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墙体作为建筑物的重要承重构件及围护结构,其质量好坏对建筑物的影响不容忽视。但是,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形式、不同宽度的裂缝。这些裂缝不仅影响建筑外观造型和使用功能,而且降低了墙体的质量,影响到结构的承载力,严重者甚至引起房屋的倒塌,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本文对墙体裂缝的产生原因、裂缝特征以及防治措施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从建筑施工角度,提出预防墙体开裂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建筑墙体 裂缝 原因 预防措施
一、墙体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温度性裂逢
1.温度应力的产生。当外界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温度变形受到约束或者由于房屋地下和地上、室內和室外的温度差异而使墙体各部分具有不同的温度变形时,都会在墙体中产生温度应力。
2.裂缝的成因。温度性裂逢是墙体中最常见的,常出现于不同材料的交接处。在砌体受到约束的情况下,当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即在墙体中引起温度裂缝。如在平屋盖房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
3.防止主要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砌体结构开裂,可取下列措施:
1)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当采用整体式或装配式的钢筋混凝土屋盖时,宜在屋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
2)设置控制缝。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大于30m;
3)设置分隔缝。当采用现浇混凝土挑檐的长度大于12m时,宜设置分隔缝,分隔缝的宽度不应小于20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缝;
4)设圈梁。在非地震地区,在房屋顶层宜设钢筋混凝土圈梁。若采用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不宜外露。若不设圈梁,可在屋盖四周檐口下的砌体中,配置适当的转角钢筋。
(二)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逢
1.成因:房屋在建成后,地基一般都会下沉。特别是当房屋的长高比较大、地基土较软,或地基土层分布不均匀、土质差别很大,或房屋高差较大、荷载分布极不均匀时,都有可能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沉降大的部位与沉降小的部位发生相对位移,在墙体中产生剪力和拉力,当这种附加内力超过墙体本身的抗拉抗剪强度时,使墙体产生附加应力,就会产生裂缝。
2.裂缝特征:一般成斜裂逢,且裂缝走向凹陷处。 如果地基沉降不均匀,且这些裂逢会随地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的增大而增大。这种裂缝在建筑物下部比较明显,由下向上发展,呈“八”字,倒“八”字、水平、竖逢等。当长条形建筑物中部沉降过大,则在房屋二端由下往上呈“八”字形裂逢,且首先在窗角上突破;反之,当两端沉降过大时,则形成两端由下往上倒“八”字型裂缝,也首先在窗角上突破,也可在底层中部窗台处突破形成由上至下竖缝;当某一端下沉过大时,则在某端形成沉降端高的斜裂缝;当纵横墙交点处沉降过大,刚在窗台下角形成上宽下窄的竖缝,有时还有沿窗台下角的水平缝;
3.为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开裂,可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地基勘察。地质勘察时,要探明局部软弱土层。对照勘探报告,辨别土层成分,防止因未作土样分析而将某些特性土,如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当作一般土处理。对发现的软弱土部分,应处理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2)设置沉降缝,沉降缝必须自基础起将两侧房屋在结构构造上完全分开,一般在以下部位设置沉降缝:建筑平面的转折部位、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处、长高比过大的房屋适当部位、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基础类型不同处、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3)加强房屋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强度。
(三)干缩裂缝
1.成因:材料干燥收缩时产生的裂缝简称为干缩裂缝。烧结粘土砖的干缩变形很小,且变形完成比较快。而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材料,随着含水量的降低,将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砌体的干缩变形更大。干缩后的材料一旦受湿,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再次发生干缩变形。
2.裂缝的特征:干缩裂缝分布广,数量多,开裂的程度也比较严重,如屋顶圈梁下出现的水平缝和水平包角裂缝,大片墙面上出现的底部较严重、上部较轻微的竖向裂缝等。
