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利用外资一直保持良好的势头。大量外商投资的进入,对于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增加国内投资需求、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对外贸易和技术经济合作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外资;投资结构;投资软环境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6.178
1 大力优化外商投资结构
利用外资必须服从于、服务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战略,要利用《指导外商投资方向的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等规范性文件,来引导外商投资方向。利用外资必须同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效益相结合,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相结合,同扩大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相结合,同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相结合。
积极鼓励和引导外商投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开发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造、重组。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这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更是如此。要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鼓励外商投资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点引导外资投向原材料、能源、冶金、化工、装备工业、大型成套设备、建材及建筑等传统产业和老工业企业,促进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方,发挥我国制造业基础雄厚、劳动力素质较高、成本低廉的优势,争取形成一批产品面向国际市场的大型生产加工基地,形成新的优势产业和企业。
大力引进国外先进、适用技术,增强国内的消化吸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这是我国高新技术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提高引进外资质量最重要的内容。跨国公司是国际投资、高新技术开发和国际经济技术转移的活跃主体,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目前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近400家在中国投资设厂。要坚持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境内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和建立研究开发中心、生产制造基地和管理营运中心,增加在国内的采购量。要根据国家关于鼓励技术创新的规定,制定相关政策,为跨国公司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和设立高水平研究开发中心创造更好的条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同时,要完善和加强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加快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的结合,推动国内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实行均衡开放政策,鼓励外商参与西部开发,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扩大开放是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按照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大力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积极引导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优势以及潜在的市场优势。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对华无偿援助,中长期、中低息贷款,应重点投向中西部地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支持扶贫开发。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应与对内开放相结合,引导沿海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到中西部地区再投资,承包经营管理中西部地区企业。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吸收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要适应跨国并购的潮流,积极利用市场机制,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利用外资进行资产重组,盘活存量资产,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除少数关系国计民生和按照我国对外承诺必须由中方控股的行业和企业外,其他企业的股权比例可以根据行业特点适当放开。继续选择质量较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到国际证券市场上市,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中外中小型企业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推动国内中小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实现专业化生产,争取进入跨国公司的国际配套采购网络。在外资购并过程中,应当注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特别是要对无形资产作价过低现象予以高度重视。
2 努力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
随着科技进步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得到全面快速发展,但与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均收入应达到的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增长质量的提高。从总体上看,我国服务业总量不足;比重偏低;内部结构落后,传统服务业比重大,高档次、高附加值的新兴服务业发展不足;服务领域狭小,服务水平不高。要按照“发展现代服务业,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的要求,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有步骤、有计划地推动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使服务贸易领域吸引外资数量有较大增长,在吸收外资总额中的比重有所上升。要着力引进国外服务业的现代理念、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技术手段和规范的现代市场运作方式,大力改造传统服务业,培育和发展新兴服务业,推动我国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商业领域吸收外资应继续发展,鼓励并正确引导外商投资现代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积极推进旅游业的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开办合资旅行社,完善旅游设施,开发旅游资源,促进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允许外商投资会计、审计、法律、管理咨询、工程咨询等中介服务,促进各类中介服务发展和水平的提高。探索并试行吸收外商发展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审慎推进金融、保险、电信、证券业的对外开放。
3 着力引进先进技术,现代化管理经验和专门人才
在当前引进外资规模已经相当大和国内资金(包括外汇)相对充裕的新条件下,应当特别注意把外资工作的重点从单纯吸引境外资金为主转移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引进现代化管理经验,引进熟悉国际惯例、学有所长的优秀人才方面来,提高我国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现代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主要的资源。为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我们要加快建立更有利于吸引人才、人尽其才的环境、机制和条件,最大限度给予各类人才以创新和发展的空间,加大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力度,增强对台、港、澳地区和国外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吸引力。
4 进一步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创造综合竞争优势
在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外国投资者更加看重的是投资“软环境”,包括稳定的政策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创新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优越的人才环境、以及完善的法制环境等。改善投资“软环境”,这是提高利用外资工作水平的当务之急,也是巩固利用外资成果的必要条件。
健全法制,优化法制环境。要按照法制统一、非歧视和公开透明的原则,抓紧建立和完善既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抓紧涉外经济法规的立法工作,制定和完善有关反垄断、反倾销、反补贴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继续清理涉外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有关政策措施,对其中有违世贸组织规定和我国对外承诺,以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内容,该修订的加以修订,该废止的予以废止。建立统一、规范、公开的外商投资准入制度,凡未列入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外商投资准入审批事项,应予以取消;法律法规规定的外商投资准入审批事项,也要改革审批制度,减少审批内容,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提高政策法规的透明度,涉外法律法规、地方和部门规章以及政策性文件要逐步公开。
参考文献:
[1]武海峰,陆晓阳.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2]滕家国.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3]李东阳.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杨青.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对外直接投资[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5]贺灿飞.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关键词]外资;投资结构;投资软环境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6.178
