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历资料
患者,男,63岁,农民。因“反复咳嗽、咳痰、咯血30年,再发7天”入院。患者30年前始,常于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咯血。痰常为黄绿色脓痰,量每天约200ml。咯血程度不等,有时小量痰血,有时大量咯血。曾确诊为“左下支气管扩张”。入院前7天因受凉后上述症状再发。此次发病以咳嗽、咯血为主要症状。感喉部发痒,轻咳,即咯出鲜红色血,每次量约20ml,6~7次/日。无畏寒、发热、盗汗,无心悸、胸闷、气促。
体检: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动度对称,无增强或减弱,触觉语颤对称,无增强或减弱,双肺叩诊音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7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资料:肺部CT:左下肺有可见大小不同的环形影,直径大的2cm,小的5~10mm,互相聚集,有如蜂窝状,周围有浓密的索条状影。
诊断:左下肺支气管扩张。
治疗:入院后予抗感染,垂体后叶素、立止血、氨甲苯酸、酚磺乙胺止血等治疗,病情好转不明显,轻微活动后即咯出鲜红色血。之后,加用中藥治疗。予:旋复华10g,枇杷叶10g、杏仁10g、浙川贝各10g、桑白皮10g、地骨皮10g、茜草10g、生地榆10g、小蓟10g、黛蛤散6g(包煎)、茅芦根各10g、三七粉3g(分冲)。加服中药后,患者没有再次咯血,1周后病情稳定,能自由活动。2周后病情好转出院。患者出院后2个月未出现咯血。随诊半年,患者未再次咯血。
讨 论
支气管扩张症是常见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大多数继发于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尤其是儿童和青年时期麻疹、百日咳后的支气管肺炎,由于破环支气管管壁,形成管腔扩张和变形。病理改变为支气管管壁弹力组织、肌层以及软骨受损,由纤维组织替代,管壁变形扩张。扩张形态可分为柱状和囊状两种,亦常两种混合存在。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中医认为是热郁在肺,络脉受伤,应萧降肺气以止其咳,凉血清营以止其血。患者病情较急、较重,为临床工作中常遇到的危急重症。治疗给抗感染、袪痰、止咳、止血、通畅呼吸道的同时予中药肃降肺气、凉血清营治疗,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患者,男,63岁,农民。因“反复咳嗽、咳痰、咯血30年,再发7天”入院。患者30年前始,常于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咯血。痰常为黄绿色脓痰,量每天约200ml。咯血程度不等,有时小量痰血,有时大量咯血。曾确诊为“左下支气管扩张”。入院前7天因受凉后上述症状再发。此次发病以咳嗽、咯血为主要症状。感喉部发痒,轻咳,即咯出鲜红色血,每次量约20ml,6~7次/日。无畏寒、发热、盗汗,无心悸、胸闷、气促。
体检: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动度对称,无增强或减弱,触觉语颤对称,无增强或减弱,双肺叩诊音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7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资料:肺部CT:左下肺有可见大小不同的环形影,直径大的2cm,小的5~10mm,互相聚集,有如蜂窝状,周围有浓密的索条状影。
诊断:左下肺支气管扩张。
治疗:入院后予抗感染,垂体后叶素、立止血、氨甲苯酸、酚磺乙胺止血等治疗,病情好转不明显,轻微活动后即咯出鲜红色血。之后,加用中藥治疗。予:旋复华10g,枇杷叶10g、杏仁10g、浙川贝各10g、桑白皮10g、地骨皮10g、茜草10g、生地榆10g、小蓟10g、黛蛤散6g(包煎)、茅芦根各10g、三七粉3g(分冲)。加服中药后,患者没有再次咯血,1周后病情稳定,能自由活动。2周后病情好转出院。患者出院后2个月未出现咯血。随诊半年,患者未再次咯血。
讨 论
支气管扩张症是常见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大多数继发于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尤其是儿童和青年时期麻疹、百日咳后的支气管肺炎,由于破环支气管管壁,形成管腔扩张和变形。病理改变为支气管管壁弹力组织、肌层以及软骨受损,由纤维组织替代,管壁变形扩张。扩张形态可分为柱状和囊状两种,亦常两种混合存在。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中医认为是热郁在肺,络脉受伤,应萧降肺气以止其咳,凉血清营以止其血。患者病情较急、较重,为临床工作中常遇到的危急重症。治疗给抗感染、袪痰、止咳、止血、通畅呼吸道的同时予中药肃降肺气、凉血清营治疗,会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