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平滑肌瘤中存在Cajal间质细胞:警惕误诊为胃肠道间质瘤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1986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消化道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在消化道平滑肌瘤中的分布特点。

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147例消化道平滑肌瘤临床及病理资料,光镜下观察HE切片,免疫组织化学及奥辛蓝-沙红染色,Sanger测序检测C-KIT和PDGFRA基因突变状态。

结果

患者年龄13~82岁,平均年龄52岁。男女比例接近1∶2。发生于食管100例,胃20例,小肠12例,结直肠15例。组织学上卵圆形或梭形肿瘤细胞呈条束状或编织状排列。肿瘤细胞弥漫阳性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结蛋白及h-caldesmon,CD117与DOG1阳性且奥辛蓝-沙红染色阴性的分支状细胞散在分布于肿瘤内,该类细胞见于100%(100/100)食管平滑肌瘤、80%(16/20)胃平滑肌瘤、3/12的小肠平滑肌瘤,所占比例1%~30%不等,而不存在于结直肠平滑肌瘤中。16例CD117与DOG1阳性且奥辛蓝-沙红染色阴性细胞比例≥20%的平滑肌瘤均未检测到C-KIT及PDGFRA基因突变。

结论

ICC普遍存在于食管、胃及小肠平滑肌瘤中,不能因为肿瘤细胞表达CD117与DOG1而误诊为胃肠道间质瘤,必要时可借助分子检测进行鉴别。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原发头颈部黏膜CD30阳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mCD30+TLP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共3例原发头颈部mCD30+TLPD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并检索文献进行复习。结果头颈部mCD30+TLPD表现为膨出/外生性结节,黏膜表浅溃疡。形态学表现为浅表黏膜下的不典型大淋巴样细胞弥漫生长,核型不规则或多形性,有小核仁,
目的探讨宫颈疾病患者细胞学检查为阳性而组织学未发现阳性病灶的现况及原因。方法以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以上为细胞学阳性标准,收集2008至2016年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病理科细胞学诊断阳性的病例12 097例,首次活检阴性3 107例,其中675例复核活检,细胞学与组织学活检诊断的一致性采用Kappa值表示。结果首次活检的总阳性率为74.3%(8 990/12 097),首次活检阴性经复核活检证实
目的分析EB病毒(EBV)阳性T/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EBV+T/NK-LP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总结2002年8月至2015年3月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156例EBV+T/NK-LPD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形态学分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原位杂交及对45例患者进行T细胞受体(TCR)基因克隆性分析,并随访所有患者。结果(1)156例患者中,男性106例,女性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实性低分化肺癌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特殊染色进一步病理分型,及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检测情况。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医院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非小细胞肺癌827例,对于其中的167例实性低分化肺癌,通过黏液特殊染色(淀粉酶处理的过碘酸雪夫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10种抗体[细胞角蛋白(CK)7、波形蛋白、Ki-67、CK5/6、p40、甲状腺转录因子1
期刊
目的探讨bcl-2/IgH基因易位及免疫球蛋白(Ig)H/L基因重排检测在滤泡性淋巴瘤(FL)不同分级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了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科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集的32例FL bcl-2/IgH基因易位状态,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GeneScan法检测了32例FL免疫球蛋白重链/轻链(IgH/L)基因重排,统计分析bcl-2/IgH基因易位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