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保护好农村水环境是保障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的基础。文章分析了农村水污染的现状及原因,提出了保护和治理措施,以达到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双赢目的。
关键词:农村;水环境;污染;保护治理;环保意识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农村水环境污染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并要求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做到经济和环保协调发展。因此,水污染防治问题成了新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
农村水环境是指分布在广大农村的河流,湖泊、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总称。近十几年来,由于水污染的不断加重,农村水环境状况日益恶化,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不仅造成农作物减产,还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由于目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是在城市,环境监测及其技术手段尚未覆盖到乡村,农村的水环境问题还未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的水环境问题必将引起人们的关注,农村水环境的治理也将势在必行。
1. 农村水污染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适宜的生活环境的追求日益突出。在大中城市纷纷创建“环保城市”,“卫生城市”的同时,却忽视了广大农村地区,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恶化,水污染问题尤其严重。新农村建设不能只重视生产发展,忽视环境保护,否则新农村建设这项系统工程是不能健康发展的。
农村农业污染又被称为面源污染,面源污染包括含化肥、农药的农田径流,未经处理随雨水进入河流的村镇生活垃圾,固体废物等。除工业污水和城市污水外,面源污染是造成江河湖泊水质不断恶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国家环保局的统计,我国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面源污染日益突出。
由于大量生产和生活废弃物未经处理排入各种水体,加之公共卫生设施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农村大量人口饮用不安全水。农村饮用水源大多受到污染,在我国13亿多人口中,农村人口为7.45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3%。全国农村有5亿人饮用天然水,受有机污染地区有1.5亿农村人口。如湖北富水,浠水,蛮河,都出现水体呈棕色,酱油色,水面翻泡现象,不能饮用。据最近的粗略统计,全国农村仍有8000多万人饮用不清洁的水。这些地区肝癌,胃癌发病率比饮用清洁水的高出61.5%。东北松花江水体中BaP,DDT,苯等有毒有机物含量严重超标,导致沿江居民的癌症死亡率高达10万分之87.62。
2. 农村水环境污染主要原因
2.1 工业“三废”向农村地区排放
目前,城市和工业“三废”排放日益复杂,污染负荷高,排放强度大,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对农业和农村的污染正在由局部向整体蔓延。据调查,我国东部地区有3/4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污染水体灌溉而造成的农田污染占农田面积的9.1%。全国有8000万亩以上的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每年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量达8亿吨,城郊和工矿企业附近农村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的受纳地,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达到200万亩。由于污灌或固体废弃物在农村区域的堆放,在降雨时往往随地表径流进入地表水或渗滤进入地下水,造成农村地区水污染。此外,随着现代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产业梯级转移和农村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加快,大量在城市难以生存的重污染行业和企业开始向农村地区转移,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水、废弃物等在农村地区随意排放,给农村水环境带来严重污染。
2.2 畜禽粪便浪费严重
在我国,绝大多数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缺乏废弃物处理(置)设施,已经对周围的水体、土壤造成了严重污染。据有关报道,我国畜禽粪便每年产生量约为30多亿吨,畜禽粪便大部分没有得到处理利用,如果加上圈舍冲洗废水在内接近300亿吨。
畜禽粪便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及有机污染物,据统计,我国仅猪、牛、羊三大家畜粪便每年排放的COD高达6900万吨,是全国工业COD排放量的5倍。当前,畜禽粪便已经成为了农业面源污染中的最大污染源之一。
2.3 农药化肥不合理施用
目前,我国化肥年使用量(折纯量)达4700多万吨,我国肥料平均利用率较发达国家低10%以上,氮肥为30%~35%,磷肥为10%~25%,钾肥为40%~50%。肥料利用率低不仅使生产成本偏高,而且大量的化肥通过不同途径进入环境,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硝酸盐超标。我国农药年使用量达120万吨以上,利用率仅在30%左右,大部分进入环境造成污染。
2.4 农村生活垃圾、污水随处排放
随着农村生活和生产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数量也与日俱增,垃圾成分越来越复杂,治理难度增加。農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民生活生产、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据统计,我国农村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有100万吨,大部分露天堆放,成为孳生蚊蝇的重要场所之一。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生活污水基本无收集和处理设施,大部分直接排入附近河道,生活污水对氮、磷负荷的贡献率也相应增加。2010年,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83.2亿吨。生活污水中大量的污染物质加重受纳水体的污染,造成水体水质恶化,特别是污水中含有大量氮、磷,会使水体富营养化。
3. 农村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3.1 控制农村污染源的技术
在农村水环境治理中,控制污染源比治理投入更为重要,只有控制住污染源才能使治理工程顺利有效的进行。