3.防止干缩裂缝,可采用下列措施:1)选用干缩值低的墙材。控制砌筑时材料的含水量(先让材料干缩后砌墙)。采用低强度砂浆和长度小的砖块,可以避免砖块的断裂,并将细小裂缝均匀分散到各个垂直的灰缝隙中,避免变形和应力集中,累加出现大裂缝。2)面积较大的墙体采用在墙体内增设构造梁柱的构造措施。如墙体长度超过5m,可在中间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当墙体高度超过3m(120mm厚墙)或4m(≥180mm厚墙)时,须在墙中腰处增设钢筋混凝土腰梁,或设置伸缩缝。3)严格控制以胶凝材料为原料的砌块的龄期,不足28d的不应进入施工现场。4)正确掌握各种砌块使用时的含水率。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和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的含水率分别控制为5%-8%和15%-20%以内。砌体在生产储存期、运输、现场堆放等均要防止被水浸湿,雨季还应做好对砌块和砌体的遮盖。施工时,一般提前1-2d洒水稍作湿润。
二、引起墙体裂缝的其他原因
(一)设计不当 地基勘察设计、房屋建筑设计以及结构设计上的不当,都会导致墙体的开裂。因此,设计人员应避免以下情况发生:设计人员追求美观忽略房间布局的规整和合理性,致使平面复杂化;房屋过长或型体复杂,未设变形缝;结构设计时未进行荷载不利组合,导致使用荷载分布与设计值相差过大;砌体强度设计不足,圈梁设计过小或强度过低,洞口过梁搭接长度不足;大梁搁置在砌体上,砌体局部承压面不足或偏小或是大梁刚度偏小。
(二)施工不当 墙体砌筑时灰缝不饱满、厚度不均匀、不按要求组砌;砌筑砖墙时末对砖块浇水湿润,采用干砖上墙等违规作业;随意预留洞口或在墙上打洞;施工临时间断处未留置斜搓或直槎、设置阴槎;留槎处未按规定加设拉结筋。
三、施工预防措施
(一)基础施工开挖不得破坏基底原状土,如超深应采用人工地基且地基承载能力大于原天然地基承载能力。 (二)砂浆配比应结合现场材质情况,由有资质的专业实验室确定,并根据现场材质的变化及时调整;在满足砂浆和易性的前提下,控制好砂浆的强度。
(三)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砌筑质量。要保证灰缝砂浆的饱满度和厚度,控制砖的含水率,严禁干砖砌筑或施工中砖浇水过多;内外墙砌筑时,尽量做到同步砌筑,减小留搓部位,以利于房屋的整体性。
(四)相邻部位砌体施工不得高差过大(不宜超过3层)。当建筑物各部分存在荷载差异时,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先建重、高部分,后建轻、低部分;先做主体部分,后建附属部分,利用施工时间差,也可以预先调整一部分沉降量,减少沉降差。
(五)屋面保温层的施工,要保证松散保温材料的质量,控制保温层的厚度。
(六)施工时尽量避开高温或寒冷季节,以减少季节温差,不可避免时,一定要加强混凝土工程的养护降温和保温措施。必要时设置后浇带,以解决混凝土施工中的内应力问题。
(七)加强施工队伍的管理,提高施工队伍的素质和责任心,把施工过程中造成砌体开裂的人为因素降至最低。
四、结束语 对于墙体裂缝要从施工方面采取措施,严格按照规范施工,抓好施工管理,另外还要做好日后保养。只有我们在施工、使用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够避免或减轻墙体裂缝,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可靠和美观。
关键词:建筑墙体 裂缝 原因 预防措施
一、墙体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温度性裂逢
1.温度应力的产生。当外界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温度变形受到约束或者由于房屋地下和地上、室內和室外的温度差异而使墙体各部分具有不同的温度变形时,都会在墙体中产生温度应力。
2.裂缝的成因。温度性裂逢是墙体中最常见的,常出现于不同材料的交接处。在砌体受到约束的情况下,当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即在墙体中引起温度裂缝。如在平屋盖房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
3.防止主要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砌体结构开裂,可取下列措施:
1)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当采用整体式或装配式的钢筋混凝土屋盖时,宜在屋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
2)设置控制缝。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大于30m;
3)设置分隔缝。当采用现浇混凝土挑檐的长度大于12m时,宜设置分隔缝,分隔缝的宽度不应小于20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缝;
4)设圈梁。在非地震地区,在房屋顶层宜设钢筋混凝土圈梁。若采用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不宜外露。若不设圈梁,可在屋盖四周檐口下的砌体中,配置适当的转角钢筋。
(二)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逢
1.成因:房屋在建成后,地基一般都会下沉。特别是当房屋的长高比较大、地基土较软,或地基土层分布不均匀、土质差别很大,或房屋高差较大、荷载分布极不均匀时,都有可能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沉降大的部位与沉降小的部位发生相对位移,在墙体中产生剪力和拉力,当这种附加内力超过墙体本身的抗拉抗剪强度时,使墙体产生附加应力,就会产生裂缝。
