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锋云水注,豪气灿篇章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nkto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的印象中,谢安钧先生身形高大,宽额剑眉,为人低调沉稳,言语不多,酒量过人。我与他接触不多,可是我知道,他魏碑、隶书、大篆、楚简、小楷等各种书体皆能。然而我觉得,谢先生最擅长的应该还是章草,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他均是以章草为自己的创作主线的。
  “章草”命名历来说法不一。旧说或曰为章帝所爱,或曰用于当时奏章,或曰元帝时史游用于书写急就章,均不确切。这种字体最初只称为“草书”,后“今草”出现,为示区别,改称得“章”名。从“章”字的本义来分析,它的准确含义是篇章、章法、章则,含有法度的意思。东晋新体草书形成后,由于旧体草书法度严谨,逐称“章草”,新体草书则称“今草”。
  章草这种书体是否与隶变同时出现,还有待进一步的论述和考证。但是章草绝对是一种很具文人气息的书体。我省书法大家谢阶瑞曾说:“谁将章草掺揉到书法作品中,它必将与俗书无缘。”章草具有高古、浑穆的气象,代表书家及作品有:汉魏时的史游、皇象所作《急就篇》,后有索靖的《出师颂》,陆机的《平复帖》。相传汉章帝、蔡琰、张芝、曹植、司马懿、王羲之、王献之都擅书章草,但作品真正传世寥寥无几。章草发展到隋唐,已逐渐退出书坛,几成绝响。元代书坛,在赵孟頫的提倡和带领下,将章草作为草书的源流,得到不少书家的青睐。元代邓文原、明代宋克都是章草大家。到了晚清和民国时代,章草再度被文人书家所重,出现章草复兴的迹象,其代表人物有沈曾植、王世镗、马一浮、王蘧常、郑诵先、高二适等。近现代这些章草书法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精通文史,擅长诗词,均可称“国学大师”。
  谢先生所书章草,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了发展和创新。看他前几年的书法作品,偏重于对传统的继承。在他的章草作品中,汉简的笔法尤其明显,显得古朴凝重、浑厚大气。他的每幅作品遥相呼应,上下互为贯气,笔墨浓淡舒缓之间让你欣赏到行云流水、无拘无束的诗意和画境。孙过庭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险绝,复归平正”,说的是书法的起点与终点,都是平正。谢安钧先生这一时期的章草作品以平正居多,他的作品,平正中寓端庄,平正中有虚和,平正中含灵便。我觉得,他的这种书法意境来源于他具有综合篆隶书体的能力和意象,所以他的作品庄严大气,宏伟雄壮,八面威风,而且雍容华贵。
  再观谢先生最近的书法创作,尤其是上次看过他的“家乡寄語——谢安钧书法作品展”后,对他的作品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他现在在自己的草书作品中,隐含了很多的心思和想法。我的拙见,他现在不但把祝枝山的草书笔法借鉴到自己的章草创作中来,他还把自己对中国的国学和书学中的美学思想杂糅到自己的书法创作中来。他应该已经到达孙过庭所说的“险绝”之境了。他将笔墨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现在的草书作品写得如狂风暴雨将至,又好像是狮虎豹猫等捕食动物在捕猎中的潜行状态。如敛首、弓腰、团身、轻足、收尾、低走等形象,给人一种充满力感的状态和饱含冲击力的象征,既高度紧张又充分松弛,而又保持始终足够的笔力与灵动便捷。这种形象在书法方面需要极高的控制度和功力。这种书法象形,更需要一种特殊的写作状态,或用力持笔状态,这些应该都归功于他广博的书法基础,因为他除章草外,还广涉魏碑、隶书、大篆、楚简、小楷等书体。观他的作品,可以用“得意忘象”“得鱼忘筌”来形容,笔墨高古,气势恢宏,满纸烟云,直抵人心,冲击你的视野,打动你的心灵。他用自己手下的毛笔,在一幅幅作品中表达出了自己胸中的烟云气象和情怀。
  此外,他对章法的布局也是不落俗套,自出机杼。崔瑗《草书势》语:“方不中矩,圆不中规。抑左扬右,望之若欹。”读谢先生的作品,你会发现,他的书法作品形式丰富,不仅仅只是熟练地驾驭各种书体,在章法的处理上同样丰富多彩,给人毫无雷同之感。他的线条灵动飘逸,又具有刚性。在大幅的草书作品中添加小楷题跋,既给人以张力和大气,又具有细腻和含蓄,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谢安钧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南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近年来,他在主持河南省书协全面工作的同时,担任多项全国性书法展览和交流活动的评委。他还亲自编纂书法教学讲义,应邀到诸所高校、部队以及各级书协、各类书法培训班、各地市基层,现场讲授中国书法理论和书法技法,传授自己的创作体会和经验,提高大众对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和认知水平,为中国书法艺术的普及和传承做出了自己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记得上次看谢安钧先生的展览时,得五言小诗一首:
  落笔惊风雨,
  铺毫现古苍。
  绞锋云水注,
  豪气灿篇章。
  现录于此,作为对谢先生书法的总结,不知准确与否,以求教于方家。
其他文献
摘 要:英国维多利亚中期(1848-1875)皇家美术学院的几名年轻学生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但丁·加百利·罗塞蒂、威廉·霍尔曼·亨特等七人组成了一个艺术团体“拉斐尔前派兄弟会”,以此来反叛皇家美术学院矫揉造作的绘画风格。他们认为拉斐尔以前的艺术更为真诚和质朴,希望重现中世纪文化传统的荣光,并主张艺术创作要“忠实于自然”。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在他早期的宗教画和人物画中能够将这种理想和现实进行完