对于点源污染,我国已经基本能够控制了,按国家规定,乡镇企业的废水排放应符合《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同时,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实现清洁生产、对生活污水,已经铺设排水管道的乡镇,应定期检修排水管网、对于面源污染,应积极推广生态农业技术,使物质在生态系统内多次循环,废物产生最小化,减少农村非点源污染、如珠江三角洲的塘基系统。长江中下游的多水塘系统等;改革农业运行方式,积极推广新型施肥方式,改进灌溉制度,合理种植,推广新型复合肥料,增加有机肥使用比例,控制农药的使用品种和数量;促进水土保持农业技术,通过等高耕作,沟垄耕作、间作、套种、混播、草田轮作、收割留茬等技术,减少流域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达到控制面源污染的目的。
3.2 加强对畜禽养殖废水的控制
为控制畜牧养殖业产生的废水、废渣和恶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促进养殖业的生产和技术进步,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政府要在积极鼓励农村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的同时,结合我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当地的相关规定采取有力的防治管理措施,在治理畜牧养殖业污染、创建生态畜牧业的过程中,对已出台的法律法规必须坚决执行,对违反有关规定的养殖场要加大查处力度。凡是影响畜禽生产环境及畜禽生产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的行为都要通过法律手段加以制止,真正做到依法治污。
要大力宣传畜牧养殖业污染的严重性,提高畜禽养殖场从业人员的环境意识和管理水平,要引导畜禽养殖场走农牧结合的道路,对畜禽粪便进行综合治理,防止任意排污现象的发生;建立示范工程,积累经验逐步推广。
3.3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减轻面源污染,提高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和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率;引导农民合理用药、科学施肥,使农药、化肥施用量;提高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面积和产量;增强市民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观念;改善灌溉方式和施肥方式,减少肥料流失,增加有机复合肥的施用,大力推广生物肥料的使用;培植和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经果、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种植与加工基地,不断提升产品品质。
3.4 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当前,农民和乡镇企业主及部分地方政府领导干部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应通过加强生态和环境知识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农村水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即我们不能为了当前的小利益,置国家和子孙后代的利益于不顾。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水污染防治工作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问题。人们应该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人们应该充分重视农村的水污染防治问题,结合生态农业建设,实施综合治理措施,坚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举的方针,努力建设成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农村;水环境;污染;保护治理;环保意识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农村水环境污染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并要求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做到经济和环保协调发展。因此,水污染防治问题成了新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
农村水环境是指分布在广大农村的河流,湖泊、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总称。近十几年来,由于水污染的不断加重,农村水环境状况日益恶化,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不仅造成农作物减产,还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由于目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是在城市,环境监测及其技术手段尚未覆盖到乡村,农村的水环境问题还未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的水环境问题必将引起人们的关注,农村水环境的治理也将势在必行。
1. 农村水污染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适宜的生活环境的追求日益突出。在大中城市纷纷创建“环保城市”,“卫生城市”的同时,却忽视了广大农村地区,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恶化,水污染问题尤其严重。新农村建设不能只重视生产发展,忽视环境保护,否则新农村建设这项系统工程是不能健康发展的。
农村农业污染又被称为面源污染,面源污染包括含化肥、农药的农田径流,未经处理随雨水进入河流的村镇生活垃圾,固体废物等。除工业污水和城市污水外,面源污染是造成江河湖泊水质不断恶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国家环保局的统计,我国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面源污染日益突出。
由于大量生产和生活废弃物未经处理排入各种水体,加之公共卫生设施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农村大量人口饮用不安全水。农村饮用水源大多受到污染,在我国13亿多人口中,农村人口为7.45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3%。全国农村有5亿人饮用天然水,受有机污染地区有1.5亿农村人口。如湖北富水,浠水,蛮河,都出现水体呈棕色,酱油色,水面翻泡现象,不能饮用。据最近的粗略统计,全国农村仍有8000多万人饮用不清洁的水。这些地区肝癌,胃癌发病率比饮用清洁水的高出61.5%。东北松花江水体中BaP,DDT,苯等有毒有机物含量严重超标,导致沿江居民的癌症死亡率高达10万分之87.62。
2. 农村水环境污染主要原因
2.1 工业“三废”向农村地区排放