2.裂缝特征:一般成斜裂逢,且裂缝走向凹陷处。 如果地基沉降不均匀,且这些裂逢会随地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的增大而增大。这种裂缝在建筑物下部比较明显,由下向上发展,呈“八”字,倒“八”字、水平、竖逢等。当长条形建筑物中部沉降过大,则在房屋二端由下往上呈“八”字形裂逢,且首先在窗角上突破;反之,当两端沉降过大时,则形成两端由下往上倒“八”字型裂缝,也首先在窗角上突破,也可在底层中部窗台处突破形成由上至下竖缝;当某一端下沉过大时,则在某端形成沉降端高的斜裂缝;当纵横墙交点处沉降过大,刚在窗台下角形成上宽下窄的竖缝,有时还有沿窗台下角的水平缝;
3.为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开裂,可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地基勘察。地质勘察时,要探明局部软弱土层。对照勘探报告,辨别土层成分,防止因未作土样分析而将某些特性土,如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当作一般土处理。对发现的软弱土部分,应处理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2)设置沉降缝,沉降缝必须自基础起将两侧房屋在结构构造上完全分开,一般在以下部位设置沉降缝:建筑平面的转折部位、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处、长高比过大的房屋适当部位、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基础类型不同处、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3)加强房屋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强度。
(三)干缩裂缝
1.成因:材料干燥收缩时产生的裂缝简称为干缩裂缝。烧结粘土砖的干缩变形很小,且变形完成比较快。而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材料,随着含水量的降低,将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砌体的干缩变形更大。干缩后的材料一旦受湿,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再次发生干缩变形。
2.裂缝的特征:干缩裂缝分布广,数量多,开裂的程度也比较严重,如屋顶圈梁下出现的水平缝和水平包角裂缝,大片墙面上出现的底部较严重、上部较轻微的竖向裂缝等。
3.防止干缩裂缝,可采用下列措施:1)选用干缩值低的墙材。控制砌筑时材料的含水量(先让材料干缩后砌墙)。采用低强度砂浆和长度小的砖块,可以避免砖块的断裂,并将细小裂缝均匀分散到各个垂直的灰缝隙中,避免变形和应力集中,累加出现大裂缝。2)面积较大的墙体采用在墙体内增设构造梁柱的构造措施。如墙体长度超过5m,可在中间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当墙体高度超过3m(120mm厚墙)或4m(≥180mm厚墙)时,须在墙中腰处增设钢筋混凝土腰梁,或设置伸缩缝。3)严格控制以胶凝材料为原料的砌块的龄期,不足28d的不应进入施工现场。4)正确掌握各种砌块使用时的含水率。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和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的含水率分别控制为5%-8%和15%-20%以内。砌体在生产储存期、运输、现场堆放等均要防止被水浸湿,雨季还应做好对砌块和砌体的遮盖。施工时,一般提前1-2d洒水稍作湿润。
二、引起墙体裂缝的其他原因
(一)设计不当 地基勘察设计、房屋建筑设计以及结构设计上的不当,都会导致墙体的开裂。因此,设计人员应避免以下情况发生:设计人员追求美观忽略房间布局的规整和合理性,致使平面复杂化;房屋过长或型体复杂,未设变形缝;结构设计时未进行荷载不利组合,导致使用荷载分布与设计值相差过大;砌体强度设计不足,圈梁设计过小或强度过低,洞口过梁搭接长度不足;大梁搁置在砌体上,砌体局部承压面不足或偏小或是大梁刚度偏小。
(二)施工不当 墙体砌筑时灰缝不饱满、厚度不均匀、不按要求组砌;砌筑砖墙时末对砖块浇水湿润,采用干砖上墙等违规作业;随意预留洞口或在墙上打洞;施工临时间断处未留置斜搓或直槎、设置阴槎;留槎处未按规定加设拉结筋。
三、施工预防措施
(一)基础施工开挖不得破坏基底原状土,如超深应采用人工地基且地基承载能力大于原天然地基承载能力。 (二)砂浆配比应结合现场材质情况,由有资质的专业实验室确定,并根据现场材质的变化及时调整;在满足砂浆和易性的前提下,控制好砂浆的强度。
(三)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砌筑质量。要保证灰缝砂浆的饱满度和厚度,控制砖的含水率,严禁干砖砌筑或施工中砖浇水过多;内外墙砌筑时,尽量做到同步砌筑,减小留搓部位,以利于房屋的整体性。
(四)相邻部位砌体施工不得高差过大(不宜超过3层)。当建筑物各部分存在荷载差异时,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先建重、高部分,后建轻、低部分;先做主体部分,后建附属部分,利用施工时间差,也可以预先调整一部分沉降量,减少沉降差。
(五)屋面保温层的施工,要保证松散保温材料的质量,控制保温层的厚度。
(六)施工时尽量避开高温或寒冷季节,以减少季节温差,不可避免时,一定要加强混凝土工程的养护降温和保温措施。必要时设置后浇带,以解决混凝土施工中的内应力问题。
(七)加强施工队伍的管理,提高施工队伍的素质和责任心,把施工过程中造成砌体开裂的人为因素降至最低。
四、结束语 对于墙体裂缝要从施工方面采取措施,严格按照规范施工,抓好施工管理,另外还要做好日后保养。只有我们在施工、使用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够避免或减轻墙体裂缝,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可靠和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