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汶川地震发生后,各地心理援助团队纷纷赶赴灾区,给灾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心理辅导。为了解5年工作开展情况和成效,本研究走访了相关学校和机构进行调研。就工作成效来看,灾区绝大多数青少年已经走出地震阴影,开始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就工作开展情况来看,积累了一些值得称道和借鉴的经验,但也遇到许多困难。笔者针对这些困难并提出了3条应对建议。
关键字:汶川地震5年 青少年 心理重建
中图分类号:B84-0
一、调研背景
08年的汶川大地震造成了数十万人身体和心理的创伤。青少年由于正处于成长变化的关键阶段,因而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地震发生后,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许多心理学专家、社会救援团队纷纷奔赴灾区,为灾区青少年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如今5年已过去,灾区青少年心理恢复状况如何?对青少年的心理援助效果如何?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因此,本研究对灾区青少年的心理重建工作展开了调查研究。
二、 调研方法
(1)走访
学校系统:访问北川职业中学4位老师6位学生;访问德阳汉旺小学2位老师4名学生;访问德阳孝德中学2位老师 4名学生。
公益机构: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绵阳市涪城区为乐志愿服务与研究中心
(2)查阅文献
三、调研结果
(一)现状
经过5年的努力,灾区绝大多数青少年都走出了地震的阴影,开始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从师生们的变化和反应中可以看出,心理重建工作确实给孩子们、老师们带来了极大的帮助。直到现在,还有机构(如中科院心理所北川站、君爱、1+1心灵小屋等)与北川职中、德阳汉旺小学和孝德中学这三所学校进行对接,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今,学校系统的工作已逐渐摆脱地震主题,正朝着常规化转变,并有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相结合的趋势。各个学校都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最适合该校的工作目标。
(二)5年工作中的经验与挑战
1.经验总结
(1)本土化的救援团队构建 中国心理学会提出心理援助要持续20年。地震前三年,外来机构蜂拥到灾区,给这里带来大量资源,在资源的碰撞中,一些本土机构趁势发展起来,如绵阳市涪城区为乐服务与研究中心。三年后,当外来机构纷纷撤出灾区,本土机构便能充分运用自身资源,在本地开展更高效、持久的服务。
(2)立体化的救援模式 努力构建个体、学校、家庭、社区的立体化救援模式,提供给青少年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支持,促进其更好更快的恢复和发展。
(3)服务与研究相结合 每一门学科,都需要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提供理论,服务就是运用理论开展实践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
2.困难与挑战
(1)对“心理”的误解
救援初期,各心理援助团队各行其是,能力参差不齐,有些甚至给受灾群众造成了二次伤害,加之许多人不了解心理工作,因而心理援助曾一度被妖魔化为一句口号“防火、防盗、防心理咨询师”,给救援带来的极大困难。
(2)政策支持不够
政策支持属于正式支持关系的一种[1]。辛玖玲[2]等人对震后洛水地区群众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正式的支持对于灾民的心理恢复意义重大,特别是政策的支持。政策支持不足在学校、志愿者站的工作中都有明显表现。
学校方面,心理健康课程没有专门的课时、专门的课本,有的学校只有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上课,教学内容多是老师自己查找的资料,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部分领导不重视工作,学校设施形同虚设,教学评估也基本流于形势。同样,志愿者工作站也因为缺乏国家政府部门的持续支持合作,难以生存下去。中科院在灾区建立了7个心理援助工作站,目前仅北川工作站还在运行。
(3)资源短缺
资源缺乏主要表现在资金和人员两个方面。在援建过程中,资金一度成为阻碍工作的重要因素。由于缺少专项经费,不少时候志愿者的吃住行、活动资料、活动宣传等经费都十分有限,有时还不得不拿出自己的钱来补贴,致使很多项目无法持续而被迫终结。人员的短缺也比较突出。学校普遍缺少专门的心理健康老师,北川职中现在仅有一位兼职的心理健康老师,是学校原有的外科目老师,由于人员少、知识技能不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起来困难重重,效果也欠佳。
四、结论
综上所述,首先,第一个5年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绝大多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没有出现明显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灾后心理援助工作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日后的救援工作有指导作用;另外,工作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尤其是资金和人员缺乏这一问题。如今已经迎来了第二个5年,如何确保这一阶段甚至更长时间的工作更顺利地开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研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一) 政府主导,完善心理救援与重建机制和政策支持
