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对同学们的各项学习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实现历史课堂的高效学习,成为同学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笔者看来,不管课程如何改革,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充分发挥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自己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懂得如何“捕鱼”,才能自然而然地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试图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浅析如何开展自主学习。
一、利用自主探究问题,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新课程在历史改革方面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把探究性问题带进了历史课堂。探究性问题凸显了问题的可探究性,侧重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同学们能有效地迁移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以解决问题。同学们可以在平常的学习或者复习中自主选取探究性的问题进行培养和训练知识迁移能力。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可选取一些比较简单的借助教材和同学们已有知识即可解决的探究性问题,以细化当堂所学知识和深刻理解当堂所学知识。在复习的时候同学们已经对知识有了大概的了解,可以将有联系的知识联系起来,选取一些难度较大的探究性问题进行练习。例如,在复习“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时,可以借助如下探究问题: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什么异同?再如,在复习“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这一专题时可借助“欧洲联合对世界的利弊”这一探究性问题来实现深刻理解。
二、自主识图,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历史图画是高中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自主识图能力,提升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完“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这一专题内容之后,可以借助美国《时代》周刊刊登的周恩来的几幅照片,来分析照片中文字的含义及其当时的历史背景。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改变死气沉沉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同学们眼前一亮,激起探讨的热情和兴趣。
三、利用情境,激发灵感
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激发灵感,实现高效学习的目的。这里所说的情境跟老师在课堂上创设的教学情境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也不完全相同。老师课堂上创设的教学情境是针对全体学生而言的,考虑的是班级的平均水平,容易忽略同学们的个性差异。而同学们自主创设的学习情境是借助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知识背景创设的,体现了个体差异性。例如,在学习“太平天国”这一内容时,同学们就可以自主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假如我是洪仁玕,我会如何编写《资政新篇》?又如,在学习“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假如我是一个商人,在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我分别会如何做生意”这一情境来探究问题。
四、自主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方面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另一方面需要同学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自己设计学习问题。一组学习问题若能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思维不断升级,必定能够在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解决探究性问题的重要形式就是分小组讨论,所以在实际中,同学们可以自主分组设计问题并进行探究。但实际操作中,小组成员往往会抓不住重点而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次要问题上,或者在某一细节问题上耗时太多。这就需要同学们明确当前所要探究解决的主要任务。例如,在学习“罗斯福新政”内容时,同学们可以根据所搜集整理的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如下问题:罗斯福新政的“新”表现在哪些方面?再如,在学习“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内容的时候,有些同学也许不能真正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所以可借助这样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何异同,来促使同学们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更加深入地理解“转折”的具体含义。
总之,时代的发展要求新时期的高中学生更加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要向老师学习,但不能完全依赖老师,要走出传统历史学习模式的泥潭。这样,同学们在未来将会更有智慧、更能创新,一定能够将通过自我积极探究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必然会成为社会主义的优异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中流砥柱。
一、利用自主探究问题,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新课程在历史改革方面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把探究性问题带进了历史课堂。探究性问题凸显了问题的可探究性,侧重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同学们能有效地迁移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以解决问题。同学们可以在平常的学习或者复习中自主选取探究性的问题进行培养和训练知识迁移能力。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可选取一些比较简单的借助教材和同学们已有知识即可解决的探究性问题,以细化当堂所学知识和深刻理解当堂所学知识。在复习的时候同学们已经对知识有了大概的了解,可以将有联系的知识联系起来,选取一些难度较大的探究性问题进行练习。例如,在复习“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时,可以借助如下探究问题: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什么异同?再如,在复习“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这一专题时可借助“欧洲联合对世界的利弊”这一探究性问题来实现深刻理解。
二、自主识图,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历史图画是高中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自主识图能力,提升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完“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这一专题内容之后,可以借助美国《时代》周刊刊登的周恩来的几幅照片,来分析照片中文字的含义及其当时的历史背景。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改变死气沉沉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同学们眼前一亮,激起探讨的热情和兴趣。
三、利用情境,激发灵感
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激发灵感,实现高效学习的目的。这里所说的情境跟老师在课堂上创设的教学情境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也不完全相同。老师课堂上创设的教学情境是针对全体学生而言的,考虑的是班级的平均水平,容易忽略同学们的个性差异。而同学们自主创设的学习情境是借助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知识背景创设的,体现了个体差异性。例如,在学习“太平天国”这一内容时,同学们就可以自主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假如我是洪仁玕,我会如何编写《资政新篇》?又如,在学习“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假如我是一个商人,在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我分别会如何做生意”这一情境来探究问题。
四、自主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方面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另一方面需要同学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自己设计学习问题。一组学习问题若能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思维不断升级,必定能够在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解决探究性问题的重要形式就是分小组讨论,所以在实际中,同学们可以自主分组设计问题并进行探究。但实际操作中,小组成员往往会抓不住重点而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次要问题上,或者在某一细节问题上耗时太多。这就需要同学们明确当前所要探究解决的主要任务。例如,在学习“罗斯福新政”内容时,同学们可以根据所搜集整理的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如下问题:罗斯福新政的“新”表现在哪些方面?再如,在学习“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内容的时候,有些同学也许不能真正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所以可借助这样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何异同,来促使同学们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更加深入地理解“转折”的具体含义。
总之,时代的发展要求新时期的高中学生更加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要向老师学习,但不能完全依赖老师,要走出传统历史学习模式的泥潭。这样,同学们在未来将会更有智慧、更能创新,一定能够将通过自我积极探究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必然会成为社会主义的优异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中流砥柱。