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士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fh8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ICU护士;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310-01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由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主要感染类型包括泌尿道感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卫生部《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8]130号)及《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1]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医院关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的规定》,要求各临床科室严格遵照执行。同时,院感科工作人员每天根据微生物室提供的病原菌检验报告,亲临相应临床科室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控制措施执行情况的督导检查,有效地控制了多重耐药菌的传播。ICU是危重病人集中、侵入性操作频繁、耐药菌积聚的地方,ICU 患者接触护士的时间最多,现将ICU护士在多重耐药菌患者的隔离控制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整理如下:
  1 多重耐药菌定义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1]5号)文件中规定: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2 实行接触隔离 一旦确诊多重耐药菌,医生下达隔离医嘱,护士应及时落实多重耐药菌隔离控制措施。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进行床旁隔离。使用隔离标识,提醒医护人员做好接触隔离,限制探视人员。
  3 多重耐药菌患者如去其他部门检查或治疗时,由护士陪同前往,并向接收科室说明须采取接触传播预防措施,用后的器械设备需清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4 实施标准预防 护士在進行治疗和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要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治疗护理操作后,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用速干手消毒剂擦拭双手或按照六步洗手法彻底洗手。
  5 严格执行手卫生 护士在接触多重耐药菌患者后,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同时护士应友情提示进入多重耐药菌患者病房的医生、护工及家属,在接触患者身体及患者周围物品、离开病房时进行手卫生。
  6 做好物品的管理 在多重耐药菌患者隔离期间,管床护士可将输液用具、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等直接接触患者的医疗器具和物品固定为专人专用,每次用后及时消毒处理。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和物品如床旁心电图机、担架、血气分析仪等,管床护士要告知大家在每次使用后用消毒剂
  擦拭消毒。每天对病房内各物体表面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两次(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
  7 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无菌技术贯穿在各项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当中,护士在完成配液、输液、抽血、吸痰、导尿等操作之余,还要协助医生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保证所有抢救治疗护理措施均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
  8 各种管道的护理 ICU患者因病情危重,大多置有胃管、气管插管、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引流管等,而这些管道均粘附有患者体液或血液,护士在为患者喂药、喂食、吸痰、更换输液器及尿管、引流管的时候,需要做好个人防护,穿隔离衣、戴好口罩、手套,必要时戴防护镜。操作过程中严防清洁物品受到污染,操作后及时处理污染物品,清洁或消毒双手。
  9 密切观察治疗效果 护士在执行医嘱用药的同时,还要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和生命体征的变化,了解患者病情变化趋势,为医生的用药方案提供依据。
  10 终末消毒 当患者出院后,管床护士要及时通知保洁工人对病房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包括被服、床单位、物表、地面、空气等。
  综上所述,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状况不容忽视,护士在执行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医生、护士、护工要密切配合,共同遵守各项操作规程,真正落实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291-01  临床用药的配伍问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配伍得当可增加疗效,配伍不当可影响治疗或造成药源性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1 口服药物的相互作用  1.1 H2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 H2受体拮抗剂与心血管药物合用时可发生如下相互作用。西米替丁与硝苯吡啶合用时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率的变化;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在新生儿复苏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出生发生新生儿窒息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助产士在新生儿复苏过程中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新生儿中,体重不足1.1kg,孕周﹤30周者1例,抢救无效死亡,其余59例新生儿均成功复苏,复苏成功率98.3%。结论:助产士在新生儿发生窒息后,要熟练应用新生儿复苏技术,与临床医师密切配合,以提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术后输血策略。方法:对我院供体受体AB0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90例,通过对其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输血的策略。结果:此9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100%,所有患者造血干细胞均成功植活。结论: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的输血策略基本能够满足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术后输血的需要。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
期刊
【摘要】目的 生化检验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分析。方法 选取我附属医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肾上腺皮肤疾病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生化检验的方法来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检验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检验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检验的有效率为70.0%,表明观察组的检验结
期刊
【摘要】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普外科手术围术期处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68例普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回顾性分析68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处理措施和方法。结果 患者术中血糖浓度控制在7.1~11.2mmol/L;切口Ⅰ期愈合61例(89.7%),切口感染Ⅱ期愈合7例(10.3%);以上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 严格控制普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围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肾脏积脓引起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方法。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4月~2014年4月间诊治的26例肾脏积脓引起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文所选的患者经过积极的抗休克等综合治疗同时实施了急诊手术,其中23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88.4%,死亡3例。结论:肾脏积脓引起的感染性休克应该进行积极的抗休克治疗同时进行手术治疗,进行抗感染及支持多个器官功能,以免出现MODS,这
期刊
【摘要】目的:對比吲哒帕胺和依那普利与两者联合应用治疗自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我院在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的收治的自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50例,分为吲哒帕胺组,依那普利组和依那普利吲哒帕胺联合用药组,采用不同的药物方案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的结果。结果:自发性高血压患者单纯使用吲哒帕胺或依那普利时,降压幅度无显著性差异,但当联用吲哒帕胺与依那普利时降压效果明显好转,总有效率高达9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致不良反应原因及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到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致不良反应投诉现象及原因。结果: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共58例,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肾功能不良反应及其他,其中过敏性不良反应占67.24%,明显高于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社区康复对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社区医院的脑梗塞患者100例,全部进行积极的社区康复,首先给予脑梗塞的常规康复治疗,之后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给予不同的干预措施。对所有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健康感、躯体角色限制、躯体功能和社交功能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康复前和康复后的健康感、躯体角色限制、躯体功能和社交功能评分统计学分析后,差异显著,P
期刊
【摘要】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病理基础是: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血糖升高,糖尿出现,严重时出现脂肪、蛋白质、水盐代谢障碍,以及酸碱平衡紊乱。所以说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以后三四十年,我国正面临着糖尿病暴发性流行的危险。如不立即行动起来,积极预防,在不远的将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