心理援助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需要从国家层面建立统一的心理援助常备机构和组织,且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法令来保障救援工作的及时开展[3]。我国于2008年6月8日发布的第526号国务院令《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第二条、第十七条、第三十五条都提到心理援助工作,表明我国已迈出灾后心理援助立法的第一步,未来应继续深入推进该工作。
(二) 以社区为依托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尽管目前青少年已基本走出地震阴影,但按照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创伤给人带来的影响并不会消失,时间长了就会被隐藏到潜意识里,或许再也不会出现,但如果再次受到激烈刺激,那些被隐藏的情绪很可能被激发,异常心理和行为便会再次出现,因此不能因为他们没有表现出异常行为而中断对其的心理援助。
研究发现,日本、台湾等有丰富的救灾经验的地方更多的是发挥社会的力量救灾,包括专业的心理咨询队伍、志愿者,甚至宗教的心理咨询(张建新 2011.5)。广泛的社会支持能让个体保持较高的积极情感和较低的消极情感,增加人们的喜悦感和归属感,提高自尊感和自信心[4]。因此在中國灾后的援助体系里面,应该多考虑怎么样让社会力量发挥其更应有的作用。
(三) 以专业为基础纵横向拓展人才梯队建设
以心理学专业为中心,纵向发展有心理学学科知识技术、专业背景的人才,他们的工作专业性强,程度深。横向发展兼有心理学、社会工作、教育、社区管理等两个或多个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的交叉型人才,他们的工作专业性较前者弱,工作范围更广。同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各个层次的专业人员,保证高难度工作有人胜任,量大、范围广的工作也有足够的人分担。
参考文献
[1] jacobson,D.E (1986)Types and timing of social support .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27,250-264
[2] 辛玖玲等 .四川灾区群众社会支持系统现状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心理科学进展 2009,17(3):532-536
[3] 陈雪峰 王日出等.灾后心理援助的组织与实施[J]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7(1):499-504
[4] 段建华 .主观幸福感论述 心理学动态,1996,4:46-51
关键字:汶川地震5年 青少年 心理重建
中图分类号:B84-0
一、调研背景
08年的汶川大地震造成了数十万人身体和心理的创伤。青少年由于正处于成长变化的关键阶段,因而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地震发生后,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许多心理学专家、社会救援团队纷纷奔赴灾区,为灾区青少年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如今5年已过去,灾区青少年心理恢复状况如何?对青少年的心理援助效果如何?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因此,本研究对灾区青少年的心理重建工作展开了调查研究。
二、 调研方法
(1)走访
学校系统:访问北川职业中学4位老师6位学生;访问德阳汉旺小学2位老师4名学生;访问德阳孝德中学2位老师 4名学生。
公益机构: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绵阳市涪城区为乐志愿服务与研究中心
(2)查阅文献
三、调研结果
(一)现状
经过5年的努力,灾区绝大多数青少年都走出了地震的阴影,开始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从师生们的变化和反应中可以看出,心理重建工作确实给孩子们、老师们带来了极大的帮助。直到现在,还有机构(如中科院心理所北川站、君爱、1+1心灵小屋等)与北川职中、德阳汉旺小学和孝德中学这三所学校进行对接,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今,学校系统的工作已逐渐摆脱地震主题,正朝着常规化转变,并有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相结合的趋势。各个学校都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最适合该校的工作目标。
(二)5年工作中的经验与挑战
1.经验总结
(1)本土化的救援团队构建 中国心理学会提出心理援助要持续20年。地震前三年,外来机构蜂拥到灾区,给这里带来大量资源,在资源的碰撞中,一些本土机构趁势发展起来,如绵阳市涪城区为乐服务与研究中心。三年后,当外来机构纷纷撤出灾区,本土机构便能充分运用自身资源,在本地开展更高效、持久的服务。
(2)立体化的救援模式 努力构建个体、学校、家庭、社区的立体化救援模式,提供给青少年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支持,促进其更好更快的恢复和发展。
