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人工智能诊断辅助系统对胃局灶性病变检出的应用(含视频)

来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构建一个基于YOLO v3算法的实时人工智能诊断辅助系统,并评估其在胃镜检查中对胃局灶性病变检出的能力。

方法

回顾性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9年6—11月胃镜检查的白光内镜图像5 488张(有、无胃局灶性病变的图像分别为2 733张、2 755张)及2020年5—6月期间92例行胃镜检查的受试者视频资料中288 168个清晰胃帧用于人工智能辅助系统测试;前瞻性收集2020年7月6日—11月27日及2021年5月6日—8月2日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胃镜检查的3 997例受检者的视频资料用于评估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的性能。当人工智能辅助系统识别到异常病灶时,以蓝色方框圈出病灶进行提示。对人工智能辅助系统识别胃局灶性病变的能力及其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频率和原因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图像测试集中,人工智能辅助系统“提示病灶”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3%(5 064/5 488)、95.0%(2 597/2 733)、89.5%(2 467/2 755)、90.0%(2 597/2 885)和94.8%(2 467/2 603)。视频测试集中,人工智能辅助系统“提示病灶”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4%(274 792/288 168)、95.2%(109 727/115 287)、95.5%(165 065/172 881)、93.4%(109 727/117 543)和96.7%(165 065/170 625)。临床应用中,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对胃局灶性病变的检出率为93.0%(6 830/7 344)。共漏检胃局灶性病变514处,主要原因为微小糜烂灶(48.8%,251/514)、微小黄斑瘤(22.8%,117/514)和小息肉(21.4%,110/514)。平均每例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的假阳性个数为2(1,4)个,主要原因为正常黏膜皱襞(50.2%,5 635/11 225)、气泡和黏液(35.0%,3 928/11 225)、胃底液体(9.1%,1 021/11 225)。

结论

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应用人工智能辅助系统有助于胃局灶性病变的检出。

其他文献
玫瑰痤疮是好发于面中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药物治疗是一线疗法。近年来光电疗法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对玫瑰痤疮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旨在总结玫瑰痤疮光电疗法的最新进展。
近年来胶原蛋白肽(CP)成为延缓皮肤自然老化的研究热点。动物实验证明,CP可通过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抑制胶原蛋白降解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修复自然老化皮肤。细胞实验证明,CP可通过刺激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和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通路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合成。临床研究表明,长期口服补充CP或CP联合其他具有抗氧化活性物质可改善皮肤含水量并降低皮肤经皮水分散失,改善皮肤皱纹和弹性,还可改善皮肤胶原纤维结构、真皮和表皮质量及面部皮肤的整体状况。本文对皮肤自然老化机制和近年来CP修复自然老化皮肤的
本文从白癜风分型、分期、病情评估、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等方面比较了欧洲、美国、日本、韩国、中国等地区和国家的白癜风诊疗指南或共识,概要分析各指南及共识中推荐的白癜风疗法和强调理念的异同,以帮助临床医生为白癜风患者提供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期刊
在过去20年中,胶囊内镜不断发展,不仅攻克了消化道检查中小肠这一“盲区”,还向全消化道拓展,相继推出食管胶囊内镜、结肠胶囊内镜以及磁控胶囊胃镜,部分检查已得到临床广泛应用。近年来,胶囊内镜从单纯诊断技术发展到兼具一定诊治功能,各种胶囊的研发与应用也不断拓宽其临床适应证。从技术革新到临床转化,胶囊内镜凭借其无痛、无创、无接触等优势,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本文回顾总结了胶囊内镜的20年发展史,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副胰管是胰液的第二流出道,内镜逆行副胰管造影在胰腺疾病的诊疗中起重要作用。内镜逆行副胰管造影作为主胰管深插管失败的重要补充手段,可以进行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和副胰管支架置入术等治疗。内镜逆行副胰管造影最常用于胰腺分裂的诊疗,也是部分慢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等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内镜逆行副胰管造影并发症发生率较主胰管造影高,要预防和关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目的比较超声内镜引导下肝胃吻合术(endoscopicultrasound-guidedhepaticogastrostomy,EUS-HGS)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不同部位胆道梗阻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6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82例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EUS-HGS治疗,根据胆道梗阻位置分为肝门部胆道梗阻组(30例)和远端胆道梗阻组(52例)。使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调整协变量,比较两组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
目的探讨无法手术切除的肝门胆管恶性梗阻患者的肝脏引流体积对其总体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9年5月期间在3所内镜中心接受支架引流的633例肝门胆管恶性梗阻(BismuthⅡ-Ⅳ型)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指标包括临床成功率、支架通畅期、总体生存时间、有效肝脏引流体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肝脏引流体积
目的基于罗马Ⅳ标准,评估内镜阴性烧心患者的反流特征及其在探头式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probe-basedconfocallaserendoscopy,pCLE)下的表现。方法纳入2020年9月—2021年3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且伴有典型烧心症状的内镜阴性患者36例,行24h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pH监测及pCLE检查,遵循罗马Ⅳ诊断流程,筛选出非糜烂性反流病(16例)、反流高敏感(8例)及功能性烧心(12例)患者,并分为3组,比较3组间GerdQ量表评分、24hpH监测结果及pCLE下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后急性胆管炎的危险因素及其列线图的构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因胆总管结石接受ERCP的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术后发生急性胆管炎的患者95例(胆管炎组),以1∶3比例通过软件随机抽样选择术后未发生急性胆管炎的患者285例(无胆管炎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ERCP术后急性胆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预测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