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让人惊异了!不满1岁的他能根据别人的动作来推测想法,同时也能有效地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宝宝的这些成功在9个月时集中出现,心理学家激动地称之为——
在出生的头1年里,宝宝在身体发育和心智成熟上进展都极为神速,他们在9个月的时候所集中表现出的一些举动尤其让人惊叹!那么,9个月大的宝宝又新学会了哪些新花样呢?
“读心术”的妙处
他们在这个时候新学会的技能可多了:
如果你在小家伙面前做出饶有兴趣的表情,盯着不远处的一个东西看,他则会顺着你的注视方向,也好奇地向那个东西张望;
如果你把维尼熊放在他手边,然后对他说:“悠悠把小熊给我好吗?”他会很积极地抓起小熊递给你;
如果你拍拍维尼熊的屁股,然后把小熊给宝宝,他此时也会跟着模仿你的这个动作;如果他想要小熊但是够不着,就会千方百计地发出声音或者做些动作来吸引旁边人的注意,然
后用手指或者眼睛注视的方式告诉你:“我想要我的小熊!”
而在9个月大以前,当他的愿望没被满足时,这个小家伙还只会胡乱叫嚷,远不会使用这些交流策略。
从这些新举动来看,9个月大的宝宝最让人惊异的进步就是:他们能根据别人的动作来推测别人做这个动作时的想法(如追随你的注视方向,把小熊递给你),同时他们也能有效地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要你帮忙拿小熊)。宝宝的这些成功在9个月时集中出现,以至于让心理学家Michael Tomasello激动地称之为九月“革命”!
“读心术”的秘密
宝宝之所以在9个月左右的时候开始掌握“读心术”,能够推测别人的意图,其诀窍在于此时宝宝能清楚地意识到他们自己行动的意图。换句话说,他们此时不仅明白自己想做什么,而且还知道怎么做!
比如,我们把小家伙想要的小玩具放在一个枕头后面,这时他知道,要想得到玩具,就得先把枕头移开。这样的举动在成人看来没有丝毫难度,但是对于小家伙来说却实在得费一番工夫。
在这个月龄以前,宝宝还只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还不知道怎么实现自己的想法。比如,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研究,他们将一根绳子系在6~8个月大的宝宝脚上,在绳子的另一头系着一个铃铛。宝宝一抬脚,铃铛就叮当作响。看到这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宝宝此时会不停地把小腿乱蹬一气。
然后研究者当着宝宝的面把绳子从他们腿下解开,这些小捣蛋仍然会一个劲儿地手舞足蹈(尽管此时铃铛不再作响)!这说明在这个月龄里,宝宝只是模模糊糊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周围事物产生影响,但是他们还意识不到这个影响究竟是通过什么办法实现的。
然而这一切到了9个月的时候便有了巨大的改观。像刚才说的找枕头下的玩具的例子,宝宝在采取行动以前,就明白了自己的目标是拿到玩具,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先移开枕头。怎么样,很有条理了吧!
当宝宝能把自己行为的条理理顺(当然仅限于只需要一两个简单步骤就能实现的情况),由此能明确自己的意图的时候,他们自然会意识到:“当我有什么样的想法,我会做些相应的动作;现在我看到妈妈正在做这些动作,那她肯定也有和我一样的想法了!”
一旦想到了这个关键点,小家伙就可以做出一番“由己推人”的类比了。于是乎,那个曾经懵懵懂懂的小捣蛋,此时可就能正儿八经地和别人“礼尚往来”了呢!让我们看看9个月的小家伙是怎么一通百通地玩起“读心术”的吧:
现在我知道,当我觉得一样东西很有趣,我很想得到它的时候,我总是会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看;现在妈妈正在盯着某个东西看,可能是那个东西很有意思,我也要跟着看看那是什么!(这就是宝宝表现出能追随他人注视方向的原因。)
当我想要我的维尼熊但是又够不着它的时候,我会指手画脚地指着小熊来引起妈妈的注意,让她知道我的想法,然后由她帮我把小熊拿过来。现在妈妈看着我,又看着小熊,嘴里还说着“悠悠把小熊给妈妈”,虽然我还不太明白这些话是什么意思,但是我知道,这是妈妈在告诉我她的想法,要由我来帮助她实现!
9个月的宝宝先是分清了“我要做什么”和“怎么做”,然后再用“别人也和我一样”的类比推测,有效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想法沟通起来。所以,宝宝此时和其他人的面对面交
流,比起以往任何时候来说,都更有意义,也更有成效!
特别提醒
在明白了宝宝掌握读心术的秘诀后,我们当然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些交流技能。上文藏小熊和叫宝宝递小熊的例子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由此父母们可以自己演绎出许多方法。在实行时,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
一是任务一定要很简单,只需一两个步骤就能完成,而且给宝宝的指令要非常明确。可以在和宝宝游戏之前,当着他的面完整地演示一遍如何完成这些任务。模仿,可是他的拿手好戏呢!
二是在训练的时候,加入大量的言语交流。语言本身就是为了人们交流彼此的想法而存在的,既然现在小家伙都玩起了“读心术”,那此时加入语言作为交流的载体,让交流想法和学习语言相辅相成,岂不事半功倍!
