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为已不是第一次在深圳总部举行其“全球分析师大会”了。
2004年,华为第一届“全球分析师大会”就落地在深圳。在这一年,华为全球的销售额为55.8亿美元。8年后,“2012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的举办地依然还是选定在深圳。在这次会议前发布的华为年报上显示,其2011年的销售总收入为2039亿人民币,净利润116亿人民币。
两者对比,可以看出华为近几年发展速度的迅猛。多年间持续的增长,让华为的规模急剧扩张。有数据显示,目前华为员工总数约14万人,其中研发员工占总员工数量的44%。在全球,华为已经拥有了23个研发中心、32个联合创新中心和45个培训中心。
自身规模的不断扩张,业务范围持续增加,华为是否会感到迷茫?
找到新的增长点
全球电信市场持续的低迷,其实已经影响到了华为的业务。根据华为2011年的年报显示,华为传统电信设备业务收入保持平稳,同比增长幅度只有3.0%,最终营收为1501 亿元人民币。这种“为大环境所累”的业务停滞,让华为等厂商遭遇到了前进的障碍。然而,正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运营商业务的发展进入平缓阶段的同时,华为企业业务单元却犹如做上了火箭般突飞猛进地成长起来。
华为年报显示,2011年其新的企业业务收入一路“高唱凯歌”,分别同比增长了57.1%,达到92 亿元人民币。这一增长幅度,在华为三大业务部门中位列首位。这也就无怪乎华为企业业务营销部总裁何达炳能够在“2012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充满自信地表示:“在3~5年内,华为企业业务的年销售额将达到150亿美元。”
根据何达炳的表述,未来华为企业业务将主要聚焦于四个核心领域:云计算和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网络、统一通信和协作以及企业信息安全,云计算将会成为这四个领域中“核心的核心”。
“2011年华为部署了超过210个数据中心,出货了3600万台LAN交换机以及1500套智真设备,并同3400多家合作伙伴建立了联系。”华为财务总监(Corporate Controller)CT Johnson在大会演讲中,特别提到了华为企业业务在过去一年中所取得的进展。
激活企业业务
运营商与企业业务在增长态势上的鲜明对比,已经让华为深刻意识到了“拐点”二字的含义。ICT的概念在这时出现,颇有点“及时雨”的味道。
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通信和技术)是华为近两年最喜欢提到的一个词。从华为自身的业务组成来看,将传统的优势项目CT(Communication Technology,通信技术)与未来的发展方向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相结合而成的ICT,是有利于其业务发展的。CT Johnson表示,华为会利用已有的运营商业务优势,在企业级和消费终端方面加大投入。何达炳也多次提到,华为的企业业务是为公司整体的ICT战略服务的。
“用CT,拉IT”,在用户需求的推动下,华为的ICT战略以用户体验作为出发点,通过基于IP的连接,形成了基于云计算的应用,以及将业务、制度和个体整合的ICT融合战略。
实际上,ICT的提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做是华为“云管端”(云计算、网络、终端)这一说法的升级。“云管端”的说法其实在华为早已成形,甚至连离职多年的员工在谈到IT应用时都会不由自主地用到这个词。
不过,同“云管端”强调产品和解决方案不同,华为实际上并没有将ICT仅仅作为推动通信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工具,而是将其形容为一个“激活器”。
根据华为的描述,21世纪的企业将会是弹性、敏捷的,而且在业务调配上更具灵活度和智能化。最后,依托于全球化和移动应用,企业业务之间将再无边界。而这些愿景,都是以“激活器”来引导的。也就是说,在华为的理念中,ICT是构建未来企业应用的一个开端。
尽管ICT业务被华为看做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不过,从目前来看,ICT依然还处于“阵痛期”,业务的增长速度还不能体现在最终的利润上。有分析师认为,2011年华为的毛利率与营业利润率相比2010年均有所下降,原因就在于目前企业和消费者业务还处于市场投入阶段。同时,华为的研发费用和固定资产同比都有所增长,这也是为企业和消费者业务未来的增长进行铺垫。
在分析师看来,这种利润率下滑但是研发和固定资产成本都有所上升的情况,同华为在2004~2006年前后开拓欧洲电信设备市场的情况比较类似。对于华为来说,更多地考虑业务的增长与扩张,而暂时放下追求利润率的脚步,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运营思路。
其实,华为对于其所走的每一步,概念上都非常清晰。根据华为的预测,2012年,其整体业绩将达到15%
2004年,华为第一届“全球分析师大会”就落地在深圳。在这一年,华为全球的销售额为55.8亿美元。8年后,“2012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的举办地依然还是选定在深圳。在这次会议前发布的华为年报上显示,其2011年的销售总收入为2039亿人民币,净利润116亿人民币。
两者对比,可以看出华为近几年发展速度的迅猛。多年间持续的增长,让华为的规模急剧扩张。有数据显示,目前华为员工总数约14万人,其中研发员工占总员工数量的44%。在全球,华为已经拥有了23个研发中心、32个联合创新中心和45个培训中心。
自身规模的不断扩张,业务范围持续增加,华为是否会感到迷茫?