(3)服务与研究相结合 每一门学科,都需要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提供理论,服务就是运用理论开展实践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
2.困难与挑战
(1)对“心理”的误解
救援初期,各心理援助团队各行其是,能力参差不齐,有些甚至给受灾群众造成了二次伤害,加之许多人不了解心理工作,因而心理援助曾一度被妖魔化为一句口号“防火、防盗、防心理咨询师”,给救援带来的极大困难。
(2)政策支持不够
政策支持属于正式支持关系的一种[1]。辛玖玲[2]等人对震后洛水地区群众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正式的支持对于灾民的心理恢复意义重大,特别是政策的支持。政策支持不足在学校、志愿者站的工作中都有明显表现。
学校方面,心理健康课程没有专门的课时、专门的课本,有的学校只有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上课,教学内容多是老师自己查找的资料,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部分领导不重视工作,学校设施形同虚设,教学评估也基本流于形势。同样,志愿者工作站也因为缺乏国家政府部门的持续支持合作,难以生存下去。中科院在灾区建立了7个心理援助工作站,目前仅北川工作站还在运行。
(3)资源短缺
资源缺乏主要表现在资金和人员两个方面。在援建过程中,资金一度成为阻碍工作的重要因素。由于缺少专项经费,不少时候志愿者的吃住行、活动资料、活动宣传等经费都十分有限,有时还不得不拿出自己的钱来补贴,致使很多项目无法持续而被迫终结。人员的短缺也比较突出。学校普遍缺少专门的心理健康老师,北川职中现在仅有一位兼职的心理健康老师,是学校原有的外科目老师,由于人员少、知识技能不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起来困难重重,效果也欠佳。
四、结论
综上所述,首先,第一个5年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绝大多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没有出现明显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灾后心理援助工作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日后的救援工作有指导作用;另外,工作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尤其是资金和人员缺乏这一问题。如今已经迎来了第二个5年,如何确保这一阶段甚至更长时间的工作更顺利地开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研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一) 政府主导,完善心理救援与重建机制和政策支持
心理援助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需要从国家层面建立统一的心理援助常备机构和组织,且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法令来保障救援工作的及时开展[3]。我国于2008年6月8日发布的第526号国务院令《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第二条、第十七条、第三十五条都提到心理援助工作,表明我国已迈出灾后心理援助立法的第一步,未来应继续深入推进该工作。
(二) 以社区为依托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尽管目前青少年已基本走出地震阴影,但按照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创伤给人带来的影响并不会消失,时间长了就会被隐藏到潜意识里,或许再也不会出现,但如果再次受到激烈刺激,那些被隐藏的情绪很可能被激发,异常心理和行为便会再次出现,因此不能因为他们没有表现出异常行为而中断对其的心理援助。
研究发现,日本、台湾等有丰富的救灾经验的地方更多的是发挥社会的力量救灾,包括专业的心理咨询队伍、志愿者,甚至宗教的心理咨询(张建新 2011.5)。广泛的社会支持能让个体保持较高的积极情感和较低的消极情感,增加人们的喜悦感和归属感,提高自尊感和自信心[4]。因此在中國灾后的援助体系里面,应该多考虑怎么样让社会力量发挥其更应有的作用。
(三) 以专业为基础纵横向拓展人才梯队建设
以心理学专业为中心,纵向发展有心理学学科知识技术、专业背景的人才,他们的工作专业性强,程度深。横向发展兼有心理学、社会工作、教育、社区管理等两个或多个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的交叉型人才,他们的工作专业性较前者弱,工作范围更广。同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各个层次的专业人员,保证高难度工作有人胜任,量大、范围广的工作也有足够的人分担。
参考文献
[1] jacobson,D.E (1986)Types and timing of social support .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27,250-264
[2] 辛玖玲等 .四川灾区群众社会支持系统现状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心理科学进展 2009,17(3):532-536
[3] 陈雪峰 王日出等.灾后心理援助的组织与实施[J]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7(1):499-504
[4] 段建华 .主观幸福感论述 心理学动态,1996,4: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