在出生的头1年里,宝宝在身体发育和心智成熟上进展都极为神速,他们在9个月的时候所集中表现出的一些举动尤其让人惊叹!那么,9个月大的宝宝又新学会了哪些新花样呢?
“读心术”的妙处

他们在这个时候新学会的技能可多了:
如果你在小家伙面前做出饶有兴趣的表情,盯着不远处的一个东西看,他则会顺着你的注视方向,也好奇地向那个东西张望;
如果你把维尼熊放在他手边,然后对他说:“悠悠把小熊给我好吗?”他会很积极地抓起小熊递给你;
如果你拍拍维尼熊的屁股,然后把小熊给宝宝,他此时也会跟着模仿你的这个动作;如果他想要小熊但是够不着,就会千方百计地发出声音或者做些动作来吸引旁边人的注意,然
后用手指或者眼睛注视的方式告诉你:“我想要我的小熊!”
而在9个月大以前,当他的愿望没被满足时,这个小家伙还只会胡乱叫嚷,远不会使用这些交流策略。
从这些新举动来看,9个月大的宝宝最让人惊异的进步就是:他们能根据别人的动作来推测别人做这个动作时的想法(如追随你的注视方向,把小熊递给你),同时他们也能有效地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要你帮忙拿小熊)。宝宝的这些成功在9个月时集中出现,以至于让心理学家Michael Tomasello激动地称之为九月“革命”!
“读心术”的秘密
宝宝之所以在9个月左右的时候开始掌握“读心术”,能够推测别人的意图,其诀窍在于此时宝宝能清楚地意识到他们自己行动的意图。换句话说,他们此时不仅明白自己想做什么,而且还知道怎么做!
比如,我们把小家伙想要的小玩具放在一个枕头后面,这时他知道,要想得到玩具,就得先把枕头移开。这样的举动在成人看来没有丝毫难度,但是对于小家伙来说却实在得费一番工夫。
在这个月龄以前,宝宝还只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还不知道怎么实现自己的想法。比如,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研究,他们将一根绳子系在6~8个月大的宝宝脚上,在绳子的另一头系着一个铃铛。宝宝一抬脚,铃铛就叮当作响。看到这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宝宝此时会不停地把小腿乱蹬一气。
然后研究者当着宝宝的面把绳子从他们腿下解开,这些小捣蛋仍然会一个劲儿地手舞足蹈(尽管此时铃铛不再作响)!这说明在这个月龄里,宝宝只是模模糊糊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周围事物产生影响,但是他们还意识不到这个影响究竟是通过什么办法实现的。

然而这一切到了9个月的时候便有了巨大的改观。像刚才说的找枕头下的玩具的例子,宝宝在采取行动以前,就明白了自己的目标是拿到玩具,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先移开枕头。怎么样,很有条理了吧!
当宝宝能把自己行为的条理理顺(当然仅限于只需要一两个简单步骤就能实现的情况),由此能明确自己的意图的时候,他们自然会意识到:“当我有什么样的想法,我会做些相应的动作;现在我看到妈妈正在做这些动作,那她肯定也有和我一样的想法了!”
一旦想到了这个关键点,小家伙就可以做出一番“由己推人”的类比了。于是乎,那个曾经懵懵懂懂的小捣蛋,此时可就能正儿八经地和别人“礼尚往来”了呢!让我们看看9个月的小家伙是怎么一通百通地玩起“读心术”的吧:
现在我知道,当我觉得一样东西很有趣,我很想得到它的时候,我总是会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看;现在妈妈正在盯着某个东西看,可能是那个东西很有意思,我也要跟着看看那是什么!(这就是宝宝表现出能追随他人注视方向的原因。)
当我想要我的维尼熊但是又够不着它的时候,我会指手画脚地指着小熊来引起妈妈的注意,让她知道我的想法,然后由她帮我把小熊拿过来。现在妈妈看着我,又看着小熊,嘴里还说着“悠悠把小熊给妈妈”,虽然我还不太明白这些话是什么意思,但是我知道,这是妈妈在告诉我她的想法,要由我来帮助她实现!
9个月的宝宝先是分清了“我要做什么”和“怎么做”,然后再用“别人也和我一样”的类比推测,有效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想法沟通起来。所以,宝宝此时和其他人的面对面交
流,比起以往任何时候来说,都更有意义,也更有成效!
特别提醒
在明白了宝宝掌握读心术的秘诀后,我们当然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些交流技能。上文藏小熊和叫宝宝递小熊的例子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由此父母们可以自己演绎出许多方法。在实行时,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
一是任务一定要很简单,只需一两个步骤就能完成,而且给宝宝的指令要非常明确。可以在和宝宝游戏之前,当着他的面完整地演示一遍如何完成这些任务。模仿,可是他的拿手好戏呢!
二是在训练的时候,加入大量的言语交流。语言本身就是为了人们交流彼此的想法而存在的,既然现在小家伙都玩起了“读心术”,那此时加入语言作为交流的载体,让交流想法和学习语言相辅相成,岂不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