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训期野战部队新兵心理弹性、心理健康与心理应激关系的交叉滞后分析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h4975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集训期间新兵心理弹性及心理健康状况,考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军人心理应激水平相互之间的预测作用。为部队新兵的心理选拔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1年1月新兵到达某部队开始进行集训前(前测)及集训2个月后(后测),采用Connor-Davidson回弹力问卷(CD-RISC)、症状自评量表(SCL-90)、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ANAS)对来自不同地区的650名新兵进行调查。

结果

①中国新兵心理弹性状况较好,2次测验的CD总分分别为(61.60±14.36)分和(61.41±14.55)分;②2次测试野战部队新兵心理健康(SCL-90)状况良好。③交叉滞后相关分析表明,在同步相关一致的前提下,心理弹性(前测)能显著正向预测心理健康(后测)(β=0.070,P<0.05),心理健康(前测)对心理弹性(后测)无显著的预测意义(β=-0.015,P>0.05)。心理弹性(前测)能显著正向预测军人心理应激水平(后测)(β=0.075,P<0.05),军人心理应激水平(前测)对心理弹性(后测)无显著的预测意义(β=-0.017,P>0.05)。④与高心理弹性组相比,低心理弹性组新兵有更高的SCL-90总分和心理应激总分,更少的正性情绪、更多的负性情绪和更低的生活满意度。

结论

集训期间野战部队新兵心理弹性状况较好。新兵心理弹性对其集训期间心理健康、心理应激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自杀未遂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精神障碍的诊断,为自杀未遂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232例自杀未遂者,以自杀未遂个案调查表收集自杀的行为特点,以自杀强度问卷评估自杀强度,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轴I障碍临床定式检查病人版(SCID/I-P)进行精神障碍诊断。结果(1)232例自杀未遂者中,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2.87,16~35岁者所占比例最高(56.9%);服毒(83
目的探讨医科和理科专业大学男女新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分布及特点,为制定适宜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对哈尔滨市某医科和理科院校1019名新生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各类健康危险行为发生频率,⑴在相同专业不同性别比较中,除玩电子游戏、上网、考虑过自杀、滥用药物及每天很少活动60min外,其他各项危险行为男女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⑵同性别不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