢表露真性情,而是带着父权制所给的人格面具来伪装自己。为了显示男性气概,哈勃想通过吃东西使自己强壮,从而制服索菲亚,但这不但没起作用,还赶走了索菲亚,伤害了家庭关系。
  《父亲的微笑之光》故事进入90年代末,父亲是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类学家,为了研究濒临灭绝的孟都人种,来到偏远的墨西哥山区。尽管不信教,他还是接受教会的资助,以牧师的身份前往,这表明了虽然黑人受的经济剥削减弱了,但文化观念仍受白人奴役,优越的白人文化在黑人身上的烙印更深了。父亲受过西方高等教育,他的价值观审美观都深受白人文化影响,认为女儿的着装举止应该像上流社会的淑女,因为初尝性滋味而遭到父亲的一顿毒打,从此父女关系破裂了,就连二女儿苏珊娜也与父亲疏远了,使她陷入"恋父"和"弑父"的矛盾情感中。沃克让亡父的灵魂在苏珊娜的身边徘徊,最终理解女儿对生活的选择,也获得了女儿的谅解。这部作品中,沃克通过对"父亲"形象的批判,对父权制社会进行有力的反抗和颠覆,并试图建构一种新型父女关系。
  三部作品分别写于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黑人的经济社会地位逐步提高,思想文化也有了很大变化,但书中的父亲几乎无一例外的是家庭的施暴者,只是暴力的程度有所不同。《格》中父亲格兰奇陷入白人文化价值体系的囹圄,完全丧失了承担"父亲"责任的信心和力量,最终他的冷漠和抛弃使儿子布朗菲尔德在"父亲"缺席的状态下长大,并使儿子在同样的困境不能自拔。而《紫》中父亲已具备了养活家人的经济能力,不再弃家而走,但在精神和肉体上对儿女仍施加压力和暴力。世纪末的《父》,黑人父亲已不再赤裸裸的压迫占有妻子儿女,而是以温和有教养的父亲形象出现,但是拨开文明的表象,一个强悍的父权形象跃出父女爱恨交织的紧张关系中,最终通过父亲的亡灵使父女得到和解。这种父女间的张力关系反映出沃克对"父亲"形象的批判,对父权制的反抗和颠覆,同时也反映出沃克对理想"父亲"形象的渴望。
  以上三部作品的父親都在经济物质文化观念深受白人价值体系的影响,有的对自己无法实现白人设定的"父亲"形象感到沮丧和绝望,有的强迫自己带上面具来维持"父亲"形象,有的完全被白人同化,成为白人男权社会的代言人来压迫和伤害自己的儿女。从中不难看出白人设定的"父亲"形象束缚压抑黑人男性,黑人男性又将压力转嫁给黑人女性,所以黑人女性受着种族主义和男权制度的双重压迫。沃克要借助批判"父亲"形象,解构男性话语,达到颠覆男权社会,建构男女和谐社会的理想。
  参考文献
  [1](美)科尔曼著 刘文成,王军译《父亲:神话与角色的变换》北京:东方出版,1998
  [2](美)艾丽斯·沃克著 周小英译《父亲的微笑之光》译林出版社,2003
  [3] (美)艾丽斯·沃克著 杨仁敬译《紫色》沈阳出版社,1999
  [4] 侯婧 《张艺谋电影中父亲形象的缺失与重构》电影评介 NO. 11,2006
  [5] Living by the Word Selected Writings, 1973-1987 San Diego: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8
  [6] Winchell, Donna H. Alice Walker. 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s, 1992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中,语言评价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一个有机构成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手段。教师关注、实施充满魅力的语言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态度,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改进学习方法,增进对学习的积极情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引导;生成精彩;机智幽默;生机盎然  中图分类号:G424.21  教师语言的优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态度,能促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怎样让学生学有能用、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是衡量一堂课成功以否的关键。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五单元中的阅读与写作来说明,以读促写,通过对阅读材料的体裁、文章结构、语言点及经典句型等的分析的同时,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从而改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阅读;写作;结合  中图分类号:G423.07  一、 提出问题  长期以来,阅读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
背景和目的:  微小 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大小约22个核苷酸的保守非编码RNA,能够与下游靶基因mRNA的3’UTR碱基配对并引导基因沉默复合物(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而课文的阅读教学又是作文教学之基础;作为作文教学,它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发展。小学的阅读教学要立足于发展培养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原则,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们去感悟、思考、体验、获取。只有将阅读这股"活水"运用到作文的教学之中,勤于阅读,精于练笔,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字】作文教学;阅读教学;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23  1.前言  阅读教学与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现在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与新课标规定的小学生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145万字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对小学高年段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予以研究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3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