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写作这件事,是我一直以来都想讲讲的。我在2019年的语文高考中取得了139分,这个分数是深圳市最高分。已知的是我的选择题扣了三分,那么作文分数怎么也是50分往上。我虽然不敢说自己语文素养有多高,但是对高考写作,确实有一番话可以说。
语文高考,起码就目前来说,归根到底还是一场考试,那么语文写作,其实暂时还是应试型写作。如果说真正要比文学积累,比各种辞藻,我肯定不是最出挑的;但是应试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人出题,人答题,人改卷,在这个环境下,语文写作的前提就是人际互动。其实这就是我的优势所在,“怎么在非常短暂的互动时间里展现自己”,而展现这个优势的意识实际上贯穿各种类型的考试过程。
所以,对我个人来说,只要具备这个意识,高考语文写作就是被这个意识驱动的其中一个车轮。似乎这样谈起来,语文写作变得过于功利,技巧性比较强,但是注意,如果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耍花枪三百字就得露馅。
那就顺着来,一步一步说。先从写作的审题开始。审题的重要性不用再强调,如何审好题也是老师们不断重复的重点。在我看来,审题的关键就在这几个字:弄懂题目的意思,或者说,猜透出题者的意图。不是故弄玄虚,真就是这几个字。在我读高三的时候,审作文题基本没有失败过。这种在审题上不偏离的能力,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剖析:第一,我读的书多,理解力强。其实我读的书说不上都是古典名著,杂七杂八的也多,现在叫我引经据典,我也挺为难。但是阅读量一堆积,对文字就敏感,当然我也无法下定论这到底是先天还是后天形成的特质,我倾向于认为两者兼有。对文字敏感的效果就是仅看简单的对话,我常常能猜到下一句怎么发展,朴素点说,这都是套路。所以怎么审好题,就是多读书,特别是遇到难题怪题,没有文字敏感度,不知道哪里是重点,根本没办法下笔。读书也不是死读书,我相信这需要一点天赋,这里就不详谈了。第二,这一点是针对全国卷的,就是关注时事。根据我个人的观察,近年来全国卷在作文审题上挖的坑都不算太大,因为它得保证大家都有话可写。但是,我相信我提出的两点建议还算是实用的。
审题之后是谋篇布局,各种类型的都有,相信老师们都有教,如果不能灵活运用,遵循常规也挺好,这种文章也不是不能得高分。我在练习高考语文的写作时很少进行结构上的创新,因为求稳,所以我专注钻研怎么在常规结构里展开特别的内容。
首先,我注意在内容中展示思考的辩证性。前面提到,怎么在短暂的互动时间里展现自己,这时间不只指老师判卷的时间,也指学生写800字作文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这么少的字数里如何展现思考的过程,展示辩证性就成为为作文增色的讨巧方法。当然,展现思考能力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流畅的逻辑之类,我只是强调写作时最好要有向阅卷老师展示的意识,表明自己确实有思考的能力,并且合理运用了它。
说到内容,引用也是优秀作文的一大亮点。引用素材可以大略分为案例引用和句子引用。多看几眼广东高考优秀作文,可以发现优秀考生对例子引用精练,并且善用排比,作文经常在几句话里包含数个对仗工整的案例。这就让作者在展现自己文采的同时,展现了知识储备量,并且过程精简。我个人觉得,看上去毫不费力的案例引用也许能给阅卷老师带来更多好感,毕竟学生夸耀知识也许能受人赞赏,但是应不会比通过显示思考力所得到的表扬来得更多,特别是在后者成为语文教育重要指标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学生遇到一个能用得上自己积累的素材的作文题,就开始洋洋洒洒、长篇累牍来描述一个案例,甚至因此挤压了自己的思考空间的话,作文成绩可能是不乐观的。因为这种举措给人的观感就像在往好不容易逮住的桌球洞里塞足球。
不管是案例還是句子的引用,都逃不过熟能生巧一说。不恰当的引用让人感到滑稽,要在实战里做到准确,就只能多加演习。我高三的时候,语文老师王蓉每周都给我们放白岩松主持的《新闻周刊》,然后让我们写些感想评论,多少字都可以。我渐渐用写作文的方式来写它,写得越来越长,在里面思辨,锻炼引用,积累案例,有时试试写一个自认为很美但不能在作文里出现的结尾。我觉得这个演练方法和我的语文成绩好是密不可分的,也是我特别感激老师的一点。你的引用恰当与否其实也反映了你思辨的深度。
最后,我还想再强调一个部分:书写。我一直以来的观点是,若把作文当成学生和阅卷老师互动的凭依,那么书写整洁就是老师入目的首要因素。我认为作文内容和书写不可分割,特别是对于具有审美力的语文阅卷老师来说,整篇文章给人的第一感觉和卷面书写无法割离。在语文课上,有的老师同学也许会有意无意淡化字体对语文写作或阅卷的影响,但是就我自身的经验来说,优秀的字体不仅能给优秀的内容锦上添花,甚至能给一般般的内容雪中送炭。如果同学们没练就一手好字,也一定要注意书写的清晰度和整洁度,总而言之,我们既不能太过于依赖一手好字,也绝不能忽视书写的重要性。
综上,我结合近年来高考全国卷Ι语文作文的趋势,谈了谈我认为高考语文写作中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这些都是我心底认为真实有用的,如果能给备考的同学们一点启发,那就再好不过了。
