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优化和城市功能完善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52465681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核心竞争力是提升城市竞争水平的根本动力,在本质上反映了城市价值的实现和城市形态的演进螺旋上升、渐次提高的过程。城市硬环境是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工业、服务业、农业的产业发展层次,完善城镇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措施,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建设城乡一体的都市化新区,是龙泉驿区提升城市硬环境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着力点。
  关键词:城市核心竞争力;产业;城市功能;硬环境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2-0146-02
  
  成都是我国西部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特大中心城市,龙泉驿区作为成都向东向南发展的主体区域和成渝经济带的桥头堡,培育城市核心竞争力,特别是提升城市硬环境竞争力,不仅是龙泉驿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也对成都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城市硬环境竞争力的重要地位
  
  (一)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含义
  城市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城市逐步积累和发展的、同其他城市相比较而独具的,能够对各类要素实施更加优化有效的控制、整合、激活、转化,不断创造价值、造福居民的综合能力,是由组织资源按照市场要求通过一系列合理政策、制度、法规等联结构成的高度有序的整体配置规制,是城市实现潜在资源、要素向现实竞争优势持续转化的核心有机运作系统。它是提升城市竞争水平的根本动力,其构成要素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
  (二)城市硬环境竞争水平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硬环境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及状况、城市基础设施、区位条件、环境资源、区域集聚能力和资本金融环境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产业竞争力水平和城市建设水平。产业发展水平可以看作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核心”,除特殊情况外,城市的兴衰主要取决于产业竞争力的变化。城市建设水平直接反映为城市功能,是除产业发展以外的硬环境诸要素的集合作用,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龙泉驿区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攀升的重要阶段,大力推进产业优化,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对提升其城市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
  
  二、龙泉驿区提升城市硬环境竞争力的条件和环境分析
  
  (一)具备较好的基础
  龙泉驿区位于成都市东部,幅员面积556平方公里,人口53万,是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所在地。区位优势突出,交通通畅便捷,中心城区距市中心12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28公里,成渝、成昆铁路穿境而过,骨干公路网络覆盖全境,在建的成都地铁2号线将龙泉城区与成都市区紧紧相连。生态环境优良,气候温和。综合经济基础较强,工业日益壮大,农业开发成效明显,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经济综合实力多年保持全省十强。
  (二)面临难得的机遇
  四川农业、工业、旅游、文化“四个跨越”发展战略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将助推龙泉经济结构优化,加快现代产业发展;成都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实施向东向南发展战略及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有利于龙泉由传统城郊型经济向现代都市型经济、由传统城市郊区向现代都市区的转变;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启动将带动一大批骨干企业发展,形成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集群,有利于经开区规模化、集群化的跨越发展;成渝经济区的构建利于龙泉充分利用经济走廊优势,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扩大对外联系,加强区域交流,增强资源要素的聚集辐射,拓展发展空间。
  (三)充满艰巨的挑战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层级,提高产业整体效益,促进三次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日益紧迫;建设西部一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加快经开区跨越式发展的任务艰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都市新区任务繁重,特别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资源环境和生产要素的约束加剧,与周边地区在资本、人才等方面的竞争压力持续增大。
  
  三、龙泉驿区提升城市硬环境竞争力的主要着力点
  
  应当着重强化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城市功能完善的保障作用,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发挥产业集聚发展优势,提高规模效益;努力协调好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经济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局部资源与整体资源的关系,减少盲目竞争和重复建设,实现城市硬环境竞争力质的飞跃。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1.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西部现代制造业基地
  产业发展集群化,延伸产业链,做强做大优势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环境,建设一流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强园区规划建设,实现合理功能分区。加快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主导优势产业发展,分步骤、分层次规划建设好起步区、扩展区,并立足长远发展需要预留充裕的扩展空间。促进体制与技术创新,打造与国际接轨的投资创业环境,聚集市域内外资源要素,增强现代制造业基地的辐射作用。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强化招商政策落实。大力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改善政务服务环境。加快以企业为主体,人才为核心,重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为关键,公共研发体系为平台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提升产业竞争力。
  2.加快发展优势服务业,构建现代服务业经济体系
  以龙泉山生态旅游示范园为主体,发展休闲旅游和体育会展业。积极推动龙泉山森林公园建设,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依托阳光体育城、成都体育竞技中心、体育中心,发展户外健身、水上运动等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强化“西部客家、世界桃园”主题形象品牌宣传,提升国际桃花节、火龙节、水龙节、夏秋赏果节等节庆活动的档次和影响力。完善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推动会展会务产业集聚发展。
  引导房地产业规范发展,努力优化人居环境。推动房地产业规模化、生态化发展,培育和完善房地产业态体系和合理的住房供应体系。积极推进城市社区构建模式,引导工业房地产发展和面向产业工人的住房开发,合理选择发展旅游房地产,适度建设经济适用房,加强廉租房管理,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3.发挥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农业生产集聚化和规模化。推动农业生产资源向水果、蔬菜和畜禽三大支柱农业集聚,完善生产技术规程和配套技术规程,大力发展节水喷灌,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和机械化。加强“龙泉驿”知名水果原产地宣传保护,促进水蜜桃、枇杷等特色水果二次创业,实现农业经营品牌化。整合利用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涉农信息资源,实现农业信息化。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多功能、便利畅通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促进农副产品流通市场化。加快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发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器、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聚集区的优势。
  (二)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建设城乡一体的现代都市新区
  1.完善都市新区城镇战略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
  加快构建以主城区为龙头,以优先发展重点镇为支撑,功能片区镇为基础,其他镇乡为补充的“一主两重三片多点”城镇发展新格局。依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洪十片区作为成都城向东发展的重点区域,应当率先全面融入成都主城区。按照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要求,坚持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重点镇带动一般镇,增强城镇聚集规模,整体推进都市新区建设。
  2.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服务承载力
  构建完善综合交通体系,提高通行能力和通达深度。推进成都东一环龙泉段、地铁二号线延伸段及枢纽站、东二环路龙泉段、“两湖一山”①龙泉驿景区旅游道路网等战略性交通项目建设,强化城郊快速通道功能,完善道路配套设施和公路骨架网。加强城市水、电、气供给能力,完善基础传输、宽带接入、广播电视、移动通讯等信息网络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大力加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3.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建设成都东部绿肺
  围绕建设山水花园名城目标,加强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以经开区为重点,加大工业污染监管力度,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加强农业生产环境综合治理,实现农田林网化和四旁绿化。以天然林保护和山区立体生态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林生态区保护治理,增加生物多样性,建立山区良性生态系统。坚持统筹开发、集约利用,严格用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城区环境整治力度,加强街道景观风貌改造。加强城乡绿化,构建立体生态建设格局,提高公共绿化覆盖率。
  