找到新的增长点
全球电信市场持续的低迷,其实已经影响到了华为的业务。根据华为2011年的年报显示,华为传统电信设备业务收入保持平稳,同比增长幅度只有3.0%,最终营收为1501 亿元人民币。这种“为大环境所累”的业务停滞,让华为等厂商遭遇到了前进的障碍。然而,正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运营商业务的发展进入平缓阶段的同时,华为企业业务单元却犹如做上了火箭般突飞猛进地成长起来。
华为年报显示,2011年其新的企业业务收入一路“高唱凯歌”,分别同比增长了57.1%,达到92 亿元人民币。这一增长幅度,在华为三大业务部门中位列首位。这也就无怪乎华为企业业务营销部总裁何达炳能够在“2012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充满自信地表示:“在3~5年内,华为企业业务的年销售额将达到150亿美元。”
根据何达炳的表述,未来华为企业业务将主要聚焦于四个核心领域:云计算和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网络、统一通信和协作以及企业信息安全,云计算将会成为这四个领域中“核心的核心”。
“2011年华为部署了超过210个数据中心,出货了3600万台LAN交换机以及1500套智真设备,并同3400多家合作伙伴建立了联系。”华为财务总监(Corporate Controller)CT Johnson在大会演讲中,特别提到了华为企业业务在过去一年中所取得的进展。
激活企业业务
运营商与企业业务在增长态势上的鲜明对比,已经让华为深刻意识到了“拐点”二字的含义。ICT的概念在这时出现,颇有点“及时雨”的味道。
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通信和技术)是华为近两年最喜欢提到的一个词。从华为自身的业务组成来看,将传统的优势项目CT(Communication Technology,通信技术)与未来的发展方向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相结合而成的ICT,是有利于其业务发展的。CT Johnson表示,华为会利用已有的运营商业务优势,在企业级和消费终端方面加大投入。何达炳也多次提到,华为的企业业务是为公司整体的ICT战略服务的。
“用CT,拉IT”,在用户需求的推动下,华为的ICT战略以用户体验作为出发点,通过基于IP的连接,形成了基于云计算的应用,以及将业务、制度和个体整合的ICT融合战略。
实际上,ICT的提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做是华为“云管端”(云计算、网络、终端)这一说法的升级。“云管端”的说法其实在华为早已成形,甚至连离职多年的员工在谈到IT应用时都会不由自主地用到这个词。
不过,同“云管端”强调产品和解决方案不同,华为实际上并没有将ICT仅仅作为推动通信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工具,而是将其形容为一个“激活器”。
根据华为的描述,21世纪的企业将会是弹性、敏捷的,而且在业务调配上更具灵活度和智能化。最后,依托于全球化和移动应用,企业业务之间将再无边界。而这些愿景,都是以“激活器”来引导的。也就是说,在华为的理念中,ICT是构建未来企业应用的一个开端。
尽管ICT业务被华为看做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不过,从目前来看,ICT依然还处于“阵痛期”,业务的增长速度还不能体现在最终的利润上。有分析师认为,2011年华为的毛利率与营业利润率相比2010年均有所下降,原因就在于目前企业和消费者业务还处于市场投入阶段。同时,华为的研发费用和固定资产同比都有所增长,这也是为企业和消费者业务未来的增长进行铺垫。
在分析师看来,这种利润率下滑但是研发和固定资产成本都有所上升的情况,同华为在2004~2006年前后开拓欧洲电信设备市场的情况比较类似。对于华为来说,更多地考虑业务的增长与扩张,而暂时放下追求利润率的脚步,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运营思路。
其实,华为对于其所走的每一步,概念上都非常清晰。根据华为的预测,2012年,其整体业绩将达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