1 大力优化外商投资结构
利用外资必须服从于、服务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战略,要利用《指导外商投资方向的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等规范性文件,来引导外商投资方向。利用外资必须同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效益相结合,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相结合,同扩大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相结合,同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相结合。
积极鼓励和引导外商投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开发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造、重组。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这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更是如此。要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鼓励外商投资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点引导外资投向原材料、能源、冶金、化工、装备工业、大型成套设备、建材及建筑等传统产业和老工业企业,促进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方,发挥我国制造业基础雄厚、劳动力素质较高、成本低廉的优势,争取形成一批产品面向国际市场的大型生产加工基地,形成新的优势产业和企业。
大力引进国外先进、适用技术,增强国内的消化吸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这是我国高新技术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提高引进外资质量最重要的内容。跨国公司是国际投资、高新技术开发和国际经济技术转移的活跃主体,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目前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近400家在中国投资设厂。要坚持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境内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和建立研究开发中心、生产制造基地和管理营运中心,增加在国内的采购量。要根据国家关于鼓励技术创新的规定,制定相关政策,为跨国公司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和设立高水平研究开发中心创造更好的条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同时,要完善和加强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加快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的结合,推动国内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实行均衡开放政策,鼓励外商参与西部开发,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扩大开放是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按照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大力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积极引导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优势以及潜在的市场优势。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对华无偿援助,中长期、中低息贷款,应重点投向中西部地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支持扶贫开发。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应与对内开放相结合,引导沿海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到中西部地区再投资,承包经营管理中西部地区企业。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吸收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要适应跨国并购的潮流,积极利用市场机制,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利用外资进行资产重组,盘活存量资产,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除少数关系国计民生和按照我国对外承诺必须由中方控股的行业和企业外,其他企业的股权比例可以根据行业特点适当放开。继续选择质量较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到国际证券市场上市,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中外中小型企业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推动国内中小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实现专业化生产,争取进入跨国公司的国际配套采购网络。在外资购并过程中,应当注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特别是要对无形资产作价过低现象予以高度重视。
2 努力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
随着科技进步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得到全面快速发展,但与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均收入应达到的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增长质量的提高。从总体上看,我国服务业总量不足;比重偏低;内部结构落后,传统服务业比重大,高档次、高附加值的新兴服务业发展不足;服务领域狭小,服务水平不高。要按照“发展现代服务业,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的要求,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有步骤、有计划地推动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使服务贸易领域吸引外资数量有较大增长,在吸收外资总额中的比重有所上升。要着力引进国外服务业的现代理念、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技术手段和规范的现代市场运作方式,大力改造传统服务业,培育和发展新兴服务业,推动我国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商业领域吸收外资应继续发展,鼓励并正确引导外商投资现代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积极推进旅游业的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开办合资旅行社,完善旅游设施,开发旅游资源,促进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允许外商投资会计、审计、法律、管理咨询、工程咨询等中介服务,促进各类中介服务发展和水平的提高。探索并试行吸收外商发展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审慎推进金融、保险、电信、证券业的对外开放。
3 着力引进先进技术,现代化管理经验和专门人才
在当前引进外资规模已经相当大和国内资金(包括外汇)相对充裕的新条件下,应当特别注意把外资工作的重点从单纯吸引境外资金为主转移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引进现代化管理经验,引进熟悉国际惯例、学有所长的优秀人才方面来,提高我国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现代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主要的资源。为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我们要加快建立更有利于吸引人才、人尽其才的环境、机制和条件,最大限度给予各类人才以创新和发展的空间,加大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力度,增强对台、港、澳地区和国外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吸引力。
4 进一步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创造综合竞争优势
在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外国投资者更加看重的是投资“软环境”,包括稳定的政策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创新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优越的人才环境、以及完善的法制环境等。改善投资“软环境”,这是提高利用外资工作水平的当务之急,也是巩固利用外资成果的必要条件。
健全法制,优化法制环境。要按照法制统一、非歧视和公开透明的原则,抓紧建立和完善既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抓紧涉外经济法规的立法工作,制定和完善有关反垄断、反倾销、反补贴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继续清理涉外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有关政策措施,对其中有违世贸组织规定和我国对外承诺,以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内容,该修订的加以修订,该废止的予以废止。建立统一、规范、公开的外商投资准入制度,凡未列入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外商投资准入审批事项,应予以取消;法律法规规定的外商投资准入审批事项,也要改革审批制度,减少审批内容,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提高政策法规的透明度,涉外法律法规、地方和部门规章以及政策性文件要逐步公开。
参考文献:
[1]武海峰,陆晓阳.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2]滕家国.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3]李东阳.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杨青.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对外直接投资[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5]贺灿飞.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