  参考文献:
  [1] 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N].成都日报,2006-04-30.
  [2] 苏燕羚,易晓峰,姜华.基于“竞争力导向”的城市发展战略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3,(5).
  [3] 丁小强,李雪松.论发展城市核心竞争力[J].经济评论,2004,(6).
  [4]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J].四川建筑,2004,(4).
其他文献
在古代的诉讼审判活动中,司法机关经常会遇到一些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国家法律条文没有涉及的疑难案件,对于这种情况,古代司法机关是如何裁判的?其解决的途径是什么?  在人类历史上,任何社会的成文法律都不能穷尽所有的事务,即使是再完备的法律体系,其在刑事、民事诉讼领域,都会有立法上的疏漏,会出现国家法律条文难以涉及的问题。  靠神明 审判等形式来裁决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的法律起源
期刊
摘要:FDI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会对东道国的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对于中国而言,由于存在多种因素的制约,其效应并未得以充分的发挥。在分析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基础上,针对存在于我国的人力资源现状、整体研发现状不高、外商企业关联度不高的制约及外国企业的技术锁定等制约因素,探讨了提升FDI对我国技术溢出效应的策略。  关键词:FDI;技术溢出效应;跨国公司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一、海外投资的目标及战略考量  中国企业在考虑海外投资时的动机不尽相同,如TCL与汤姆逊合资是为获得国际公司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美的越南投资为利用当地相对低的人力资源及市场潜力;联想收购IBM是为扩大企业的整体规模、提高企业协同效应、延伸国际渠道等。不同的海外投资目标,决定了企业在海外投资时需要设计不同的交易架构。  二、海外投资主体  中国企业需要明确内部各关联公司在整个企业运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期刊
摘要:回顾了学术界普遍认可的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内涵、存在性和量化问题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牛鞭效应的成因。但目前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已经更多地转向对牛鞭效应的减弱和控制上。顺应这种趋势,重点讨论了牛鞭效应的控制问题,对国内外控制牛鞭效应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不同于以往纯应用技术角度的分析,而是从全新的角度提出了运用博弈论的相关理论控制牛鞭效应的方法,建立了相关模型。  关键词:供应链;Bull
期刊
摘要:在考察了虚假集体的含义、形式和阶段后,探讨了真实集体存在的经济、政治、意识条件,以给予当前中国农民组织应有的定位。在市场经济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我国,宗族家族势力和宗族家庭观念在广大农村仍然持续顽强影响的条件下,农民的组织形式只能是血缘向物缘的过渡,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形式的“普照之光”的照耀下,新的农民组织形式从血缘组织向物缘组织的过渡并朝着自由人联合体方向前进,因而新的组织将具有血缘性、物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与贸易的全球化,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信息化已从原来的大型企业发展到如今的中小企业。尽管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已有二十多年的实践经验,但是建设进程还参差不齐、地区发展也不平衡。面对这些现状,从企业和软件两方面分析了在实施ERP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最终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ERP策略。  关键词:ERP;中小企业;现状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期刊
摘要:国际化的、持续多变的和不可预测的市场竞争给我国带来了新问题,敏捷制造则给我们带来了新思想和新技术。运用敏捷制造思想及技术,实施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敏捷制造,无疑是提高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敏捷制造;生产方式;虚拟企业;动态联盟  中图分类号:F4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2-0044-02    一、敏捷制造    1.概念:所谓敏捷
期刊
摘要:杜能通过建立理论模型,运用边际分析方法分别对热带地区和欧洲中资本的形成、利息率和工资率的决定进行了探讨,并得出发达国家资本回报率低于发展中国家,而工资率却高于发展中国家的结论。该结论不仅对边际生产力理论做出重大贡献,而且对投资决策和劳动力的跨国流动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资本;利息率;工资率;边际产品  中图分类号:F01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
期刊
摘要:随着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独立董事作为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代表,应当在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并没有对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内外部制约机制不健全,因此,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独立董事的专业性,健全独立董
期刊
在横岗六约社区,有一座看似很普通的华安大厦,却有着它的不寻常,这不仅因为华安大厦这几个字是由王光英题名,更是中国“特林兵”影像博物馆,馆内在展示和讲述中,将人们带入到那个特殊的年代,以及在特殊年代里为特殊使命而默默奉献青春,甚至是牺牲生命的一代军魂礼赞。  博物馆里有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其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第43军第156师出征广东·江西南昌军分区合影》讲述了:四野43军15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