更多清华、北大、人大等名校学霸的作文经验技巧,请见《北大清华学长的写作黑科技》,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语文高考,起码就目前来说,归根到底还是一场考试,那么语文写作,其实暂时还是应试型写作。如果说真正要比文学积累,比各种辞藻,我肯定不是最出挑的;但是应试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人出题,人答题,人改卷,在这个环境下,语文写作的前提就是人际互动。其实这就是我的优势所在,“怎么在非常短暂的互动时间里展现自己”,而展现这个优势的意识实际上贯穿各种类型的考试过程。
所以,对我个人来说,只要具备这个意识,高考语文写作就是被这个意识驱动的其中一个车轮。似乎这样谈起来,语文写作变得过于功利,技巧性比较强,但是注意,如果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耍花枪三百字就得露馅。
那就顺着来,一步一步说。先从写作的审题开始。审题的重要性不用再强调,如何审好题也是老师们不断重复的重点。在我看来,审题的关键就在这几个字:弄懂题目的意思,或者说,猜透出题者的意图。不是故弄玄虚,真就是这几个字。在我读高三的时候,审作文题基本没有失败过。这种在审题上不偏离的能力,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剖析:第一,我读的书多,理解力强。其实我读的书说不上都是古典名著,杂七杂八的也多,现在叫我引经据典,我也挺为难。但是阅读量一堆积,对文字就敏感,当然我也无法下定论这到底是先天还是后天形成的特质,我倾向于认为两者兼有。对文字敏感的效果就是仅看简单的对话,我常常能猜到下一句怎么发展,朴素点说,这都是套路。所以怎么审好题,就是多读书,特别是遇到难题怪题,没有文字敏感度,不知道哪里是重点,根本没办法下笔。读书也不是死读书,我相信这需要一点天赋,这里就不详谈了。第二,这一点是针对全国卷的,就是关注时事。根据我个人的观察,近年来全国卷在作文审题上挖的坑都不算太大,因为它得保证大家都有话可写。但是,我相信我提出的两点建议还算是实用的。
审题之后是谋篇布局,各种类型的都有,相信老师们都有教,如果不能灵活运用,遵循常规也挺好,这种文章也不是不能得高分。我在练习高考语文的写作时很少进行结构上的创新,因为求稳,所以我专注钻研怎么在常规结构里展开特别的内容。
首先,我注意在内容中展示思考的辩证性。前面提到,怎么在短暂的互动时间里展现自己,这时间不只指老师判卷的时间,也指学生写800字作文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这么少的字数里如何展现思考的过程,展示辩证性就成为为作文增色的讨巧方法。当然,展现思考能力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流畅的逻辑之类,我只是强调写作时最好要有向阅卷老师展示的意识,表明自己确实有思考的能力,并且合理运用了它。
说到内容,引用也是优秀作文的一大亮点。引用素材可以大略分为案例引用和句子引用。多看几眼广东高考优秀作文,可以发现优秀考生对例子引用精练,并且善用排比,作文经常在几句话里包含数个对仗工整的案例。这就让作者在展现自己文采的同时,展现了知识储备量,并且过程精简。我个人觉得,看上去毫不费力的案例引用也许能给阅卷老师带来更多好感,毕竟学生夸耀知识也许能受人赞赏,但是应不会比通过显示思考力所得到的表扬来得更多,特别是在后者成为语文教育重要指标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学生遇到一个能用得上自己积累的素材的作文题,就开始洋洋洒洒、长篇累牍来描述一个案例,甚至因此挤压了自己的思考空间的话,作文成绩可能是不乐观的。因为这种举措给人的观感就像在往好不容易逮住的桌球洞里塞足球。
不管是案例還是句子的引用,都逃不过熟能生巧一说。不恰当的引用让人感到滑稽,要在实战里做到准确,就只能多加演习。我高三的时候,语文老师王蓉每周都给我们放白岩松主持的《新闻周刊》,然后让我们写些感想评论,多少字都可以。我渐渐用写作文的方式来写它,写得越来越长,在里面思辨,锻炼引用,积累案例,有时试试写一个自认为很美但不能在作文里出现的结尾。我觉得这个演练方法和我的语文成绩好是密不可分的,也是我特别感激老师的一点。你的引用恰当与否其实也反映了你思辨的深度。
最后,我还想再强调一个部分:书写。我一直以来的观点是,若把作文当成学生和阅卷老师互动的凭依,那么书写整洁就是老师入目的首要因素。我认为作文内容和书写不可分割,特别是对于具有审美力的语文阅卷老师来说,整篇文章给人的第一感觉和卷面书写无法割离。在语文课上,有的老师同学也许会有意无意淡化字体对语文写作或阅卷的影响,但是就我自身的经验来说,优秀的字体不仅能给优秀的内容锦上添花,甚至能给一般般的内容雪中送炭。如果同学们没练就一手好字,也一定要注意书写的清晰度和整洁度,总而言之,我们既不能太过于依赖一手好字,也绝不能忽视书写的重要性。
综上,我结合近年来高考全国卷Ι语文作文的趋势,谈了谈我认为高考语文写作中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这些都是我心底认为真实有用的,如果能给备考的同学们一点启发,那就再好不过了。
更多清华、北大、人大等名校学霸的作文经验技巧,请见《北大清华学长的写作黑科技》,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