目前,城市和工业“三废”排放日益复杂,污染负荷高,排放强度大,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对农业和农村的污染正在由局部向整体蔓延。据调查,我国东部地区有3/4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污染水体灌溉而造成的农田污染占农田面积的9.1%。全国有8000万亩以上的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每年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量达8亿吨,城郊和工矿企业附近农村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的受纳地,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达到200万亩。由于污灌或固体废弃物在农村区域的堆放,在降雨时往往随地表径流进入地表水或渗滤进入地下水,造成农村地区水污染。此外,随着现代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产业梯级转移和农村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加快,大量在城市难以生存的重污染行业和企业开始向农村地区转移,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水、废弃物等在农村地区随意排放,给农村水环境带来严重污染。
2.2 畜禽粪便浪费严重
在我国,绝大多数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缺乏废弃物处理(置)设施,已经对周围的水体、土壤造成了严重污染。据有关报道,我国畜禽粪便每年产生量约为30多亿吨,畜禽粪便大部分没有得到处理利用,如果加上圈舍冲洗废水在内接近300亿吨。
畜禽粪便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及有机污染物,据统计,我国仅猪、牛、羊三大家畜粪便每年排放的COD高达6900万吨,是全国工业COD排放量的5倍。当前,畜禽粪便已经成为了农业面源污染中的最大污染源之一。
2.3 农药化肥不合理施用
目前,我国化肥年使用量(折纯量)达4700多万吨,我国肥料平均利用率较发达国家低10%以上,氮肥为30%~35%,磷肥为10%~25%,钾肥为40%~50%。肥料利用率低不仅使生产成本偏高,而且大量的化肥通过不同途径进入环境,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硝酸盐超标。我国农药年使用量达120万吨以上,利用率仅在30%左右,大部分进入环境造成污染。
2.4 农村生活垃圾、污水随处排放
随着农村生活和生产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数量也与日俱增,垃圾成分越来越复杂,治理难度增加。農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民生活生产、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据统计,我国农村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有100万吨,大部分露天堆放,成为孳生蚊蝇的重要场所之一。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生活污水基本无收集和处理设施,大部分直接排入附近河道,生活污水对氮、磷负荷的贡献率也相应增加。2010年,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83.2亿吨。生活污水中大量的污染物质加重受纳水体的污染,造成水体水质恶化,特别是污水中含有大量氮、磷,会使水体富营养化。
3. 农村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3.1 控制农村污染源的技术
在农村水环境治理中,控制污染源比治理投入更为重要,只有控制住污染源才能使治理工程顺利有效的进行。
对于点源污染,我国已经基本能够控制了,按国家规定,乡镇企业的废水排放应符合《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同时,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实现清洁生产、对生活污水,已经铺设排水管道的乡镇,应定期检修排水管网、对于面源污染,应积极推广生态农业技术,使物质在生态系统内多次循环,废物产生最小化,减少农村非点源污染、如珠江三角洲的塘基系统。长江中下游的多水塘系统等;改革农业运行方式,积极推广新型施肥方式,改进灌溉制度,合理种植,推广新型复合肥料,增加有机肥使用比例,控制农药的使用品种和数量;促进水土保持农业技术,通过等高耕作,沟垄耕作、间作、套种、混播、草田轮作、收割留茬等技术,减少流域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达到控制面源污染的目的。
3.2 加强对畜禽养殖废水的控制
为控制畜牧养殖业产生的废水、废渣和恶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促进养殖业的生产和技术进步,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政府要在积极鼓励农村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的同时,结合我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当地的相关规定采取有力的防治管理措施,在治理畜牧养殖业污染、创建生态畜牧业的过程中,对已出台的法律法规必须坚决执行,对违反有关规定的养殖场要加大查处力度。凡是影响畜禽生产环境及畜禽生产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的行为都要通过法律手段加以制止,真正做到依法治污。
要大力宣传畜牧养殖业污染的严重性,提高畜禽养殖场从业人员的环境意识和管理水平,要引导畜禽养殖场走农牧结合的道路,对畜禽粪便进行综合治理,防止任意排污现象的发生;建立示范工程,积累经验逐步推广。
3.3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减轻面源污染,提高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和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率;引导农民合理用药、科学施肥,使农药、化肥施用量;提高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面积和产量;增强市民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观念;改善灌溉方式和施肥方式,减少肥料流失,增加有机复合肥的施用,大力推广生物肥料的使用;培植和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经果、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种植与加工基地,不断提升产品品质。
3.4 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当前,农民和乡镇企业主及部分地方政府领导干部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应通过加强生态和环境知识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农村水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即我们不能为了当前的小利益,置国家和子孙后代的利益于不顾。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水污染防治工作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问题。人们应该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人们应该充分重视农村的水污染防治问题,结合生态农业建设,实施综合治理措施,坚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举的方针,努力建设成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