期刊
摘 要:莱辛曾在其著作《拉奥孔》中提出“包孕性顷刻”这一著名的美学论断。这一论断作为评价美的标准,同样适用于汉画像艺术的审美。在汉画像砖图像中,描绘汉代先民狩猎生活的狩猎图,其精湛的构图、精妙的细节刻画最能表现出“包孕性顷刻”的内涵,其原因在于材料与工艺的选用、细节与变化的处理及表情刻画的运用,可见汉代先民已经开始对有限和无限、瞬间与永恒等命题的思考。  关键词:汉画像;狩猎图;包孕性顷刻  “包
期刊
摘要:艺术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全新的建构。作为当代有实力的学院派画家,韦红燕通过有目共睹的艺术创作成就,无言地阐述着自己的艺术主张和价值取向。  关键词:韦红燕;意笔彩绘;绘画创作  韦红燕出身于一个温暖的艺术家庭,贴近画院的生活环境给了她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艺术氛围不仅滋养了她的精神世界,也为她后来的艺术道路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自然而然地走上了绘画这条既定的轨迹。早在20世纪90年代,她的工
期刊
摘 要: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的传统美学思想,其不仅仅是体现在各种传统艺术之上,同时还在当下很多中国艺术家的各种作品之中有所体现。在文中主要就针对谷钢主题画作品中传统美学思想的体现进行探讨。  关键词:主题性油画;传统美学思想;谷钢  传统的中国哲学﹑美学思想萌芽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历经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中华美学思想,这一美学思想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流传至今的传统艺术上,也体
期刊
摘 要:无论在西方是东方、原始艺术还是当代艺术中,花卉都被广泛地描绘。在欧洲古典油画中,花卉总是作为装饰或暗示存在,尤其是在装饰性的静物油画中,花卉被极其写实地描摹。在众多油画中,乔治娜·欧姬芙笔下巨幅花卉独树一帜,画面干净又富有细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力量和感染力,推翻了传统观念中人们对于花卉的印象。女性画家在20 世纪的美国非常罕见,乔治娜凭借其出色的作品被誉为 “西方艺术史上最棒的花卉画家”。
期刊
摘 要:当前,中职教育中对情感教育的渗透更加关注,因此,教师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合情感教育内容。基于此,文章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为例,分析了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意义,说明了中职学生情感及情感教育的现状,重点阐述了深挖美术教材、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等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情感教育  现阶段,各个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都有所提升,在这样的实际需求下
期刊
摘 要:叙事是一种讲述方式,最为通常的解释,即叙述事情。叙述的形式多元多样,法国作家、评论家罗兰·巴特提到:“叙述的媒介并不局限于语言,可以是电影、绘画、雕塑、幻灯、哑剧等等,也可以是上述各种媒介的混合。”诚然,叙事是美术创作不可或缺的一则表述方式。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确立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的艺术方针。因此,叙事性美术作品在中国1949年后的美术历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
期刊
摘 要:“新工笔”现象是近十余年来,当代工笔画现代转型的一次探索,发展至今画坛内风格形式百花齐放,且仍在呈现新的演进与变化,尚未形成一套成熟完善的理论梳理和美学体系。文章对新工笔语义表达进行探究,试图归纳出其中相较于传统工笔的革新之处,为其体格转型及多元化发展提供可能的展望。  关键词:新工笔;观念先行;语义表达  一、新工笔的观念先行  新工笔以“观念先行”为核心思想,强调观念的主体性,作品成为
期刊
摘 要:爱德华·维亚尔(Edouard Vuillard,1868-1940),法国画家和图形艺术家,也是纳比派代表人物之一,强调对写生对象的主观综合,不完全受传统写实原则的束缚,主张追求感受、形式的绘画体验,画面具有鲜明的装饰感。文章以维亚尔的生平背景、艺术风格、构图特点为切入点对他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结合他的绘画作品中对空间的处理方法,探寻维亚尔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感。  关键词:分割;重构;爱
期刊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美术教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达到“以美育德”的教育效果。文章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美术教学实践为例,从丰富课程设置、拓展教育形式、立足教育服务、加强主体建设这四个方面探索美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以期实现二者育人的合力。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