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教学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了枯燥的说教与演练,忽视了儿童的生活世界与精神需要,难以体现数学教学的全部的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我们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已有知识为教学平台,引导学生体验、感悟现实数学,积极探索新知,主动建构,使课堂重新焕发生命活力。
一、利用生活资源拓展课程空间
生活即课程,我们要建立大课程的观念,课堂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经历的再创造的过程,是课程不断丰富与发展的过程。根据课程的内容,我们要寻找现实生活与课程的联系,整合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变得更丰富、更生动,同时要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适和重组,实施开放式教学。如教学《有余数除法》,可让学生自己摆小棒,看看手上的小棒最多能摆几个同样的图形,还剩几根?然后让学生用分小棒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的意思,此时教师拿出一把小棒,“猜一猜,老师用这些小棒摆Δ,最后会剩几根?”全体学生动手试摆Δ,说出摆完后剩下的根数。此时教师再指出“剩下如果多于3还可以怎么办”。
在此基础上,老师又增加了一些小棒,提出:①这时会有新的可能性出现吗?你发现了什么?②用手上的这些小棒摆,猜一猜可能会剩几根?最后类比试一试:□÷6、□÷9、□÷10余数可能是几……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摆小棒这个活动是学生理解什么是余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的一个很好的生活“原型”, “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个道理来自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经验:“如果所剩的小棒根数能够摆一个图形还要继续再摆,直到不够摆一个为止”,通过这一活动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起数学知识与生活原型的内在联系,使孩子们感受数学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一个枯燥的演练,而是立足于生活,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明白的学习过程,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二、培养生活素材数学化思想
生活与数学息息相关,我们要指导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唤起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体验数学的内在魅力。教师可通过采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愉快学习数学。如一年级学习认数时,让学生数一数教室里有几扇窗子,每扇窗子上有几块玻璃,数一数自己学具的件数。学习《有趣的图形》,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找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从各种交通标志和各类广告牌的认识中体验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习惯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与认识身边的事物,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逐步培养自觉的数学化思想。
三、有效建构动态课堂
在儿童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强烈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能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被别人认可,与别人分享。一堂数学课就是一段生活,是教师和学生相依共进、交流互动、探索创造的生命历程,教师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要开放地融入直接经验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追求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实现动态生成与主动建构。
例如,《认识钟表》这节课传统的教法是出示一个钟面,介绍钟面上的各部分组成,然后学生同样在学具中找出相应部分,接着按部就班地学习看钟表。而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展现的是一段全新的课堂生活片段。
(1)教师展示美丽的钟表世界:“从这些钟面上,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钟面上都有一根长针和一根短针。
师:那根长针的另一个名字叫分针,短针也叫时针。
生2:我发现钟面上都有12个数字,每两个数字间有5个小格。
生3:我还知道那个小狗钟面上是5点。
师(略带兴奋地):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能告诉大家吗?
生3:因为那个小狗钟面上的分针指着12,时针在5的地方,所以是5点……
(2)合作共同制作一个钟表。教师给每组准备了一个钟面(没有数字)、两根长针、两根短针、一个图钉、一块橡皮。要求学生展现作品并互相说说制作的理由。
“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经历再创造的过程,哪怕只是一次简单的再创造!”从感受现实生活中美丽的钟表世界到学生畅谈对钟表的认识,再到合作制作钟表,教师营造了一个又一个学习的高潮,引导学生在相互探讨、相互启发中建构起对钟表的认识与整时的认读方法。在学生的积极反馈交流中出现的各种认知的小小的错误,生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教学资源,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地进行情感体验,不断地进行调整与主动建构的过程。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我们要摒弃传统的“讲例题,套公式”的教学思路,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依托,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与交流,在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中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与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浦县北桥小学)
一、利用生活资源拓展课程空间
生活即课程,我们要建立大课程的观念,课堂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经历的再创造的过程,是课程不断丰富与发展的过程。根据课程的内容,我们要寻找现实生活与课程的联系,整合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变得更丰富、更生动,同时要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适和重组,实施开放式教学。如教学《有余数除法》,可让学生自己摆小棒,看看手上的小棒最多能摆几个同样的图形,还剩几根?然后让学生用分小棒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的意思,此时教师拿出一把小棒,“猜一猜,老师用这些小棒摆Δ,最后会剩几根?”全体学生动手试摆Δ,说出摆完后剩下的根数。此时教师再指出“剩下如果多于3还可以怎么办”。
在此基础上,老师又增加了一些小棒,提出:①这时会有新的可能性出现吗?你发现了什么?②用手上的这些小棒摆,猜一猜可能会剩几根?最后类比试一试:□÷6、□÷9、□÷10余数可能是几……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摆小棒这个活动是学生理解什么是余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的一个很好的生活“原型”, “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个道理来自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经验:“如果所剩的小棒根数能够摆一个图形还要继续再摆,直到不够摆一个为止”,通过这一活动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起数学知识与生活原型的内在联系,使孩子们感受数学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一个枯燥的演练,而是立足于生活,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明白的学习过程,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二、培养生活素材数学化思想
生活与数学息息相关,我们要指导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唤起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体验数学的内在魅力。教师可通过采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愉快学习数学。如一年级学习认数时,让学生数一数教室里有几扇窗子,每扇窗子上有几块玻璃,数一数自己学具的件数。学习《有趣的图形》,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找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从各种交通标志和各类广告牌的认识中体验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习惯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与认识身边的事物,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逐步培养自觉的数学化思想。
三、有效建构动态课堂
在儿童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强烈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能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被别人认可,与别人分享。一堂数学课就是一段生活,是教师和学生相依共进、交流互动、探索创造的生命历程,教师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要开放地融入直接经验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追求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实现动态生成与主动建构。
例如,《认识钟表》这节课传统的教法是出示一个钟面,介绍钟面上的各部分组成,然后学生同样在学具中找出相应部分,接着按部就班地学习看钟表。而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展现的是一段全新的课堂生活片段。
(1)教师展示美丽的钟表世界:“从这些钟面上,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钟面上都有一根长针和一根短针。
师:那根长针的另一个名字叫分针,短针也叫时针。
生2:我发现钟面上都有12个数字,每两个数字间有5个小格。
生3:我还知道那个小狗钟面上是5点。
师(略带兴奋地):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能告诉大家吗?
生3:因为那个小狗钟面上的分针指着12,时针在5的地方,所以是5点……
(2)合作共同制作一个钟表。教师给每组准备了一个钟面(没有数字)、两根长针、两根短针、一个图钉、一块橡皮。要求学生展现作品并互相说说制作的理由。
“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经历再创造的过程,哪怕只是一次简单的再创造!”从感受现实生活中美丽的钟表世界到学生畅谈对钟表的认识,再到合作制作钟表,教师营造了一个又一个学习的高潮,引导学生在相互探讨、相互启发中建构起对钟表的认识与整时的认读方法。在学生的积极反馈交流中出现的各种认知的小小的错误,生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教学资源,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地进行情感体验,不断地进行调整与主动建构的过程。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我们要摒弃传统的“讲例题,套公式”的教学思路,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依托,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与交流,在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中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与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浦县北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